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舒特拉」溫頓夢中辭世 享年106歲
|
40,054
|
| 最後更新: 0702 13:29 / 建立時間: 0702 08:32 | |
溫頓的女婿表示,溫頓在倫敦一間醫院,在睡夢中安詳離世。
溫頓是德國猶太後裔,1938年29歲的他是倫敦交易所文員,到捷克斯洛伐克探望協助猶太難民的朋友時,發現大批猶太難民從剛被納粹德國吞併的蘇台德湧入,估計德軍很快就會攻入捷克斯洛伐克,屆時猶太人就會被送到集中營。
溫頓回國後安排猶太兒童乘火車逃難,為他們在英國找寄養家庭,又籌錢為他們向政府繳付50鎊的保證金。在戰事爆發前數個月,699名猶太兒童乘八列火車由布拉格起程,經德國、荷蘭等地再轉坐船抵達英國,當中包括電影《法國中尉的女人》導演賴茲和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一名表親。這699人已有至少5,000名子孫。
溫頓2003年獲英女皇封爵。他說自己不能跟救了1,200人的德國商人舒特拉相比,因為自己並非冒生命危險救助孩子們。
令溫頓遺憾的,是1939年9月3日他安排另一班火車助250名小童逃難,卻因戰事爆發,列車無法開走,250人再沒出現。
追念黎剎(Jose Rizal 1861-1896)
2014-05-23 15:03

(圖片來源:網路資料)
讀林衡哲著「菲律賓國父黎剎傳」有感
你擁有一個甜美的家庭
那有教養的親愛双親
有兄弟姊妹形成的大家庭
有一個互相友愛的鄉親們
那有教養的親愛双親
有兄弟姊妹形成的大家庭
有一個互相友愛的鄉親們
你擁有一個可愛的故鄉
既使有暴力的威脅
既使有不合理的待遇
也會遇到貴人的支持
既使有暴力的威脅
既使有不合理的待遇
也會遇到貴人的支持
你擁有一個小說家的犀利想像
「別碰我」是第一部啓蒙作品
「叛國者」是第二部再接再厲
為了塑造菲律賓公平正義的社會靈魂
「別碰我」是第一部啓蒙作品
「叛國者」是第二部再接再厲
為了塑造菲律賓公平正義的社會靈魂
你擁有一顆偉大詩人的心靈
許多詩的傑作充滿了激情
「最後的訣別」洋溢史詩的雄偉
讓全世界為你的犧牲奮鬥的奉獻默禱
許多詩的傑作充滿了激情
「最後的訣別」洋溢史詩的雄偉
讓全世界為你的犧牲奮鬥的奉獻默禱
黎剎
| 黎剎 José Protasio Rizal Mercado y Alonso Realonda | |
|---|---|
| 出生 | 1861年06月19日 |
| 逝世 | 1896年12月30日(35歲) |
| 組織 | La Solidaridad, La Liga Filipina |
| 紀念地 | 黎剎公園 |
| 畢業於 | 馬尼拉雅典耀大學 聖道頓馬士皇家教會大學 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 巴黎大學 海德堡大學 |
黎剎是一名眼科醫生,精通包括中、英、法、德、拉丁以及閩南語等22種語言,並在文理各方多才多藝,除醫學外,還懂得繪畫、雕刻、哲學和歷史等。從年輕時就開始從事西班牙統治下的改革工作,曾在1882年至1892年旅居歐洲,出版曝露西班牙統治弊端叢生的小說,成為宣傳運動的領袖,發表了針對改革的文章、雜誌和詩歌。他同時也是菲律賓共濟會成員。
黎剎於1896年12月30日被西班牙殖民當局處決,今菲律賓政府將此日定為國定假日黎剎日。
家世
- 第一世至第十七世為:塘邊叟、山翁、柯光震、柯雲從、柯植、柯松老、柯賜、柯萬卿、柯宗賢、柯礜、柯洪、柯繪、柯延佐、柯伯遐、柯和夫、柯才經、柯從佑
- 〈東升公長房譜〉第18世,在菲第1世:天祖父柯長豊,人稱長豊哥(西班牙語:Donglai-Co)或祥哥/常哥(西班牙語:Siong-Co)
- 〈東升公長房譜〉第19世,在菲第2世:高祖父柯儀南(西班牙語:Cua Yi Lam)人稱柯南哥,西班牙語名多明戈·南哥(Domingo Lam-Co),後改姓,稱多明戈·梅爾卡多(Domingo Mercado),「梅爾卡多」意「華商」)
- 〈東升公長房譜〉第20世,在菲第3世:曾祖父佛朗西斯科·梅爾卡多(西班牙語:Francisco Mercado)
