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

成令方 (東海大學學姊;英國艾賽克斯大學"學妹" )前幾年與她和唐香燕晚餐照一張像,她"老年又回到年輕時熟悉的英格蘭....."關心台灣。黃鵬國醫師曾貴海醫師

 成令方

好像 與台灣基進沒關係了。

看過2024.12 之月報,衛武營是常見的.....

----

成令方(1951年12月24日),台灣外省人,生於臺灣臺北市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教師台灣基進黨員。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畢業,英國艾賽克斯大學社會學博士[1]高雄醫學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性別研究所退休教授[2]

成令方曾加入社會民主黨[3]。2019年11月,接受台灣基進徵召提定為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排名第一位[4][5][6],最後台灣基進政黨票未過5%,無法分配到不分區立委席次,成亦未能成為立法委員。[7][8][9]

早期生活

[編輯]

成令方出生於台灣台北市,高中就讀北一女中,大學則是畢業於東海大學政治學系,而後赴英繼續深造,於里茲大學,艾賽克斯大學,取得副博士及博士學位,回台後於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擔任所長及教授職務,除教學領域外,也曾擔任教育部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一生奉獻於性平、婦運之研究及教育工作[10]

成令方

我很喜歡這貼文,說出了我深刻的感受。
特別是老年又回到年輕時熟悉的英格蘭。所見所聞,都是把它當自己家來對待,經營,批評。有一種會把累積的成果傳給下一代的基本態度。
我也知道台灣有不少人在努力付出,就是為了自己家園的和平未來。如果你是這樣的人,在此請接受我的感恩。❤️
王家軒   台灣如果是一個正常國家,在過去的一年,甚至三年五年裡,你會看到有海洋、地質、生態學者在台灣版的國家地理頻道裡探討,要在淡水河口建造一座大橋會如何影響當地的環境,如何才能不對當地自然生態造成太大傷害。
台灣如果是一個正常國家,我們看到工程土木學者討論建造這樣一座橋要克服哪些技術上的困難,會跟你解釋「單塔不對稱斜張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這座橋要採取這樣的設計。
你還會在台灣版的History頻道看到歷史與人文學者帶著大家追溯在過去台北四百年,甚至在更久的歷史裡,人們如何在淡水與八里兩地穿梭,他們的漁業、他們的交通,他們的生活習慣與習俗。
你會看到負責城市與國土規劃的政府官員、經濟學者、社會學家,跟大家闡述這座橋蓋好之後會怎麼樣的改變的大台北地區人們的生活,哪裡的工作機會會增加、哪裡的交通可能會阻塞,哪裡的既有的資源會被抽離,人們可以利用這條橋完成哪些過去不能完成的事。
你會看到藝術家與建築師歌詠札哈.哈蒂偉大的藝術成就,以及淡水大橋當初競圖時的各種故事與考量。台北會刮起一陣札哈哈蒂旋風,百貨公司的外牆掛上她的肖像,她售價高昂的作品集放在誠品最精華的櫃位上。甚至有旅行社規劃出探訪全球Zaha Hadid知名作品的奢華之旅。
中小學的老師會帶著孩子去參觀建築中的大橋,讓他們對現代科學與科技產生好奇與憧憬,對在烈日曝曬下揮汗如雨的叔叔伯伯心生感激,對使這一切成為可能的國家心生認同。
可惜,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因為,我們還沒有真正開始學習關心這片土地,關心我們的家園。
這是讓我非常傷心的事。
希望我們還有時間學習去做這件事。
不要再把我們自己當作土地上的過客,不要再把自己當作被殖民者,認真開始面對自己的生活。



---

【懷念文】算了一下,與黃鵬國醫師在2024年就相聚了八次,想不到我們的生活圈居然這麼重疊;又想到前年底的一場聚會裏,看到曾貴海醫師私下很關切地向他詢問病情,如今關心的人、被關心的人都走了,畫面定格在那裏了。
.
對於許多高雄人而言,他算是個公眾人物,個性底子原本很靦腆的他,卻活躍於醫師、校友、藝文等等團體,成為領導人物並串起許多關係,和善、熱心並且很願意付出讓他裏外反差地走完一生。
.
話裏話外可以知道,黃醫師一生最得意的事不是當醫師、不是家裏兄弟六人全是雄中人,而是娶到這個太太,他們夫妻感情之好是可以成為典範級的。
.
2023年底的跨年,在一起看紅白大對抗之間度過(如圖,左一黃鵬國醫師);2024年底跨年,在憂心他的病情之間度過,恕我們這次因而沒能發出任何聖誕快樂、新年快樂的問候。
.
12月19日我們夫妻依約去探病,臨出發前將陳奕齊與張博洋議員拉去,之後柯巧俐醫師加入,那或許是他一生最後一個熱熱鬧鬧的日子;他在病床上談笑風生,細數來客每個人最近在幹嘛、他的line裏面最近傳了什麼新消息,生命最後幾天他仍然很關心朋友,很感人。
.
離去前柯醫師跟他相約明年見,他笑著說沒把握能活到2025,柯醫師說他被約了就是沒問題;這個約定他很疼我們這些晚輩地辦到了,儘管只有二個小時。
.
很榮幸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能與他成為朋友,很不捨也很懷念他。


2025年9月17日 星期三

顏千鶴,張超英 (口述《宮前町九十番地》)。 張秀哲(張超英之父1948《「勿忘台灣」落花夢》)《大度山風雲--我們第一屆東海人的故事 .從東海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 顏千鶴 外文系 》

 學姊 (1959級)顏千鶴 - 張超英的愛情故事,及家族兩代的故事,是台灣史上最令人低迴的。

臺中顏家:"父親自從一九四九年與三十多位台灣青年乘坐漁船「逃離」台灣後, 斷了音訊。多年後獲知他們欲赴琉球卻因颱風抵達澳門,而後輾轉定居香港。"
臺北張家父輩的著作及其他:
"二零一三年,為張秀哲(張超英之父)重新出版了本已胎死腹中的台灣菁英抗日回憶錄。這本書在一九四八年出版,書名為《「勿忘台灣」落花夢》。 出版翌年,是一九四九年,對祖國夢碎,遂全部收回銷毀。事隔六十五年,重
見天日,傳遞了戰前台灣青年追尋祖國夢的經歷。出版社刻意選擇二月二十 15八日出版,誠品書局更以全面牆壁,張貼大幅圖片、海報。據說誠品書局為了一本「故書」,如此大張旗鼓,大事周張,連續六個星期,可謂開卷第一遭。
《「勿忘台灣」落花夢》是記述一九二零年至一九四五年代,台灣青年們的抗日奮鬥史,《宮前町九十番地》是記載戰後,即一九四五年後,台灣人民經歷威權統治而民主開放的奮鬥過程。這兩本書涵蓋了整個二十世紀的台灣
悲歡史。生在這個時代,台灣的命運軌跡與我娘家、夫家的遭遇,息息相關,我有幸參與在台灣歷史的顛波巨輪中,著實無怨無悔。
但願一九七零年代、台灣留學生、在美國掀起的自決運動,能由二零一四年的太陽花運動響應、傳承與發展。太陽花運動的主題:「自己的國家自己救」,接續了台灣人民自決運動的「決定自己的前途」相呼應。
天佑台灣,這最後的一哩路,希望能夠在有生之年,早日達成。 "
《大度山風雲--我們第一屆東海人的故事 .從東海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 - 顏千鶴 外文系 》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