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人物 To Mention Only A FEW.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20251118 紀念陳耀昌醫師 : Rudolf Julius Arnheim (1904~2007,102歲) 《陽光寓言: 心理學、藝術及其他領域的觀察》(Parables of Sun Ligh: Observations on Psychology, the Arts, and the Rest)等等:福樓拜《情感教育》弗雷德里克的透明網絡與他的雅克·阿爾努的實體進行比較!羅伯特·穆齊爾稱他的英雄烏爾里希為“沒有個人身份/諸品質的人”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n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劉向《 說 苑 》英譯 君子: man of quality. 我在豐泰的經營回憶錄1971-2021 / 王秋雄著 開卷就講個台中鞋廠員工的品質故事



Rudolf Julius Arnheim (1904~2007,102歲) 《陽光寓言: 心理學、藝術及其他領域的觀察》(Parables of Sun Ligh: Observations on Psychology, the Arts, and the Rest)等等




陽光寓言 心理學、藝術及其他領域的觀察







Rudolf Julius Arnheim魯道夫·阿恩海姆 (1904~2007,102歲) 《陽光寓言: 心理學、藝術及其他領域的觀察》(Parables of Sun Ligh: Observations on Psychology, the Arts, and the Rest) (全球發行 1990年7月)




昨天大家知道陳耀昌醫師過世的消息,我在臉書讀到的數十則感言/記事,多言之有物,可見陳耀昌醫師為人的許多面向。
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Julius Arnheim (1904~2007,102歲) 的所有著作均由加州大學出版社出版;《陽光寓言: 心理學、藝術及其他領域的觀察》369頁,可能是唯一缺索引的。
我記得有一則是關於許多論文,書等,其作者多引用他位名人/作者的著作和會面, Arnheim教授感嘆他們通常辜負難得的會面 (ENCOUNTERS)機會或不了解作品的深意.....
我在漢清講堂 YOUTUBE 有數片/數篇與陳醫師和杭之等人, 與他交往的故事,感想。BLOG PEOPLE 內有5篇記事,這些以後再整理。
https://www.youtube.com/@hcitaiwanforum2455/videos
// ;作者有電影相關作品,所以會評論小津Ozu的電影中,"思與言" 的處理,更有有不少 《 神曲 》 相關觀察;朋友翻譯作品援助的見解: 彭淮棟 《 孚士德博士 》;梁永安譯福樓拜《情感教育》弗雷德里克的透明網絡與他的雅克·阿爾努的實體進行比較!羅伯特·穆齊爾稱他的英雄烏爾里希為“沒有個人身份/諸品質的人”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n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 劉向《 說 苑 》英譯 君子: man of quality. 我在豐泰的經營回憶錄1971-2021 / 王秋雄著 開卷就講個台中鞋廠員工的品質故事//
(//多年來,被譽為藝術心理學領導人物的魯道夫·阿恩海姆一直堅持記筆記,記錄觀察、想法、疑問,甚至(在日本生活一年後)還創作了俳句。
The lion cage smell
Of Eucalyptus trees
California
其中一些筆記後來被收錄到他享譽全球的著作中,例如《藝術與視覺感知》、《視覺思維》和《中心的力量》(見下文列表)。如今,他從剩餘的筆記中精選出本書的內容。對於所有阿恩海姆作品的愛好者,以及任何對藝術、自然和人類生活背後的秩序抱持濃厚興趣的人來說,本書都將是一次愉悅的閱讀體驗。它如同一個思想的搖籃,孕育著他在心理學和藝術領域的許多見解和觀察。 「我避免了單純的影像,也避免了單純的思考,」阿恩海姆在引言中寫道,「但每當我觀察到的某個片段或讀到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從中獲得我從未發現的洞見時,我都會把它記錄下來,珍藏起來。」書中也穿插著他個人生活的片段——他的妻子、他的貓、他的學生、他的貓和鄰居。他總是以他標誌性的寫法,具體生動地描繪生活,常常妙語連珠,有時甚至帶點俏皮。
在這些記錄的生活與思考交織的文字中,心理學和藝術自然佔據了重要地位。但哲學、宗教和自然科學也豐富了這些主題——它們總是以一種能夠激發讀者感官的方式呈現,讀者或許會受到狄蘭·托馬斯的啟發,跟隨阿恩海姆的筆觸,一同領略“陽光的寓言、綠色教堂的傳說以及童年時反復吟誦的田野”。
這是一本智慧的書, 1959~1986年的心得隨筆,處處珠璣,有如加強版的《讀者文摘》的《珠璣集》專欄,都選載了簡單、風趣、有灼見的故事妙語/妙譯 (作者書中約5種歐語)。//)
據Parables of Sun Light 一書所記(1977年10月23日),談到所謂用語上的「世風日下」(The corrosion of language)。 ---它談一位青年人打電話到旅館,要陪作者Rudolf Arnheim (著名的藝術-心理學家)去演講處。作者說兩分鐘之後用大廳見,該青年答:「terrific! 」
作者覺得,這字眼的原先意思是「可怕的、嚴重的、嚇唬人的、難以忍受的……」
而現在竟然淪為「太好了!」
這樣一來,萬一有一天,地球真的與某一慧星相撞,那時候,不知道還有什麼形容詞可用。這簡直是語言的「腐蝕」。
HC認為,作者的有感而發,也沒什麼道理,因為語言是約定俗成的東西。 根據牛津大學出版的《20世紀新字選》,此用法1930年開始使用。《牛津英語同義詞詞典》:各代有其「驚奇、崇拜」熱情的口語,其中最為耐用的是terrific。我在1980年代才懂得它的意義。
它的說明,我認為思果翻譯的可參考,所以改寫、錄抄:
「terrific這詞和terrible一樣,都與拉丁文terrere(嚇唬)有關,也和英文terror有關。不過terrific現在的意思含 糊,日常可以用來形容任何極端的事務(extreme)、極大的(extreme big)、極好的(extreme good)等等。」
例子:
We faced a terrific problem.(我們碰到極棘手的問題。)
My fish was a terrific size. (我的魚極大尾。)
We had a terrific time.(我們過一段極歡樂的時光。)
terrific (VERY GREAT) adjective INFORMAL
used to emphasize the great amount or degree of something:
The police car drove past at a terrific speed.
hc iTaiwan forum




