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張文亮,Sir Wilfred Thomason Grenfell, 怒海英雄傳 (張文亮)



張文亮
珍惜第一份的工作
1979年,我自學校畢業,有兩個工作機會,一個是位在台北市某德國代理商的工作,月薪15,000元。另一個是在內壢,某研究環境污染與改善的單位,月薪7,600元。幫助環境是我學生時代的夢,我選後者。當年,公司聘任兩位。三個月的試用期,我們都成為正式員工。六個月後,公司發布升遷名單,結果是他,不是我。我四處出差,從事野外調查,未去打聽自己未獲升遷的緣由,心中還是難過。
不久,那位升遷的同仁,忽然離職。公司的主任要我在一個月內完成對方未完成的工作。我還是努力完成。不久公司連升我二級,薪水增加到8,500元。以後的一年半,我在學到的野外經驗,與有機會走遍台灣各大、小河流,看了許多污染的現場,遠超過薪水所代表的。
親愛的畢業生,祇有將拼圖拼到完的人,日後才能看清每一塊拼圖塊的意義,與拼圖最後的呈現。我們將發現我們一生所作最偉大的工作,還不是我們完成什麼,而是發現我們是上帝手中的工作,祂使我們成為上帝的傑作。
愛樹的人,仔細的看,仔細的想。期待樹木長的好,是都市的公共財,是給孩子與大自然的維繫,是體會都市有愛的憑據。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has been widely ascribed to him, but cannot be found in any of his books: "The service we render to others is really the rent we pay for our room on this earth. It is obvious that man is himself a traveler; that the purpose of this world is not 'to have and to hold' but 'to give and serve.' There can be no other meaning."


Sir Wilfred Thomason Grenfell, KCMG (28 February 1865 – 9 October 1940) was a medicalmissionary to Newfoundland and Labrador.[1]

Biography[edit]

He was born at ParkgateNestonWirral, England, the son of Rev. Algernon Sidney Grenfell,[2]headmaster of Mostyn House School, and Jane Georgiana Hutchison.
Grenfell moved to London in 1882. He then commenced the study of medicine at the London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 (now part of Barts and The London School of Medicine and Dentistry) under the tutelage of Sir Frederick Treves: he graduated in 1888.
The Royal National Mission to Deep Sea Fishermen sent Grenfell to Newfoundland in 1892 to improve the plight of coastal inhabitants and fishermen.[3] That mission began in earnest in 1893 when he recruited two nurses and two doctors for hospitals at Indian Harbour, Newfoundland and later opened cottage hospitals along the coast of Labrador.The mission expanded greatly from its initial mandate to one of developing schools, an orphanage, cooperatives, industrial work projects, and social work. Although originally founded to serve the local area, the mission developed to include the aboriginal peoples and settlers along the coasts of Labrador and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Great Northern Peninsulaof northern Newfoundland. For his years of service on behalf of the people of these communities he was later knighted.
He married Anne Elizabeth Caldwell MacClanahan (?-1938) of ChicagoIllinois, in 1909. They had three children and retired to Vermont after his work in Newfoundland.
Grenfell died of a coronary thrombosis at Kinloch House in Charlotte, Vermont on 9 October 1940.[1] His ashes were brought to St Anthony, where they were placed inside a rock face overlooking the harbour.

Introduction of reindeer[edit]

In 1907 Grenfell imported a group of 300 reindeer from Norway to provide food and serve as draft animals in Newfoundland. Unbeknownst to him, some of the animals carried a parasitic roundwormElaphostrongylus rangiferi, that then spread to native caribou herds. The reindeer herd eventually disappeared; however, the parasite took hold and causes cerebrospinal elaphostrongylosis (CSE) in caribou, a disease well known in reindeer in Scandinavia.[4]

