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農:白宮有「全盤計劃」繞過憲法 讓特朗普2028年連任】
英國《經濟學人》的Insider節目由總編輯Zanny Minton Beddoes和副總編輯Ed Carr主持,在班農的華盛頓寓所進行。訪談探討班農的民粹世界觀,與《經濟學人》奉行的古典自由主義立場形成對比。節目強調,儘管觀點分歧,但對話有助理解班農思想及特朗普支持者的看法。
班農在訪談中表示,特朗普是美國「不可或缺的人物」,並預測特朗普將於2029年1月20日再次宣誓就任總統。班農強調:「特朗普將競選第三屆任期,並且會當選。」當被問及憲法第22修正案(規定總統不得超過兩屆)時,班農回應稱,特朗普幕僚已有「全盤計劃」繞過此限制,雖然未透露細節,但暗示這是「美國人民的意志」。班農此前在其他訪談中也提及過類似觀點,如2025年5月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提及特朗普將使用「憲法繞道」實現第三任期。
|連任超過兩屆必須得到國會和最高法院批准
班農的主張引發美國憲法危機。美國憲法第22修正案明確規定,任何人不得當選總統超過兩屆。法律專家指出,任何試圖繞過此規定的「計劃」均可能違憲,並需經國會或最高法院批准,特朗普本人尚未公開回應2028年競選,但其支持者中類似呼聲不絕於耳。
班農在訪談還提到,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將會重振美國經濟,吸引更多勞工階層支持,預測MAGA將在2026年中期選舉後擴大影響。但他警告,美國社會分裂嚴重,但特朗普領導可避免危機。
訪談發布後,各大社交媒體上討論激烈。部分用戶批評《經濟學人》為班農提供平台,稱其為「罪犯」並質疑其可信度。也有網民支持班農觀點,視特朗普為國家救星。
民主黨人士譴責此言論為威脅民主,呼籲警惕極右勢力。共和黨內部意見分歧,一些人視為邊緣觀點,另一些則視為戰略施壓。
班農曾任特朗普2016年競選團隊首席執行官及白宮首席策略師,後因分歧離職,但仍主持《戰室》(War Room)播客,影響數百萬MAGA支持者。他曾因藐視國會罪入獄,但獲特朗普特赦。
MAGA運動強調貿易保護主義、驅逐非法移民,不談普世價值,只著重「美國利益優先」。
|「戰時總統」羅斯福連任超過三屆
美國總統任期制度由憲法規定,自1951年第22修正案生效以來,明確限制總統不得當選超過兩屆。然而,在此之前,雖然喬治·華盛頓連任兩屆傳統,但並無法律強制。美國憲法最初並未限制總統任期次數。喬治·華盛頓於1789年至1797年擔任兩屆後自願退位,建立「兩屆傳統」,此後多數總統遵循此慣例,以避免被視為追求終身權力。19世紀及20世紀初,多位總統如托馬斯·傑斐遜(Thomas Jefferson)、詹姆斯·麥迪遜(James Madison)和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曾考慮或嘗試第三屆,但均未成功。
美國建國250年歷史上,唯一一位當選超過兩屆的總統,是二戰特殊時期的「戰時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其於1932年、1936年、1940年及1944年當選四屆,並於1945年第四屆任期內逝世。除羅斯福外,美國歷史上並無其他總統成功連任三屆或更多屆。 富蘭克林·D·羅斯福的唯一例外,因為特殊歷史,其於「經濟大蕭條」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領導美國,憑藉強大民意支持,打破傳統當選四屆。羅斯福的連任原因包括:1930年代經濟危機需要持續領導、二戰爆發及美國參戰必須政策延續及強化其戰時總統形象,以及民主黨內缺乏強有力競爭者。羅斯福總計執政4,422天,為美國史上任期最長總統。
羅斯福逝世後,國會迅速通過第22修正案,於1951年正式生效,規定「任何人不得當選總統超過兩屆」,並考慮副總統接任情況下最多可達10年。此修正案旨在防止未來出現類似「終身總統」現象。
| 其他總統曾嘗試破例連任但失敗告終
雖然無人成功連任三屆,但歷史上曾有總統試圖挑戰兩屆傳統:
• 尤利西斯·S·格蘭特(Ulysses S. Grant):1876年考慮第三屆,但共和黨提名會議未支持他。
• 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901年接任威廉·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後,1904年當選一屆,1912年以進步黨候選人身份爭取第三屆,但敗給威爾遜。
• 伍德羅·威爾遜:1920年健康惡化下考慮第三屆,但黨內反對。
• 哈里·S·杜魯門(Harry S. Truman):接任羅斯福後,1948年當選一屆,1952年考慮連任但退出初選。
• 林登·B·詹森(Lyndon B. Johnson):1963年接任約翰·F·甘迺迪(John F. Kennedy)後,1964年當選一屆,1968年因越南戰爭壓力放棄連任。
此外,有推測如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若未遇刺,可能會爭取第三屆以監督戰後重建,但這僅為歷史假設,並無實證。
++++
美國人對馬斯克讓他們同意史蒂夫班農的觀點感到憤怒
華盛頓——據報道,週二,數百萬美國人對伊隆馬斯克感到憤怒,因為他讓他們陷入了同意史蒂夫班農觀點的噩夢境地。
在全國各地的訪談中,美國人在聽到班農稱馬斯克為「寄生非法移民」並驚恐地發現,自己也同意他的說法後,表達了從憤怒到厭惡的各種情緒。
俄亥俄州阿克倫的哈蘭德·多林森說:“埃隆·馬斯克做了很多可怕的事情,比如入侵政府電腦、竊取我們的個人數據以及解僱數千名技術員工。” 「但讓我同意班農的觀點?這是不可原諒的。
Americans Furious at Musk for Making Them Agree with Steve Bannon
WASHINGTON—Millions of Americans were reportedly furious at Elon Musk on Tuesday for putting them in the nightmarish position of agreeing with Steve Bannon.
In interviews across the country, Americans expressed emotions ranging from rage to disgust after hearing Bannon call Musk a “parasitic illegal immigrant” and finding, to their horror, that they concurred with hi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