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台中明道中學應徵時蘇錦坤2018:永和復興商工名譽校長張慧生(1921-2025)

我們青春年少的「紅外套」

敬悼復興美工 張慧生校長1921-2025

一生春風化雨,作育英才無數,復興商工名譽校長張慧生於2025年10月8日清晨4點安詳辭世,享嵩壽105歲。感謝張慧生校長的教澤,無限追思。

張慧生校長於1921年8月8日出生於中國北平,畢業於北平輔仁大學美術系。復興商工創校之初,篳路藍縷。1957年她和夫婿丁守群創立復興藝校,她想以藝術教育的觀念來創辦學校。1964年改名私立復興美工職業學校,隔年增設商業經營科,正式命名私立復興美工職業學校,這是一所眾多深愛全國各類美術技藝第一名的學生來就讀,這是我們青年時期一段重要的美術設計歷練與記憶。

1976年,我考上私立復興商工美工科,這是一所全國非常熱門的職業學校,復興商工校門口有四幅蔣介石的北伐與抗戰浮雕,這些蔣介石浮雕作品,就是國際級漫畫大師鄭問學長的作品,(被譽為台灣漫畫界巨星鄭問學長,是故宮有史以來首位展出的漫畫家,2018年展出千年一問特展在故宮)。學校大操場就像是蔣公銅像展示區,有站立的,坐立的銅像都有,擺滿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蔣公銅像,這些都是美工科科主任葉松森的雕塑作品。

當時全台灣的高中生都穿著黃色的卡其色制服,男生帶著大圓盤帽。那一年的復興商工美工科正好改制服,由副校長陳和雄設計的紅色絨布紅外套,配上白色襯衫和灰色長褲。從我們這一屆開始,復興美工從此被暱稱為「紅外套」學生。

張慧生校長總是能到各大學美術系,邀請首獎的學生或專家們,來復興美工指導我們各類艱難美術與設計課程的老師,有專攻雕塑的葉松森、高振益、武德淳、陳義雄。水彩老師有郭明福、李琪蓮、王志誠、林文昌,指導油畫的蔡明勳。水墨的葉世強、李重重,平面設計的林耀堂、張琮欣、翁英惠,印刷設計的王士朝,攝影的蔡文俊、陳天浩,蠟染的王嘉霖老師,他們都是很嚴格的美術專業老師。

有專業老師的魔鬼訓練,使復興美工的學生因而具備最扎實美學的能量,這所學校之所以能成為台灣設計、美術人才的搖籃,讓學生在高職畢業後,能貢獻美術與設計所學。學生與畢業校友在國際舞台上拿下無數設計獎項、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創意與美學。

我曾數次回母校拜訪張慧生校長,邀請老校長參加紅外套同學會和美術展覽致詞,我在校長室看見90歲的張校長都在持續繪畫,令我非常感動。2011年9月,我策劃第一次復興美工紅外套師生美展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和母校聯合展出。我特地帶著牽手紫妃去見老校長張慧生,帶著老校長最愛吃的綠豆糕,邀請校長來開幕式致詞。我當場邀請老校長的油畫作品跟我們學生作品一起展出,老人家非常開心,歡喜出席「繪畫的種子」紅外套師生聯展致詞典禮!

張慧生校長替我們這一代點亮了設計與創作的路,她開創一所高職教育的紅色奇蹟,深受師生的敬愛。我真的很感激她用一生所創立的復興美工,我是「第一屆紅外套文藝學生」,至今我們依然以身為復興人為榮!真善美新,我們愛紅外套,感謝復興美工。

(2025年11月15日上午9點30分。假台北市第二殯儀館至忠一廳,舉辦復興商工名譽校長張慧生追思告別式)


wwwwww

當年我去明道中學應徵時,就是汪廣平校長主考。他說,你願意來當老師,我們當然歡迎,不過,你們這一類學校的畢業生,通常只是把這樣的工作當作暫時歇腿的地方,作不長久。如果你答應至少作滿兩年,我們就發給你聘書。
蘇錦坤
開學第一堂課,學生喊起立敬禮,學生坐下後,赫然發現汪校長拿著小筆記本坐在最後一排,不但專心聽講,還不停作筆記。
蘇錦坤
下課後,教官就來傳話,說校長有請。
蘇錦坤
在校長室裡,汪校長說,蘇老師,很好,可以看出上課前你準備得很充分,內容也適合我們同學的程度,不會太深奧或沒重點。板書是問題,蘇老師,板書寫得不夠多,字也寫得不夠大,後排的同學不容易看清楚板書,同時,也要記得留空檔讓同學抄板書。
Hanching Chung
謝謝,很好的故事。
下學期開學第一天,校長又傳話要我到校長室。汪校長說,我上學期任課的夜校高二的同學希望換導師,同學請願希望蘇老師去擔任他們夜校班的導師。我說我是沒問題,但是對上學期的導師會過意不去吧?
蘇錦坤
校長說,這他會安排,不會讓上學期的導師受委屈。不過,夜校同學自行挑選導師,是學校的承諾。讀夜校的同學絕大多數白天有工作,有相當一部份同學還是用自己辛苦賺來的錢繳交學費,因此,只要不是不合理的要求,學校容許他們自己挑班導師。
蘇錦坤
所以,我就擔任一年半的夜校電子科班導師。那一年,明道夜校電子科有三班。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