//多年來,被譽為藝術心理學領導人物的魯道夫·阿恩海姆一直堅持記筆記,記錄觀察、想法、疑問,甚至(在日本生活一年後)還創作了俳句。其中一些筆記後來被收錄到他享譽全球的著作中,例如《藝術與視覺感知》、《視覺思維》和《中心的力量》(見下文列表)。如今,他從剩餘的筆記中精選出本書的內容。對於所有阿恩海姆作品的愛好者,以及任何對藝術、自然和人類生活背後的秩序抱持濃厚興趣的人來說,本書都將是一次愉悅的閱讀體驗。它如同一個思想的搖籃,孕育著他在心理學和藝術領域的許多見解和觀察。 「我避免了單純的影像,也避免了單純的思考,」阿恩海姆在引言中寫道,「但每當我觀察到的某個片段或讀到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從中獲得我從未發現的洞見時,我都會把它記錄下來,珍藏起來。」書中也穿插著他個人生活的片段——他的妻子、他的貓、他的學生、他的貓和鄰居。他總是以他標誌性的寫法,具體生動地描繪生活,常常妙語連珠,有時甚至帶點俏皮。

在這些記錄的生活與思考交織的文字中,心理學和藝術自然佔據了重要地位。但哲學、宗教和自然科學也豐富了這些主題——它們總是以一種能夠激發讀者感官的方式呈現,讀者或許會受到狄蘭·托馬斯的啟發,跟隨阿恩海姆的筆觸,一同領略“陽光的寓言、綠色教堂的傳說以及童年時反復吟誦的田野”。

這是一本智慧的書, 1959~1986年的心得隨筆,處處珠璣,有如加強版的《讀者文摘》的《珠璣集》專欄,都選載了簡單、風趣、有灼見的故事妙語/妙譯 (作者書中約5種歐語)。


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Julius Arnheim (1904~2007,102歲) 的所有著作均由加州大學出版社出版;《陽光寓言: 心理學、藝術及其他領域的觀察》369頁,可能是唯一缺索引的。
我記得有一則是關於許多論文,書等,其作者多引用他位名人/作者的著作和會面, Arnheim教授感嘆他們通常辜負難得的會面 (ENCOUNTERS).....

昨天大家知道陳耀昌醫師過世的消息,我在臉書讀到的數十則感言/記事,多言之有物,可見陳耀昌醫師為人的許多面向。

《讀者文摘》的《集》專欄都選載了簡單、風趣、有灼見的名人引語。



Rudolf Julius Arnheim (1904~2007,102歲) Parables of Sun Light.等等:

福樓拜《情感教育》弗雷德里克的透明網絡與他的雅克·阿爾努的實體進行比較!羅伯特·穆齊爾稱他的英雄烏爾里希為“沒有個人身份/諸品質的人”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n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劉向《 說 苑 》英譯 君子: man of quality. 我在豐泰的經營回憶錄1971-2021 / 王秋雄著 開卷就講個台中鞋廠員工的品質故事

 Frédéric in  L'éducation sentimentale, 1869Jacques Arnoux Robert Musil calls his hero a  Mann ohne Eigenschaften



The character representing the novelist's own self tends to be sensitive and observant but devoid of activating core that distinguishes a truly functioning and active person from a mere sst of traits. Compare the diaphanous web that id Flaubert's Frédéric in L'éducation sentimental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substantiality of, say his Jacques Arnoux ! And when Robert Musil calls his hero a Mann ohne Eigenschaften, perhaps his diagnosis is wrong. Perhaps all his Ulrich possesse are  Eigenschaften.


