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Georgia to Washington, Memorials Trace Jimmy Carter’s Life
Days of tribute for the 39th president began on Saturday with stops at his childhood farm, the Georgia State Capitol and the Carter Center.
ChungChih Li台灣已經民主化超過30年,但國民黨洗腦那一套還是深植人心。例如一堆自稱台派的人對卡特還是亂罵一通。剛好一個月前寫的。
ChungChih Li
2024年11月30日 ·
卡特已滿一百歲,雖在安寧病房內已一陣子,不能視事,但他的討論度隨著他已近人生的尾聲又高了起來。有人說他是繼老羅斯福 (Ted Roosevelt) 之後最活躍的卸任美國總統。但老羅斯夫卸任後活了 10 年,卡特已活了44 年。有位知名的傳記作家與歷史學者(Dougla Brinkley) 寫了一本厚厚的 "The Unfinished Presidency" 專講他連任失敗後轉向外交舞台的努力。因為重點放在中東與美蘇,台灣提到很少,我也就隨便翻翻而已,但卡特在美國外交上的貢獻躍然紙上。
國民黨把卡特罵到臭頭,而中國人對卡特很禮遇,這不意外,畢竟他是完成美中建交的總統,但他不像季辛吉,完全就是撈錢的掮客嘴臉。卡特敗給雷根後沒有四處「囪康」(不像連戰、馬英九),反而在卸任後扮演雷根的白臉,安撫住對雷根當選很緊張的中國,沒有卡特的白臉,很難取得中國對美國軍售台灣的諒解,至少睜一眼閉一眼,也保住萬一中國武力犯台,讓美國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介入的空間。沒有這種外交的折衝,發展可能更不利台灣。最近 Taipei Times 前後刊登 John Tkacik 與 Stephen M. Young 的文章回顧這段歷史,闡釋得很好。
其實韓戰後美國從來沒有兩個中國的立場,這是美國從來就是敢大聲講「一個中國」原則的原因,而「台灣屬於中國」是中國人嘴巴加上去的。認真講,美國不分左右的政客都是在幫台灣去中國化,武裝台灣,不是武裝ROC。 島內所謂「華獨」根本是自欺欺人,ROC 根本是禁止出口的仿冒商標。別說結盟打仗,小至運動賽事,也是一樣,1976年蒙特婁奧運鬧得風風雨雨,那時卡特與現任總統福特也正選得如火如荼,兩人都譴責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排除台灣選手,但兩人都也都同意杜魯道的主張:改名吧,你們真的是台灣隊啊!
健康
吉米卡特在全球健康領域默默無聞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
在擔任前總統的幾十年裡,他和妻子羅莎琳卡特 (Rosalynn Carter) 幫助為世界各地的窮人提供了救生治療和衛生設施。
吉米卡特:詩人、小說家、回憶錄作家、哲學家
他不僅多產,出版了 32 本書。他的作品也顯示出不同尋常的範圍,包括回憶錄和對歷史小說甚至詩歌的嘗試。
Health
In his decades as a former president, he and his wife, Rosalynn Carter, helped bring lifesaving treatments and sanitation to poor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He wasn’t just prolific, publishing 32 books. His output also showed an unusual range that included memoirs and forays into historical fiction and even poetry.
“Of all our modern presidents, Jimmy Carter was America’s most protean author,”
吉米卡特:詩人、小說家、回憶錄作家、哲學家
他不僅多產,出版了 32 本書。他的作品也顯示出不同尋常的範圍,包括回憶錄和對歷史小說甚至詩歌的嘗試。
“在我們所有的現代總統中,吉米·卡特是美國最多變的作家,”
研究人員和熟悉他的人說,他留下了大量的、無價的工作。他的回憶錄幾乎涵蓋了他一生的每個章節,極其坦誠和親密。他對不同類型的嘗試顯示出他對冒險的熱愛和願意承擔創造性風險的意願。總而言之,他的書反映了他對生活方式的強烈好奇心和活力。
Opinion Columnists
What if Reagan Had Been More Like Carter?

