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歌德的中篇小說《親和力》,歌德的《談話錄》自己的話18290209。 伏爾泰最優秀的詩作之一:...我愛您,公主....... 懷疑拜倫作品裡能否機取對純粹的人的形成非常有用的東西?....一切偉大的東西,一旦我們覺察到它,都有教育意義。《談話錄》18281216 pp..375~376 中文翻譯,本雅明論文等

 

歌德的中篇小說《親和力》,歌德的《談話錄》自己的話1829年02月09 p.382。

........小說中的人物米德勒想必有幾分真實性,而且在人世間不只一次存在。《親和力》裏沒有一行不是我親身經歷過的,這裡面包含更多東西,不事任何人讀一遍時就接受得了的。

-----

我愛您,公主,我敢於向您說出這一點。

眾神在我醒來的時候並沒有完全 棄我,
我只失去我的王國。

排除、捨棄。如:「一切陋習,都應摒棄。」

....... 拜倫

歌德的《談話錄》18281216  pp..375~376




Souvent un peu de vérité

Se mêle au plus grossier mensonge:

Cette nuit, dans l'erreur d'un songe,

Au rang des rois j'étais monté.

Je vous aimais, princesse, et j'osais vous le dire!

Les dieux à mon réveil ne m'ont pas tout ôté;

Je n'ai perdu que mon empire.27 

Souvent un peu de vérité Se mêle au plus grossier mensonge: Cette nuit, dans l'erreur d'un songe, Au rang des rois j'étais monté. Je vous aimais, princesse, et j'osais vous le dire! Les dieux à mon réveil ne m'ont pas tout ôté; Je n'ai perdu que mon empire.27 

小小的真話,

常夾雜著最彌天大謊:

昨夜,在一場錯誤的夢中,

我登上了國王的寶座。

我愛你,公主,我敢告訴你!

諸神在我醒來後,並沒有奪走我的一切;

我只是失去了我的帝國。 27


by MS Rivière2003Cited by 1 — Voltaire's relationship with Louisa Ulrica, Princess of Prussia and. Queen of Sweden, sheds considerable light on his personality and his ability to orchestrate ...



AI Overview
Voltaire wrote several poems and letters to Princess Wilhelmina of Prussia, sister of Frederick the Great, and to Queen Louisa Ulrika of Sweden, also Frederick's sister. These writings often celebrated their intelligence, wit, and patronage of the arts and sciences. He addressed poems like "To Her Royal Highness, the Princess of *", which praised the princess's intellectual pursuits and use of time. 



----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20世紀最富原創性和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一生顛沛流離,去世后聲名鵲起,是其所處時代的「異數」,被公認為「歐洲最后一位知識分子」。

~~~~~
《人物志12•在不確定中游走:本雅明傳》作者毛姆•布羅德森借助大量一手資料,全面展示了本雅明「在不確定中游走」的一生:他優裕的童年生活,以及他那個猶太資產階級大家庭的沖突;他在德國青年運動時期的活躍身影,以及理想主義、社會主義和猶太復國運動對他的影響;他在不同時期的著述和譯著引起的批評和紛爭,以及他悲慘的流亡生活和他的「不確定性死亡」……

毛姆•布羅德森(Momme Brodersen),1951年出生,德國學者,本雅明研究者,1977年起在意大利巴勒莫大學講授德語及相關課程,曾在多家德國媒體發表文章,並有多部本雅明研究專著問世。

本雅明傳 蘭州:敦煌文藝,2000=在不確定中游走:本雅明傳,北京:金城出版社,2013

目錄
第一卷 在柏林的童年和青年時代(1892—1901)
第二卷 弗里德里希大帝學校(1901—1912)
第三卷 弗萊堡和柏林的學生時代(1912—1915)
第四卷 慕尼黑和伯爾尼(1915—1919)
第五卷 德國通貨膨脹巡禮(1919—1924)
第六卷 從莫斯科到巴黎(1925—1929)
第七卷 文學戰場上的謀略家(1929—1933)
第八卷 活着的憂傷:流亡中的本雅明(1933—1940)
本雅明年表
譯后記
~~~