 

Rudolf Arnheim (Author), 筆記.23 July, 1974 

Parables of Sun Light: Observations on Psychology, the Arts, and the Rest,  p.183

https://www.amazon.com/Parables-Sunlight-Observations-Psychology-Arts/dp/0520065166

//代表小說家自我的人物往往敏感而善於觀察,但缺乏活化的核心,無法將真正有功能、有活力的人與僅僅具有特徵的人區分開來。將福樓拜在《情感教育》中塑造的弗雷德里克的透明網絡與他的雅克·阿爾努的實體進行比較!
當羅伯特·穆齊爾稱他的英雄為“沒有個人身份的人”時,他的診斷可能是錯誤的。也許他的烏爾里希所擁有的一切都是Eigenschaften。google translate //


1974年7月23日

陽光寓言:對心理學、藝術及其他事物的觀察,魯道夫·阿恩海姆(作者),第 183 頁

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n

The Man Without Qualities



Garden of eloquence, Shuoyuan  說苑 / Liu Xiang (79-8 BCE) ;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by Eric Henry.
君子: man of quality

我在豐泰的經營回憶錄1971-2021 / 王秋雄著王秋雄.
開卷就講個台中鞋廠員工的品質故事

Liu, Xiang,

Not only does Musil mock Old Austria by holding it up to the mirror of Ulrich's intelligence; he mocks his hero by holding him up to his, Musil's, intellectual ...

Frédéric 

L'éducation sentimentale, 1869


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Rudolf Julius Arnheim 1904~2007,102歲 Parables of Sun Light.。 《20世紀新字選》。《牛津英語同義詞詞典》



The lion cage smell
Of Eucalyptus trees
California


1972年11月9日 日本

Parables of Sun Light
Observations on Psychology, the Arts, and the Rest

Rudolf Arnheim
Available worldwide
July 1990

For many years Rudolf Arnheim, known as the leading psychologist of art, has been keeping notebooks in which to jot down observations, ideas, questions, and even (after a stay in Japan for a year) poems in the haiku pattern. Some of these notes found their way into his books—known and prized the world over—such as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Visual Thinking, and The Power of the Center (see list below). Now he has selected, from the remaining riches of his notebooks, the items in this volume. The book will be a joy to ramble through for all lovers of Arnheim's work, and indeed for anyone who shares Arnheim's contagious interest in the order that lies behind art, nature, and human life. It is a seedbed of ideas and observations in his special fields of psychology and the arts. "I have avoided mere images and I have avoided mere thoughts," says Arnheim in the Introduction, "but whenever an episode observed or a striking sentence read yielded a piece of insight I had not met before, I wrote it down and preserved it." There are also glimpses of his personal life—his wife, his cats, his students, his neighbors and colleagues. He is always concrete, in the manner that has become his trademark, often witty, and sometimes a bit wicked.

In the blend of life and thought caught in these jottings, psychology and the arts are of course prominent. But philosophy, religion, and the natural sciences add to the medley of topics—always addressed in a way to sharpen the senses of the reader who, sharing Arnheim's cue from Dylan Thomas, may accompany him through "the parables of sun light and the legends of the green chapels and the twice told fields of childhood."


All of Rudolf Arnheim's books have been published by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陽光寓言

心理學、藝術及其他領域的觀察

魯道夫·阿恩海姆

全球發行

1990年7月

多年來,被譽為藝術心理學領導人物的魯道夫·阿恩海姆一直堅持記筆記,記錄觀察、想法、疑問,甚至(在日本生活一年後)還創作了俳句。其中一些筆記後來被收錄到他享譽全球的著作中,例如《藝術與視覺感知》、《視覺思維》和《中心的力量》(見下文列表)。如今,他從剩餘的筆記中精選出本書的內容。對於所有阿恩海姆作品的愛好者,以及任何對藝術、自然和人類生活背後的秩序抱持濃厚興趣的人來說,本書都將是一次愉悅的閱讀體驗。它如同一個思想的搖籃,孕育著他在心理學和藝術領域的許多見解和觀察。 「我避免了單純的影像,也避免了單純的思考,」阿恩海姆在引言中寫道,「但每當我觀察到的某個片段或讀到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從中獲得我從未發現的洞見時,我都會把它記錄下來,珍藏起來。」書中也穿插著他個人生活的片段——他的妻子、他的貓、他的學生、他的貓和鄰居。他總是以他標誌性的寫法,具體生動地描繪生活,常常妙語連珠,有時甚至帶點俏皮。

