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03 週一 】:曹賜固,曹永洋父子: 一堂鄉土 傳記、文學課: 曹賜固, 曹永洋《八芝蘭‧天玉齋隨筆》《「岩手医学専門学校」畢業紀念冊》。《日本短篇小說傑作選》,森鷗外(Mori, Ogai 1862~1922)高瀬舟《互動》 2025 0109 相信:





曹永洋學長過來介紹、紀念他的父親曹賜固先生曹永洋學長過來介紹、紀念他的父親曹賜固先生1903~92






七等生或有淘氣的一面:遠景版的全集的末篇,是投稿到拾穗月刊。
先生在八零年代學暗房,照相。POP 有作品。






可惜《二十一世紀》三十年效率/效益奇低,不太攸關.....
周保松
「當時開筆欲迴天,今日重思徒悔慚。回首卅年聊自解,有言畢竟勝無言。」
今天是《二十一世紀》創刊三十周年紀念日。余英時先生在1990年創刊時,






寫了篇《待從頭,收拾舊山河》。三十年後,中國翻天覆地,余先生寫了這首感懷甚深的詩,惠賜雜誌。
----
2020 國家文藝獎頒獎人,找童年時代豆腐店的姊。黃華成封面賺五百,他的




小說版稅每本抽一元,一版二千元,遠景沈登恩慷慨。-----
哎呀,國籍!
女皇子民的汪博士,在彰化某咖啡店拿出"自己的國家自己玩"招牌,台灣同胞大按讚 (包括在下)。
據說,以後中研院的新的非本國籍院士,要加封"名譽院士",以防滲透、統戰。
許多著名藝術家、作家等,被法蘭西吸收啦。中國採選擇性承認,高先生,拒絕往來戶;朱先生,可以回來大畫"偉大的復興"。



----
香港大學新副校長的內定者之一,據說是共產黨黨員。今天他否認此傳言,現在黨員可能非金字招牌,而是負債。
有人說校長妨礙港大國際化。真該找有世界革命遠景的黨員當高幹
。----



MoMA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Compared to cities, rural areas still preserve most of China’s culture and heritage. The cities are more modern, but more or less the same as many other international cities... The idea is to attract more for the next step, for further investments or further initiatives from the local community.”
For the past seven years, architect Xu Tiantian has collaborated with local communities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to realize dozens of minimally invasive and often reversible interventions—what she refers to as “architectural acupuncture”—in the mountainous landscape Songyang, a county in China situated southwest of Shanghai.
Perhaps the most poetic of all of Xu’s insertions is the Bamboo Theater, a performance stage created by bending and roping up bamboo trees to form a domed canopy. Beyond providing a communal cultural space for locals near the village of HengKeng, the project also vividly demonstrates that an architecture made entirely of renewable natural resources is conceivable.
#ReuseRenewRecycle, an exhibition that takes a look at some of the most imaginative architectural work in China today, is on view now! Learn more at mo.ma/architecturechina.
Image: DnA_Design and Architecture, “Bamboo Theater,” HengKeng Village, Songyang, China, 2015. Photograph by Wang Ziling
-----
巫鴻教授選擇的‘’新書發表(?)“地很有意思。恭賀重要著作源源出版。耶魯大學東亞研究委員會,亨利·R·盧斯大廳禮堂。2022年10月26日·今日:空間敦煌:莫高窟故事重述。巫鴻,芝加哥大學哈里·A·范德斯塔彭傑出服務藝術史教授。亨利·R·盧斯大廳101室(禮堂)下午4:00 - 下午5:30本次講座將介紹演講者即將出版的新書《空間敦煌:體驗敦煌石窟》的主要論點。書中嘗試了一種分析敦煌藝術以及佛教石窟的全新方法。從空間視角重新檢視莫高窟開始,這種分析也引領我們思考這個大型石窟群複雜的時間性。巫鴻著述頗豐,涉及中國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他對中國傳統藝術和現當代藝術的興趣,促使他嘗試以不同的方式將這些傳統上獨立的藝術階段融入新的藝術史敘事中。他正在進行的多個項目正是沿著這一方向,探索藝術媒介、圖像與建築空間之間的相互關係,中國藝術與視覺文化中「缺席」與「在場」的辯證關係,以及藝術話語與實踐之間的關係。本次活動由東亞研究委員會、宗教研究系和旭日全球佛學研究網絡共同贊助。----
這本書,陳耀昌醫師一定很感興趣。
我現在有興趣的是近半世紀多的越南。

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

【古代中國與越:中國南方邊境的自我認知與族群認同】
在現今許多人的認知中,「吳越」文化是「 #華夏 」文化的一部分,是非常順理成章、毋庸置疑的概念。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也已經成為中國歷史中最勵志的道德傳奇故事。然而另一方面,現今我們一聽到「越」(Viet),腦中會立刻閃過 #越南 人及其歷史與文化,並不會立刻與歷史上的「#吳越」、「#百越」產生聯想,彷彿兩者之間沒有關係。這又是何故?
何謂越?越人又是誰?越人和中國人之間又是何種關係?本書可謂是首次全面、深入地分析「越」這個漢字標籤背後所隱藏的歷史真相。透過作者錢德樑(Erica Fox Brindley)的精彩研究,解答了很多與越相關的歷史文化上的疑問。
🐦
◎導讀(文:黃銘崇/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兼文物館主任)
◎序
◎謝辭
🌳
●第一部∣定位:定義與學科體系的討論●
◎導論 概念與框架
.銘刻差異:身分認同所屬的分類景觀
.習慣用語
.研究框架
.近代史學中的「越」
◎第一章 何謂「越」?
.古代南方
.主要的身分認同:越、百越、蠻夷、甌、駱
.「中國人」與「越南人」的身分認同問題
.體現河濱與沿海南方的「越」概念
.「越」的身分認同與「越」的聲音
◎第二章 關於「越」的語言學研究
.前/原始南島語系及其與侗台語的關係
.南亞語系、南方假說與漢藏─南島語系假說
.苗瑤語系
.結論
◎第三章 考古紀錄
.長江流域:沿海的新石器時代與古代吳越
.新石器與青銅器時代的中國東南:閩越與東越
.新石器與青銅器時代的中國南方:南越與駱越/甌越
.結論
🌳
●第二部∣越國與漢代諸越國的時間軸與政治史●
◎第四章 越國與漢代諸越國政治史
.吳越史:吳王夫差與越王勾踐
.百越與南越史
.東越諸國(閩越、東海/東甌)
🌳
●第三部∣展演華夏、銘刻越:修辭、儀式、標籤●
◎第五章 文化優越感與族群概念化的修辭
.古代文本傳統及其偏誤
.早期的華夏/諸夏族群
.政治與外交脈絡中的黃道修辭
.文化與族群修辭
.祖先與以環境為基礎的族群之創造
.東漢歷史傳奇
.結論
◎第六章 野蠻之喻:越身分認同的身體標記
.抽絲剝繭:髮型與越身分認同
.箕踞/倨
.文身雕題
.「交趾之國」:交趾與交阯郡
◎第七章 野蠻景觀與魔幻客體
.水、游水、船舶,以及海上生活:越作為海洋生物
.「南蠻蛇種」:龍與蛇
.人迹所絕、疾癘多作的南方
.刀劍之國
.結論
🌳
●第四部∣展演越:政治大戲、密謀與武裝抵抗●
◎第八章 越的身分認同作為政治偽裝與儀式典型
.南越帝王趙佗
.趙胡(眜)、趙嬰齊與帝系的延續
.南越王權與政治認同的丟失
.結論
◎第九章 武裝抵抗漢朝的越身分認同
.閩越對南方鄰國的侵略
.呂嘉與南越之亂
.騶餘善王與東越的最後一役
.徵氏姊妹之亂
.結論
◎結論
.華夏身分認同有助中心性邏輯的建構
.論華夏、越身分認同的歷史建構性
🌳
◎注釋
◎參考書目
🌳
🦚原文書名:Ancient China and the Yue: Perceptions and Identities on the Southern Frontier, c. 400 BCE–50 CE
🦚作者:錢德樑(Erica Fox Brindley,現任賓州大學亞洲學研究系主任與歷史系、哲學系教授)
🦚翻譯者:賴芊曄
🦚出版社:八旗文化
🦚ISBN:9786267129975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出版


