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烏克蘭戰爭人物 波蘭難民 Ukrainian refugee crisis Number of Ukrainian refugees 克羅特維奇 中校(Bohdan Krotevych)


Ukrainian refugee crisis



Number of Ukrainian refugees in each country in July 2023
(only countries with more than 10,000 refugees) *
CountryNumber
Poland
1,640,510
Russia*
1,212,585
Germany
1,125,950
Czech Republic
547,670
United Kingdom
210,800
Spain
186,045
Bulgaria
168,570
Italy
163,570
Moldova
116,615
Romania
106,786
Slovakia
107,415
Netherlands
94,415
Ireland
91,330
Austria
81,870
France
70,570
Belgium
70,435
Switzerland
65,555
Estonia
63,850
Finland
61,060
Portugal
56,995
Lithuania
48,425
Sweden
56,165
Norway
56,970
Latvia
43,592
Turkey
41,390
Denmark
41,155
Montenegro
37,050
Belarus
37,000
Hungary
33,316
Georgia
27,000
Greece
25,050
Croatia
23,035
Cyprus
18,225
North Macedonia
17,315
Slovenia
10,140
Luxembourg
6,065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figures[56]


 #專訪【跟不上時代的指揮官,比敵人更可怕;在俄軍包圍猛攻下,率領弟兄死守86天的烏克蘭抗戰英雄,為何成為軍中文化最尖銳的批評者?】https://pse.is/7kzpxb

2025年5月15日清晨,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再度拒絕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土耳其舉行「面對面會談」的提議。此舉不僅坐實了澤倫斯基長期以來的控訴——「普丁本人就是和平協議的最大障礙」——也讓已顯不耐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態度轉趨強硬,甚至可能度升高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

但在這些外交與制裁的力量真正發酵之前,烏克蘭正面對一場更沉重的內部壓力。#前線人力緊繃、#逃兵頻傳,#後方徵兵效率低落,甚至屢屢傳出 #官僚腐敗 導致的 #集體閃兵爭議,讓第一線軍人既疲憊又憤怒。而在這場信任崩潰的泥沼裡,一聲來自基層最有分量的公開控訴,格外引發廣泛共鳴——那正是來自烏克蘭國家衛隊第12特別行動旅前參謀長兼副指揮官、馬里烏波爾之役的抗俄英雄:#克羅特維奇 中校(Bohdan Krotevych)。

這支在國際間以「亞速旅」之名聞名的部隊,在2022年俄軍全面入侵後,因死守亞速鋼鐵廠86天而成為全國象徵性英雄,也成為俄羅斯宣傳機器的首要抹黑目標,被長年妖魔化為「極右派民兵」、「反俄恐怖組織」。但在北約與西方軍事觀察家的眼中,亞速旅卻是烏克蘭過去10年國防現代化改革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功典範之一:包括部隊的國家化、專業化、去政治化,以及基層指揮的現代化與專業獨立性,全都濃縮在這支部隊的組織演進與實戰歷程中。

然而過去一年多裡,晉升為烏軍中校的克羅特維奇,卻主動揭開部隊在抗戰期間的敏感議題。2024年6月23日,他向烏克蘭國家調查局(SBI)公開檢舉老上司索多爾中將(Yurii Sodol)怠忽職守、違反軍紀,不僅間接導致俄軍攻城掠地,更讓數千名烏克蘭士兵白白犧牲:「被他害死的烏克蘭士兵,比死在俄軍手上的還要多。」

他的揭弊,不僅是中層軍官對軍中文化的抗議,更像是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讓軍紀鬆弛、問責失靈、保守與效忠主義籠罩軍階高層等難堪問題全面浮出檯面。但高層壓力暗潮洶湧,克羅特維奇在今年年初突然自請退伍,但他脫下軍裝後,仍持續以民間身分向國防部發聲,警告當局:別讓那些「#跟不上時代」的老派高階將領,繼續以前蘇聯式的領導思維拖住烏克蘭的抗戰腳步。

《報導者》特約記者陳彥婷於4月底在基輔專訪克羅特維奇。他不僅再次回應俄國官媒對亞速旅的抹黑指控,也點出烏克蘭軍隊當前的深層困境,並引用一句烏克蘭俗諺作結:「發臭的魚,都是從頭開始腐爛的。」他強調,兵力不足與戰略混亂的問題絕非不可逆轉,但其病灶仍在於軍中文化改革仍未徹底的結構性危機。

談到台灣與其他國家未來可能面對的戰爭挑戰,克羅特維奇也分享了他的前線觀察:「中國解放軍早已派人直接進駐俄軍前線,就近觀察戰場決策;北韓甚至已經派兵實戰,迅速累積現代戰爭經驗。」他反問:「台灣準備好了嗎?很多國家說自己增加了國防預算,但這樣真的夠嗎?」

「如果一切都只是照本宣科、按教科書行事,那麼最終,我們所有人都會是輸家。」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