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 星期一

2025 《日經ビジネス BUSINESS :TSMC成功的關鍵》 2024 新春與年底兩場聚會:王晃三兄,林公孚兄,新春聊天會 內容豐富 AI 半導體等等.....;漢清講堂:王晃三,徐歷昌和我,起碼捐款款

 2024 新春與年底兩場聚會:王晃三兄,林公孚兄,新春聊天會  內容豐富 AI 半導體等等.....;漢清講堂:王晃三,徐歷昌和我,起碼捐款款

內容豐富 AI 半導體等等.....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546389236210268
0:06 / 1:11:55
)

Hanching Chung 的直播影片。

2024年2月23日 
分享對象:所有人
所有人
王晃三兄,林公孚兄,新春聊天會

2025 《日經ビジネス BUSINESS :TSMC成功的關鍵》


Joel來談日本

李登輝前總統曾在十年前接受《日經ビジネス》訪問時說過:「日本若能在亞洲中實現自主發展,將有助於東亞的穩定與和平。」這番話至今仍具深刻意義。這或許也是《日經ビジネス》做這個專集的初衷,在全球局勢劇烈變動之際,鄰近且理念相近的台灣,其所展現出的靈活性與進取精神,值得日本企業與社會重新省思與借鏡。從相互信賴的夥伴出發,日台雙方若能深化交流、共同創新,不僅可促進各自的經濟韌性,也將有助於在亞洲形塑更穩定和平的環境。台灣企業與人才展現出的生命力與對成長的渴望,或許正是日本社會漸漸失去的活力。
《日經ビジネス》在這次台灣半導體專集中,提到台積電之所以能在不到 40 年的時間內,從新興企業成長為全球最強的晶圓代工霸主,並非偶然。除了創辦人張忠謀的個人魅力與遠見之外,台灣本身具備的獨特條件與制度設計,更是關鍵推力。綜觀整體發展,TSMC成功的關鍵可歸納為四大要素:
第一:打造美國無法脫離的產業生態系
TSMC高度依賴北美市場,2024 年第 4 季來自北美的營收佔比高達 75%。這背後反映出台灣與美國之間深厚的產學與產業連結。張忠謀本身在美國求學、任職於德州儀器(TI)多年,深刻理解美國企業文化。他觀察到品牌與代工角色之間的衝突風險,從而創造出不與客戶競爭的「純代工」模式(Foundry),這成為 TSMC 核心的經營哲學。
此外,TSMC歷任決策高層多數具備美國名校與半導體大廠的經歷,與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與矽智財(IP)供應商保持緊密合作,打造出美國企業高度依賴的分工系統。台灣企業普遍具備國際視野,與重視內需市場的日本企業形成對比。TSMC從創立之初就以國際市場為導向,這一點奠定了它的全球地位。
第二:政策導向與產業育成制度
TSMC的誕生並非單一企業的成功,而是台灣政府系統性產業政策的產物。早在 1973 年台灣政府設立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作為技術開發與技術轉移的樞紐。當時台灣正面臨國際孤立與經濟轉型壓力,ITRI 積極引進美國技術並推動研發與試量產,為日後半導體產業奠定基礎。
1985 年張忠謀受邀出任 ITRI 院長,並於 1987 年創立 TSMC,帶領超過 140 名技術人員自 ITRI 獨立出走。政府則持續提供用地、水電、稅務優惠與人才政策等後勤支援。如今,ITRI 不僅是技術孵化中心,更肩負新創輔導與技術移轉,每年支援逾 500 家企業。
第三:理工人才的厚實基礎
台灣在理工教育上的深耕為半導體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高品質人才。以國立清華大學為例,其半導體相關學科已與業界建立緊密合作,設有「半導體學院」並廣邀業師授課,強化實務能力。台灣大學生中理工科占比達 32%,為全球第六,日本則僅為 21%。
TSMC更因高薪與發展前景,吸引全台頂尖理工人才競相投入。碩士學歷幾乎是進入門檻,高階工程師普遍具備留學經驗或國際研發背景。TSMC 年薪高達約 300 萬台幣,另有平均 200 萬台幣的獎金制度,使其成為年輕人夢寐以求的職場。
第四:極致效率與實力導向的企業文化
TSMC內部強調競爭與效率。40 歲以後若無升遷潛力即可能被建議離職,讓年輕菁英快速上位。不同廠區同時生產相同產品,用以競爭良率與成本,表現不佳的主管將被調離。此外,為了縮短研發與量產時間,TSMC設立橫向組織,跨廠統整技術資源。
過去為搶下蘋果訂單,研發單位曾採 24 小時輪班制,全力應對競爭壓力,最終在 2016 年奪下蘋果全部晶片訂單,打敗三星。這種臨戰狀態般的執行力,造就 TSMC 在尖端製程領域的領先地位。
台灣目前、唯一面臨潛在的外部風險是地緣政治。尤其面對川普政權對中國與台灣科技戰略的警覺,TSMC也主動加碼美國亞利桑那廠的投資,展現其全球分散風險的能力與敏捷反應。TSMC 的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國際連結 × 政策支持 × 人才厚度 × 高效率文化」四大因素交織下的產業奇蹟。這也為其他國家思考半導體產業復興或培育未來成長領域時,提供了可參考的實證範例。
資料來源:日經ビジネス

----

聚會與會後報告:

周四1205 下午二點半,漢清講堂:王晃三,徐歷昌和我,起碼。
王晃徐歷昌昌來訪
12 月5日中午,周四約十一點,王晃三老師將來聊天。我順便請參加者便餐(晃三兄另有餐會)。
感謝:接到晃三兄寄來的《中原大學工業與系統工程學系 60周年(簡介)》,該書「感恩致謝」末頁:
「捐助系所發展基金—DHC 發展基金」中介紹:
「……一對隱名基督徒夫妻的捐助,,承諾分十年捐出美金200萬元,指定用於壯大本系。…… 」
另寄來 《小齒輪之歌:青松歲月的證言:中原工工 (1964~2024) 》。正是這本書的初版寫創系初期的艱辛,奮鬥,創新,感動美國一對隱名基督徒夫妻......
在三呆追蹤俱樂部留言:
多年前,我跟晃三兄說,教宗喪禮,有直播(陳總統参加),晃三兄說他有興趣……
此片最後巴黎聖母院主教的華麗轉身,穿新“時尚”服裝,是天主教請藝術家設計各級神職人的一系列新潮,……每一福音有其顏色代表,有法文書,France24國際台有專訪(英文)。也有邀馬友友獨奏。有全程錄影 約六小時多。


"三一功小冊子小冊"我沒讀過 (漢清講堂有概論影片),這是晃三兄為中原大學作的系列教學影片(教育部剛頒發過獎)摘要,最近TED EDU有不少類似短片。
徐歷昌兄,晃三兄周前聚會後的報告:
前兩天看完王老師的三一功小冊子,並跟我老婆寶珠分享了書末的傳說(後記),她好感動,看來我該用三一功好好學習王老師的深情款款!


arts24 - France 24

Instagram · arts24
4.8K+ followers


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 from Haute Couture to the Holy Halls of Notre Dame French fashion designer @jcdecastelbajac has a big mission: to dress the 700 ...



Fashion designer says it's his 'calling' to ...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