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日本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 (歌川広重) 漢清講堂
230 川端康成と東山魁夷 2018-05-04
禮拜天美術神遊 (12) :紀念Paul Klee ( 1879-1940),讀《克利的日記· 羅馬之旅 1901 》(中文1980 );Bauhaus 百年群英傳 (4):
反思 Facebook動態回顧 2020.12.20:王孝廉、郭豫倫。憂傷藍花 The blue flower /胡適之先生活在1984年《聯合文學 創刊號》梁實秋、吳大猷文章中。夏濟安與夏志清Walter Benjamin 的 The Arcades Project (1927-40?)相關的slides。Leadership and ambiguity: The American college president. 川端康成と東山魁夷。 少為人知的畫家莫迪里亞尼(Amedeo Modigliani)
【二元對坐.川端康成】日本文豪川端康成去年逝世50周年,本文作者反覆閱讀其他作家的文章和憶述,對川端的印象由「活得瀟灑」,變成一個話很少、孤獨而厭世的「沉默的人」;對於川端為何選擇以自殺作為人生句點,也多了一份理解。
//最近三四年,我看了一些川端的小說,也反覆閱讀了已故哲學家、作家梅原猛(1925-2019),已故作家瀨戶內寂聽(1922-2021)回憶與川端康成交往的多篇文章。在瀨戶內寫她乘坐大畫家岡本太郎的汽車去拜訪川端的文章中,川端幽默、熱情,還表現出作為名作家的「餘裕」。我的腦海中,會出現川端和4個藝妓走在京都街上的情景——這是十幾年前瀨戶內在一個座談會上描述,在京都街上和川端偶遇的回憶。對瀨戶內「這是怎麼回事」的疑問,川端很高興地笑着回答:「路上撿的。」這一軼事,我印象强烈,覺得川端活得瀟灑,有「餘裕」。但是,多讀一些作家撰寫有關川端的回憶、評論,看到的評價,還是「孤獨」、「官能」、「厭世」、「死」居多。這些天,我一邊散步,一邊整理自己從各種文獻中得到的川端印象,覺得他首先是一個「沉默的人」。
今年96歲的著名作家安西篤子女士1950年代的早期,在東京的一家酒店裏首次見到川端。那是她參加一位作家新著的出版紀念會,川端也一同參加。後來,在作家們的多次聚會上,安西和川端相見。不過,她回憶說,她和川端,始終沒能熟悉起來。
1960年代中期,同住在鐮倉的安西和川端,多次在這個不大的城市的小町街上相遇。安西寫道:「對我來說,川端先生是尊敬的老一輩作家,是《雪國》、《伊豆的舞娘》、《山之音》的作者。在街上和他相遇,我總是表達自己最大的敬意。本來是應該說上一兩句話的,但我總是不知該說什麼,只是點頭致意。結果,川端先生瞪大了那本來就很大的眼珠,久久地盯着我看,然後,他大體上會一絲不苟地向我點頭致意。」
安西也曾想去拜訪一下川端,和他好好聊聊。她說:「找一個人領我去川端先生家,這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她左思右想,還是覺得不應該打擾川端先生。就這樣,在安西內心搖擺不定的日子裏,川端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安西寫道:「川端先生愈來愈難接近了。四年後,他就那麼去世了。」//
川端康成(1899-1972)的『浅草紅団』("小說",1929~30)幾筆瑣事:不良老人 vs 不良少年、懂得敬愛、和氣,也有進步 (谷崎潤一郎),Jean Cocteau 《埃菲爾鐵塔的新娘和新郎 Les Mariés de la Tour Eiffel》,藤田嗣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