怒海英雄傳
古老挪威海盜傳說的「翻騰的海」
是大西洋最可怕的「死亡之海」。
有人說那是世界上最險惡的海域:
終年籠罩在化不開的濃霧裡,
巨大的冰山鬼魅般四處漂浮,
年平均負40度C的低溫,
北極寒風如刀一般鋒利刺人;
又有突如其來高達150呎的大浪、
有暗礁中打轉的巨大漩渦,
饑渴地吞噬經過的船隻。
這裡成為無數水手喪命之處。
但因為這裡是世界最有名的「北海漁場」:
北極下來的拉布拉多寒流,與
赤道上來的墨西哥暖流在這裡交會;
數不盡的鱈魚、北極蝦……
豐富的魚產吸引大批水手前來。
長年留在這裡捕魚的人,
是最強壯、最殘暴的亡命之徒;
整整有四萬人,
居住在北海一千一百哩的沿海邊,
終日打架、賭博、酗酒與嫖妓,
人稱「被上帝遺忘的角落」!
直到一八八七年,格倫費爾來到,
北海的
第一個醫生,醫治他們的疾病;
第一個宣教士,傳給他們心靈裡的福音;
第一個探險家,畫下北極島的海岸線。
他把許多妓女戶,改成醫院、圖書館,
把許多賭場,改成教堂、孤兒院;
在那個沒有警察的地方,
他孤拳對抗醉酒滋事的水手。
以整整五十三年的時間,
把自己奉獻給這裡最兇暴的人民,
並且改變了一切。
一位值得你認識的北海英雄!
大海的呼喚
  格倫費爾(Wilfred Grenfell)生於英國利物浦港口南端,有個叫做Parkgate的沼澤窪地。十歲起跟漁民上船打魚,十二歲就會掌舵航行,十六歲會造船,自己建造一艘「小蛇號」深入大海。
父母常找不到這孩子。鄰居們都說:「那小子命再大也活不久。我們家的小孩要管好,要好好唸書,不要像那個壞孩子!」
  格倫費爾的父親是當地小學的校長,一天勸他不愛唸書的兒子:「孩子啊,
你為什麼不愛讀書呢?難道你不知道,人生只要擁有數理化,走遍天涯都不怕。」
  他回答說:「爸爸,我已經決定將來要做個最偉大的探險家,不用數理化,
只要有把槍、有條船,走遍大海的任何角落我都不怕。」
  父親長長地歎了口氣,只好去鎮上找當年接生格倫費爾的老醫生想辦法。
拳擊醫生
不久格倫費爾來到老醫生家,心想免不了得聽上一頓教訓。沒想到老醫生只跟他閒話家常,等他要離開時,才搬出一個大玻璃瓶,掀開罩子說:「對了,你要不要順便看看這是什麼東西?」
格倫費爾瞪大眼睛,看著瓶裡浸泡著的球形、滿佈紋路的東西:「我……不知道。」
「這是一顆人類的大腦。」
「啊!」格倫費爾驚呼一聲,又朝玻璃瓶看了很久才離開。
「我決定要成為一個醫生。」回家後他對父親說:「因為我整天在想要去哪裡探
險,竟然不知道會思想的大腦長得像什麼樣子。」
幾個月後他以吊車尾的成績獲准進入倫敦大學醫學院。
在醫學院裡,這位來自漁村的探險家,很難強迫自己去背誦一大堆生理、生化名
詞,所以成績幾乎都是敬陪末座。他勉強讀書,有空的時候就去學拳擊,不久倒
成了非常優秀的拳擊手,代表學校出去比賽,屢戰屢勝。
得遇良師
  就在格倫費爾快讀不下煩悶的功課時,遇到了一位影響他一生的老師──腓
特烈(Frederick)醫生。
  腓特烈醫生注意到全班最後一名的格倫費爾,對他說:「倫敦大學可以培養
出成百會唸書的醫生,但絕對培養不出一個有你這種特質──會駕船航海,會射
擊探險,會打拳擊──的醫生。」
  這位基督徒老師收格倫費爾當特別助理,親自陪他讀書,鼓勵他走出人生的
低潮。格倫費爾後來寫道:「腓特烈醫生對我很好,但是也有嚴格要求的時候。
他講的一句話我永遠記得:『成為一個醫生,你必須是一個乾淨的紳士,在你接