朱寶龍

仁者壽-
仁者不憂
仁者樂山
易於維持心理的平衡
一、我們拿三國演義來說:
周瑜比諸葛亮的壽命短
同是天才,一個濃烈,一個沖淡
司馬懿又比曹操壽命長
同是奸雄,一個迂緩,一個急促
於是壽命長短便成兩樣
二、此外同是創業的大皇帝
劉邦比劉秀壽命短
李世民比朱元璋壽命短
這是因為前者靈利,後者較遲鈍
三、更有趣的是同是孔子的弟子
顏回命短,曾參壽長
同是理學的巨子
程明道,陸象山,王陽明等壽短
而程伊川,朱熹,以至於吳康齋等壽命較長
前者在才性方面近於發散
後者則較收斂
四、晚明諸老先生如黃宗羲,顧炎武,
王夫之,孫夏峰等皆獲長壽,
此亦因彼等在國家破亡之後,
已日趨於沈潛和簡單化所致
五、舉凡寬大,厚重,渾含,慈和,創造,
收斂沖淡,迂緩,遲鈍,樸實,公正,平易,
沈潛,簡單化等,
都是比較接近於仁的人,
亦就比較有其心理平衡的人!
註:
1.本文摘自程兆熊先生所著
“二十世紀生物科學上之生命解釋”
2.周渝175-210,諸葛亮181-234
司馬懿179-251,曹操155-220
3.劉邦前247-195,劉秀前5-後57
李世民598-649,朱元璋1428-1398
4.顏回前521-481,曾參前505-435
5.程明道1032-1085,陸象山1139-1192
王陽明1472-1529
程伊川1033-1207,朱熹1130-1200
吳康齋1391-1469
6.黃宗羲1610-1695,顧炎武1613-1682
王夫之1619-1692,孫夏峰1585-1675
北埔看山




👀第一次見到 「撞到月亮的樹」,才知道台灣這麼美。
一棵台灣杉,居然就有23層樓高(69.5公尺),為了記錄一棵樹有多高,除了爬上去垂皮尺、光達探測......還有澳洲樹冠層攝影專家Steven的跨國合作,才能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
尋找最高的樹,2017年17天的「棲蘭台灣杉三姐妹等身照片拍攝計畫」發表時,造成轟動,超過800年的台灣杉,高聳入雲,驚艷所有人的目光。
5年後有了part Ⅱ 從17天縮短成4天,拍攝目前能實際量測台灣最高的樹,這棵位於雪霸公園的桃山神木,約26層樓高(79.1公尺)的等身照,再等二個月就會出爐,敬請期待。
想知道台灣杉有什麼故事,請看關於森林的數字們 👍https://reurl.cc/kE4aVG
It is only after seeing “the tree that knocks the moon” that one knows how beautiful Taiwan really is.
There is a Taiwania tree that is 23 stories tall. To record how high a tree is, besides climbing up it you can also apply an algorithm using airborne LiDAR data. There was also cross-national cooperation with the Australian canopy photographer Steven Pearce to complete this difficult task.
In search of the tallest trees, in 2017 the release of the results of the “Qilan Taiwania ‘Three Sisters’ isometric photograph project” caused a sensation. These Taiwania trees, over 800 years old, soar majestically into the sky and amaze everyone who sees them.
Five years later there is an update, and in about two months isometric photographs of the 79.1-meter tall Taoshan giant tree in Shei-Pa National Park will be released. They should be fascinating.


This woodblock print shows the 12th-century warrior Taira no Kiyomori being haunted by the ghosts of the enemies he has ruthlessly killed during his lifetime.
Kiyomori stands on the veranda of his palace looking out over his snow-covered garden. In his vision the trees, hillocks and even the lanterns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skulls and skeletons.
In this print Kiyomori is depicted as the Osaka-based kabuki actor Nakamura Utaemon IV (1769–1852), who performed this role in the first month of 1845.
As we head into the season of Halloween and Bonfire Night, discover ghostly tales and creepy objects from our collections: https://www.ashmolean.org/article/halloween-artworks
📷 Taira no Kiyomori Haunted by Spectres, triptych (detail), Hiroshige Utagawa, I (1797 - 1858), 1843–5. EAX.4846
阿什莫林博物館 2022年10月27日 · 這幅木版畫描繪了12世紀的武士平清盛被他生前殘忍殺害的敵人的鬼魂所困擾。 平清盛站在宮殿的陽台上,眺望著白雪皚皚的花園。在他的想像中,樹木、小山丘,甚至燈籠都變成了骷髏。 這幅版畫中,清盛被描繪成大阪歌舞伎演員中村歌右衛門(1769-1852),他於1845年正月扮演了這一角色。 萬聖節和篝火之夜即將到來,快來探索我們館藏中的鬼故事和令人毛骨悚然的物品吧:https://www.ashmolean.org/article/halloween-artworks 📷 《平清盛被鬼怪纏身》,三聯畫(細節),歌川廣重,第一代(1797-1858),1843-1845年。 EAX.4846

