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是馬英九「恢復中華」最後一役
從今日教育部長吳思華處理課綱爭議的底線可以看出,他所堅守的就是馬英九在一二年、一三年兩度對歷史課綱問題所訂下的原則:一、《憲法》高於史學方法理論;二、如果不能達到他老友王曉波想要的一舉「撥亂反正」,那麼他可以「容忍」台灣主體觀點和中國主體觀點並呈──用國民黨高層的用語是「台灣人史觀」與「中華民國史觀」並行。
很明顯地,課綱會走到今天這步,就是在馬英九指示下,教育部必須遵行的。會有朱雲鵬想出用課綱檢核小組「微調」的便宜行事,而教育部又找來王曉波、謝大寧與張亞中這些在史學能力上受質疑、意識型態壓倒一切的人來操刀,不就是急於想落實馬英九的指示?
新新聞-【封面故事】課綱是馬英九「恢復中華」最後一役
課綱走到今天這步,就是在馬英九指示下,教育部必須遵行的。課綱只是馬英九上任後一連串「撥亂反正」、「正名」、「恢復中華」的作為之一。這個把國族文化使命當中心思想的政治...
NEW7.COM.TW
七年「正名」不斷,迷戀中國的台灣總統
課綱走到今天這步,就是在馬英九指示下,教育部必須遵行的。課綱只是馬英九上任後一連串「撥亂反正」、「正名」、「恢復中華」的作為之一。這個把國族文化使命當中心思想的政治領導人,在位一天就要「明辨華夷」。
顧爾德
當高中歷史課綱問題炒得沸沸揚揚之際,整個政府就是由教育部長吳思華一個人出面當擋箭牌,勇敵千軍。行政院不見了,總統府更「嚴守府院分際」地沉默以對。
今天課綱爭議的始作俑者總統馬英九更不沾鍋地神隱了,只是透過黨政高層放話,稱課綱爭議是「台灣人史觀與中華民國史觀的差異」問題,新舊課綱並行是其底線。
中常會拍板,要教育部導正課綱
今天的課綱會走到這個地步,源於馬英九當年拍板定案的政策。時間是二○一二年七月十一日國民黨的中常會,當時歷史課綱爭議已引起爭議許久。
十一日當天,國民黨中常委邱毅提到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爭議。據邱毅在常會後對旺報以及中評社稱,馬英九當天「熱情洋溢地回答這一重要問題」,並「向他再三保證」,已請教育部長蔣偉寧處理課綱委員、審定委員人事,以及同心圓史觀等問題。
據邱毅引述,馬英九說他辦公桌上現正放著一疊即將出版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看了覺得很荒謬」,包括慰安婦問題、清朝統治寫成清領,以及把清朝、鄭成功、國民黨執政都視為外來政權等。馬英九說,這些不僅內容錯誤,更嚴重的是違反《憲法》。
馬英九明確地提到幾點:有關前朝聘任的教科書課綱委員、審定委員,他已責成教育部儘快處理;有關內容違反《憲法》的內容,應該要刪除;台灣史、中國史應該要合併為「本國史」。
而國民黨文傳會主委莊伯仲也向旺報表示,當天「馬主席的回應具體、明白」,並強調馬的明確立場就是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要以《中華民國憲法》為準則。而當立委鄭麗君六天後質疑馬英九下指導棋、把手伸進教育政策,莊伯仲亦即改口稱,馬英九當天只是裁示「請行政院轉請教育部慎重處理」。
吳思華的底線就是馬英九訂下
一年之後,因為出版社編製的教科書用「日據」送審時,審定委員會認為依一九九七年九年一貫國中課綱用「日治」,不符課綱而遭退件。出版社(其中一家出版社顧問是如今引起爭議的課綱檢核小組成員謝大寧)到處陳情,這再度讓馬英九表態。
當年七月十八日,馬英九參加退伍軍人協會紀念抗戰活動致詞時說,他從小到大都是用「日據」,但不反對有人用「日治」。他說,台灣是民主社會,對歷史有不同的看法,應該採包容態度,不硬性規定。
總統講話後,行政院長江宜樺立即找來教育部長蔣偉寧商量,最後決定在教科書審查上,「日據」及「日治」並行。不過,為「維護中華民國國家主權及民族尊嚴的立場」,政府行政機關公文書統一使用「日據」。
從今日教育部長吳思華處理課綱爭議的底線可以看出,他所堅守的就是馬英九在一二年、一三年兩度對歷史課綱問題所訂下的原則:一、《憲法》高於史學方法理論;二、如果不能達到他老友王曉波想要的一舉「撥亂反正」,那麼他可以「容忍」台灣主體觀點和中國主體觀點並呈──用國民黨高層的用語是「台灣人史觀」與「中華民國史觀」並行。
很明顯地,課綱會走到今天這步,就是在馬英九指示下,教育部必須遵行的。會有朱雲鵬想出用課綱檢核小組「微調」的便宜行事,而教育部又找來王曉波、謝大寧與張亞中這些在史學能力上受質疑、意識型態壓倒一切的人來操刀,不就是急於想落實馬英九的指示?
