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我 (們) 看"國共的92共識":九二共識內涵不明、未經民主授權的國共密約;搖搖欲墜(江春男)。 沈政男:辯論讓朱立倫輸得沒有遺憾;胡鬧的副總統電視;辯論老人家「走完人生旅程」;大正十二年,同學會

2016.5.7
.......九二共識是一個內涵不明、未經民主授權的國共密約,台灣社會就是不接受其隱藏的「一中原則」,所以才讓民進黨在年初選舉大勝。如果蔡英文敢在老共威逼下全盤接受九二共識,那將是對台灣民主的直接否決,民進黨存在於台灣社會的政治基礎也將崩塌;這不是任何個人的問題,而是台灣人數十年奮鬥的價值問題。
回過頭來說,台灣在太平島有駐軍,當然擁有太平島的主權;沖之鳥是礁不是島,日方逮捕我漁民,當然必須力爭漁權交涉到底。問題在於,這群突然勤走南海宣示主權的,以及訕笑民進黨「逢日必軟、不敢護漁」的,往往正是恐嚇蔡英文「必須接受九二共識、否則兩岸必將地動山搖」的同一群人。如果要指摘別人「逢日必軟」,那豈能怪別人回敬你「逢中必跪」。
別想藉著老共施壓
兩岸關係千絲萬縷,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將牽動未來兩岸關係走向,當然必須審慎因應;不過拿老共施加給台灣的咒語藉箸代籌、虛張聲勢,甚而希望老共出手代為教訓蔡英文,讓蔡未來施政寸步難行,一吐選舉大敗的鳥氣,那就自失立場,甚至枉為台灣人了!

立委黃國昌質疑馬英九曾稱「沖之鳥島」,根本立場不一。引來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駁斥,總統府強調此事攸關國家利益,朝野與國人應一致支持政府,不應胳...
APPLEDAILY.COM.TW|作者:蘋果日報

-----

司馬觀點:朱立倫的一個台灣(江春男)

2016年01月01日

四年前那次大選,高呼「九二共識」口號的馬英九當選,許多人認為兩岸關係起了關鍵作用,九二共識立了奇功,附和這個口號的學者專家無不亢奮,主張更進一步加以深化。但是這次大選攻守易位,「九二共識」這帖膏藥,逐漸喪失神祕功效。九二共識最大奧妙是,它有一種模糊的美感,像中國的潑墨畫一樣,難以描述,也禁不起分析,不過意境深遠,留下很大想像空間,如果不斷的探索發掘琢磨,可能發現它是兩岸和平發展的不二法門。

九二共識搖搖欲墜

但這幾年實踐證明,這是種兩岸的「詮釋博弈」,向不同的觀眾各說各話,假裝對方沒聽到。其實「九二共識」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是一中「自」表。這尊泥造的神主牌,在民意與現實的沖刷中搖搖欲墜。
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但她承認九二會談,也承認九二精神,換個講法,味道不同,但是事實更明確,指涉更清楚。所謂九二精神,包括20年來兩岸的協商成果和簽定的協議在內。
九二共識的核心問題是一個中國,這個問題根本缺乏共識,這也是國民黨的痛處,國民黨對台灣人民說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大陸對此保持策略性的沉默,但根本不會接受,國民黨在大陸面前不敢置一詞,回台灣卻夸夸其談,以為治國仙丹,豈不可笑。
馬習會的過程受到譏評,但是它使兩岸成為政府與政府的關係,這種政策轉向影響深遠,習近平的做法有突破性,值得肯定。而蔡英文首次提出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維護現狀的主張,比虛無縹緲的九二共識更為務實,更可以驗證,對民進黨的意識形態也是一種突破。 

與一個中國成對比

朱立倫這次以「一個台灣」為大選主軸,與中共的「一個中國」形成大膽對比,有創意又含義無窮,值得發揚光大。且要慶幸,它不是出自蔡英文,否則還得了。 


我還沒看總統辯論。不過,可以談一下蔡英文不談"國共的92共識"。
我支持蔡英文的做法,因為這對台灣最有利的選擇,才可能有更高層次的發展和收獲,這是台灣民主制度的紅利。
我不擔心北京的反彈,因為反彈力道越大,長期而言,中國損失會越大。所以聰明的中共會試時務,會想出交往的另一路徑,畢竟,中共本身的內外壓力,肯定不比台灣的低。 

-----


朱立倫緊咬「九二共識」,遭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吳介民反批這是「老千話術」,根本沒有「九二共識」這東西。台灣認證朱老千 !