本雅明 作者: (英)萊斯利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利用本雅明的日記、自傳性作品和最新發表的全部書信,詳盡細致地敘述了本雅明的生存環境和思想。伊斯特·萊斯利所著的《本雅明》有32幅珍貴圖片。
她把本雅明放在中產階級的生活背景之中,探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德國動盪的社會、政治和經濟狀況;講述了本雅明生前對玩具、立體圖書、旅行和船只等怪異的愛好;呈現了一位深陷敵視環境之中而思想胸懷卻極為寬廣的知識分子的多彩肖像。


目錄
縮寫表
第一章 本雅明遺稿
第二章 青年時代:1892-1916年
第三章 出人頭地:1917-1924年
第四章 撰文立著:1925-1929年
第五章 文人學者:1930-1932年
第六章 隱姓埋名:1933-1937年
第七章 作家之障:1938-1940年
第八章 后記
參考文獻
人名表
~~~
劉北成 本雅明:思想肖像 上海人民,1998
~~~

論瓦爾特.本雅明:現代性、寓言和語言的種子郭軍 曹雷雨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011
這本《論瓦爾特‧本雅明——現代性寓言和語言的種子》的作者阿多諾、德里達、哈貝馬斯、保羅‧德曼等,都是重要的歐美知識分子,他們從各個角度對本雅明進行了解讀。本雅明的眾多主題——寓言、語言、現代性、猶太神學等,在這些解讀中呈現出復雜而多樣的面孔。 

目錄

序言︰本雅明的關懷
語言論與翻譯論
土星視角與差異問題︰對瓦爾特‧本雅明的語言論的思考
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的“創世記”
巴別塔
“結論”︰瓦爾特‧本雅明的“翻譯者的任務”
知識論與經驗論
本雅明《文集》導言
世俗啟迪的基本原理
光暈以及自然的生態美學
《拱廊計劃》中的經驗與唯物主義
深海采珠人
歷史哲學與文化批判
19世紀歷史哲學的寓言
瓦爾特‧本雅明和他的天使
“格格不入”︰瓦爾特‧本雅明《歷史哲學論綱》中辯證的文化概念
打碎萬花筒︰本雅明的文化史批判
文化作為法西斯統治的幫凶︰本雅明對法西斯主義癥候的診斷
資本主義現代精神批判
神學與馬克思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還是政治彌賽亞主義?——闡釋《關于歷史概念》的論點
馬爾庫塞與本雅明︰浪漫的維度
瓦爾特‧本雅明︰提高覺悟抑或拯救性批判
後記

*******
本雅明:作品與畫像,孫冰編,北京:文匯,1999

目錄

本雅明的作品
開箱整理我的藏書
單向街(選譯)

加油站
早餐室
一百一十三號
男人
作家的標準時鐘
回來!全部赦免!
中國古董
墨西哥大使館
注意:請保存這些新品種植物!
內政部
降半旗
合格的書籍鑑定者
請勿在此處張貼
十三號
擴建的房子
古董商店
弧光燈
失物招領處
勇士紀念碑
綜合診所
房間出租
辦公用具
自助餐廳
專業技術諮詢
五金店
醫生的夜診鬧鍾
阿雷雅娜夫人――左邊第二個院子
賭場
流浪漢禁止入內
天文館