-----
感動我的 (1~10 ) 2023 直播
感動我的 (10): 陳錦煌家鄉行醫已經45年,基金會....。張旺山教授的 韋伯 (Max Weber)-人的科學 等等。" 張旺山教授與我們"。侯孝賢 ( 侯孝賢與我,文學電影與歌曲 何穎怡的大耳朵)。金車企業"與公益事業:捐助、金車文藝講堂,金車文藝中心.....。台灣的驕傲:《 傳記文學/叢書》,感人的陳之邁《旅日見聞》1979.....; 《報導者The Reporter 》【民主有很多版本,但不存在中國那一種-當世界愈來愈獨裁,V-Dem專輯人林德伯格(Staffan Lindberg):在充滿謊言的環境裡,民主無法運作】。藝術家多才,合作:展覽現場,考爾德-畢卡索,畢卡索博物館,巴黎,2019年等等。【瑞士與香港的金融中心的弱點、 瑞士等地的經濟意義被高估了】
感動我的 (9) 。林世堂同學訪日。 黃英哲 張錯 、日本料理 某眷村私房菜。莊紫蓉訪問吳晟。 某大學:停擺 vs 公關。台灣欒樹:女性:藝術家;宮﨑駿《蒼鷺與少年》/《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先覺出版社;非常木蘭:女性角色。臺味導演 蔡明亮;楊澤。紐約:美麗的康乃爾校園。紐約時報。wqxr。......我編撰的《王孝廉紀念文集》大略目錄
感動我的 (8):「每天都去菜市場?那是多大的福分。」(hc對林皎碧說......) hc訪客兩席話的回應與反思。 從愛的藝術到 The Art of Being,補充 東海大學首任董事長。讀方瑜《昨夜微霜》。懷念香港與台中、台北的人物:孫述宇等、洪炎秋等,與其出版業:香港:中國OUP:台中:中央書局 。 ".....如一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楊牧 和棋》蔣勳的佛經書;董橋的 RARE BOOKS收藏。71歲思考宮﨑駿新作《蒼鷺與少年》;This is Water by David Foster Wallace : simple awareness; awareness of what is so real and essential 。
感動我的 (7):BEN CHEN 日語新聞分析"歷史的詛咒"夏含夷《丝绸之路之前》;韓國2022年萬聖節悲劇,官員無視。 ⋯ 相信陳永興在天之𩆜,Charles Feeney生前就散盡家財數十億;Henry Matisse 在病床工作. "每次相逢都遇陌生人 ~T.S. Eliot(Book: The Cocktail Party)". 美國電動車市場產品/服務標準化/bikini的設計靈感 1956. 晶華菁華:潘思亮從成長到重生的經營抉擇與哲思。川普因在網路上發布辱罵貼文違反禁言令而被罰款
感動我的 (6):馬英九們自欺欺人十多年。 給馬英九們上幾堂課 (曹興誠 八不居士), 雷煥彰/ 雷文炳神父(JEAN LEFEUVRE, S.J.1922.7/5-2010)自述、留言--參考Reflections on Taipei(Expat Residents Look at Their Second Home) 2003. 許台灣朋友許多與東海校友等緣分,....。 印象深刻的數代友誼: 《梁思成與林徽音──探索中國建築的伴侶》Liang and Lin: Partners in Exploring China's Architectural Past By Wilma Fairbank費慰梅. Foreword by Jonathan Spence 史景遷 成寒譯 ,賓大校友補充照片。沈君山談兩岸關係 。體力智力感情:張己任的象山與大安公園。
感動我的 (5):「桃花流水理想鄉在人世!」國際衝突地獄變相。中國經濟脆弱,長期前景趨於黯淡。 (京都)陳文華學長來訪/(台北)楊誠學長來電【《王孝廉紀念文集》】,羅斌博士旅台近30年─和 Anne Rodier 2023.10.19,在東華大學東湖河畔《參考Reflections on Taipei(Expat Residents Look at Their Second Home 2003, "a better sense of style")》。蘇錦坤兄【蔡惠如】、林公孚每日看書好地點 蔦屋書店等等。《台北畫刊》漢字英文日文,宜蘭展《高信疆 紙上風雲/阮義忠 映像之旅 》 【2023金馬電 影大師來台開課 公布12位黃金師資陣容】,《當太陽墜毀在哈因沙山》【「一一重構:楊德昌」回顧本週結束展】!
感動我的 (4):伴手禮:半顆白菜 (林皎碧) 清燉牛肉湯。以巴衝突話倫理學教育;巴黎的藝術展催燦 ( 紐約時報多篇Paris Cultivates a New Allure;The exhibition "Picasso. Endlessly drawing" musée Rodin.《建築師的20歲年代 Dominique Perrault巴黎都市發展史與建築設計 》。 李明明 ‘𝘈𝘯𝘵𝘰𝘯𝘺 𝘎𝘰𝘳𝘮𝘭𝘦𝘺 - 𝘊𝘳𝘪𝘵𝘪𝘤𝘢𝘭 𝘔𝘢𝘴𝘴’) 。Beethoven Symphonies No.5 & 7 by C. Kleiber/VPO 十方樂集:喻紹發、張己任(音樂導聆)、徐伯年 ,邵頌雄《黑白溢彩:荷洛維玆的藝術》希望能以文會友。 史景遷之墓historian and teacher to all. 《古事紀》和《日本書紀》中提及天照大神Utagawa Hiroshige 《建築師的20歲年代》 I. M. Pei 旅行學習....... The Grand Canal”, 1875,《普羅旺斯來的香水》
感動我的 (3 ):林義正老師介紹林柏東老師:難忘的茶會(臺大醫院儀器上摘錄Serenity Prayer;我向AI大師Herbert Simon請教大學管理學教法........)。《福爾摩沙音樂家:呂炳川》v1 ( 約一小時半的YouTube影片,很好)。林國彰《台北道筆記》(林柏樑) 。DISNEY 公司創業100年の試練 They Want to Live Disney.。Albert Schweitzer史懷哲:《自傳》Out of My Life and Thought等;尹汝貞(77歲)只想隨心所欲活著。谷村新司(Shinji Tanimura 1948—2023)的笑臉迎人 。林徽因遲來的建築學位Penn to Award Posthumous Architecture Degree to Lin Huiyin。日本之匠心 Crafting quality knife-sharpening whetstones。《明道文藝》。湖口泓格生醫公司挑戰不可能任務
感動我的 (2 ):清理研磨機、磨豆聲。肉桂(棒).......台大電機六十週年的同學會(王晃三;助理曹竣閎).【東海15屆1973級 畢業50周年同學會旅遊會 美國回台 Wenchien Wu+黃美惠】;老友 張旺山 (清大哲學/出版社;韋伯名著新譯)。十方音樂劇場的團隊 (重讀Late Night Thoughts on Listening to Mahler's Ninth Symphony)。 為朋友出書決心(曹永洋)、摯友親交的師長來信(王孝廉面交楊誠)。Bill Schkenbach 懷念 Dr. Deming 影片。朝聖地北義大利.Sacri Monti of Piedmont and Lombardy
感動我的 1:李歐梵、北大路 魯山人(きたおおじ ろさんじん)、羅時瑋家人,風華絕代的摘星山莊! "Leaf Peepers;"刳。刳心。刳魂。器、食、花、茶、居、書、画、人