胡惠美 : 「九二共識」是國共聯合滅台的詐術
袁紅冰批評馬英九「恐共成性,媚共成癖」,將中共允許台灣使用「中華台北」視為善意,並且炫耀「九二共識」不遺餘力。


袁紅冰強調,「九二共識」核心內容即是「兩岸同屬一中」,兩岸關係也因此成為「國內關係」,這是中共在實行國際政治上的「反介入」戰略,很明顯,其目的就是使自由台灣的主權遭逼迫時,讓國際社會的正義力量「難以找到支持台灣的國際法理由」。



精彩好看可惜忽略民生議題
辯論讓朱立倫輸得沒有遺憾

◎沈政男

2016總統選舉電視辯論第一場在今天下午登場,一開頭就是敗筆,根本沒必要找施振榮來主持。任何一個口齒清晰、講話夠快的人都行,偏偏那人不是施振榮。


一開始的申論,宋楚瑜講了宏大計畫,從財政經濟到托育養老,都在看稿,他唸完不只觀眾記不得,恐怕要他用自己的話再講一次也沒辦法。朱立倫一開始就猛批蔡英文,這也是他這場辯論的主要策略,隨後講了一些政見,裡頭竟然包括具體提高基本工資,連數字都講了出來,顯然跟他先前的減稅加薪政見不一樣。蔡英文回擊不手軟,防守得宜,隨後補充一些政見。

接著是媒體提問。

第一題是蘋果日報提出的瘦肉精美豬換TPP。朱立倫傾向不開放,但也不敢斷然說不;蔡英文的講法是審慎開放,但後來被朱立倫質疑時卻又自我否認。蔡英文所說的讓國內農業精緻化,意思是如此一來即使瘦肉精美豬進來,民眾還是願意吃台灣豬,但朱立倫聽不懂;蔡英文說比照日、韓訂瘦肉精標準,這就形同開放,因為日、韓都容許,但後來卻又說不是。顯然兩人對瘦肉精美豬都不夠了解。

好不容易有了好的開始,朱蔡交鋒火花四射,但接下來的四題提問都不好,讓氣氛整個又冷卻下來。第二題是中國時報提的兩岸監督條例,第三題是聯合報提的九二共識與IC產業被中國掏空,還有第四題是中央社提的如何辦外交,這些都是大哉問,但也都是容易閃躲,沒有固定答案的老生常談。應該要怎麼問?應該直接問蔡英文:如果你提的全球開拓比馬政府的向中國靠攏好,要不要具體承諾明年或四年後的台灣經濟成長數字?第五題是自由時報提的領導力問題,這題也應該問蔡英文:你如果當選,會不會特赦陳水扁?

令人失望的媒體提問,竟然連一題民生議題,比如年金、十二年國教、PM2.5與長照都沒有,顯然這些總編輯對民生議題也不夠了解。整場辯論從頭到尾沒出現「長照」兩字更是笑話,顯然演戲看戲都只是湊熱鬧看熱鬧。

還好隨後的交叉詰問救了這場辯論,這是整場精華,精彩好看。三人各提三個問題,由其他兩人回答。

蔡英文只攻朱立倫,所提三個問題是:做好做滿、兩岸同屬一中、新北政績。這三個問題都踩到朱立倫痛腳,也逼得朱立倫突然生出一個淡水阿嬤出來當救兵。只有十元便當阿嬤啦!沒聽過什麼做好做滿阿嬤。蔡英文在提問或回答時,也會針對朱立倫的攻擊做防衛或反擊,幾個回答都擊中對方要害,比如被質疑「英派」團隊有半數成員來自扁團隊,蔡英文馬上回擊說,你朱立倫不也是馬團隊嗎?

朱立倫也對蔡英文出手三拳:政策反覆空心、逃避九二共識、炒作土地。這三個問題也選得很好,但蔡英文依然模糊帶過,不講就是不講。其實「維持現狀」就是默認九二共識了。至於朱立倫對蔡英文的攻擊也守得不差,但因為問題本身力道太猛,即使不受傷也有些灰頭土臉。

宋楚瑜的三個問題是:團隊組成、與黨內大老的關係、國防政策。基本上宋楚瑜就是省長格局。

結辯部分,三人都講得不錯,都能訴諸感情面企圖打動選民。總結來說,這是一場成功的電視辯論,三人表現以蔡英文稍占上風,可惜民生議題篇幅太少。蔡英文的表現比四年前進步不少。