馬上撥亂反正「恢復中華」
馬英九親口說要教育部「儘快處理」前朝留下的審查委員的問題,這不算明目張膽的介入嗎?教育部敢不遵旨「慎重處理」?
課綱,只是馬英九在二○○八年上任後一連串「撥亂反正」、「正名」、「恢復中華」的作為之一。其他重要作為包括:
二○○五年八月,扁政府時代,總統府把中文繁體、簡體的總統府網站中,在「中華民國」之後,以括弧加注「台灣」,英文網頁則改為Republic of China(Taiwan)。
馬英九在○八年五二○上任當天第一件事就是把中文的「台灣」拿掉。當時在野黨立委諷刺,就職演說才稱「人民奮起,台灣新生」,一講完「台灣」馬上不見了。
上任才十天,外交部就在五月三十日通電外館,今後公文書以「訪華」取代「訪台」,稱對岸為「中國大陸」或「大陸」。外交部長歐鴻鍊解釋這是「配合新政府基調的權宜過渡措施」,他還說若稱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變成「一邊一國」。
歐鴻鍊說這個電文發出去前曾請示過馬英九。不料一周後,外交部就緊急剎車暫緩,歐鴻鍊改口說:「現在政府總是要多聽民意。」雖稱是聽到不同民意主張,其實更重要的是,當時很多外館還是扁時代的舊人,外交部擔心引起外反彈。
不過,馬英九並沒有放棄這項「正名行動」,一一年二月馬英九再度要求所屬應稱對岸為「中國大陸」,不准稱「中國」。
○八年六月十七日,馬英九視察陸軍官校,學校大禮堂的精神標語,也已將國軍信念從扁政府時代的「為台灣而戰」改回「為中華民國而戰」。稍早,在馬英九還未正式上任前幾天,軍方就表態輸誠,把軍報青年日報標語從「為台灣而戰」改回「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為台澎金馬百姓安全福祉而戰」。
台灣第一個祭黃陵的總統
同年八月,行政院院會直接廢止扁政府時代制訂的《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臺灣民主紀念館」又「正名」回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這個國民黨黨國圖騰再度恢復榮耀。不過取代「大中至正」四個字的「自由廣場」並未變更。
○九年四月,馬英九親自主祭遙祭黃帝陵儀式。之前祭典都由內政部長主祭,連兩蔣時代也是如此,而馬英九創了首例。
當時連戰正在陜西黃陵橋山軒轅殿參加黃帝祭禮,也許馬英九想和連戰較勁誰更像「炎黃子孫」。馬英九這個表達認同「中華民族」的舉動,也贏得北京好評。馬英九祭黃陵儀式之後中斷兩年,於一二年又恢復至今。
二○一○年九月,教育部把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的「華語」、「漢字」、「華語文」又分別改回「國語」、「漢字」和「中文」。之前課綱微調是杜正勝時代所為,之後由鄭瑞城公布,原訂二○一一年實施之前,又再度改回。
從馬英九上台之後一連串「正名」行動,可以看到一部分是緣於藍綠兩黨無謂、無實質性的意氣與文字之爭。
不過,更重要的是這位政治領導人一直把「恢復華夏正統」這個國族文化使命當做中心思想,在位一天就要「明辨華夷」。而現在的歷史課綱以及之後的十二年國教課綱,當然是不能退讓的百年大計──這也可能是他最後一個重要戰役。
一心向明月,北京不退讓
馬英九堅守「華夷之辨」北京當然大悅。只不過,北京對馬英九的正名,有如「一中各表」般都是內外有別。當台灣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O),但WHO內部文件仍以「中國台灣省」稱台灣時,馬英九徒呼負負──北京有因為馬英九的一心向明月而退讓嗎?