在這些記錄的生活與思考交織的文字中,心理學和藝術自然佔據了重要地位。但哲學、宗教和自然科學也豐富了這些主題——它們總是以一種能夠激發讀者感官的方式呈現,讀者或許會受到狄蘭·托馬斯的啟發,跟隨阿恩海姆的筆觸,一同領略“陽光的寓言、綠色教堂的傳說以及童年時反复吟誦的田野”。

魯道夫·阿恩海姆的所有著作均由加州大學出版社出版。



Related Titles
Saving the Modern Soul

Spacefaring

Disrupted Lives

The Hidden Order of Art

The Mystique of Dreams

New Essays on the Psychology of Art

Mental Ills and Bodily Cures

Learning Mind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Visual Thinking

To the Rescue of Art

Color and Meaning

Color and Culture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Saving the Modern Soul

Spacefaring

Disrupted Lives

The Hidden Order of Art


The Mystique of Dreams

New Essays on the Psychology of Art

Mental Ills and Bodily Cures

Learning Mind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Visual Thinking

To the Rescue of Art

Color and Meaning

Color and Culture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

「恐懼是我一生最大的熱情。」(據R. Barthe說,這是霍布斯的話。)
從Tony獎的驚豔女巫談 "terrific!" (2004/6)

靈感來源 "Kristin Chenoweth appeared at the Tony Awards as the terrifically shallow witch Glinda from "Wicked."

據Parables of Sun Light 一書所記(1977年10月23日),談到所謂用語上的「世風日下」(The corrosion of language)。 ---它談一位青年人打電話到旅館,要陪作者Rudolf Arnheim (著名的藝術-心理學家)去演講處。作者說兩分鐘之後用大廳見,該青年答:「terrific! 」
作者覺得,這字眼的原先意思是「可怕的、嚴重的、嚇唬人的、難以忍受的……」
而現在竟然淪為「太好了!」

這樣一來,萬一有一天,地球真的與某一慧星相撞,那時候,不知道還有什麼形容詞可用。這簡直是語言的「腐蝕」。

HC認為,作者的有感而發,也沒什麼道理,因為語言是約定俗成的東西。 根據牛津大學出版的《20世紀新字選》,此用法1930年開始使用。《牛津英語同義詞詞典》:各代有其「驚奇、崇拜」熱情的口語,其中最為耐用的是terrific。我在1980年代才懂得它的意義。

它的說明,我認為思果翻譯的可參考,所以改寫、錄抄:

「terrific這詞和terrible一樣,都與拉丁文terrere(嚇唬)有關,也和英文terror有關。不過terrific現在的意思含 糊,日常可以用來形容任何極端的事務(extreme)、極大的(extreme big)、極好的(extreme good)等等。」

例子:
We faced a terrific problem.(我們碰到極棘手的問題。)
My fish was a terrific size. (我的魚極大尾。)
We had a terrific time.(我們過一段極歡樂的時光。)

terrific (VERY GREAT) adjective INFORMAL
used to emphasize the great amount or degree of something:
The police car drove past at a terrific speed.
張貼者: 人事物 於 下午2:15 沒有留言:

科學人年會 Since 2024 (Scientific American創刊於1845年,是全球科普雜誌的第一品牌。全球已有多個語版.............),是最常被全球媒體、重要報告引用的科學雜誌, 也是公認最能掌握全球科學發展趨勢的



AI Mode
All
Images
Videos
News
Short videos
Shopping
More
Tools

科學人


科學人
https://www.scitw.cc
·Translate this page
抵抗失智,你有儲備多少的本錢. 阿茲海默症是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腦部疾病,除了年齡與遺傳,風險因子還有飲食、運動,以及運氣等。如今科學家已有血液檢測可找出生物標記、針對 ...

各期雜誌

抵抗失智,你有儲備多少的本錢. 阿茲海默症是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 ...

精選文章

失落的太平洋古城,映照今日氣候危機 · 不只靠運氣與遺傳,為大腦儲 ...

雜誌訂閱

文章標籤. 雜誌訂閱.

訂閱與FAQ

因《科學人》訂單結帳採用「貝殼放大」此公司旗下之金流系統,視各信 ...

關於我們

SA是全球各界科學研究領袖、科技產業精英、科技政策制定者與無數 ...
More results from scitw.cc »

《科學人》雜誌


YouTube · 《科學人》雜誌
15.6K+ followers
Scientific American創刊於1845年,是全球科普雜誌的第一品牌。全球已有多個語版,是最常被全球媒體、重要報告引用的科學雜誌, 也是公認最能掌握全球科學發展趨勢的



2024科學人年會

1,931
21

2024.12.21 (六) 09:00 - 17:30 (GMT+8)加入行事曆

台灣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1段108號

富邦國際會議中心



相關連結2024科學人年會活動官網

科學
論壇
科普
科技
議題
《2024 科學人年會》選在年底舉辦,正適合回顧一年來的科學進展;12 月 21 日「冬至」,是一年裡日照最短的一日,代表著事物走到最低點,一切即將反轉,則適合展望未來。 科學發現持續不斷,與從前不同的是,科學與科技發明正即時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科學議題是社會議題,也是生活議題,因此,「科學人年會」邀請了十位科學家,來與大家談談近期社會大眾與科學界關心的十個科學議題;再聚焦人工智慧 AI,跨界分享應用 AI 的心得,讓我們以科學與創新打造未來無限可能!