What the World Gets Wrong About Jimmy Carter’s Legacy
Jimmy Carter Deserved Our Thanks and Respect, Not Our Sneers
Editorials
America Needs More Jimmy Carters
Television
When Jimmy Carter Turned TV Into a Pulpit
Obituaries
Jimmy Carter, Peacemaking President Amid Crises, Is Dead at 100
What if Reagan Had Been More Like Carter?

What the World Gets Wrong About Jimmy Carter’s Legacy
Jimmy Carter Deserved Our Thanks and Respect, Not Our Sneers
Editorials
America Needs More Jimmy Carters
Television
When Jimmy Carter Turned TV Into a Pulpit
Obituaries
Jimmy Carter, Peacemaking President Amid Crises, Is Dead at 100
“和吉米·卡特一起出去玩”,拜登面臨歷史的迴聲
Jimmy Carter
Jimmy Carter(1924~2024) and Rosalynn Carter 前美國總統卡特與其夫人美國前總統 JIMMY CARTER;Habitat for Humanity
...
江文正
這是一篇有關前美國總統卡特與其夫人的最新報導。作為一個總統,他也許不是很稱職;但是作為一個人,他有非常高尚的情操。
========================
內文:上周五(7月14日),92歲的前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從醫院返回工地,度過了他今年在工地上的最后一天。34年來,卡特總統風雨無阻,雷打不動,每年都要飛往世界各地在工地做一周的義工,身體力行支持他參與的眾多慈善項目之一:國際仁人家園(Habitat for Humanity)。這個慈善組織在世界各地為流離失所的窮人免費修建房子,建房材料都來自慈善捐助,建設者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
這次他們來到了加拿大。今年是加拿大建國150周年,國際仁人家園要為加拿大的窮人建造150所房子。92歲高齡的卡特總統每天都要在工地工作,鋸木板、釘釘子、上準頭……,兢兢業業一身是勁。
上周四,工地氣溫偏高,烈日當頭,卡特總統照常忙忙碌碌鋸著木頭,忽然一陣眩暈坐倒在地上。身旁的特勤局特工見勢不妙,趕緊扶住了他。救護車很快來到,將卡特總統送往醫院。醫生診斷為中暑脫水。卡特總統在工地暈倒的消息很快由媒體報道,讓無數景仰這位老人的網民擔憂無比。不料,第二天,卡特總統又在夫人的陪同下出現在工地。人們終於放下懸著的一顆心,再次為這位老人的精神感動不已。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不是一場親吻兒童逗弄小狗逢年過節去老鄉家裡揭揭鍋蓋的政治秀,這是長達34年宗教般虔誠的堅持。這位老人已經攀登了人生中的最高峰(擔任美國第39任總統)、獲得了人生中的最高榮譽(2002年因為對國際和平和人類慈善事業的貢獻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以92歲高齡之身,本可頤養天年,卻堅持服務全人類、為推動人類的進步篳路藍縷。
而和他一起篳路藍縷的是89歲的夫人羅莎琳,這對了不起的伉儷不久前剛剛慶祝結婚71周年。無論是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去非洲探望難童還是去工地當義工,伉儷二人都手牽手一起走。他在哪裡,她就在哪裡,服務他們共同的事業。1982年,他們一起創建了卡特中心,這是他們私人出資的非營利性公益組織,致力於提高超過65個國家人民的生活質量。此外,從第一夫人任期開始,羅莎琳就一直關注人類心理健康,她一手創建了“卡特中心心理健康工作組”,聚集世界一流專家和從業人員為改善人類心理健康而盡心竭力。