- 〈東升公長房譜〉第21世,在菲第4世:祖父胡安·梅爾卡多(西班牙語:Juan Mercado)
- 〈東升公長房譜〉第22世,在菲第5世:父佛朗西斯科·梅爾卡多(西班牙語:Francisco Mercado),後因其祖父同名在當地總督的建議下改姓,稱佛朗西斯科·黎剎-梅爾卡多(西班牙語:Francisco Rizal-Mercado)
- 〈東升公長房譜〉第23世,在菲第6世:扶西·黎剎-梅爾卡多
生平
- 1875年,年僅14歲的黎剎獲得文學學士學位,隨後進入菲律賓聖道頓馬士皇家教會大學(University of Santo Tomas),主修哲學,兼修美術。後因母患眼疾,黎剎改讀醫科。
- 1879年,18歲的黎剎發表愛國詩篇《給菲律賓青年》,此詩獲全國詩歌比賽一等獎,黎剎也因此被譽為「菲律賓青年詩人」。
- 1882年,21歲的黎剎潛赴歐洲加入共濟會,在西班牙馬德里康普頓斯大學、法國巴黎大學以及德國海德堡大學深造。1885年,他取得醫學博士學位,並留校執教。
- 1887年,黎剎在執教期間,用西班牙文創作了《社會毒瘤》(另譯《不許犯我》)一書,揭露西班牙殖民統治的殘酷眞相。該書的續篇《起義者》也於1891年出版。
- 1891年12月至1892年6月,黎剎與家人居住在香港島半山列拿士地臺門牌第二號,他每天下午2時至晚上6時在中環德己立街5號作眼科醫生。
- 1892年6月,黎剎返回菲律賓後,建立一個非暴力的改革社團菲律賓聯盟。同年7月6日被捕,隨後被流放到民答那峨島(Mindanao,又叫棉蘭老島)的達必丹小鎮(又譯達皮丹,Dapitan)——世界上最荒蕪的地方之一。他在那裡居住了四年,幫助小鎮建設學校、醫院等設施,並且在當地建立了全菲第一個燈光系統。期間,他還遭遇了來自香港的愛爾蘭裔未婚妻約瑟芬·布蕾肯(Josephine Brecon)難產,孩子未能存活。
- 1896年,卡蒂普南(Katipunan)祕密革命社團發動叛亂後,本來獲釋到古巴當義醫的黎剎,沒有接受好友唐·佩德羅(Don Pedro,馬尼拉工商鉅子)的建議,留在新加坡接受英國法律庇護,但黎剎沒有接受,仍然坐船前往西班牙,準備轉往古巴。
- 果然菲律賓總督羅曼·布蘭科(Ramón Blanco)食言,把黎剎視為危險的敵人,必須擔起菲律賓革命負責,暗中勾結國防部長和殖民部長要捉他回國。 10月3日船抵巴塞隆納,黎剎馬上變成階下囚,抓他的人正是讓他流亡四年的前菲律賓總督狄思普耶將軍,目前他是巴塞隆納的軍區司令。
- 黎剎被押回馬尼拉,囚禁在聖地亞哥堡。同年12月30日凌晨,西班牙當局以「非法結社和文字煽動叛亂」的罪名在馬尼拉將黎剎處決,即使他並未加入該社團,也未曾參加叛亂。
- 臨刑前,應未婚妻約瑟芬·布蕾肯(Josephine Brecon)要求,黎剎與她舉行了刑場上的婚禮,最後寫下絕命詩《永別了,我的祖國》。他的壯烈犧牲使菲律賓人意識到除了脫離西班牙獨立外別無選擇,隨後爆發了菲律賓革命。
主要著作
- 《不許犯我》(或譯「社會毒瘤」、「不要犯我」、「別碰我」)
- 《起義者》
- 《永別了,我的祖國》(絕命詩):
- (台灣作家東方白譯)
- 別了,祖國,
- 艷陽之土, 南海之珠,失去的樂園,
- 我樂於把這凋零之軀獻給你,
- 即使再年輕,再健壯,再幸福,
- 我仍然毫不憐惜,把它獻給你。
- 在無情的沙場,激烈的戰鬥,
- 有人把生命捐棄,既不猶豫也不在意,
- 葬身之所豈有分別?
- 在香杉在月桂在百合之下,
- 在絞台在原野,
- 在刀槍或殉道的途上,
- 只要為了國家為了鄉土,它都一般無二。
- 我要在東方破曉的清晨死去,
- 正當那旭日的光明衝破長夜的黑暗,
- 如果曙光無色,
- 就拿我的血漂染, 任你潑灑整個蒼穹,
- 把它染成一片瑰麗的鮮紅。
- 當生命之頁在眼前展開,我做過夢,
- 當青春之火在心中點燃,我做過夢,
- 夢見可愛的臉,
- 啊,你這南海之珠,
- 不再悲傷,不再憔悴,眉頭無結,眼眶無淚。
- 我愛之夢,我生之欲,
- 在悲泣,為你這將高飛的靈魂,
- 在歡唱,因你終將遠離這多愁的囂塵,
- 為國而死,不正是你日夜所望?