----

 2025 科學人年會 台灣科學社群的最大盛會

雙日票一次帶走精彩內容:https://wabay.tw/rewards/37794
立刻購票鎖定精彩內容
好評再擴大,從「飛行」到「趨勢」
兩日論壇超過 20+ 大師分享
#科學人雜誌總編輯、#中研院研究員、#NASA主管、#工研院⋯⋯
讓你一次收穫 20+ 精華觀點
#人類演化、#人工智慧、#量子電腦、#天文物理、#智慧飛行⋯⋯
這場台灣人的科學知識盛會
獻給每一位仰望天際、持續追問的人
最濃縮的雙日知識盛會
2025 科學人年會
帶你一起飛得更高、想得更遠!
✨ 2025 「科學人年會」再次起飛 ✨
📅 12/20–12/21 冬至
📍華山文創園區西 1 館
立刻購票 👉🏻 https://taiwanscienceforum.scitw.cc/
與科學人一起飛得更高、想得更遠!
張貼者: 人事物 於 下午1:07 沒有留言:
較舊的文章 首頁
訂閱: 意見 (Atom)

網誌存檔

  • ▼  2025 (1804)
    • ▼  11月 (178)
      • 20251118 紀念陳耀昌醫師 : Rudolf Julius Arnheim (1904~200...
      • 科學人年會 Since 2024 (Scientific American創刊於1845年,是全球科...
      • 1117 隱身免留千載笑 吳宓會哭讀亭林某些詩,可對我輩,都是難事。.....Man Me...
      • 漢清講堂 "20世紀美國論"(漢清講堂 2019年胡適紀念演講)時間:2019年11月20日周三 ...
      • 二戰期間,鋼琴家米拉·赫斯 Myra Hess在英國國家美術館舉辦音樂會 (在轟炸中演奏),以鼓舞士...
      • 泛歐洲文藝復興: 英國文藝復興;The Spanish Renaissance (wikipedia...
      • 漢清講堂與陳耀昌醫師 "福爾摩沙三族記" 等數片;「傀儡花」陳耀昌醫師(5)的故事及其他:3 C工作...
      • MY PRAYER.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pianis...
      • history of hand-knitting. 漸流行, 網紅輩出。台灣針織工業同業公會 · T...
      • The Matisse Stories 1993 AND "Possession," by A. S...
      • 何恭上(藝術圖書公司) 沒有網路專頁。 黃騰輝和陳錦芳Chen Jing Fan(1936年6...
      • 廢核:法國電價一年漲5倍!核電大國的當頭棒喝:「過去我們喝醉了」(10/04/2022 天下雜誌);...
      • 法國電價一年漲5倍 2022!2020 台灣大選回憶
      • 關於 project的忠告與教訓: 品管大師 J. M. JURAN (Project by pro...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9 週三】【學人側記】羅時瑋同學佩服的王明蘅 (成功大學建築...
      • 【美國論】 Griffith Park. LA. Map of notable attrac...
      • 利用日本科技改造城市(第二部)2024:因應城市風險 氣候科技 防災技術,例如防洪和預警系統,以...
      • TITLES 【 A. I. 產業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 【 A. 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產業 】Satya Nadella ...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8 週二】“History Matters," by Dav...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4 週五 Plus】杭之:俊義兄是東海老朋友,書裡面寫了...
      • titles/ summarries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十月十一月 初周 ...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7 週一】卡特安德森穿九英尺長的牛仔褲參加比賽,網路名氣驚人...
      • 剝皮寮百年歷史的太陽製本所 展覽 (陽士毅) 。 a man of a h...
      • 麥當勞台北新生店 2007 需要工具來證實或否証假設 。7-Eleven和其他便利店如此特別...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6 週日】台灣藍白再次聯手修惡《財劃法》(Alvin Cha...
      • 「從劉家昌的咒罵,看深藍的精神問題 ( 曹興誠 2022 )。 陳昇(Bobby Chen,19...
      • 生日 Dostoyevsky杜斯妥也夫斯基 (11 November 1821 –188...
      • 莊喆(1934年—)《主題‧原象---莊喆 畫展》貫休(蔣勳 補),其羅漢;莊喆 十六羅漢 尊者造像...
      • Tate美術館網站用字母序為主題寫 PAUL KLEE
      • 《文明的故事》(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是杜蘭夫婦(Will Duran...
      • 楊周翰(1915—1989)的著作《十七世紀英國文學》《鏡子和七巧板:比較文學論叢》《攻玉集》《中國...
      • Paul Klee (1879–1940) Paul Klee and the Bauhaus;吳...
      • TITLES【追書時報】Kabuki Kool 《美人凝視:喜多川歌麿的浮世繪藝術》。