有人說選舉勝負已定,何需辯論?這場電視辯論的意義之一,就在於讓朱立倫知道,蔡英文的格局與實力本來就不在你之下,即使沒有馬英九的拖累,你也未必贏得了蔡英文。




胡鬧的副總統電視辯論
◎沈政男

副總統電視辯論看了兩個半小時,最大感想就是浪費大家時間。首先,三位副總統候選人顯然都遠遠無法駕馭這場國政辯論比賽,就好像打了兩個月籃球的人就要上場打NBA。這其實是倉促挑選副手的問題,但在辯論場上看得最清楚。不要說登台限時講述政見,就算給個兩天兩夜書面考試,也無法表達得更好,因為三人只惡補了一、兩個月,不可能就此變身國政達人。


於是這場辯論會最常看到的畫面,就是低頭念稿。徐欣瑩還好,王如玄看不少,而陳建仁只有講抗煞那段不用向幕僚求救。一個要當副總統的人,如果不能就國政議題,面對國民侃侃而談,而是要頻頻照本宣科,這就像求職升學面試時,看小抄比看考官時間多,怎麼可能過關?

最扯的是公民提問,主辦單位自誇是全球首創,但提出來的六個問題能看嗎?幾乎都是憲政體制的問題,而且是鮮少被討論的點子,比如「每年改選四分之一的立委」,背後的簡單思維都是:官員民代都在亂搞,遏止之道就是訴諸更頻繁更廣大的民意,最好所有官員所有議題都用投票決定。

扯中之扯,是許多不知情的觀眾感到奇怪,怎麼回答提問時也能看稿?原來這些爛題目竟然前一天已經先透露給候選人知道!果然連主辦單位也對這三人沒信心,擔心當場被掛在台上,砸了辯論會招牌。試問,全世界的選舉辯論,有人事先洩題的嗎?

因為這樣的設計錯誤,使得許多重要議題都沒討論,或者只有簡單帶過,比如兩岸關係、經濟發展、非核家園、食安等等。

最能反映候選人格局與深度是交叉詰辯,在這場辯論卻都暴露了三人的淺薄。比如徐欣瑩質疑抗煞與抗登革熱,卻不知如果台灣在醫療公衛還做得不夠好,恐怕其他方面更加不堪;王如玄質疑李遠哲教改失敗,卻不知就是因為教改成功才有太陽花運動,才有反馬英九浪潮,也才有蜀中無大將、你王如玄做先鋒的局面出現;而陳建仁質疑國民黨換掉洪秀柱是違逆婦權潮流,根本文不對題。

陳建仁果然因為長照議題發言不當被電了,王如玄在結論說,「陳副院長談到長照政策說蓋老人院是把老人和鄰居隔開,後來為失言致歉,但我想他還不了解哪裡錯了」,是不是引用我在聯合報的投書啊?只是王如玄也沒證明自己比陳建仁更懂長照。


******
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近日發表一篇與失智症有關的文章,引起許多人共鳴分享,一天多來已經有2.3萬多人按讚,4千多個分享。他描述自己收到失智老人家病患過世的消息,病歷室要他寫紀錄,歸檔封存,於是他寫下「走完人生旅程」6個字,卻被被退回,最後他講自己這樣寫的原因,讓病歷室同仁點頭,網友感動。
沈政男6日在臉書po文「我從事失智症診療已經15年,陪伴過許多失智阿公阿嬤走完人生最後一段下坡路,看著他們從記性稍微減退,到個人衛生無法打理,到不認得親人,到跌斷腿骨、臥床、插鼻胃管導尿管,到與外界看似沒有互動,或許內心不曉得起著怎樣的波瀾,種種過程。
他接著寫道「然後有一段時間只是照拿藥,或者沒有回診,又過了不曉得多久,然後有一天護理師拿著阿公阿嬤的門診病歷過來,說老人家expire(斷氣)了,病歷室要我寫個紀錄,讓病歷歸檔封存,於是我在幾十頁病歷的最後空白處寫下『走完人生旅程』幾個字。」
他邊寫邊想到這幾年老人家來看診,他去家訪,老人家來參加老年日間病房活動,或住到安養中心後訪視的種種情景。「結果,竟然被病歷室退了回來!」原因是必須寫「死亡」、「過世」之類的字眼才可以。
沈政男說,他請病歷室同仁去翻翻阿公阿嬤先前的病歷,看看他怎麼講述失智阿公阿嬤的生命故事,「老人家當年怎麼讀日本小學,快樂唱著〈桃太郎〉,怎麼年紀輕輕下田幫忙工作,還要躲空襲,躲炸彈,二八年華坐著轎子嫁給從未謀面在鎮上做牛舌餅,據說長得還不錯的小夥子,然後生小孩,帶小孩,柴米油鹽,種田賣菜」幾十年後,孩子大了,留下兩老獨守空屋,之後老伴過世,剩下悲傷,守著過往回憶一個人過日子......然後連記憶最後也被剝奪。」
老人家一個人到最後,失去了記憶,「彷彿世間從沒有來過這樣一個人,彷彿世間少了這樣一個人也不會有人介意」,但是他們到了診間,找到了願意傾聽的人,唱著兒時童謠,講述自己年輕時的故事,回到了6、70年前上學的模樣,無憂無慮地笑,最後天天過得很開心。病歷室同仁看完以後點點頭說,「嗯,的確該寫,走完人生旅程。」