這對閃耀天使光輝的靈魂伴侶,讓我們重新相信愛、愛情、人性和信仰。
71年來,他們相知相守、相親相愛。她不像藤蘿,從不依附,而是將自己站成一顆樹,和他枝葉相交、心意相通。彼此人格獨立卻契合,合二為一。問世間情為何物?但教如這般伉儷情深、靈魂相吸。而非像許多金權夫婦一樣在金錢和權力的春藥作用下苟合作秀、人前笑嘻嘻後各東西。
他們身為基督徒,卻從不空談基督,而是身體力行用行動去証明基督的存在。他們從不排斥異己、仁愛包容,他們的口中從未吐出恨,他們的行為永遠充滿愛。信仰不用挂在嘴上,而是要用生命活出信仰。作為政治人物,他們的真善,就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了所有政治騙子的偽善,讓那些三句話不離信仰、滿口主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行事殘暴乖張、在外花錢買朋友在家作惡樹敵人的無恥混蛋現出魔形。
他們讓人類看到希望,看到人性原來可以這麼高貴。這份人性的高貴,承襲了五月花號102名清教徒的篳路藍縷以及由華盛頓、杰斐遜、林肯至馬丁·路德·金等歷代先賢的勇猛精進。這份高貴,就在於用生命去奉行和追求自由、平等與博愛。這份高貴,就在於鐵肩擔道義承擔精英的責任,一生致力於幫助弱勢群體,而非用一生的暴戾貪婪去制造弱勢群體。精英的價值,不在於能贏過多少人,而在於能幫助多少人。人性的高貴,源自和上帝立約而非與魔鬼勾兌。和上帝立約,才有自由、平等與博愛。
92歲的卡特總統和89歲的卡特夫人,讓我們驕傲而慚愧。驕傲的是,人性原來可以這麼美好高貴,慚愧的是我們離這美好高貴路途遙遠。但路在腳下,走起來,才能越走越近。
92岁美国前总统卡特当建筑义工晕倒 第二天重返工地
上周五(7月14日),92岁的吉米·卡特从医院返回工地,度过了他今年在工地上的最后一天。34年来,卡特总统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每年都要飞往世界各地在工地做一周的义工,身体力行支持他参与的众多慈善项目之一:国际仁人家园(Habitat for Humanity)。这个慈善组织在世界各地为流离失所的穷人免费修建房子,建房材料都来自慈善捐助,建设者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义工。
MP.WEIXIN.QQ.COM
Habitat for Humanity -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abitat_for_Humanity
Habitat for Humanity International (HFHI), generally referred to as Habitat for Humanity or simply Habitat, is an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and nonprofitCarter Work Project | Habitat for Humanity
https://www.habitat.org/volunteer/build-events/carter-work-project
Former President Jimmy Carter and former first lady Rosalynn Carter demonstrated their commitment to social justice and basic human rights over and over ...
Carter Work Project 2017 | Habitat for Humanity
https://www.habitat.org/volunteer/build-events/carter-work-project/2017
Jimmy and Rosalynn Carter, Carter Work Project, Habitat for Humanity ... Sponsors of Habitat for Humanity's 2017 Carter Work Project. Thank you to the ...卜大中:
吉米.卡特終於死了。這個愚蠢地協助中國強大起來,挑戰美國的權威與利益,
並且威嚇美國的民主盟邦,使得美國兩黨都陷入中國陰影當頭罩下的焦慮中的政客是誰?誰該負責?
