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 星期二

歐洲和北約領導人被邊緣化了How Finland's President Alexander Stubb Became Trump's Go-To EU Ally。正派的書生: 林嘉誠先生與林正杰同學


汪浩 在歐洲,川普成功迫使北約各國提高軍費,並在烏克蘭戰爭承擔更多責任。他清楚傳遞「歐洲安全歐洲自負」的訊息,讓美國逐步減輕負擔,將資源轉向亞太,為全球戰略重心再平衡鋪路。同時,他親自推動俄烏和平進程,先後與普丁、澤倫斯基及歐洲領袖會談,促使各方首次正面討論戰後安全保障架構。歐洲領袖甚至集體到訪白宮,顯示美歐烏在戰後秩序設計上的高度協調。





牟中原
川普接待普丁的現場,有B2 隱形轟炸機飛越現場。𠕇兩種看法,台派認爲川普在下馬威,另外則有人認為川普以頂級待遇巴結侵略者。其實這是非常的老招。
古代商朝為了鎮住週邊狄戎乃鑄青銅器以待四方之貴賓。請你以國之重器飲酒乃用青銅鼎,如果造反,這青銅就融之以造銅劍,又稱青銅劍,是中國古代一種以青銅鑄造的兵器,最早出現於商代,在春秋至秦漢時期成為軍隊的重要裝備。戰國時期劍身加長,約有五六十厘米長。 秦代則出現了八面棱形的銅劍。 我們就用這銅劍殺你片甲不留。
這青銅旣是禮器也是武器,以示國威。我不知道普丁領略,只能說人類的大腦萬年不變。鼎是禮也可以是兵器。這是老招。
#你要注意普丁步向川普握手時,正是B2 飛越上空時,它既是鼎也是劍。商湯以來的禮遇就是如此。氵























WSJ   在阿拉斯加舉行的川普-普丁峰會已經結束,但烏克蘭的和平尚未臨近。不過,圍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最有可能發生的兩種結局已日漸清晰。

 

烏克蘭可能會失去部分土地,但將作為一個擁有安全和主權(儘管領土縮小)的民族國家而倖存下來。另一種可能的結果是,烏克蘭既失去土地也失去主權,重新落入莫斯科的勢力範圍。

 

在阿拉斯加峰會之後,哪種結局會成為現實以及何時成為現實,都未變得更加明朗。這次峰會未能實現外交突破,令人失望。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對美國和歐洲推動的停火方案不屑一顧,該方案要求凍結當前戰線,隨後就烏克蘭領土控制權和烏克蘭安全保障問題進行談判。與之相對的是,普丁暗示他將繼續戰爭,直到烏克蘭和西方願意滿足莫斯科想要獲得的更大地緣政治目標。

 

普丁在阿拉斯加峰會後表示:「我們堅信,為了使烏克蘭問題的解決方案能夠得到持續和長久的落實,必須消除導致這場危機發生的所有根源問題,關於這一點已進行過反覆的討論,必須考慮到俄羅斯的所有合法關切,並且必須在歐洲乃至全世界的安全領域恢復公平的平衡。」






'European and Nato leaders chose moral grandstanding over diplomacy, and now they’re being sidelined'

“歐洲和北約領導人選擇道德作秀而非外交手段,現在他們被邊緣化了”


----
眾所周知,扁朝落幕後,除了陳水扁及家人,還包括謝清志、郭瑤琪陷官司,境遇極糟,較少人注意的是,曾任行政院研考會主委、考選部長的林嘉誠也遭政治追殺,致使書生性格的林嘉誠憂鬱症上身,這是否亦為其難以長命之因呢?
由於工作關係,80年代中後期即接觸過林嘉誠教授,對於他後期遭遇頗感慨。敬弔!
李筱峰
他是一位正派的書生。



 林嘉誠先生與林正杰同學

黃嘉光
//......一九八三年,林嘉誠老師在東吳政治系開了一門政治學方法論,是大三上、下學期的必修課。......但是,大三是我參與黨外運動的高峰,在東吳又剛好接手創辦東吳政治月刊,因為系學會預算有限,希望系刊能自給自足,我只能兼做廣告業務來籌措系刊的印製經費。創刊號刊登的深耕雜誌廣告成了我被攻擊的口實,他們甚至不指名地將黃老師等也一起打擊。
前進雜誌社總編輯耿榮水從情治單位得到消息,指出警備總部打算壓迫東吳大學開除我的學籍,於是林正杰、耿榮水就找林嘉誠老師一起在自立晚報開一個小型座談會,內容分兩次刊登,主旨是政府當局和教育單位應該對大學生多一些包容。
後來,因為政治系學會為大二的學弟妹辦理台北市議會旁聽,向衝堂的黃爾璇老師借課,請老師擇日再補課,我又剛好受系學會之託,找黨外市議員向市議會辦理東吳政治系學生旁聽黨外三劍客陳水扁、謝長廷、林正杰質詢,這件事竟然成為黃爾璇被解聘而我被記過的導火線。..//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18日電)知情人士證實,前總統陳水扁的團隊核心幕僚、前考選部長林嘉誠逝世,享壽73歲,林嘉誠曾任教的東吳大學社會系也發出訃告哀悼。林嘉誠歷任台北市副市長等職務,2014年也曾獲邀進前台北市長柯文哲競選團隊的市政顧問團。//

林嘉誠為台灣大學政治學博士畢業。曾歷任東吳大學教授、台北市政府研考會主任委員、台北市副市長、台北市都市計劃委員會主任委員、台灣銀行董事、國家科學委員會委員、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並於2004年至2008年出任考選部部長。

知情人士指出,林嘉誠擔任考選部長期間,做了許多開創性的改革,例如他非常重視特殊族群,因此對於性別平等、身心障礙與原住民等推出考試制度的白皮書,也創立國家菁英刊物,邀學者參與制度討論,另也將公務人員高普考從二試恢復為一試,並全面推動線上報名、以及報名費繳款多元化等。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也發出訃告「悼念林嘉誠老師,前考選部部長辭世,享壽73歲」並指出,林嘉誠於1981年至2004年間在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執教,開授社會研究法及政治學等課程。(編輯:林興盟)1140818






How Finland's President Alexander Stubb Became Trump's Go-To EU Ally
一方面,芬蘭總統是留法留美的,了解美國,擅打golf,另一方面。芬蘭跟俄羅斯打交道很有經驗 (2024直播Economist十,說過此 )。


Cai-Göran Alexander Stubb is a Finnish politician who has been the 13th president of Finland since 2024. He previously served as Prime Minister of Finland from 2014 to 2015. Wikipedia
Born: April 1, 1968 (age 57 years), Helsinki, Finland
Education: Paris-Sorbonne University (1994), Furman University · See more




Videos





6:21
YouTube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ow Finland's President Became Trump's Go-To EU Ally | WSJ
YouTube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go-to Syllabification: go-to

adjective • informal, chiefly North American

1 Denoting a person or thing that may be relied on or is regularly sought out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a relentlessly hands-on manager who is the go-to guy for any issues related to the 17-day festival


1.1 Sports Denoting a member of a sports team who can be relied on to score points if given the opportunity.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