原文網址: 失智患逝!醫師病歷寫「走完人生旅程」被退 背後原因感人 | ETtoday生活新聞


大正十二年
◎沈政男

今早家訪,去看看失智阿公阿嬤,其中有一站是到附近的安養院探視一位曾來我們的失智症日間病房上課幾年,最近因為夜間照顧不易,被家屬送往機構接受全日照顧的阿嬤。


阿嬤躺在六人一間的房間床上,蒙著薄被沒理會我的叫喚,沒多久走過來一位滿頭白髮,身材瘦小,穿著淺色碎花布衣褲,顯然比我的失智阿嬤病患更老的阿嬤,她用塑膠杯端著一杯水,擱到年輕阿嬤的床旁桌上,我詢問用意,老阿嬤說是要給年輕阿嬤喝的,然後用手指比了比自己的腦袋,說年輕阿嬤腦筋不靈光了。

老阿嬤照顧年輕阿嬤?我很好奇老阿嬤幾歲了,她說九十三歲。哪一年生的?大正十二年。民國呢?十二年。我是說民國。大正十二年也是民國十二年,老阿嬤回答。

我想起幾年前也有一位老人家教我大正十二年就是民國十二年。老阿嬤看起來認知功能來不錯,也行走自如,為何來住安養院?她用日語回答說是「巴金森」。果然仔細一看手部有些顫抖,只是這樣也未必不能住家裡吧。原來是兒女希望她來住的,已經八年。

「中秋節快到了,他們會不會來看你?」我問。

「不知道,」老阿嬤說。

「過年有沒有回家?」

「沒有。」

「你應該可以住在家裡啊!」

「我兒子不答應,嫌我麻煩他們。」

「你可以生活自理啊!」

「偶而要請他們買東西,或者帶我去看病,都嫌我麻煩。」

「這樣就要來住安養院啊?唉!」

老阿嬤思路清晰,表達流暢,我駐足與她多聊了一下。老阿嬤在鎮郊長大,父親在她兩個月大就過世,由母親與姊姊做大餅維生,撫養她長大。她讀過日本冊六年,日語流利,她說日本時代讀書不用錢,也鼓勵小孩讀書。十六、七歲結婚,因家中無男丁而招贅,婚後不久丈夫就被日本政府徵召,到南洋打仗,好幾年都沒有消息,後來才知道他在回台途中被南洋「番仔」砍頭而死。老阿嬤用日語說了一個地名,但我聽不出是哪裡。

老阿嬤在台灣等待先生歸來的時候,遇到空襲,婚後租來的房子被燒夷彈焚毀——她清楚地用台語講出燒夷彈三個字。她後來搬回娘家住,幾年後再婚,也採招贅方式。第一次婚姻生了一個小孩,第二次生了四個,食指繁浩,婚後老阿嬤必須與第二任先生種田養家,家境始終不好。

原本盼望兩個兒子長大後可以改善家境,但老大受傷截肢,老二工作不穩定,先生也在五十多歲時罹癌過世,老阿嬤必須離鄉背井到台北幫人洗衣燒飯,貼補家用,一直做到七十二歲才退休。

七十二歲。老阿嬤辛苦一輩子,最大盼望應該就是享受天倫之樂吧,可惜兒女無法一直陪伴左右,必須住到安養院來。還好老阿嬤似乎適應得不錯,雖然有些不能回家的遺憾,至少在安養院裡找到了朋友,甚至可以扮演照顧別人的角色。

年輕阿嬤這時睜眼醒了過來,但似乎不太認得我。我問了老阿嬤,年輕阿嬤怎麼盥洗如廁與進食,老阿嬤都能詳細回答,兩人是鄰床室友。我問老阿嬤有沒有哪裡不舒服,她說除了巴金森也經常頭痛、睡不著,有吃安眠藥。

「那可以來給我看啊!」我說。

「你會來這裡看嗎?」

「要到醫院去,你可以要工作人員帶你去,就在鎮上。」

跟老阿嬤聊了二十分鐘,離開時她高興得一直嘴角揚起跟我揮手道謝,我走出房間幾步以後,她跟了上來,問我有沒有名片?