美國有很多憨傻的老人,農民尤其多。他們老實憨厚,篤信上帝,有直覺產生的正義感,個性強烈頑固,非常「自我正義」,但心地單純善良,強烈愛國,是美國的中堅成份。花生農出身的卡特完全符合上述的描繪。
他的總統任內有兩件算是大事:伊朗救人失敗和與中國建交。他成功當選總統是要感謝尼克森的人渣嘴臉。尼克森在水門案中的耍賴說謊、堅持硬拗比台灣政客更形無恥擺爛,使得美國人民憤怒失望,不再信任華府的油條政客,於是花生農的卡特就以非華府政客的清新人設,受到選民的歡迎入主華府。
但是好景不長,終於由於他本質不是好的領導人、獨斷獨行,又在拯救被伊朗逮捕的52名人質的直升機於過程中墜毀,因而在大選中敗給雷根。於是1981年55歲的卡特帶著挫敗、苦澀、沮喪以及對未來一片茫然的心情回到老家喬治亞州平原鎮。他是自柯立芝以來最年輕的前總統,還沒作好心裡準備就突然失敗回家了。
55歲風華正茂,他寫了本回憶錄,再次發現木工的樂趣,建立了他的總統圖書館。將近60歲時,為自己的未來創造一個全新的可能──做一名全職的國際問題的仲裁者以及解決者。他標榜自己的正直與公正,每週日在基督教成人主日學校教書,勤儉又節制。他的外交成就之一是令人驚艷地成功與以色列總理比金和埃及總統沙達特完成協議。但在其他事件上他對如何行使總統權威沒有概念。在1980年解救伊朗人質的前夕,他甚至詢問將軍們能否在救人質時以麻醉槍代替子彈。
才短短三年,卡特就從那個曾經在選戰中勢如破竹、贏取民心,令民主黨老將讚嘆不已的候選人、淪落到競選連任時黨內乏人問津的悲慘下場,連他最後的敗選演說也是二流且笨拙的表現。他在2005年感慨的說:「我做前總統比做總統更出色。」
之後,他在各屆總統的請託下,出任特別任務,化解難搞的國際糾紛,例如:巴拿馬、尼加拉瓜、伊拉克、以巴衝突等。
對台灣而言,卡特正式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台灣的切膚之痛。在卡特任內,承認中國和處理台灣問題,使得卡特當局幾乎分裂,國務院系統和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之間的爭執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外在的壓力也使分歧更加劇烈。在大選期間,卡特對中國的態度,一直以曼斯菲爾德、傅爾布萊特、愛德華甘乃迪等民主黨大老的立場為立場;認為尼克森所推動而遭福特總統所擱置的中美關係正常化進程應該繼續完成;但卡特了解台灣是必須解決的政治問題;他清楚知道,自己是那個必須踏出困難的最後一步的總統。
布里辛斯基在哥大任教時就主張與中共軍事合作圍堵蘇聯,但哈里曼和傳統蘇聯專家如舒爾曼力促范錫加入卡特陣營,以增強他們派系的力量,此外,曾經跟隨過魯斯克、范錫與哈里曼的郝爾布魯克,也扮演哈里曼埋伏在卡特陣營的角色。他們排擠布里辛斯基說他很不合群,作風太像季辛吉。但卡特非常喜歡布里辛斯基。郝爾布魯克等人警告國務卿范錫說國務院已經被布里辛斯基架空云云。
卡特就任初,就陷入與季辛吉相同的困境:如何確保在和平轉移下和台灣斷交。1977年6月,第24號總統政策備忘錄編纂完成,指出按日本模式「斷廢撤」(與台斷交、廢除共同防禦條約、撤走在台美軍)完成關係正常化,不但符合美國利益,也是必然的抉擇;但卡特的政策仍將繼續盡力確保台灣安全不受危害。