弗蘭茨・卡夫卡
普魯斯特的意象
什麼是史詩劇?
翻譯家的任務
論歷史哲學


為本雅明畫像
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 漢娜・阿倫特
Ⅰ駝背人
Ⅱ黑暗時代
Ⅲ潛水採珠員
《單向街》英文本導言

~~~
2013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本雅明作品系列  13本
2017.1.16 查,約出版6本
~~~~~
原作名: Ursprung des deutschen Trauerspiels
德國悲劇的起源, 陈永国译 , 北京:文化藝術,2001
《德國悲劇的起源》是本雅明最重要的代表作目錄
譯者前言
認識論一批評序言
論文的概念―知識與真理―哲學的美―概念的分化與分散―理念即構型―語言即理念―非分類性理念―布爾達赫的唯名論―真實主義,綜合,歸納―克羅齊與藝術樣式―起源―單子論―對巴羅克悲劇的忽視和誤釋―“欣賞”―巴羅克與表現主義―維護穹窿
悲悼劇與悲劇
悲悼劇的巴羅克理論―微不足道的亞里士多德影響―作為悲悼劇內容的歷史―君主理論―拜占庭淵源―希律戲劇―優柔寡斷―作為受難者的暴君,作為暴君的受難者―對受難劇的低估―基督教編年史與悲悼劇―巴羅克戲劇的內在性―表演與反映―作為造物的君主―榮譽―歷史精神的毀滅―背景―作為聖人和陰謀家的弄臣―悲悼劇的說教意圖
福爾克特的《悲劇的美學》―尼采的《悲劇的誕生》―德國唯心主義的悲劇理論―悲劇與傳奇―王權與悲劇―新舊“悲劇”―悲劇的死亡框架―悲劇,修辭和柏拉圖的對話―悲悼與悲劇―狂飄突進運動,古典主義―正劇,木偶劇―作為喜劇人物的陰謀家―命運劇中命運的概念―自然與悲劇的罪過感―舞台道具―魔幻時刻與鬼魂世界
辯解的學說,憂鬱―君主的憂鬱―身體與靈魂的憂鬱―土星學說―寓意畫:狗,球體,石頭―懶惰與不忠―哈姆雷特
寓言與悲悼劇
古典主義中的象徵與寓言―浪漫主義中的象徵與寓言―現代寓言的起源―例子與說明―寓言闡釋的二律背反―廢墟―寓言的無靈性―寓言的破碎
寓言人物―寓言性間曲―字幕與箴言―意象―巴羅克語言理論的諸方面―亞力山大體―語言的破碎―歌劇―里特爾論書寫
作為寓意畫的屍體―諸神的身體與基督教―悲悼與寓言的起源―撒旦的恐怖和諾言―沉思的局限―神秘的思考


~~~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論藝術,許綺玲譯,台北:台灣攝影,1998; 廣西師範,2004,許綺玲、林志明譯

我們的藝術發展已頗具型制規模,其類別與用途的制訂時代,和我們今天極為不同,而過去的制訂者對事物所能發揮的作用力比起我們今天能作的實在微不足道。我們掌握的媒介有著驚人的成長,其適應性、準確性,與激發的意念、習慣,都在向我們保證不久的將來在「美」的古老工業裡會產生徹底的改變。一切藝術都有物理的部份,但已不能再如往昔一般來看待處理,也不可能不受到現代權力與知識運作的影響。二十年來,不論是材料、空間或時間都和往日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應期待的是如此重要的新局面必會使一切藝術技術改頭換面,從而推動發明,甚至可能巧妙地改變藝術本身的觀念。----保羅。梵樂希,「無所不在的征服」,藝術文件

  • 攝影小史
  •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 人名索引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北京:中國城市,2002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浙江文藝,2005

~~~~~
本雅明文選,陳永國 / 馬海良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

內容簡介  · · · · · ·

作者簡介  · · · · · ·

本書是“知識分子圖書館”的一種。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猶太人。他是20世紀罕見的天才,真正的天才,是“歐洲最後一名知識分子”。本雅明的一生是一部顛沛流離的戲劇,他的卡夫卡式的細膩、敏感、脆弱不是讓他安靜地躲在一個固定的夜晚,而是驅使他流落整個歐洲去體驗震驚;本雅明的孤獨是喧嘩和運動背景下的孤獨,這種孤獨既令人絕望,又摧發希望,本雅明的寫作就永遠徘徊在絕望和希望之間,大眾和神學之間,這種寫作因此就獲得了某種暖昧的倫理學態度。曖昧正是本雅明的特性之一,他的身份,他的職業,他的主題,他的著述,他的信仰,他的空間,他的只言片語,都不是確定的,都是難以分類的。真正確定的,只有一點,那就是他的博學、才華和敏銳的辯證融會,正是這種融會,留給了20世紀一個巨大背景和一個思考空間。

目錄  · · · · · ·

前言本雅明學術思想述略
一批評概念/內在批判/寓言
德國浪漫主義的批評概念(節選)(1920)
歌德的《親和力》(1911—1922)
——獻給尤拉·科恩
德國悲劇的起源(節選)(1928)
二詩歌/小說/新聞
超現實主義(1929)
——歐洲知識界之最後一景
卡爾·克勞斯(1930—1931)
弗朗茨·卡夫卡(1934)
三語言/翻譯/敘事
論語言本身和人的語言(1916)
翻譯者的任務(1921)
講故事的人(1936)
——尼古拉·列斯科夫作品隨想錄
什麼是史詩劇?(1939)
四律法/文化/歷史
暴力批判(1921)
單向街(1928)
歷史哲學論綱(1940)
譯後記
~~~~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