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4日 星期二

葉清來 (2):紡古織今:臺灣紡織成衣業的發展








------
幾天前推薦朋友參加
"2016年5月24-26日宏遠興業自辦展及紡織價值鏈研討會"
http://www.everest.com.tw/index_ch.aspx
這是該公司第4年的壯舉。
我有幸參加第2次(2014)與第4次(2016)。
就某層面,這是台灣的本土資源的一種集結與呈現。
每次參加,葉總都會送我2件新衣。
我都很客氣,挑些簡便的---蔡總統2015年的羽衣也可挑,我認為那價值稍高,沒選。
所以要謝謝葉先生給我們充實、開眼界的3天學習之旅。

----
沒注意到王金秋總經理報告。
王金秋新增了影像拼貼
宏遠興業自辦展及紡織價值鏈研討會






宏遠興業是紡織一貫製造廠,也是Nike, Adidas等國際運動休閒品牌的布料供應商
宏遠興業是台灣知名的紡織公司及一貫製造廠,同時也是Nike, Adidas, Patagonia, the North Face, Clumbia, Spyder 等知名國際品牌的布料供應商。
EVEREST.COM.TW

****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08801

紡古織今:臺灣紡織成衣業的發展


目錄

主編序|溫肇東
推薦序|王振寰
推薦序|施顏祥
推薦序|黃耀堂
作者簡介
前言

Chapter1 全球價值鏈的形成與動態演變:紡織成衣業全球化的歷史
引言:全球化下的紡織成衣業
一、緒論
二、紡織成衣業全球化的初始
三、紡織成衣業的全球化:價值鏈的構建過程
四、各國紡織成衣業對紡織業全球化的反應
五、跨國的紡織成衣供應鏈:新的工業生產分工模式
六、後配額時代的全球紡織業
七、紡織成衣價值鏈的全球演化與臺灣紡織業的未來

Chapter2 臺灣紡織業的環境與組織模式變遷
引言:變遷中的臺灣紡織產業
一、臺灣紡織業60年來的產業生態
二、紡織業面對的制度環境變遷
三、紡織業面對的技術環境變遷
四、廠商因應的組織變遷模式
五、演進還是宿命?

Chapter3 臺灣紡織業上市公司策略剖析
引言:紡織業者的生存戰略
一、背景
二、臺灣紡織業歷史發展的簡單回顧
三、臺灣紡織業者的生存之道
四、見微知著:具產業代表性的上市公司
五、紡織業上市公司分析
六、紡織業未來發展之機會

導言:從個案廠商看紡織成衣業的發展

Chapter4 個案分析(一)地靈人傑的迪化街布市傳奇
引言:迪化街布市傳奇
一、清代:迪化街聚落的誕生
二、日治時期:「人與市」的孕育
三、戰後紡織業承先啟後的關鍵
四、迪化街與臺灣紡織百年的交纏引繞

Chapter5 個案分析(二)資本技術密集的人纖崛起
引言:轉型升級的年代:經營與技術
一、遠東集團的世紀發展
二、力麗集團的奮起與策略
三、與時俱進的經營與布局

Chapter6 個案分析(三)中堅企業、隱形冠軍的形貌
引言:引領風潮的中堅紡織企業
一、厚積實力、掌握機緣,轉進技術深化的領先者:儒鴻企業
二、靠管理、理財靈活應變:聚陽實業
三、冷門出身到全球占有:薛長興工業
四、躍上國際的臺灣設計品牌:夏姿
五、快速時尚的臺灣通路品牌:iROO
六、崛起中的新銳設計師
七、小結

Chapter7 產學研合作:支援臺灣紡織業的相關機構
引言:紡織產業背後的支援
一、紡織產業與研發法人之互動
二、紡織人才之養成與培育
三、臺灣紡織之學術研究

結語:走過貿工技,邁向設計與品牌

附錄
1. 紡織業上市公司成立時間分布及規模一覽表
2. 紡織業上市公司歷年營收與10年長期成長率
3. 紡織業各上市公司之事業內容
4. 紡織業各上市公司之海外布局
5. 紡織業各上市公司價值鏈分析
6. 統計資料表
7. 紡織產業大事記

主編序

  政大企業史研究團隊始於10年前,由於幾位我的博班學生同時去修王振寰教授的課,我們都對臺灣產業發展及體制變遷的歷史有一些共同的興趣,接著剛好有資策會的研究案,又一起跨院、跨領域完成三年計畫。大家透過合作、互相學習,社群逐漸擴大成目前的十人左右,維持每個月有一次午餐會,交流溝通各自的研究心得。因企業史這類的文章少有適當的期刊可以發表,便決定以專書呈現我們的成果,過程中也都邀請同行學者專家審稿或參與討論,陸續出版了《家族企業還重要嗎?》、《百年企業‧產業百年》(民國100年),在相關產學領域引起一些注意,之後也有企業洽詢過一些合作案,但我們都很謹慎,希望維持研究的獨立性。

  二年多前,因緣際會有一筆研究經費供我們自由研究,我們決定以食、衣二個產業在臺灣的發展為研究標的,期望為這二個和民生比較攸關的產業史做一些守望與記錄。因過去工作的關餘,就由我負責紡織業的發展一書,幾位老師依照自己的背景及興趣,選定研究主題。我們不只在意臺灣紡織產業經營者的觀點,也拉出全球的政經脈絡,臺灣的體制、政策的變遷,以及支持產業的周邊機構,還有走過「貿、工、技」,在品牌、通路之外,還有什麼機會。在本書成形的過程中,團隊成員藉由每個月的定期會議彼此檢視寫作進度、交換意見,從而激盪出許多思辨的火花,最終將這些往復磨後的想法形諸文字。

  紡織業界的先進們在本書寫作的過程中,撥冗接受本團隊的訪問,不事分享在紡織業界多年的心得,以及對紡織產業的期許。在此由衷感謝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白志中所長、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黃偉基秘書長、遠東紡織蔡傳志先生、儒鴻企業洪鎮海董事長、薛長興工業薛敏誠總經理與黃玉玲副總伉儷、聚陽實業周理平董事長、力麗集團林文仲副董事長、大字紡織暨臺灣富綢張煜生董事長、遠東企業研究發展中心吳汝瑜執行長與褚智偉協理、宏遠興業葉清來總經理、臺灣時裝設計師黃嘉祥(Jasper Huang),以及西園29服飾創作基地林怡伶科長與玉美人(豐盈服裝)洪啟峰總經理,並銘謝艋舺服飾商圈發展促進會洪文和理事長接受團隊助理訪問,贈與本團隊相當稀有的《艋舺服飾商圈回憶錄》。業界諸位先進的實地訪問,充實了本書的內容,讓本書與業界現實更加貼近。

  在此也要特別感謝參與「臺灣紡織成衣業的發展」專書寫作工作坊的各位老師:文化大學紡織工程學系邢文灝老師、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潘美玲老師、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白志中所長、逢甲大學纖維與複合材料學系鄭國彬老師,諸位老師的評論意見讓本書篇章更為全面與精實,亦提供我們來自學研界的聲音。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陳介英所長,以及中研院臺史所謝國興所長在百忙之中也抽空擔任本書書面評論人,給予我們精闢的評論回應,於此特致銘謝。

  期望本書之問世,能夠增補過往這領域研究不足之處,建構更為完整,且全面的臺灣紡織業發展歷程,並以研究與訪問之所見所聞,為臺灣紡織業界發聲,為年輕的下一代留下可供閱讀的歷史。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