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中(韓語:김대중/金大中 Kim Dae-Jung,1924年1月6日—2009年8月18日),號後廣(후광)[註 1],別名忍冬草(인동초)[10],本貫金海金氏[2]:2-7,韓國政治家,大韓民國第15任總統,在朴正熙、全斗煥獨裁政權期間多次因民主鬥爭入獄,被稱為「亞洲的曼德拉」,200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1][12][9]。
金大中原本是位企業家,韓戰後棄商從政,成為在野黨民主運動領袖。在朴正熙、全斗煥軍政獨裁期間,他曾五次死裡逃生,經歷了六年獄中生活和十年的軟禁、流亡生涯,屢次遭到軍政當局囚禁、流放、車禍謀殺、判處死刑等迫害[1]。在其四十多年的政治競選和民主鬥爭中,金大中屢敗屢戰,最終於1997年當選為韓國第十五任總統[13]。1998年2月25日,金大中正式宣誓就任,入主青瓦台,成功實現了韓國現代史上朝野政黨首次政權和平交替[11][14]。
金大中執政期間致力復甦遭受亞洲金融風暴打擊的韓國經濟,改革韓國的經濟體制,使韓國成功完成企業民營化和產業結構轉型;在對北問題上,他採取「陽光政策」,曾在2000年成功進行首次南北雙邊會談,並在同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9];另外,他通過協調發展與美國、日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的關係有效維護了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提升了韓國的國際地位與威望[15]。
金大中1956年由天主教漢城總教區盧基南總主教付洗成為一位天主教友,聖名為托馬斯·摩爾(Thomas More)[註 2],代父是當時韓國副總統張勉[2]:40[17]。金大中的座右銘是「敬天愛人」,也是他一生奉行的理念[18]。
Kakuei Tanaka ( 田中 角栄 1918-1993)
有意思的文章。其實,法國等國也有類似:基礎建設工程等,"或"可貪財,不過,要給後人留下好的建設。
Kakuei Tanaka ( 田中 角栄 1918-1993)的重要"日本列島的宏圖大略" 著作,在臺灣可找到譯本(約1972年)。我們大二的某課的課外參考書。
Japan has a deep tolerance for bribery scandals, especially those involving popular politicians

Japan is gripped by nostalgia for a corrupt former prime minister
Fondness for Kakuei Tanaka suggests a distaste for his grandson, Shinzo Abe
ECON.ST
個人生涯[編輯]
生平[編輯]
- 1918年(大正7年)出生於新潟縣一個農戶家庭。
- 1939年(昭和14年)參軍,被派駐於滿州國。
- 1941年(昭和16年)回國,加入坂本工程公司。
- 1942年(昭和17年)接管坂本公司,改名為田中工程公司。
- 1950年(昭和25年)任長岡鐵路公司總經理。
- 1953年(昭和28年)任理研化學公司董事。
- 1954年(昭和29年)任日本自由黨副幹事長(翌年日本自由黨、日本民主黨合併成自由民主黨)。
- 1957年(昭和32年)出任郵政大臣。
- 1961年(昭和36年)任自民黨政務調查會長。
- 1963年(昭和38年)出任大藏大臣。
- 1965年(昭和40年)任自民黨幹事長。
- 1966年(昭和41年)黑霧事件 (政界)
- 1971年(昭和46年)任通商產業大臣。
- 1972年(昭和47年)出任內閣總理大臣。同年9月底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日中聯合聲明》,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同年,與中華民國斷交。
- 1973年(昭和48年)與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簽署聯合聲明。
- 1974年(昭和49年)被《文藝春秋》揭發金權問題,辭去首相和自民黨總裁職務。
- 1976年(昭和51年)洛克希德事件曝光,退出自民黨。
- 1983年(昭和58年)因洛克希德事件,被東京地方法院判處4年徒刑、罰款5億日元。他最終並無服刑。
- 1993年(平成5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