有直播:關鍵少數 (vital fews )思考、觀測法的重要:川普前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John Bolton接受BBCHARDTalk 訪談;習近平給王滬寧(Wang Huning )新任務:統戰台灣: Winning Taiwan....。習近平研究 (Ben Chen: Books by Kevin Rudd陸克文:On Xi Jinping :How Xi's Marxist Nationalism is Shaping China and the World,華為和小米的晶片都有革命產品?…… 。我的《源氏物語》入門讀書法 有情世界:書與人 1 略談入門讀書法;心得:《源氏物語》桑原武夫 編《一日一言》小西甚一《日本文學史 》宿世與道心。 《雙城記 》 CHAPTER I. The Period 《法國大革命》



 曹賜固,曹永洋父子: 一堂鄉土 傳記、文學課: 曹賜固, 曹永洋《八芝蘭‧天玉齋隨筆》「岩手医学専門学校」畢業紀念冊《日本短篇小說傑作選》森鷗外(Mori, Ogai もり おうがい 1862~1922)高瀬舟《互動》 2025 0109    相信:

🎉🎉榮獲《康健》2025年度好醫生
本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盧俊吉及心臟血管外科楊翔宇醫師榮獲《康健雜誌》評選為2025年度好醫生。
《康健雜誌》自2022年起策畫「年度好醫生」評選,持續與全台30大專科醫學會合作。今年特別推薦評選各醫學領域的50歲以下,具備傑出技術、態度和學養的中生代醫師,依據「醫術醫德」、「國際聲譽」和「與時精進」3大指標,評選出該科別的〈年度好醫生〉。

 曹賜固,曹永洋父子: 一堂鄉土 傳記、文學課: 曹賜固, 曹永洋《八芝蘭‧天玉齋隨筆》「岩手医学専門学校」畢業紀念冊《日本短篇小說傑作選》森鷗外(Mori, Ogai もり おうがい 1862~1922)高瀬舟《互動》 2025 0109    相信:

與曹永洋學長難忘的十餘年友誼。

2024 想寫書向曹永洋學長致敬,略述其因緣和目的

2023年9月28日。一百多人參與《張清吉先生紀念文集》(曹永洋等人編撰,台北:允晨文化,2023) 新書發表會。這本書是許多人、五年以上的合作成果,對曹永洋先生的影響頗大 (詳後文) 、我看他如此樂在其中,心中想,可以再出版一本書......。

原計畫廣邀曹永洋先生的學生廖志峰等來寫,然而我對學生的認識不多,所以決定先從的朋友圈來寫



曹永洋無限懷念其父,拿出珍藏的父親的日本醫專1935年畢業紀念冊,內有石川詩歌,希望林女士重新譯出。 ( 2024 0529聚會,畢業紀念冊重要的,由陳文發照相。)

曹賜固先生很重視語言,例如"夫君不可稱妻子為太太(敬語)"。

寄來畫集等十冊。書中寫夫婦的著作,新潮文庫為多。

 最懷念的一個朋友:畫家吳耀忠(自畫像,1980年畫)

畫集等寄來十冊。書中寫夫婦的著作,新潮文庫為多。


進入

2024/5/30 下午3:31

文發傳送了26張相片






































































進入



2024/5/30 下午5:27







(時值雷驤往生,我展讀《人間自若》兩卷(春明.夏影、秋光.冬眠),及畫集《畫人之眼》(市井.暴力.身體),腦海中突然流曳著吳耀忠、粱正居等人的相關畫作或攝影,那是70年代「鄉土回歸」的整體留像,以前不太懂,近幾星期在整理70年代的鄉土回歸現象,再對照這些前輩文人的作品,似乎懂了些什麼。


初識雷驤作品當然是在80年代「人間副刊」上,他以拙樸插畫搭配一篇文章的入眼手法。這和梁正居一幅庶民照片配以一篇人生小景似很雷同。或者吳耀忠幫陳映真在遠景所出版小說的封面畫,這些都有鮮明的70年代鄉土回歸色調。)



給車馬費。

昔日包三千。

。。。。。




那是想要撥除黨國桎梏、反共幽靈,直探黎明前夕台灣土地的共同嘗試。庶民、小民才是他們心之所寄。這自然不是現代主義的心靈獨語,又和日後的種種後設文學迥異。他們所述所繪、所攝的鄉土又和今日這種濃妝豔抺、精心打扮的鄉土定義不搭;他們似乎集體留在上一個月台淺吟低唱 、快樂與共,不須與我等解釋、同心,似乎就是如此。


其實,雷驤是個即之也溫的長者,他風趣尚聊,由於多才多藝,自然「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完全不須掉書袋、套人生至道;祇是我與他除了公務沒有私誼。是由於鄉土回歸的70年代意象,才讓我再回眸70年代。


說來尷尬,我的年歲其實已足以溼潤一些70年代的文學景觀,而確實那個年代已識黃春明、王禎和,當然也因為「鄉土文學論戰」讓70年代的文學作品被賦予某種異樣色彩。


然而,跨過80年代後我似不想再回探70,儘管我向來是老靈魂,但和70年代的靈魂長期以來有著落差。我知,我尚理智、理論,想早日撥除迷霧,讓金陽煦風吹入心坎;然而如今時序已是21世紀20年代,AI的討論壓過一切,然後但見70年代的人物在肉體寂滅後,靈魂紛紛道曲訴衷,而此時我也不再年輕,於是到了與他們說「好久不見」,接著坐下品茗聊天。即使人已飛往另個異世界,他們的作品與人情就是留於此世的傳世密碼。


對!當我專意於梳理80年代如何走向今,前一階段的70年代,我就是不能略過。雷驤、張照堂、黃永松、梁正居、吳耀忠,我都得好好再重識。


。。。。。

八   蘭天玉齋隨筆 曹賜固/曹永洋著  請進入時光隧道,親近士林賢喬梓曹氏父子筆下的老台灣


八芝蘭‧天玉齋隨筆

 

內容簡介

請進入時光隧道,
親近士林賢喬梓曹氏父子筆下的老臺灣。

  房龍在《人類的故事》序章中寫著:「我12歲時舅動帶我登上鹿特丹老教堂的塔巔,我從高處第一次鳥瞰故鄉的全景,看到螻蟻般的人群在地面上爬來爬去。原來歷史是一座經驗的巨塔,由時間在無垠的原野上建造起來的。」

  我不是歷史學家,我只是一個平凡的醫生。我沒有做為歷史學家房龍的睿智,也沒有他深刻的觀察和視野,然而,每一次爬上芝山岩山頂俯瞰故鄉的全景,房龍少年時代那一份情懷,禁不住會湧上心胸。

  不管這個世界變化多麼巨大,士林永遠是我的魂夢之鄉,我對它有一份執著的熱愛,如同愛情的盟誓一樣,神聖,莊嚴,不能背棄。

曹賜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曹賜固


  1903年出生於士林蘭雅。先後畢業於八芝蘭公學校(今士林國小),日治時代臺北師範學校(今市立師範學院)五年制本科部。曾任敎於臺北市蓬萊女子公學校。

  與賴彩小姐結褵,育有4子2女。後負笈日本深造,1935年畢業於岩手醫專(戰後改為岩手醫科大學),回臺灣後服務於赤十字社臺灣支部醫院(今市立中興醫院)內科部,兩年後於故鄉開設士林診所。行醫之餘曾參與多項鄉梓義務性公職。

