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

"輝達GPU聯手英特爾CPU"

 "輝達GPU聯手英特爾CPU"這其實很自然的。

看輝達鼓吹第2輪的國家 (日本,英國,法國,澳洲等等)之超級電腦更新,就是將其GPU聯手原有的英特爾CPU組成的超級電腦......

陳顯立

昨天晚上傳出輝達入股 Intel 的消息,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猜資金面的意義,像是估值、現金流或市場信心。

但我想談的焦點不在資金,而在觀念。這投資提醒我們的是真正推動產業往前走的,往往是思維的碰撞與結構的整合,不僅是帳面上的數字。
CPU 的設計哲學重視單點極致,像是一條路向下鑽得更深。
GPU 的設計哲學重視大規模並行,像是同時開啟許多條小路,把整體進度往前推。
兩者沒有高下之分,只有適用範圍不同。人工智慧的崛起,正是因為並行運算能把大量任務一口氣推進。
當一間以 CPU 見長的公司,和一間以 GPU 稱霸的公司選擇彼此靠近,代表的是兩種思維開始對話,深度與廣度尋找新的組合,產業也因此出現新的路徑。
放回台灣的現實。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創業者多、想法多、執行力也很強,這些都是珍貴的資產。
但當外部衝擊來臨,單點火力往往撐不住市場波動。分散的力量需要被聚合,個別的專長需要彼此賦能,才有能力站上更大的賽道。
與其一家公司想把所有能力都練到滿,不如讓專長彼此相接,像把深度的 CPU 思維與廣度的 GPU 思維對接,讓價值鏈彼此放大。
我做過一次親身實驗,也因此更加確信整合的力量。我主導的富盈數據字媒體計畫,串聯三千個網站與上千名部落客,大家把內容與流量匯集在同一個平台系統上,讓數據分析與商業變現形成正循環。三年完成規模化,第三年營收可突破五億元。這不是某一個人有多強,而是很多人把各自的一盞燈點亮,並且願意把光連在一起。當光彼此相連,市場就看得見。
因此我相信,台灣中小企業要提高成功率,就需要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承認彼此的邊界與長處,深耕者把效率做到極致,擴張者把連結做到極致,別把對方視為對立,而是視為互補。
第二件事是建立可複製的合作模組,不是一次性的專案合作,而是可以被複製到不同夥伴和場景的流程與工具,像標準化的數據接口、共享的內容規格與透明的分潤規則。
第三件事是讓賦能變成日常管理的一部分,把培訓、資源共享與共同行銷內建在合作關係中,讓合作不是偶發事件,而是組織運作的基本設定。
輝達選擇投資而Intel 願意打開門,我們讀到的訊號很清楚。這個時代需要專注,也需要並行。需要強者更強,也需要串聯讓更多人被看見。
台灣的每一個小火花都有價值,只要願意接在一起,就能匯成一道真正照亮市場的光。
只要我們把心拉近一點,把資源連在一起,讓整合共榮成為我們的日常,下一個被世界看見的故事,就可能在你我手上誕生。
@追蹤者大。 @追蹤者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