我馬上掏出了隨身攜帶幾年,從來沒有用過,別人要也不給(我這麼有名你竟然不認識我!)的名片遞給大正十二年出生的老阿嬤。

離開的車上,我一直在想,老阿嬤至今活了九十三歲,一生勞苦,老了住到安養院六人一間的通鋪來,想回家不可得,意義何在?每個人的一生都有一個意義,屬於老阿嬤的是什麼?

我因此想把老阿嬤的故事寫下來,讓更多人知曉。






同學會
◎沈政男

今早十點多從基隆娘家出發,到公館台大參加醫學系畢業20年同學會,走一高,出建國北路交流道,下辛亥路,轉基隆路,遇羅斯福路一踅進幾公尺就是目的地台大尊賢會館。車停學校停車場,很空曠的場地,一小時收費40元,可刷悠遊信用卡。


上了二樓餐廳,還有五分鐘才十一點,在外頭等了一會兒才能進場。我是第二早到場,頭香是吳立民,桃園聖保祿醫院急診醫師,背AED跑馬拉松的醫師,留個小山羊鬍很是帥氣。

進場以後,店員帶位至靠窗兩排位置,開放空間,五張長條桌,一坐定王立楷偕太太也來了,一早坐高鐵從台南上來,他是奇美醫院麻醉科醫師,幾個月前推薦我寫Taiwan News文章,閒聊之間還說要送我一本太陽花寫真集,說他贊助了四十本。沒多久賴承志,高雄旗山家醫科開業醫師來了,坐我對面,跟著一起進來的是莊友禎,高雄眼科開業醫師,還有成大眼科醫師張義昇,我們那屆的榜首,然後是翁逸豪,台北長庚小兒科醫師,身材保持很好,瀏海梳得高高,露出堅毅額頭,很是帥氣。接著是徐思淳,台大腫瘤科醫師,也是這次同學會主辦人到場,身上背了五個包包,有大有小,非常忙碌的樣子。

那餐廳是義式料理,一桌送兩盤披薩,其他到自助餐檯取用,現煮義大麵、簡單沙拉與熟食,還有黑跟搭資冰淇淋,餐點算是還可以。同學來了以後顧著聊天,十一點半才開始取用食物。接著馮泰龍,中和小兒科開業醫師,我們的桌球高手也來了,他是我的臉書忠實讀者,跟我聊了不少,隨後是洪吉志,羅東聖母醫院放射科醫師,他說他們院長是陳永興,也就是民報的創辦人。

同學陸陸續續抵達,張弘偉在遠東診所腎臟科,一坐下來十分健談,跟同學聊個沒完,接著潘健理,外號大象,羅東台北兩地的復健科醫師帶著太太與小孩過來,還有蔡東杰,高雄精神科開業醫師,以及蔡裕豐,台北新光醫院放射診斷科醫師,也來了。

有些同學模樣沒什麼變,一眼認了出來,也有人變胖太多,叫不出名字,但不好直接詢問,只好偷偷問旁人。何肇基雖然頭髮白了不少,卻更顯帥氣,神似喬治克隆尼,目前是台大胸腔科副教授,還有大家都胖了,只有錢建文,彰基小兒部前主任,醫勞盟健將,變瘦了很多。張碧峰也瘦了,林口長庚小兒科醫師,而劉士愷,桃園療養院精神科醫師,則是變壯了。這時桌子漸漸坐滿,五張都有了不少人。

然後是洪思瑤,與夫婿遠從馬來西亞飛了過來,十分珍惜同窗情誼。王以舟,林口長庚神經外科醫師,也帶著兒子過來,跟我聊了一下老年照顧問題。接著我眼睛一亮,我們班的大美女程邵文,台北長庚小兒科醫師來了,帶著蹦蹦跳跳的小兒子,趕緊過去與她合照一張。隨後來的是高大的洪志鵬,笑容還是大男孩模樣,雲林若瑟醫院眼科醫師。還有高雄榮總腸胃內科醫師陳文誌,他說常轉貼我的文章。

