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李筱峰:套牢台灣的「中華」迷思;自序《踏過我心坎的人》;《星月交輝—音樂建築師李中和教授》


舊文重貼,歡迎分享推廣!
《李筱峰專欄》套牢台灣的「中華」迷思
清末劉銘傳在台灣發行郵票,印有「大清台灣郵政局」字樣,台灣郵政雖是在大清之下,起碼郵票還出現台灣名稱,並有英文Formosa;中國國民黨來台灣,實行「去台灣化」政策,台灣郵政只能奉「中華」之名,不再出現台灣。直到扁政府末期,才正名為台灣郵政。但是馬政府甫上台,就立刻恢復「中華」郵政,「台灣」兩字又從郵票中消失。這種「去台灣化」的措施,也見諸總統府網站,扁政府時代網站上的「中華民國(台灣)」名稱,也立刻被馬政府拿掉台灣兩字。總統大選時,馬言必稱台灣,選後「台灣」立刻棄如敝屣,「中華」圖騰旋即恢復。有人說,扁政府好不容易將「中華」的包袱逐漸拋開,馬團隊卻又把這個包袱撿回來背,實在不智。其實,與其說他們不智,不如用他們以前罵扁政府的話來形容他們自己─「意識形態掛帥!」
本來政治行為是絕對離不開意識形態的,誠如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教授所言「沒有意識形態,哪來政治?」問題是,意識形態必須符合理性與實際。「中華」意識與「台灣」意識,何者對台灣較為理性與實際?這是可以檢驗的。試以馬英九在就職演說中所強調的(也是吳伯雄到中國輸誠時所強調的)「中華民族」一詞來考察。「中華民族」到底是一個禁得起知識、經驗與邏輯考驗的學術名詞,抑或是一個為了政治需要而特別建構的政治名詞?以下史例可讓我們一目了然:朱元璋要推翻蒙古政權時,標舉「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孫文等人的同盟會要推翻滿清政權時,也標舉「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可見蒙族、滿族這些「韃虜」,不屬於「中華」。然而滿清政府被推翻後,中華民國出現不久,立刻改口「五族共和」,「韃虜」們不但不再驅逐,還立刻被強行拉入「中華民族」的框架中。「中華民族」一會兒不包括蒙、滿,一會兒又包括蒙、滿,足見這是一個為了政治需要所建構(說「建構」是好聽,其實就是虛構)的政治名詞,而不是具有民族學、人類學之根據的學術名詞。
林媽利醫師的遺傳基因研究告訴我們,中國北方的民族和南方的民族是不一樣的。中國當局也承認中國境內有五十多個民族。既然南北民族互異,強行扣上一個虛構的「中華民族」,就變成同一個民族了嗎?
這個虛構的政治名詞「中華民族」,還充滿著霸權威氣,誰不戴這頂大帽子而想獨立自主,立刻被扣上「分裂民族」的罪名。所以,明明在血統、語言、文字、宗教、文化各方面完全迥異的「東土耳其斯坦」(被中國併吞之後稱為「新疆」),是屬於土耳其族(Turks),卻只能被套牢在「中華民族」的虛號之下。圖博(西藏)亦是如此。誰想搞「疆獨」、「藏獨」,誰就是民族敗類、民族罪人!
台灣住民有百分之八十左右是南島民族或是來自中國閩粵的百越族與南島民族混血的後裔,虛構的「中華民族」於我何有哉?
台灣比「西藏」、「新疆」幸運,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轄。但是如果我們不努力維護台灣的獨立主權、捍衛民主自由的生活,卻和那個想要併吞台灣的中華帝國主義者隔海附和「中華民族」的意識形態,終將套牢台灣,真是愚蠢至極!(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節錄



【民報】李筱峰台南演講「歌謠與台灣史」帶動唱〈反攻大陸去〉?!
李筱峰教授今在台南演講,精采地以台灣歌謠回顧台灣史,帶領聽眾「邊...
PEOPLENEWS.TW



李筱峰個人網站
www.jimlee.org.tw/

世新大學教授李筱峰關於台灣歷史、政治、人物等文章集結。


從台海兩岸文化差異看台灣前途 - ‎「清日戰爭」還是「中日戰爭」? - ‎李筱峰個人網站

李筱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wikipedia.org/zh-tw/李筱峰

李筱峰(1952年3月6日-),出生於臺灣台南縣麻豆鎮,是歷史學家與政治評論家,專門研究臺灣史,現任教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李筱峰是臺灣獨立史 ...

自序《踏過我心坎的人》
李筱峰 2014-07-08 10:14
作者:李筱峰

出版社:玉山社

這幾十年來,我寫過的文章中,敘述過許多人物,有的是我幫他們寫的書序,有的是對他們過往的感懷。他們之中,有多人目前還與我一起在並肩奮鬥,也有人已經卸下人生的重擔,他們都曾在我心中留下投影,都曾經讓我或感恩、或感激、或感懷、或感動過。因此,我將這些文章集結成冊,若不能將史料「藏諸名山」,也期待能將其精神「傳乎其人」。