今天課綱爭議的始作俑者總統馬英九更不沾鍋地神隱了,只是透過黨政高層放話,稱課綱爭議是「台灣人史觀與中華民國史觀的差異」問題,新舊課綱並行是其底線。
中常會拍板,要教育部導正課綱
今天的課綱會走到這個地步,源於馬英九當年拍板定案的政策。時間是二○一二年七月十一日國民黨的中常會,當時歷史課綱爭議已引起爭議許久。
十一日當天,國民黨中常委邱毅提到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爭議。據邱毅在常會後對旺報以及中評社稱,馬英九當天「熱情洋溢地回答這一重要問題」,並「向他再三保證」,已請教育部長蔣偉寧處理課綱委員、審定委員人事,以及同心圓史觀等問題。
據邱毅引述,馬英九說他辦公桌上現正放著一疊即將出版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看了覺得很荒謬」,包括慰安婦問題、清朝統治寫成清領,以及把清朝、鄭成功、國民黨執政都視為外來政權等。馬英九說,這些不僅內容錯誤,更嚴重的是違反《憲法》。
馬英九明確地提到幾點:有關前朝聘任的教科書課綱委員、審定委員,他已責成教育部儘快處理;有關內容違反《憲法》的內容,應該要刪除;台灣史、中國史應該要合併為「本國史」。
而國民黨文傳會主委莊伯仲也向旺報表示,當天「馬主席的回應具體、明白」,並強調馬的明確立場就是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要以《中華民國憲法》為準則。而當立委鄭麗君六天後質疑馬英九下指導棋、把手伸進教育政策,莊伯仲亦即改口稱,馬英九當天只是裁示「請行政院轉請教育部慎重處理」。
吳思華的底線就是馬英九訂下
一年之後,因為出版社編製的教科書用「日據」送審時,審定委員會認為依一九九七年九年一貫國中課綱用「日治」,不符課綱而遭退件。出版社(其中一家出版社顧問是如今引起爭議的課綱檢核小組成員謝大寧)到處陳情,這再度讓馬英九表態。
當年七月十八日,馬英九參加退伍軍人協會紀念抗戰活動致詞時說,他從小到大都是用「日據」,但不反對有人用「日治」。他說,台灣是民主社會,對歷史有不同的看法,應該採包容態度,不硬性規定。
總統講話後,行政院長江宜樺立即找來教育部長蔣偉寧商量,最後決定在教科書審查上,「日據」及「日治」並行。不過,為「維護中華民國國家主權及民族尊嚴的立場」,政府行政機關公文書統一使用「日據」。
從今日教育部長吳思華處理課綱爭議的底線可以看出,他所堅守的就是馬英九在一二年、一三年兩度對歷史課綱問題所訂下的原則:一、《憲法》高於史學方法理論;二、如果不能達到他老友王曉波想要的一舉「撥亂反正」,那麼他可以「容忍」台灣主體觀點和中國主體觀點並呈──用國民黨高層的用語是「台灣人史觀」與「中華民國史觀」並行。
很明顯地,課綱會走到今天這步,就是在馬英九指示下,教育部必須遵行的。會有朱雲鵬想出用課綱檢核小組「微調」的便宜行事,而教育部又找來王曉波、謝大寧與張亞中這些在史學能力上受質疑、意識型態壓倒一切的人來操刀,不就是急於想落實馬英九的指示?