  除醫學外,他熱愛文學、電影、藝術。譯有《日本短篇小說傑作選》及《獄門島》,分別於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及新潮推理出版。此外未結集翻譯有: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山本周五郎《紅鬍子診療譚》、《五瓣之椿》、《海涅詩集選》、《石川啄木詩選》等書。1992年11月8日辭世,享年90歲。

曹永洋

  1937年出生於士林蘭雅。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中學30年。

  退休後擔任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總編輯、臺灣史懷哲之友協會志工。著有《歷史人物的回聲》,近年完成之本土人物傳記計有:陳五福、郭維租、胡文池、馬偕、林宗義、林恩魁等六本。《陳五福傳》曾獲中國文藝協會傳記類及該年度(1993)十大本土好書的肯定。本人更獲2006-2007年度臺北西區扶輪社「臺灣文化獎」的殊榮,對臺灣文壇貢獻良多。

 

目錄

新版序言 歲月/曹永洋

八芝蘭隨筆 曹賜固
《八芝蘭隨筆》再版緣起/曹永洋
三版弁言/曹永洋
故鄉士林素描/曹永洋
大地之歌
人生征程
我愛我鄉
蘭雅憶往
一個老醫生的回顧
憶兒時
走過來時路

天玉齋隨筆 曹永洋
天  罰  
修鞋匠  
懷念勞影  
卿須憐我我憐卿  
父親的形像  
同船渡  
寫給禎和  
遛鳥人  

一個藝術家的悲劇  
往事堪重數  
人的雙手能做什麼?  
愛河急流險灘何其多  
土球‧驢子‧大樹  
曹門二傑  
最後一課  
台灣文學的北極星  
我的經典情緣  
蘭巴倫的篝火  
回首人生路  
歷史光影下的人生  

附錄
一、時代的記憶.傳記文學之路
二、新潮文庫創辦人/張清吉的故事
三、林佛鬘的草書藝術
四、歐洲二位人文大師交會的光芒
五、殉身科學的居禮家族
六、名垂青史的房龍
七、從小軼事看史懷哲的內心世界

《八芝蘭隨筆》再版緣起  
曹永洋


  家父曹賜固(一九〇三〜九二)的一生頗富傳奇性。他民前九年(一九〇三)出生於士林蘭雅一個農家。十二歲敎漢學的祖父迪臣公才允許他進入八芝蘭公學校(士林國小前身)唸書。畢業後,當時台北二中(成功中學)尚未創立,他考進日據時代台北師範學校五年制本科部。踏出校門,在台北巿蓬萊女子公學校敎了八個月書,然後辭職,賠了公款到日本讀書。由於師範學校原本為培養小學師資而設立,數學、英文的實力無法和中學生相比。到了日本只得進入補習學校加強這兩科的實力;晨昏勤讀,終於考進盛岡「岩手醫專」(戰後改為岩手醫科大學),苦讀四年,畢業時已經三十二歲。

  回到故鄉後,在當時「赤十字社台灣支部醫院」(今市立中興醫院)內科部擔任醫師三年,然後在士林開設士林診所,行醫逾半個世紀。他因熱心公益,戰後曾受徵召出任台北縣參議員長達五年。

  家父生在農家,我的母親是童養媳,二人結褵,育有四男二女。母親和家父相差三歲,慈母辭世時六十三歲,當時家父六十六歲,之後父親仍與兒女生活在一起,直到離開人世。

  在五十六年懸壺濟世的生涯中,他活人無數,過著勤勉的開業醫生活,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八日,他老人家以九十高齡辭世。

  除了醫學方面的專業領域,父親一生熱愛文學、藝術,他對繪畫、音樂、電影,在欣賞造詣方面遠在我們兒女之上。

  七十歲以後,他差不多處於半退休狀態,病人多半是鎭上的老友。我常看到父親坐在診所的桌子上,勤讀不輟,他的毅力和意志力十分驚人,他耗費五年的時間從日譯本一個字一個字把英國史學家吉朋鉅著《羅馬帝國衰亡史》譯成中文。此外他的譯品尚有山本周五郞的《五瓣之椿》、《紅鬍子》、《德國詩人海涅詩選》等和一些隨筆小品。

  家父生前,我只來得及替他印了一本《八芝蘭隨筆》贈送親友。他翻譯的日本推理小說橫溝正史《獄門島》則收入志文出版社,新潮推理出版,頗受讀者稱賞。

  《日本短篇小說傑作選》是他留下的一本小說譯集,收錄日本近代小說名家夏目漱石、森鷗外、川端康成、橫光利一、井伏鱒二、石川達三、三浦朱門等十五家傑作,共計十八篇,收入新潮文庫出版。每篇作品前面附有作者簡介及精短的賞析,相信讀者在欣賞時多少可以作為參照之用。這本譯集能出版,主要得到中國文藝協會翻譯獎得主日本文學專家黃玉燕女士全力協助,銘感在心,不敢或忘。

  家父選譯的作品,相當反映了他那個時代知識份子的品味。好在「人生朝露、文學千秋」,舉凡傑出的文學作品,多半能歷經時間的考驗,閃爍其恆久的光芒,這些刻畫人性的精粹之作,確實値得細細咀嚼品味。

  如今,獨坐窗前,想到已和歷代祖先長眠在北基花園墓地的父親,他那堅強、健談、極有規律的生活步調,歷歷如在眼前,他在世時,對我們兄弟姊妹平庸無奇的表現,從不流露失望或責備的神情,他從一個農家子弟,在小學的起跑點上晚了人家五年,讀書環境受到相當限制的情況下,成為一名小學敎師,而後又遠赴日本求學,再由敎師成為一名醫生,單憑這段曲折的過程,他早就洞察人生的無奈和蘊藏在眾生背後的十字謎。

  《八芝蘭隨筆》家父生前印了二千本送給親友,一九九二年他以九十高齡辭世。轉眼他離開人間已五年多,我常常會懷念和他談文學、藝術、歷史、電影的美好時光……。

  有些朋友會在不同的場合問到這本雋永可愛的隨筆集,於是現在加收了一篇〈人生征程〉及應立達杏苑醫藥雜誌而寫的〈走過來時路〉,事實上這篇文章等於隨筆集的總結。儘管內容稍有重複,可是為了保留他老人家的原音,不想再作任何更動。

  謹重刊《八芝蘭隨筆》藉此紀念父親一生走過的腳踪。

  封面題墨是老友李金昌兄的書法,併此申致謝忱。

一九九八年三月五日

三版弁言
曹永洋


  《八芝蘭隨筆》再版印行壹仟本,送給史懷哲之友會友和親人、朋友,不到一年存書已經只剩幾十本而已,如今士林舊宅外貌在重新整修之後,已經無復舊觀。當年先父和朋友聊天的客廳,看病的診療室已經隱入時光隧道,一去不返。