      • 【追書時報 23】王杏慶的《伊底帕斯王的悲劇》1970 胡耀恆譯注《伊底帕斯王》羅念生譯《俄狄浦...
      • 賓主俱成"假仙" "The Stranger in the Room." 。美國的更大目標? Tru...
      • Elusive Cures《難以捉摸的療法》如果我們想要找到治療癡呆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和其他...
      • Japanese Pilgrimage By Oliver Statler「四國遍路」Hikikom...
      • 【追書時報 12 】感謝她用心出版葉博士遺著...... 台灣的崛起葉龍彥博士(1940~2023)...
      • 紀念Charles Handy (~2024,享年92歲; ) 談工作 foresaw outso...
      • 伊朗找死幾十年全心全意搞核武和資助中東恐怖組織,企圖消滅美國和以色列 (楊衛隆)。。Narges M...
      • 林洋港: 佔用台北市長官舍。司法改革;翡翠水庫/碑文;鐵路局局長等; 董萍回憶錄
      • 1115 安世(Nexperia)之戰。《九彎十八拐》文學雙月刊。感動我的 (28)...
      • 【追書時報20】 《權力劇場:莎士比亞的領導課》等等 ;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劍橋大...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5 週六 】 令人佩服的立委Puma 及其說故事能力。王貞...
      • TITLES 【 SHE 創新-- 環保安全健康 】Wifredo Lam, “Mother an...
      • 卓別林: 喜劇大師,更是一位洞悉人心的哲學家。,《淘金記》「文化、歷史或美學意義重大」1925 《卓...
      • 悼念世煜兄,慰問慧玲: "每次人權食堂都好豐盛" Ai32小組,附設人權食堂一周年:《百年追求...
      • Calder’s Universe 1976 朋友共同圈 等 Miro, Prévert....
      • 1113
      • Bauhaus群英及Bauhaus Journal:Walter Gropius. Klee and...
      • All The Young Men by Ruth Coker Burks 2020. 王淑平...
      • BBC動盪局勢須知 What to Know About the Turmoil at the B...
      • Jeff Bezos (3): 地球“沒有B計劃”, 最終應該主要用於居住,而高影響力產業應該轉移...
      • 戴瑞明《使英三年憶往,難忘的英倫:可敬的鐵娘子》等
      • Tintoretto (1578-1579)"The Abduction of Helen",Mus...
      • TITLES【美國論】《馬丁‧瞿述偉》Toyota Michelle Obama 米歇爾‧歐巴馬: ...
      • 【美國論】 Michelle Obama 米歇爾‧歐巴馬: 新書 《造型》(The Look)一書值...
      • 《懷海德對話錄》 裡,一所大學需二三百年的成果累積才可觀。 參觀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25 11...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4 週五】沈伯洋:飛了十六個小時,我將以台灣立法委員身份在德...
      • 沈伯洋:飛了十六個小時,我將以台灣立法委員身份在德國國會作證。 “台独”分子沈伯洋涉嫌分裂国家犯...
      • 【 A. 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產業 】牟中原:為什麼相信AGI 是...
      • 【美國論】 美利堅/美國社會分裂的爭論與選擇: 參議員羅伯特·F·肯尼迪/金恩博士 , 1968...
      • 【美國論】了解美國政治:Michael Sandel探討他認為哪些因素正在加劇美國的收入和教育差距,...
      • 【美國論 】Toyota: planning an additional investment ...
      • 【追書時報 16】 Germany: Memories of a Nation By Neil Ma...
      • 【追書時報 15】(美)朱莉·納爾遜·戴維斯《美人凝視:喜多川歌麿的浮世繪藝術》。日本浮世繪大師 -...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3 週四】我這老先生是忠實聽眾…..曹銘宗先生演講:「我的飲...
      • 【演講電影院】曹銘宗:講題:我的飲食書寫:族群、歷史、語言、美味記憶與永續發展 台大演講 111...
      • TITLES【說! 記憶與相思】
      • 【說! 記憶與相思】 "臺灣大學普通教學館五樓 觀景"(2025) VS "東海大學人...
      • 【追書時報 14】【追書時報】"Martin Chuzzlewit" is a novel by C...
      • TITLES 【演講電影院】
      • 【 A. 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產業 】 (AI教主?)黃仁勳 (...
      • Masayoshi Son, "軟銀" 孫正義:對 OpenAI 的投資幫助軟銀約合 162 億美...
      • TITLES 【 生日】
      • 【 生日】 生日 11月12日 Auguste Rodin(1840-1917) Sun Y...