接著是我的臉書最捧場的好友蕭奕善,宜蘭眼科開業醫師,偕美麗妻子到來,然後是林世瑜,恩主公家醫科主任,與賴威廷,桃園敏盛醫院眼科醫師,賢伉儷聯袂抵達。哇,不久,敏盛醫療體系CEO楊弘仁也來了,帶著年輕美麗的太太,趕緊過去合照一張。遠遠看到吳俊穎,新北市眼科開業醫師,還是那麼娃娃臉。

過了十二點,徐玉山,板橋小兒科開業醫師,帶著小兒子過來,還有吳長晉,新北市恩主公醫院骨科醫師,帶著打橄欖球保持的健壯身材蒞臨。張維典,台大急診部副教授,帶著濃濃書卷氣抵達。林偉常,台北眼科開業醫師,兩個孩子的好爸爸,一見面聊起教育問題,說作文教學很苦惱,可以請教我。陳旭照,淡水馬偕外科醫師,也是今天的壽星到場,大家隨後唱起生日快樂歌。詹其峰,台大家醫科助理教授,帶著小兒子到來,後來幫忙拍了很多照片。

大家顧著聊天,食物似乎吃得不多,但同學會就是這樣,多年沒見,很想了解同學動態。這次同學會來得比十年前踴躍,總共超過50名同學與會,感謝徐思淳大力主辦。人過中年,開始懷舊,對同學更加思念,看見老同學,往昔回憶湧現,也會看見年輕的自己。很多同學以前在大學時,我很少有機會長談,來同學會彼此更加了解,好像同窗情誼繼續滋長。帥氣的莊京憲,新北市耳鼻喉科開業醫師,還有張君健,亞東骨科醫師,都跟我寒暄了一下。然後穿汗衫的宜蘭五結開業家醫科醫師周吉祥帶著家人來了,現場似乎少了幾打啤酒。還有高大帥氣的台北仁愛醫院婦產科醫師周翰生。張如昌也帶著身材姣好的妻子與小孩到來,現於桃園平鎮開業。

李連成,板橋耳鼻喉科開業醫師,比較晚到,也是我的臉書常客。郭柏齡,不可思議的台大復健科醫師兼台大電機系助理教授,自己來了,許久不見,依然誠懇真摯的模樣。詹逸凌,身材像史蒂芬席格,寫字非常秀氣,基隆長庚急診科主任,帶著小孩過來。楊庭華,台大耳鼻喉科醫師,我們班的大帥哥,網球王子,也比較晚到。高雄長庚內科醫師陳世明,從南部趕來。陳煜,林口長庚泌尿科醫師,帶著家人過來。王英傑現於永和開業,小兒科,跟我談了一會兒日本買屋投資訣竅。另外一張娃娃臉也到了,是台大耳鼻喉科醫師許巍鐘,也是網球健將。是不是會打網球才能進台大耳鼻喉科啊?

大約進行到一點,主持人徐思淳站上椅子,在有些嘈雜的環境中向大家發表同學會感言,特別提到有兩位同學已經過世,一位是鄭立,前台大內科住院醫師,也是我們班的第一名,另一位同學幾年前投河自盡,很可惜我沒能幫上忙。高芷華,大家的高媽媽,曾跟我一起反核的同學,現任台大腎臟科醫師,最晚到,趕緊拿了餐點加速吃。

餐廳在兩點清場,我們移師樓下,在門口拍大合照,結束以後,一行人自由前往校總區回味往日上學的日子,結果絕大部分人都願意參加。我們從羅斯福路的角落,一路經過共同教室、醉月湖,來到椰林大道,一路上大家話講不完,沒有人捨得離去,一群人還在椰林大道上吃起校內賣的冰棒,十足學生模樣。台大校園實在太美,能讀台大很難不留下美好回憶。最後還有幾十名同學在校區一角樹下桌椅邊圍聚聊天,直到下午四點半。離去前大家相約,下次同學會不要再等十年了,明年就可以再辦。

非常美好的同學會,我前後待了六個小時,幾乎跟每一位同學都寒暄聊天,大家也幾乎都提到了我的文章,好奇問起我誰是誰。雖然過了二十幾年,一見面都變回大一大二念書時那麼熟稔,沒有隔閡。

很難忘的周日下午。紫韻,你還是沒來,我會繼續等待。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