  今年掃墓再度登臨基隆七堵北基花園墓地,遠眺靑山時,想到慈母和行醫半個世紀的父親如今已先後和歷代先祖長眠斯地,心中湧起無限的惆悵……。

  已逾花甲之年的我,如今開始意識到自己也一天一天走向人生的終點,參加王昶雄先生擔任召集人的「益壯會」轉眼已六年多了,在這個溫馨的團體裡,我只能算「小老弟」,可是打網球時,身手已不復當年矯健,我不知上蒼還會賜給我多少歲月,每一天的分分秒秒,我必須格外珍惜。

  當年就讀東海大學(一九五六〜六〇)經濟系,因數理基礎太差,差一點被退學,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轉讀中文系,父親當時雖未苛責,但心中對我一定很失望吧。

  轉眼從中學敎書工作退休已八年,編輯和撰寫傳記的工作自此成為生活中的安慰,可是想回士林和父親談論文學、電影的時候,怵然警覺他老人家已長眠在基隆那一片靑山的懷抱裡,和歷代的祖先長相廝守了。

  刊印這本小集,是表示家人對父親的懷念,這是一種親情的對話,這些文字流露的人生態度、品味,讓我感到敬愛的父親仍然活著。

  三版收錄舊作〈故鄉士林素描〉和名作家高大鵬博士的名作〈老掛鐘〉,這是因為他寫出了當年老家客廳的氣氛和情調,字裡行間綿綿的情意,讓我多次展讀,為之低徊不已,這篇文字帶給我無限思念和惆悵。如今這一切只有在夢中追尋了,啊,那點點滴滴濃濃的鄉愁,我會把它藏在記憶的故園裡,與囊昔的一景一物在無聲的時光中凝結為永恒。

  底頁的父子合影一九七〇年三月由弟婦吳奈津拍攝於士林舊宅客廳。當時父親正在翻譯井伏鱒二的〈山椒魚〉,現在把它收入三版的隨筆集做為紀念。

一九九八年三月五日
寫於父親九十五歲冥誕


林皎碧──和 Hanching Chung 。

最愛 2024年5月29日 
老朋友偶而見個面,你不同意我、我不同意你,‘’答嘴鼓‘’適可而止,若是爭到翻臉,那就是傻子。我得回家煮晚飯,兩位男士十八相送,一時興起就在路邊笑呵呵拍照留念。
老朋友偶而見個面,你不同意我、我不同意你,‘’答嘴鼓‘’適可而止,若是爭到翻臉,那就是傻子。我得回家煮晚飯,兩位男士十八相送,一時興起就在路邊笑呵呵拍照留念。



最愛 2024年6月6日 
北上川の岸の柳の葉がうら枯れて
さらさらと鳴るあした
岩手山は真白い帽子を冠っていた、
池畔の桜樹も色づいて
砂上の扁舟に何度か私達は
爛漫の春を懐古した事だらう
藁たばに集ふ雀の群
青空に飛翔する鳶の影
思い起こす杜陵の小春は懐かしい、
野外演習、
実弾射撃
の彼方にはいつもこの山が微笑んでいた、
長い四歳の星霜に
学窓の彼方にはいつもこの山が微笑んでいた。
~摘自皇紀2595年「岩手医学専門学校」畢業紀念冊
*** ***
北上川岸邊柳葉枯萎
沙沙作響的早晨
岩手山頂已冠雪,
池畔櫻樹也變色
我們不知多少次在沙灘扁舟上
懷念爛漫春天啊?
稻草堆上麻雀群聚
藍天有鳶鷹飛翔蹤影
記憶中的杜陵小陽春真令人懷念,
野外演習、
實彈射擊時
遠處那山總是在微笑,
漫長四年歲月
教室窗外遠處那山總是在微笑。
(圖檔由陳文發先生翻拍)




最愛 2024年4月19日 
明治文壇雙雄——夏目漱石(1867-1916)、森鷗外(1862-1922),無論是生前或死後都各有一片天。夏目漱石身為么兒較自由自在,早早就棄仕途而全心創作;森鷗外身為長子為扛起「光宗耀祖」的重責只能在正職之餘從事文學創作,兩人之間是否有瑜亮情結?我不得而知。
夏目漱石於1908年發表《三四郎》,這本書是日本最早的青春小說,也是夏目漱石文風從較為開朗轉為陰鬱的作品,無論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或作家創作風格上,都佔有重要而無法忽視的定位。
《三四郎》發表二年後,森鷗外同樣發表一部青春小說《青年》,一般認為森鷗外此舉很針對性,好事者也愛拿這兩部小說做比較。我翻譯過《三四郎》,算是深讀,《青年》則翻譯部分後不了了之,也下功夫讀過。
為翻譯這兩部小說,順藤摸瓜摸到森鷗外曾寫過〈夏目漱石論〉,這篇短文寫於1910年,也就是夏目漱石還在世時,被寫的人應該知道也讀過吧?我的感覺寫的人坦蕩蕩,如實敘述,卻談不上論了什麽。
今天放下《村上海賊の娘》,也放下《能・文樂・歌舞伎》,讀一下森鷗外。同樣是論,森鷗外的〈歴史其儘と歴史離れ〉比起〈夏目漱石論〉有內容多了。不知為何他要寫這一篇?寫同時代的名人確實有難度。

好友 文藝圈

《八芝蘭隨筆》曹賜固/曹永洋著  

 加0529四人聚會  

新書學馬各無念真請進入時光隧道,親近士林賢喬梓曹氏父子筆下的老台灣   

最懷念的一個朋友:畫家吳耀忠(自畫像,1980年畫)八   蘭天玉齋隨筆 


++++


++++++

有情世界:書與人 1 略談入門讀書法;心得:《源氏物語》桑原武夫 編《一日一言》小西甚一《日本文學史 》宿世與道心。 《雙城記 》  CHAPTER I. The Period  《法國大革命》



有情世界:書與人 1

略談入門讀書法;心得:《源氏物語》《一日一言》小西甚一《日本文學史 》宿世與道心。 《雙城記 》  CHAPTER I. The Period  《法國大革命》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563818524232638

A TALE OF TWO CITIES

A STORY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By Charles Dickens


CONTENTS


     Book the First--Recalled to Life

     CHAPTER I      The Period
     CHAPTER II     The Mail
     CHAPTER III    The Night Shadows
     CHAPTER IV     The Preparation
     CHAPTER V      The Wine-shop
     CHAPTER VI     The Shoemaker