觸病人的每個地方都必須乾淨。你的病人相信你,你也必須成為一個他們能信得
過的人。乾淨與值得信賴,是一個醫生最重要的倫理。』」
  一八八七年,福音佈道家慕迪(D.L.Moody)與著名的板球選手史都德(C. D. Studd)在倫敦舉行佈道大會。最後一晚慕迪大聲呼召:「今天晚上如果有人願
意跟隨耶穌,可以站起來,走到台前。」格倫費爾站起來,走到台前。他永遠記
得自己的禱告:「主耶穌,用你的寶血潔淨我,使我做個乾淨的人;使我堅強,
成為一個永不退縮、值得信賴的人。我雖然不會讀書,但求你讓我一生在你的手
中有意義。」
前往北海
  格倫費爾快畢業時,腓特烈醫生對他說:「在北緯60 度、東經55度的海域
上,有一群最強悍的漁夫,在最惡劣的天氣下捕魚。那裡的死亡率非常高,在暴
風雪中,船上的每一把刀子、每一片魚網、每一塊掉落的木塊,都可以成為致命
的凶器。從那裡送來的病人,一定都是回天乏術的了。 」
  格倫費爾問:「那英國政府為什麼不下令禁止去那裡捕魚呢?」腓特烈答道:
「那裡是三不管地帶,沒有法紀,沒有警察,沒有教堂,沒有學校,只有酒店、
賭場、妓女戶……。英國有識之士決定籌措一筆錢,成立『深海任務』(Deep Sea
Mission)支持一個人去幫助他們,這個人必須是基督徒、醫生,能夠獨自操舟,
能夠雪地求生,能夠在沒有法律的地方自我防衛。在全英國,甚至是全世界,可
能只有一個人合於條件──那就是你。你願意去嗎?」
  格倫費爾說:「老師,我願意回去禱告,幾天後再答覆您。」
  幾天後,格倫費爾回覆:「我願意去,因為耶穌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
們得人如得魚一樣。』(馬太福音四章19節。)」為這個承諾,其後五十年格倫
費爾要經歷各種危險,最後連生命都給出去了。
  老師感動得站起來,緊緊握住他的手:「願上帝賜福、保守你。」
最危險的任務 
  不久北海漁場的人都知道,格倫費爾這位年輕的醫生,駕著一艘插著紅十字
旗幟的「愛伯特」(Albert)號小船,穿梭在捕魚船間,看到受輕傷的水手即現
場治療;受重傷的水手,就搬上醫療船,加速駛回拉布拉多半島,送進他所設立
的陸地醫院;緊急的病患,得立刻在海上施行手術。
  北海的風浪很大,必須施行手術時,格倫費爾得把船停在暗礁旁,用一種自
製的特殊鐵鉤緊緊地扣在礁石上。這樣海浪再大,船也只是隨波上下移動;他再
以對海洋與醫學的了解,給病人開刀。
  有一次狂風大浪使得船身大量進水,魚船上的水手都勸他算了,放棄了吧!
格倫費爾大聲說:「不行,你們繼續把水舀出去、把破洞補起來,這個病重的水
手我一定要救。」
  他以一流的航海技術與醫療熱忱,迅速溫暖了北海漁民的心;他們做夢也沒
想到,世界上會有這種好醫生,自己開船到海上來尋找需要醫治的病人。
  沒有病人的時候,他的船就成為海上聚會的地方。格倫費爾自認口才不佳、
不擅講道,他就講「耶穌與漁夫們的故事」,因為耶穌的門徒大多數是打魚的。
  北海漁民看來凶暴,其實都是熱情的人,大海上的聚會吸引許多漁民成為信
靠耶穌的門徒。
迎向挑戰
  一天,格倫費爾在紐芬蘭港(Newfoundland Habor)講到「守主日」,漁民
說:「我們捕魚的沒辦法守主日,我們哪天不打魚,魚獲量就減少。」格倫費爾
說:「守主日不只是一種休息,也是上帝的祝福。如果你們星期天不打魚,我保