就在卡特幕僚激烈辯論中國政策的同時,高華德參議員公開表示8億中國人民毫無基本人權保障,與台斷交將使美國「蒙羞」。這話使卡特當局難堪尷尬。1977年8月22日,范錫在人民大會堂會晤鄧小平時說明美國希望在台灣維持一個美國領事館或辦事處時,鄧斷然拒絕,並說:「這是從1975年福特總統的立場上倒退」,並且面現怒容。
卡特當局主張與中國關係正常化的一派,包括駐華大使伍考克、范錫和郝爾布魯克等國務院外交系統。而反對派則以布里辛斯基為主,但其實布也主張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只是他個人與范錫互相惡言惡語,關係惡劣。
1978年5月初,布里辛斯基前往中國告訴鄧小平,卡特已準備付諸行動,希望立即展開祕密談判,最好在年底前敲定正常化的協議。鄧除了重複以前說過的話,並無新的主張。布的參訪摧毀了卡特與蘇聯外長葛羅米柯五月底的會談。中國牌果然出現了布所想看到的後果。伍考克於11月2日把中美建交公報草案送給中國外長黃華,上面寫道:「美中同意建立全面外交關係,美國承認北京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記載的日期是1979年一月一日。
北京始終反對美國與台灣維持軍售關係,鄧告訴伍考克軍售台灣會在中國和台灣之間注入破壞性心理因素,只會使蔣經國「尾巴翹成萬尺高」,不但令他無法處理,還會升高衝突的危險。
經過多次美方政府內部爭執以及與中方的艱苦談判,美方接受伍考克提出的新解方──兩國將建立外交關係,而未來美國軍售台灣的爭議存而不論,鄧也做出讓步:未來任何對台軍售必須祕密進行,以防堵鄧的政敵的攻訐。1979年元旦,美國斷絕與台灣的外交關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正式邦交。高德華參議員怒批卡特「說謊、蔑視憲法和美國國會,出賣台灣。」
當時鄧小平正在籌劃進攻越南,需要美國的支持,特別是蘇越簽有條約;此外中國五個現代化亟需美國及西方的幫助,這是鄧小平願意讓步接受售台武器的底蘊。所以,當台灣譴責美國出賣台灣時,卡特和有關官員辯護稱他們歷經無數次艱辛的大小談判以努力維護台灣,特別是堅守美國有售台武器的權利,並注意台灣的安全時,並非無的放矢。而今天中國盜取眾多的美國及西方的科技和專利,養成一個威脅民主邦國的巨獸,這筆帳必須從卡特承認中國算起,也才有日後柯林頓對中國大輸血,導致中國快速崛起挑戰美國霸權秩序的故事。
卡特的無能曾經是美國和世界的共識,但卡特卸任後致力於人道主義事業,建立非營利組織「卡特中心」促進和平與公共衛生,乃至於在2002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1999年,卡特受邀訪台,僅對美台斷交表示遺憾,但不應為此向台灣道歉。他在任時提出的人權外交,當時頗讓蘇聯、中國以及亞非許多獨裁專制國家感到難堪和憤怒。雖然外交上有承認中國、促成以色列與埃及和平的「大衛營協議」等成就,但經濟衰退、通膨高漲、能源危機、以及長達444天的伊朗人質危機,終於使他在競選連任時敗給雷根。
俱往矣,台灣從卡特的故事中學到了什麼教訓呢?