     Book the Second--the Golden Thread

     CHAPTER I      Five Years Later
     CHAPTER II     A Sight
     CHAPTER III    A Disappointment
     CHAPTER IV     Congratulatory
     CHAPTER V      The Jackal
     CHAPTER VI     Hundreds of People
     CHAPTER VII    Monseigneur in Town
     CHAPTER VIII   Monseigneur in the Country
     CHAPTER IX     The Gorgon’s Head
     CHAPTER X      Two Promises
     CHAPTER XI     A Companion Picture
     CHAPTER XII    The Fellow of Delicacy
     CHAPTER XIII   The Fellow of no Delicacy
     CHAPTER XIV    The Honest Tradesman
     CHAPTER XV     Knitting
     CHAPTER XVI    Still Knitting
     CHAPTER XVII   One Night
     CHAPTER XVIII  Nine Days
     CHAPTER XIX    An Opinion
     CHAPTER XX     A Plea
     CHAPTER XXI    Echoing Footsteps
     CHAPTER XXII   The Sea Still Rises
     CHAPTER XXIII  Fire Rises
     CHAPTER XXIV   Drawn to the Loadstone Rock


     Book the Third--the Track of a Storm

     CHAPTER I      In Secret
     CHAPTER II     The Grindstone
     CHAPTER III    The Shadow
     CHAPTER IV     Calm in Storm
     CHAPTER V      The Wood-sawyer
     CHAPTER VI     Triumph
     CHAPTER VII    A Knock at the Door
     CHAPTER VIII   A Hand at Cards
     CHAPTER IX     The Game Made
     CHAPTER X      The Substance of the Shadow
     CHAPTER XI     Dusk
     CHAPTER XII    Darkness
     CHAPTER XIII   Fifty-two
     CHAPTER XIV    The Knitting Done
     CHAPTER XV     The Footsteps Die Out For Ever





Book the First--Recalled to Life




CHAPTER I.
The Period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 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 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had nothing before us,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 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authorities insisted on its being received, for good or for evil, in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comparison only.
https://www.gutenberg.org/cache/epub/98/pg98.txt


稍微有系統、深入介紹文學: 黃玉燕選譯《日本名家小說選》 (三)、(四)》1991。柏谷選《感情裝飾--川端康成掌之小說精選》1990;《三美神:日本極短篇小說選》1992;川端康成掌中小說集 (掌の小説)1/2 ,林水福譯,2022。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933613733494842


譯著
鮑耀明曾在香港、新加坡及台灣等報刊譯載日本作家長篇小說,包括:夏日漱石《我是貓》、《公子哥兒》,永井荷風《墨東綺譚》,森鷗外《愛的哲學》,

日本名家小說選 / 森鷗外等著 ; 黃玉燕譯

v.4

鷗外



關鍵少數 (vital fews )思考、觀測法的重要:川普前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John Bolton接受BBCHARDTalk 訪談;習近平給王滬寧(Wang Huning )新任務:統戰台灣: Winning Taiwan....。習近平研究 (Ben Chen: Books by Kevin Rudd陸克文:On Xi Jinping :How Xi's Marxist Nationalism is Shaping China and the World,華為和小米的晶片都有革命產品?…… 。我的《源氏物語》入門讀書法 有情世界:書與人 1 略談入門讀書法;心得:《源氏物語》桑原武夫 編《一日一言》小西甚一《日本文學史 》宿世與道心。 《雙城記 》 CHAPTER I. The Period 《法國大革命》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868930842034492


魚玄機: 森鷗外歷史小說選 鄭清茂譯
小西甚一 《日本文學史》 鄭清茂譯 解說 唐納德‧靳(Donald Keene)




HCBOOKS.BLOGSPOT.COM

魚玄機: 森鷗外歷史小說選 鄭清茂譯
魚玄機:森鷗外歷史小說選 (與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享譽日本近代文學三大文豪,森鷗外經典之作) 作者: 森鷗外 新功能介紹 譯者: 鄭清茂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17 語言:繁體中文   ...
短篇"小說" 《阿部一族》,可能提及近百人。透過它,讀者可以了解武士制度中的社會、經濟;忠義等想法上的抉擇考量,這是一般歷史書中無法細說的。

林皎碧

1912年9月13日明治天皇葬禮結束當天晚上,乃木希典及其妻為明治天皇殉死。消息傳開,頓時輿論譁然,新渡戶稻造、森鷗外等老派人物讚不絕口,志賀直哉、芥川龍之介等年輕輩則認為殉死不足取,兩派說法極度對立,儼然是封建道德思想和西洋個人主義思想的大對決。

夏目漱石的小說《心》,於1914年4月到8月同時在東京、大阪朝日新聞連載,小說近末尾以不到500字提及乃木希典殉死,一般認為這是作者藉由小說人物,表達自己對乃木希典殉死社會事件的看法。

森鷗外以小說《興津彌五右衛門的遺書》,為維護好友乃木希典的名聲而為殉死一事辯解。若把這兩部作品同時讀一讀,怎感覺兩位文豪好像隔空對話呢?


震災 (永井荷風/ 林皎碧譯)


當今的年輕人啊

請不要問我當代以及

未來的藝術

我是明治之子

那時的文化成為歷史而被埋葬時

我的青春夢也隨之消失


市川團十郎、尾上菊五郎枯萎、福地櫻痴凋落

樋口一葉飄零、尾崎紅葉凋謝

齋藤綠雨的聲音也斷絕

三遊亭圓朝走了、富士松紫朝也走了

我的感動之泉已乾枯

我是明治之子


有一年突然天搖地動

大火將都城燒盡

柳村先生已死

鷗外魚史也隱藏蹤影

江戶文化遺跡化為煙霧

明治文化也化為灰燼


當今的年輕人啊

請不要跟我談當代以及

未來的藝術

即使我把污濁眼鏡擦亮

現在我能看到什麽呀

我是明治之子

已過去的明治之子


(本詩收錄於 昭和18年出版 永井荷風/詩集《偏奇館吟草》)

(圖檔下載自網路)

23日下午約3點,
漢清講堂有林皎碧女士直播:
主題:簡介東京「淨閑寺中的永井荷風歌碑」
1、淨閑寺的歷史
2、永井荷風的歌碑為何立在這裡?
3、歌碑的內容是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212176694746964

故英國名漢學家葛瑞漢(A. C. Graham 1919-91)的「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北京:中國社科,2003)。他是專家,所以對「家族相似」說得更清楚。

我喜歡葛瑞漢講二程子的一則故事
某次在災區重建 連日 一直考慮木材
所以見樹都不自覺計算之 
他覺得這心態很糟糕
森鷗外もり おうがい
演員:榎木孝明
本名森林太郎,與子規在甲午戰爭中認識,當時擔任隨軍軍醫。將德國「戰爭論」翻譯成日文版者,也是日本文豪。

https://www.aozora.gr.jp/index_pages/person129.html

donald keene的Anthology of Japa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Earliest Era to .