證你們的魚獲量不減少;六天所抓的一定與七天所抓的一樣多。」
  漁民群起嘩然:「你是說真的還是假的?我們世代在這裡打魚,哪有這種
事?」
  格倫費爾說:「如果是真的怎麼樣?」
  一位漁民領袖走出來:「如果是真的,我們紐芬蘭的所有漁夫,願意全部歸
向主,守主日,而且去叫北海的所有漁夫都來信耶穌。」
  結果呢?他們捕六天的魚,星期天來聽格倫費爾講「耶穌與漁夫們的故事」,
幾個月下來,魚獲量果真沒減少。這是一八九二年發生的事,從此星期日不打魚,
成了北海漁夫們的慣例。
  來聚會的人愈來愈多,格倫費爾看清這批漁夫一上岸就與酒、賭博、女人搞
在一起,是因為北海除了這些以外,沒有別的消遣。剛好當地一家大型妓院營運
不佳準備關門,格倫費爾買下店面,改為「北海青年運動娛樂中心」,提供美食、
音樂、室內球場。
  開幕那晚沒有顧客上門。幾百個水手、酒鬼、妓女、賭徒聚在門外叫道:「醫
生滾出來!看看你把我們的妓院作賤成什麼樣子!今晚我們要把你的地方給拆
了,讓你知道這是誰的地盤!」
  在危急的時刻,成群的紐芬蘭水手趕到,帶頭的漁民領袖怒斥道:「北海沒
有法紀,但並不是沒有規矩,你們怎麼啦?要倚多欺少嗎?」
  雙方緊張對峙中,只見格倫費爾平靜地走出大門:「什麼是你們的規矩?」
  「單挑一決勝負,」對方叫陣。
  「好吧!」格倫費爾脫下醫師白袍迎戰。北海的寒風已在他臉上刻下深紋,
他眼神明亮,嘴角噙著微笑,慢慢走向對方。一分鐘之內,一個高大的賭徒被打
昏;再派另一個出來,格倫費爾快速的鐵拳,又把對方撂倒。
  「沒意見了吧?今晚這兩位昏倒的仁兄,就成為北海青年娛樂中心的頭兩位
顧客囉。」說完把兩人抬進去。
  隔天上午,格倫費爾在中心講道,發現在座有比以往更多的水手,包括那兩
位鼻青臉腫的朋友。之後,格倫費爾陸續成立十四所類似的娛樂中心。
把福音傳到地極
  一九O二年,格倫費爾一直往北邊航行,航行無人駛過的北極群島,沿途測量海洋迴流、海岸線。他把已成立的醫院交給新來的醫生,自己的任務是一直往北方走,設立新的醫院。
一九O四年,他坐著雪橇,由八隻愛斯基摩犬拖著,向北極前進。他沿途尋找愛斯基摩人,醫治他們的疾病。愛斯基摩人生長於冰洞裡,因通風不良,容易罹患眼疾、肺結核。
一九O五年,他為船員的遺孤成立孤兒院;一九O八年為愛斯基摩人成立皮貨經營中心,以免遭受外地人的剝削。一九一O年,他回國呼籲更多醫生、護士前往北海,也呼籲有人前去教種大白菜,以使當地人除漁業外,同時發展農業;一九一五年成立第一家鋸木廠,促使北海走向工業化。
  格倫費爾的一生都在危險中,所以一直不敢結婚。到晚年共計成立六所醫
院、四艘醫療船、七所護士看護中心。
  美國總統羅斯福請他去白宮演講,他說:「耶穌基督是我最好的朋友與領航
者。如果那天晚上沒有參加慕迪的佈道會,今天我可能是倫敦的醫生,開著高貴
的勞斯萊斯汽車在馬路上奔馳,永遠失去前往拉布拉多的機會。對我而言,在拉
布拉多的寶貴經歷百倍、千倍於倫敦名流的享受。所以,如果我年輕時沒有認識
主,那將是我一生最大的悲劇。」
  世界地理協會頒發一座大獎,以感謝格倫費爾在未知地理疆界的重要貢獻。
他死於一九四O年十月九日,死前用十八個月的時間探訪生前所看過的病人與聽過福音的水手;死後葬於拉布拉多的高山頂上,可以俯視他鍾愛一生的北海漁場。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