      • Jeff Bezos, Warren Buffett, 專注與積累財富;企業家的決策品質/能力與睡...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2 週三】Tatsuya Nakadai, 第八位武士(...
      • 【 眾生報:每日人事物 2025 1111 週二】REMEMBERANCE SUNDAY 終戰日等....
      • Calder: High Wire: Calder’s Circus at 100, 《考爾德:國際...
      • what advice John Clarkeoffers to young researcher...
      • 衰老之後:巴菲特與 Diana Athill ( 戴安娜·阿西爾/黛安娜·阿特希爾,1917~2...
      • 謝志偉「機不可失」:一通讓外交部總動員。 副總統接機.......; 和謝志偉大使談台積在德國設廠的...
      • Bitcoin creator Satoshi NakamotoCraig Wright revea...
      • 鍾玲教授:為什麼王璞會變成莫逆之交?如何寫作2025 師生盛會202504......從2013年起...
      • 諾基亞(Nokia)申請下市,全力發展6G等? 張國鑫:AI-RAN(Artificial...
      • 【 生日 2025 1108 週六】: 台積電員工運動會。基層員工的「小禮物」特別獎金也從去年的...
      • How Michael Sandel桑德爾 :哪些因素正在加劇美國的收入和教育差距,並促成川普民粹主...
      • 「真難以置信,竟然還有哪個嚴肅的機構會信任這些聊天機器人,」克萊默寫道,並指出它們依賴於「不準確的資...
      • 紙上級樂: 「蓋平館」時代,石川啄木住在二樓三,房間三疊半......利用網路逛東京大街小巷,看圖說...
      • 黃仁勳:馬斯克,不要低估半導體製造的複雜性......。TSMC 一則 "無情的對比 " 領先...
      • 中國物價崩塌下跌,通縮問題是系統性的。
      • 英特爾的 18A 製程進度不如預期。黃仁勳:中美AI 競賽,中國有便宜的電力和管制較少,將得勝。(F...
      • 「日常反抗」既可以指女性主義偶像葛洛莉亞‧史泰納姆的文集《驚世駭俗之舉與日常反抗》,也可以指2025...
      • Hello Kitty小女孩卡通人物,並非貓。 Sanrio三麗鷗( Hello Kitty’s o...
      • 賴鼎銘和鍾漢清在溫州街的合照,以及明智周,李威利等的"重現明目盛況"討論.......;鍾漢清 to...
      • 【大師大作】 MARCEL BREUER (1902~1981 (aged 79)) 《陽光與陰影...
      • Oscar Wilde’s “Lady Windermere’s Fan”奧斯卡王爾德的《溫德米爾夫...
      • 吳大猷《吳大猷文選》等等。peter woit 《group群和表示representation...
    • ►  10月 (258)
    • ►  9月 (219)
    • ►  8月 (147)
    • ►  7月 (133)
    • ►  6月 (90)
    • ►  5月 (111)
    • ►  4月 (105)
    • ►  3月 (203)
    • ►  2月 (177)
    • ►  1月 (183)
  • ►  2024 (975)
    • ►  12月 (347)
    • ►  11月 (215)
    • ►  10月 (76)
    • ►  9月 (67)
    • ►  8月 (43)
    • ►  7月 (48)
    • ►  6月 (53)
    • ►  5月 (56)
    • ►  4月 (28)
    • ►  3月 (19)
    • ►  2月 (13)
    • ►  1月 (10)
  • ►  2023 (216)
    • ►  12月 (13)
    • ►  11月 (23)
    • ►  10月 (32)
    • ►  9月 (34)
    • ►  8月 (9)
    • ►  7月 (8)
    • ►  6月 (28)
    • ►  5月 (18)
    • ►  4月 (15)
    • ►  3月 (13)
    • ►  2月 (8)
    • ►  1月 (15)
  • ►  2022 (69)
    • ►  12月 (8)
    • ►  11月 (1)
    • ►  10月 (3)
    • ►  9月 (5)
    • ►  8月 (10)
    • ►  7月 (6)
    • ►  6月 (1)
    • ►  5月 (1)
    • ►  4月 (12)
    • ►  3月 (10)
    • ►  2月 (3)
    • ►  1月 (9)
  • ►  2021 (59)
    • ►  12月 (3)
    • ►  11月 (5)
    • ►  10月 (7)
    • ►  9月 (1)
    • ►  6月 (3)
    • ►  5月 (9)
    • ►  4月 (15)
    • ►  3月 (10)
    • ►  2月 (4)
    • ►  1月 (2)
  • ►  2020 (132)
    • ►  12月 (8)
    • ►  10月 (5)
    • ►  9月 (10)
    • ►  8月 (24)
    • ►  7月 (17)
    • ►  6月 (13)
    • ►  5月 (11)
    • ►  4月 (12)
    • ►  3月 (12)
    • ►  2月 (8)
    • ►  1月 (12)
  • ►  2019 (194)
    • ►  12月 (14)
    • ►  11月 (10)
    • ►  10月 (13)