則選雁がん    小玉回家見父親 一節 心理描述

(青空文庫)青空文庫:「高瀬舟」《日本短篇小說傑作選》「阿部一族」鄭清茂選譯  《m玄機: 森鷗外歷史小說選 鄭清茂譯

《阿部一族》,可能提及近百人。透過它,讀者可以了解武士制度中的社會、經濟;忠義等想法上的抉擇考量,這是一般歷史書中無法細說的。

魚玄機:森鷗外歷史小說選 (與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享譽日本近代文學三大文豪,森鷗外經典之作) 作者: 森鷗外 新功能介紹 譯者: 鄭清茂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9/07/17 語言:繁體中文   ...
短篇"小說" 

高瀬舟

創作への意欲は衰えず、などの代表作を発表する。

森鴎外

https://www.aozora.gr.jp/cards/000129/files/691_15352.html

作品名:作品名読み:著者名:森 鴎外 


ローマ字表記:Mori, Ogai
生年:1862-02-17
没年:1922-07-09
人物について:本名林太郎。石見国鹿足郡津和野町(現・島根県鹿足郡津和野町)生まれ。代々津和野藩亀井家の典医の家柄で、鴎外もその影響から第一大学区医学校(現・東大医学部)予科に入学。そして、両親の意に従い陸軍軍医となる。1884(明治17)年から5年間ドイツに留学し衛生学などを学ぶ。「舞姫」「うたかたの記」「文づかひ」「大発見」「ヰタ・セクスアリス」などに、そのドイツ時代の鴎外を見て取ることができる。その後、陸軍軍医総監へと地位を上り詰めるが、創作への意欲は衰えず、「高瀬舟」「阿部一族」などの代表作を発表する。
底本:
出版社:新潮社、新潮文庫
 高瀬舟たかせぶねは京都の高瀬川を上下する小舟である。徳川時代に京都の罪人が遠島ゑんたうを申し渡されると、本人の親類が牢屋敷へ呼び出されて、そこで暇乞いとまごひをすることを許された。それから罪人は高瀬舟に載せられて、大阪へ廻されることであつた。それを護送するのは、京都町奉行の配下にゐる同心で、此同心は罪人の親類の中で、主立つた一人を大阪まで同船させることを許す慣例であつた。これは上へ通つた事ではないが、所謂大目に見るのであつた、默許であつた。
 當時遠島を申し渡された罪人は、勿論重い科を犯したものと認められた人ではあるが、決して盜をするために、人を殺し火を放つたと云ふやうな、獰惡だうあくな人物が多數を占めてゐたわけではない。高瀬舟に乘る罪人の過半は、所謂心得違のために、想はぬとがを犯した人であつた。有り觸れた例を擧げて見れば、當時相對死と云つた情死を謀つて、相手の女を殺して、自分だけ活き殘つた男と云ふやうな類である。
 さう云ふ罪人を載せて、入相いりあひの鐘の鳴る頃に漕ぎ出された高瀬舟は、黒ずんだ京都の町の家々を兩岸に見つつ、東へ走つて、加茂川を横ぎつて下るのであつた。此舟の中で、罪人と其親類の者とは夜どほし身の上を語り合ふ。いつもいつも悔やんでも還らぬ繰言である。護送の役をする同心は、傍でそれを聞いて、罪人を出した親戚眷族けんぞくの悲慘な境遇を細かに知ることが出來た。所詮町奉行所の白洲しらすで、表向の口供を聞いたり、役所の机の上で、口書くちがきを讀んだりする役人の夢にも窺ふことの出來ぬ境遇である。
 同心を勤める人にも、種々の性質があるから、此時只うるさいと思つて、耳を掩ひたく思ふ冷淡な同心があるかと思へば、又しみじみと人の哀を身に引き受けて、役柄ゆゑ氣色には見せぬながら、無言の中に私かに胸を痛める同心もあつた。場合によつて非常に悲慘な境遇に陷つた罪人と其親類とを、特に心弱い、涙脆い同心が宰領して行くことになると、其同心は不覺の涙を禁じ得ぬのであつた。
 そこで高瀬舟の護送は、町奉行所の同心仲間で、不快な職務として嫌はれてゐた。

     ――――――――――――――――

 いつの頃であつたか。多分江戸で白河樂翁侯が政柄せいへいを執つてゐた寛政の頃ででもあつただらう。智恩院ちおんゐんの櫻が入相の鐘に散る春の夕に、これまで類のない、珍らしい罪人が高瀬舟に載せられた。
 それは名を喜助と云つて、三十歳ばかりになる、住所不定の男である。固より牢屋敷に呼び出されるやうな親類はないので、舟にも只一人で乘つた。
 護送を命ぜられて、一しよに舟に乘り込んだ同心羽田庄兵衞は、只喜助が弟殺しの罪人だと云ふことだけを聞いてゐた。さて牢屋敷から棧橋まで連れて來る間、この痩肉やせじしの、色の蒼白い喜助の樣子を見るに、いかにも神妙に、いかにもおとなしく、自分をば公儀の役人として敬つて、何事につけても逆はぬやうにしてゐる。しかもそれが、罪人の間に往々見受けるやうな、温順を裝つて權勢に媚びる態度ではない。
 庄兵衞は不思議に思つた。そして舟に乘つてからも、單に役目の表で見張つてゐるばかりでなく、絶えず喜助の擧動に、細かい注意をしてゐた。
 其日は暮方から風がんで、空一面を蔽つた薄い雲が、月の輪廓をかすませ、やうやう近寄つて來る夏の温さが、兩岸の土からも、川床の土からも、靄になつて立ち昇るかと思はれる夜であつた。下京の町を離れて、加茂川を横ぎつた頃からは、あたりがひつそりとして、只へさきに割かれる水のささやきを聞くのみである。
 夜舟で寢ることは、罪人にも許されてゐるのに、喜助は横にならうともせず、雲の濃淡に從つて、光の増したり減じたりする月を仰いで、默つてゐる。其額は晴やかで目には微かなかがやきがある。
 庄兵衞はまともには見てゐぬが、始終喜助の顏から目を離さずにゐる。そして不思議だ、不思議だと、心の内で繰り返してゐる。それは喜助の顏が縱から見ても、横から見ても、いかにも樂しさうで、若し役人に對する氣兼がなかつたなら、口笛を吹きはじめるとか、鼻歌を歌ひ出すとかしさうに思はれたからである。
 庄兵衞は心の内に思つた。これまで此高瀬舟の宰領をしたことは幾度だか知れない。しかし載せて行く罪人は、いつも殆ど同じやうに、目も當てられぬ氣の毒な樣子をしてゐた。それに此男はどうしたのだらう。遊山船にでも乘つたやうな顏をしてゐる。罪は弟を殺したのださうだが、よしや其弟が惡い奴で、それをどんな行掛りになつて殺したにせよ、人の情として好い心持はせぬ筈である。この色の蒼い痩男が、その人の情と云ふものが全く缺けてゐる程の、世にも稀な惡人であらうか。どうもさうは思はれない。ひよつと氣でも狂つてゐるのではあるまいか。いやいや。それにしては何一つ辻褄の合はぬ言語や擧動がない。此男はどうしたのだらう。庄兵衞がためには喜助の態度が考へれば考へる程わからなくなるのである。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