江文正
這是一篇有關前美國總統卡特與其夫人的最新報導。作為一個總統,他也許不是很稱職;但是作為一個人,他有非常高尚的情操。
========================
內文:上周五(7月14日),92歲的前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從醫院返回工地,度過了他今年在工地上的最后一天。34年來,卡特總統風雨無阻,雷打不動,每年都要飛往世界各地在工地做一周的義工,身體力行支持他參與的眾多慈善項目之一:國際仁人家園(Habitat for Humanity)。這個慈善組織在世界各地為流離失所的窮人免費修建房子,建房材料都來自慈善捐助,建設者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義工。
這次他們來到了加拿大。今年是加拿大建國150周年,國際仁人家園要為加拿大的窮人建造150所房子。92歲高齡的卡特總統每天都要在工地工作,鋸木板、釘釘子、上準頭……,兢兢業業一身是勁。
上周四,工地氣溫偏高,烈日當頭,卡特總統照常忙忙碌碌鋸著木頭,忽然一陣眩暈坐倒在地上。身旁的特勤局特工見勢不妙,趕緊扶住了他。救護車很快來到,將卡特總統送往醫院。醫生診斷為中暑脫水。卡特總統在工地暈倒的消息很快由媒體報道,讓無數景仰這位老人的網民擔憂無比。不料,第二天,卡特總統又在夫人的陪同下出現在工地。人們終於放下懸著的一顆心,再次為這位老人的精神感動不已。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不是一場親吻兒童逗弄小狗逢年過節去老鄉家裡揭揭鍋蓋的政治秀,這是長達34年宗教般虔誠的堅持。這位老人已經攀登了人生中的最高峰(擔任美國第39任總統)、獲得了人生中的最高榮譽(2002年因為對國際和平和人類慈善事業的貢獻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以92歲高齡之身,本可頤養天年,卻堅持服務全人類、為推動人類的進步篳路藍縷。
而和他一起篳路藍縷的是89歲的夫人羅莎琳,這對了不起的伉儷不久前剛剛慶祝結婚71周年。無論是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去非洲探望難童還是去工地當義工,伉儷二人都手牽手一起走。他在哪裡,她就在哪裡,服務他們共同的事業。1982年,他們一起創建了卡特中心,這是他們私人出資的非營利性公益組織,致力於提高超過65個國家人民的生活質量。此外,從第一夫人任期開始,羅莎琳就一直關注人類心理健康,她一手創建了“卡特中心心理健康工作組”,聚集世界一流專家和從業人員為改善人類心理健康而盡心竭力。
這對閃耀天使光輝的靈魂伴侶,讓我們重新相信愛、愛情、人性和信仰。
71年來,他們相知相守、相親相愛。她不像藤蘿,從不依附,而是將自己站成一顆樹,和他枝葉相交、心意相通。彼此人格獨立卻契合,合二為一。問世間情為何物?但教如這般伉儷情深、靈魂相吸。而非像許多金權夫婦一樣在金錢和權力的春藥作用下苟合作秀、人前笑嘻嘻後各東西。
他們身為基督徒,卻從不空談基督,而是身體力行用行動去証明基督的存在。他們從不排斥異己、仁愛包容,他們的口中從未吐出恨,他們的行為永遠充滿愛。信仰不用挂在嘴上,而是要用生命活出信仰。作為政治人物,他們的真善,就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了所有政治騙子的偽善,讓那些三句話不離信仰、滿口主義道德、滿肚子男盜女娼、行事殘暴乖張、在外花錢買朋友在家作惡樹敵人的無恥混蛋現出魔形。
他們讓人類看到希望,看到人性原來可以這麼高貴。這份人性的高貴,承襲了五月花號102名清教徒的篳路藍縷以及由華盛頓、杰斐遜、林肯至馬丁·路德·金等歷代先賢的勇猛精進。這份高貴,就在於用生命去奉行和追求自由、平等與博愛。這份高貴,就在於鐵肩擔道義承擔精英的責任,一生致力於幫助弱勢群體,而非用一生的暴戾貪婪去制造弱勢群體。精英的價值,不在於能贏過多少人,而在於能幫助多少人。人性的高貴,源自和上帝立約而非與魔鬼勾兌。和上帝立約,才有自由、平等與博愛。
92歲的卡特總統和89歲的卡特夫人,讓我們驕傲而慚愧。驕傲的是,人性原來可以這麼美好高貴,慚愧的是我們離這美好高貴路途遙遠。但路在腳下,走起來,才能越走越近。
92岁美国前总统卡特当建筑义工晕倒 第二天重返工地
上周五(7月14日),92岁的吉米·卡特从医院返回工地,度过了他今年在工地上的最后一天。34年来,卡特总统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每年都要飞往世界各地在工地做一周的义工,身体力行支持他参与的众多慈善项目之一:国际仁人家园(Habitat for Humanity)。这个慈善组织在世界各地为流离失所的穷人免费修建房子,建房材料都来自慈善捐助,建设者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义工。
MP.WEIXIN.QQ.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