- 然後躺在她的懷裡,安然無恙。
- 看見一枝羞放的花朵,
- 有朝一日,在我墓地的草上,
- 請把它擁到唇邊深深吻我,
- 也許我久臥墓穴,周身發抖,
- 讓我的眉梢感受你的輕觸,你的熱呼。
- 讓晨曦著我金色衣衫,
- 讓月光撫我無底創傷,
- 讓微風飄送飲泣悲嘆。
- 若有鳥兒棲在十字架上,
- 讓它為我低吟,如對國殤。
- 讓太陽把霧氣提升上蒼, 使夜幕在墳地重重下降,
- 讓善人來墓旁喟我不遇, 然後在靜夜為我默默懇乞,
- 求你,我的祖國,讓我在天國安息。
- 哀禱吧,為那些不幸早逝的故友,
- 為那些滿身傷痕的活人,
- 為那些因兒女悲慟的母親,
- 為那些寡婦孤兒,那些受刑逼供的罪人,
- 然後為你自已的救贖而祈禱。
- 因為長夜漫漫只有屍身可依,
- 然後對著蒼穹傾訴我遲來的抗議,
- 請別吵我清睡與深沉的神秘。
- 也許你會聽見聖頌在周遭悠揚,
- 這是我啊,祖國,我在對你歌唱。
- 既無十字架,也不見碑坊,
- 當我的墳墓已被人遺忘, 讓犁犁過,讓鍬翻過,
- 在我骨灰被風吹散之前, 將它撒播,覆蓋大地。
- 當我飛過高山越過大海, 然後隱入無形我不在意,
- 驚嘆空間的浩瀚與時間的無際,
- 我將帶著光明與色彩, 傳播我的信心,我的愛。
- 我熱愛的菲律賓啊,
- 請聽我最後的驪歌,
- 我敬愛的祖國啊,令我憂傷的祖國,
- 我把一切都獻給你-我的父母以及我的兄弟,
- 因為我將去之國,沒有暴君也沒有奴隸,
- 那裡親善和睦,一切統於上帝。
- 別了,被蹂躪的朋友自我的孩提,
- 別了,從破碎的心底我呼喚你,
- 感謝你,我的上帝,我走完了人生的勞途,
- 也感謝你,我的導師,你照明了我的路,
- 永別了,人類我愛,只在寂滅才有安息。
- *****
- 我最後的告別
- 永別了,敬愛的祖國,陽光愛撫的國土,
- 您是東海的明珠,我們失去的樂園。
- 我憂憤的生命,將為您而愉快地獻出,
- 即使它將更加輝煌壯麗和生氣盎然,
- 為了您的幸福,我也樂意向您奉獻。
- 在烽煙四起的沙場,惡戰方酣,
- 人們毫不猶豫、毫不悔恨地英勇獻身。
- 不管死於何處,在翠柏、月桂或百合旁邊,
- 還是在絞架上、曠野間、更不管是陣亡,還是悲慘地殉難,
- 只要是祖國和國家的需要,全都一樣光榮。
- 在迎接曙光時,我將安息長眠,
- 黎明將衝破黑夜,陽光要普照人間。
- 假如您需要顏料來把黎明渲染,
- 請讓我的熱血奔流在美好的時辰,
- 讓它把這新生的曙光染得更加金光閃閃。
- 我少年時代,美夢翩翩,
- 我青年時代,理想常燃。
- 我切盼有—天,能看到您這東海明珠的容顏,
- 您烏黑的眸廠不再流淚,眉宇的皺紋得到舒展,
- 沒有怨恨重重,更沒有血跡斑斑。
- ……
- 當黑夜沉沉籠罩陵園,
- 唯有死者守護著它,徹底不眠。
- 請不要打擾他們的休息和神秘的安恬,
- 也許您會聽見一曲高歌,海上管弦,
- 那就是我呀!親愛的祖國,我在為您引吭高歌,撫奏六弦。
- 沒有十字架,沒有墓碑,也沒有任何銘志,
- 當我的墳墓已荒煙野蔓,人們不再把我懷念;
- 就讓人們夷成原野,把土地犁翻,
- 當我的骨灰還留在人間,
- 就讓它化為塵十,覆蓋著祖國的良田。
- 即使您已把我忘記,我也心地坦然,
- 我將遨遊在您的高山和草原,
- 把優美嘹亮的歌聲送到您的耳邊。
- 芳香、光亮、清麗、妙語、歌聲和嘆息,
- 都永遠是我忠貞本質的表現。
- 我崇敬的祖國,哀怨中的哀怨,
- 親愛的菲律賓同胞,請聽我訣別的贈言:
- 我離開大家、離開親人和摯愛的華顏,
- 我去的地方沒有奴隸和劊子手,也沒有暴君,
- 那兒不會戕害忠良,那兒是上帝主持的青天。
- 永別了!我的父母、兄弟,我的親眷,
- 還有我那失去家園的童年侶伴。
- 感謝吧,我可以擺脫艱辛的生活;歇歇雙肩,
- 永別了!我心愛的異國姑娘,我的朋友,我的歡樂,
- 永別了!親愛的人們,死就是安息,
- 就是長眠。
- (凌彰譯 選自《東方文學作品選》,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
參見
- 列拿士地臺
- 黎剎公園
- 馬尼拉前警員挾持香港旅行團事件(事件發生於黎剎公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