    • ►  9月 (24)
    • ►  8月 (16)
    • ►  7月 (12)
    • ►  6月 (16)
    • ►  5月 (21)
    • ►  4月 (12)
    • ►  3月 (19)
    • ►  2月 (12)
    • ►  1月 (25)
  • ►  2018 (166)
    • ►  12月 (17)
    • ►  11月 (9)
    • ►  10月 (9)
    • ►  9月 (13)
    • ►  8月 (19)
    • ►  7月 (18)
    • ►  6月 (10)
    • ►  5月 (15)
    • ►  4月 (10)
    • ►  3月 (21)
    • ►  2月 (10)
    • ►  1月 (15)
  • ►  2017 (238)
    • ►  12月 (14)
    • ►  11月 (14)
    • ►  10月 (20)
    • ►  9月 (16)
    • ►  8月 (17)
    • ►  7月 (27)
    • ►  6月 (23)
    • ►  5月 (18)
    • ►  4月 (15)
    • ►  3月 (20)
    • ►  2月 (28)
    • ►  1月 (26)
  • ►  2016 (396)
    • ►  12月 (27)
    • ►  11月 (26)
    • ►  10月 (24)
    • ►  9月 (29)
    • ►  8月 (25)
    • ►  7月 (23)
    • ►  6月 (38)
    • ►  5月 (56)
    • ►  4月 (28)
    • ►  3月 (48)
    • ►  2月 (25)
    • ►  1月 (47)
  • ►  2015 (616)
    • ►  12月 (65)
    • ►  11月 (57)
    • ►  10月 (52)
    • ►  9月 (40)
    • ►  8月 (70)
    • ►  7月 (74)
    • ►  6月 (62)
    • ►  5月 (70)
    • ►  4月 (34)
    • ►  3月 (30)
    • ►  2月 (31)
    • ►  1月 (31)
  • ►  2014 (596)
    • ►  12月 (50)
    • ►  11月 (36)
    • ►  10月 (66)
    • ►  9月 (41)
    • ►  8月 (41)
    • ►  7月 (57)
    • ►  6月 (56)
    • ►  5月 (39)
    • ►  4月 (96)
    • ►  3月 (68)
    • ►  2月 (23)
    • ►  1月 (23)
  • ►  2013 (153)
    • ►  12月 (15)
    • ►  11月 (23)
    • ►  10月 (12)
    • ►  9月 (25)
    • ►  8月 (11)
    • ►  7月 (9)
    • ►  6月 (8)
    • ►  5月 (17)
    • ►  4月 (14)
    • ►  3月 (9)
    • ►  2月 (6)
    • ►  1月 (4)
  • ►  2012 (72)
    • ►  12月 (6)
    • ►  11月 (3)
    • ►  10月 (4)
    • ►  9月 (15)
    • ►  8月 (4)
    • ►  7月 (4)
    • ►  6月 (6)
    • ►  5月 (8)
    • ►  4月 (6)
    • ►  3月 (4)
    • ►  2月 (7)
    • ►  1月 (5)
  • ►  2011 (143)
    • ►  12月 (5)
    • ►  11月 (4)
    • ►  10月 (12)
    • ►  9月 (4)
    • ►  8月 (13)
    • ►  7月 (6)
    • ►  6月 (12)
    • ►  5月 (19)
    • ►  4月 (17)
    • ►  3月 (13)
    • ►  2月 (24)
    • ►  1月 (14)
  • ►  2010 (80)
    • ►  12月 (11)
    • ►  11月 (14)
    • ►  10月 (13)
    • ►  9月 (8)
    • ►  8月 (10)
    • ►  7月 (4)
    • ►  6月 (4)
    • ►  5月 (4)
    • ►  4月 (2)
    • ►  3月 (6)
    • ►  1月 (4)
  • ►  2009 (67)
    • ►  12月 (8)
    • ►  11月 (6)
    • ►  10月 (5)
    • ►  9月 (2)
    • ►  8月 (1)
    • ►  7月 (5)
    • ►  6月 (3)
    • ►  5月 (6)
    • ►  4月 (7)
    • ►  3月 (11)
    • ►  1月 (13)
  • ►  2008 (123)
    • ►  12月 (8)
    • ►  11月 (9)
    • ►  10月 (9)
    • ►  9月 (6)
    • ►  8月 (14)
    • ►  7月 (7)
    • ►  6月 (13)
    • ►  5月 (8)
    • ►  4月 (5)
    • ►  3月 (15)
    • ►  2月 (8)
    • ►  1月 (21)
  • ►  2007 (53)
    • ►  12月 (22)
    • ►  11月 (13)
    • ►  10月 (13)
    • ►  9月 (5)
簡單主題.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