馬上撥亂反正「恢復中華」
馬英九親口說要教育部「儘快處理」前朝留下的審查委員的問題,這不算明目張膽的介入嗎?教育部敢不遵旨「慎重處理」?
課綱,只是馬英九在二○○八年上任後一連串「撥亂反正」、「正名」、「恢復中華」的作為之一。其他重要作為包括:
二○○五年八月,扁政府時代,總統府把中文繁體、簡體的總統府網站中,在「中華民國」之後,以括弧加注「台灣」,英文網頁則改為Republic of China(Taiwan)。
馬英九在○八年五二○上任當天第一件事就是把中文的「台灣」拿掉。當時在野黨立委諷刺,就職演說才稱「人民奮起,台灣新生」,一講完「台灣」馬上不見了。
上任才十天,外交部就在五月三十日通電外館,今後公文書以「訪華」取代「訪台」,稱對岸為「中國大陸」或「大陸」。外交部長歐鴻鍊解釋這是「配合新政府基調的權宜過渡措施」,他還說若稱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變成「一邊一國」。
歐鴻鍊說這個電文發出去前曾請示過馬英九。不料一周後,外交部就緊急剎車暫緩,歐鴻鍊改口說:「現在政府總是要多聽民意。」雖稱是聽到不同民意主張,其實更重要的是,當時很多外館還是扁時代的舊人,外交部擔心引起外反彈。
不過,馬英九並沒有放棄這項「正名行動」,一一年二月馬英九再度要求所屬應稱對岸為「中國大陸」,不准稱「中國」。
○八年六月十七日,馬英九視察陸軍官校,學校大禮堂的精神標語,也已將國軍信念從扁政府時代的「為台灣而戰」改回「為中華民國而戰」。稍早,在馬英九還未正式上任前幾天,軍方就表態輸誠,把軍報青年日報標語從「為台灣而戰」改回「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為台澎金馬百姓安全福祉而戰」。
台灣第一個祭黃陵的總統
同年八月,行政院院會直接廢止扁政府時代制訂的《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組織規程》,「臺灣民主紀念館」又「正名」回中正紀念堂。蔣介石這個國民黨黨國圖騰再度恢復榮耀。不過取代「大中至正」四個字的「自由廣場」並未變更。
○九年四月,馬英九親自主祭遙祭黃帝陵儀式。之前祭典都由內政部長主祭,連兩蔣時代也是如此,而馬英九創了首例。
當時連戰正在陜西黃陵橋山軒轅殿參加黃帝祭禮,也許馬英九想和連戰較勁誰更像「炎黃子孫」。馬英九這個表達認同「中華民族」的舉動,也贏得北京好評。馬英九祭黃陵儀式之後中斷兩年,於一二年又恢復至今。
二○一○年九月,教育部把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的「華語」、「漢字」、「華語文」又分別改回「國語」、「漢字」和「中文」。之前課綱微調是杜正勝時代所為,之後由鄭瑞城公布,原訂二○一一年實施之前,又再度改回。
從馬英九上台之後一連串「正名」行動,可以看到一部分是緣於藍綠兩黨無謂、無實質性的意氣與文字之爭。
不過,更重要的是這位政治領導人一直把「恢復華夏正統」這個國族文化使命當做中心思想,在位一天就要「明辨華夷」。而現在的歷史課綱以及之後的十二年國教課綱,當然是不能退讓的百年大計──這也可能是他最後一個重要戰役。
一心向明月,北京不退讓
馬英九堅守「華夷之辨」北京當然大悅。只不過,北京對馬英九的正名,有如「一中各表」般都是內外有別。當台灣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O),但WHO內部文件仍以「中國台灣省」稱台灣時,馬英九徒呼負負──北京有因為馬英九的一心向明月而退讓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