年過六十時,開始有「吾衰也!」的感嘆!此處所謂「衰」,不是「倒楣」的福佬語,而是指身體日漸衰弱。然而我倒也不是感嘆人生苦短,教育家David Starr Jordan說得好:「Be life long or short, its completeness depends on what it was lived for. (生命是長是短,端看其為何而活)」。我還有許多人生規劃要完成,包括寫一部「台灣民主運動與聞錄」,把四、五十年來我參與、觀察、研究台灣的民主運動的經歷與見聞記錄下來。然而,自感身體日衰,難免心急。忽然想起孔子的心情,他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意思是說,如果上天能多給我五年,或十年,讓我好好研習《易》經,那麼我應可以無大過了。我現在頗能體會孔仲尼「時不我與」的心情。


上帝憐憫,我佛慈悲,但無法保證「加我數年,五十以寫回憶錄」,所以我不由然擔心起來,擔心我來不及將曾經在我生命史上影響我、啓蒙我、恩惠我、感動我、幫助我的師長、前輩、朋友們記錄在我的回憶錄上。


心急之餘,我想到一個權變之計。這幾十年來,我寫過的文章中,敘述過許多人物,有的是我幫他們寫的書序,有的是對他們過往的感懷。他們之中,有多人目前還與我一起在並肩奮鬥,也有人已經卸下人生的重擔,他們都曾在我心中留下投影,都曾經讓我或感恩、或感激、或感懷、或感動過。因此,我將這些文章集結成冊,若不能將史料「藏諸名山」,也期待能將其精神「傳乎其人」。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的人物,除了影響我的思想極深的胡適、殷海光教授我未曾謀面,以及李國修先生與我沒有私交之外,其餘的人物都與我有或深或淺的交情,或者起碼也有數面之緣。正因為如此,我在書寫他們時,就毫不掩飾我的真情至性。


此外,還須要說明的是,本書編輯過程中,為了配合全書的性質,將原來發表時的題目略作修改,故與原來發表時的題目不盡然相同。當然,這樣做絲毫不會影響原文的內涵與意義。


人生幾何,瀟灑走一回!人之相交,貴相知心。藉用一句殷海光老師的話:人海蒼茫,願天下有心肝的人,彼此互相溫暖!






  • 李中和(1917年11月17日-2009年12月3日),華人作曲家江西九江人。早年作品以軍歌愛國歌曲藝術歌曲居多;晚年潛心佛教,也創作了佛教音樂
    詩人鍾雷[1]曾讚曰:「蓬瀛到處動弦歌,慷慨激昂鼓舞多,大漢天聲傳海宇,何人不唱李中和。」,以形容李中和創作的歌曲流傳的廣度。
    李中和畢生創作千餘首歌曲,手稿均已由家人捐贈給中華民國國家圖書館收藏。

    目錄

    生平[編輯]

    求學時代[編輯]

    李中和的祖上是李鴻賓,曾任兩廣總督;父親李相時是小學校長,所以李中和幼時曾從父學習漢學與樂理;21歲時,進入「江西省推行音樂教育委員會」(簡稱江西音教會)的「江西音樂師資訓練班」就讀,受教於程懋筠(中華民國國歌作曲者)與蕭而化[2];之後因七七事變,李中和隨父母逃難,於「福建省立音樂專科學校」[3]畢業。

    抗戰日本投降[編輯]

    1943年,獲校長蕭而化留任為總務主任及校長秘書。 1945年,任南昌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總幹事,兼江西省音樂教育委員會組長。 1946年,受聘為上海音樂公司總編輯,並創立音樂雜誌《樂友月刊》。 1948年,受聘聯勤總司令部特勤學校音樂專修班音樂理論講師,兼陸軍裝甲兵團司令部音樂教官。

    1949年至晚年[編輯]

    1949年,隨陸軍裝甲兵團到台灣。秋,在台中創辦「裝甲兵團音樂幹部訓練班」。 1951年,自資創辦《音樂月刊》兼主編。 1953年,任國防部總政治部康樂總隊(後為國軍藝術工作總隊,簡稱藝工隊)督導。 1954年,晉升上校,任康樂總隊音樂課課長,兼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今世新大學)、台北市立女子師範專科學校(今台北市立大學)、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等校音樂教師。後曾任聯勤總司令部藝術工作大隊大隊長。 1964年,調回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任藝術工作總隊副總隊長。 1971年,以准將退役。
    退役以後至晚年,多以創作佛教音樂為主。

    家庭[編輯]

    • 妻子:蕭滬音,於1946年時,經程懋筠介紹而認識。
    • 子女:共有三子三女。

    著名音樂作品[編輯]

    其他如元智大學校歌、中正高工校歌、亞東工專校歌、蘭雅國中校歌、慈濟醫院院歌、南投縣縣歌、中廣之歌、勤益工專校歌等。

    回憶錄[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 1918-1998,本名翟君石河南孟縣人,以創作反共文學為主,簡介可見:鍾雷 - 台灣大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Taiwan
    ^ 1906-1985,江西萍鄉人,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創系教授。簡介可見:蕭而化 - 台灣大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Taiwan
    ^ 簡稱「福建音專」,後為「國立福建音樂專科學校」。
    ^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網頁上註明為盧穎州作曲,但《李中和歌曲選》有收入此首,或為不同版本。因早年中華民國國防部曾舉辦多次軍歌徵選,待查證。參考資料
    李中和教授生平回顧(影音)
    李中和 - 台灣大百科全書 Encyclopedia of Taiwan
    李中和老居士往生見聞記,蓮榮會刊
    國家文化資料庫
  •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