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習出席軍委擴大會議劉源舉止「另類」
2015.12.20 13:16
編者按:這是何清漣為美國之音撰寫的評論文章。這篇特約評論不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轉載者請註明來自美國之音或者VOA 。
上將劉源最近發表《心中永存——向總後勤部告別》,可以算是以薄熙來、劉源、習近平三人為代表的50後紅二代政治長跑的封印之作。無論有多少深深的眷戀,在奉習近平為尊的權力盛宴上,其他的紅二代目前已經沒有席位了;從毛時代開始,一直以“革命接班人”自詡的紅二代,終於不得不成為貴賓席上的觀眾。
鄧小平、陳雲拍板:讓自己人的子弟接班
在薄案初起之時,我曾寫過《中國權力傳承模式:血緣+黨內程序》、《中共太子黨離權力到底有多遠》,指出中共政治權力交接方式很有特點:既不像蘇共那樣,通過黨內高層協商、再參考任職經歷,推選出繼任者;也不像北韓金氏政權那樣只認血緣,從一代到三代都是父死子繼,或古巴卡斯特羅家族那樣兄終弟及。中國特色的權力傳承模式是雙軌制運作:既有一套制度化因素,即高層指定接班人,但不能按血緣直接傳給子女;又有一套非制度化的潛規則,“太子黨”(後來轉稱為“紅二代”)可以得到種種官場晉升的特殊便利與優惠。這种血緣+黨內程序的模式,是鄧小平、陳雲二位元老拍板確定下來的模式。對黨內高層子弟來說,有明顯的好處,但這其中也含有不確定性。
先說好處。鄧時期實行集體領導這一制度,讓所有高層子弟都可以“平等”地參加以中南海大位為最終目標的馬拉松政治長跑。“文革”時期只有毛澤東的女兒李納及侄兒毛遠新可以堂而皇之地輕取省軍級高位,例如毛遠新27歲便成為中共建政以來最年輕省級幹部,其餘的“開國元老”們的子弟只能參軍、招工、到農村鍛煉,最好的結果是進入大學成為工農兵學員。兩相比較,元老們覺得鄧陳確定的參賽更為“公平”。
所謂“不確定性”,是指紅二代們必須到基層攢資歷,一層層在權力階梯上攀爬,但每個台階都可能出現無法掌控的不確定性。紅二代到基層鍛煉,必須與基層官員打交道,因此至少得放下身段,讓縣長、鄉鎮長將其看作自己人。現在媒體上回放習近平當年在陝西老家插隊、以及在河北正定當縣長時的樸素(說習象炊事員的評價)與親民,並非編造,確屬當年習的真實表現;只有那樣,才能過得了所謂基層推薦關。就我1970年代在修鐵路時所見,無論是大學招生還是工廠招工,儘管上級指定要推薦某幹部子弟,但群眾推薦這一關,有人就是無法通過,只能另想辦法。
劉、薄、習政治長跑“成績”優劣有別
正因為上述不確定性,不少紅二代寧可選擇到中央機關工作,避免在鄉土味十足的基層官員面前降低“高貴的身段”,連鄧家諸女都選擇留在軍隊或中央部委工作。當時,願意去縣這一基層“鍛煉”的“黃帶子”只有劉源、薄熙來與習近平三位。
劉源作為劉少奇之子,一桿子插到底,從北京師範學院畢業之後,1982年從河南新鄉縣七里營公社副主任一職開始起跑,短短6年間歷任新鄉縣副縣長、縣長、鄭州市副市長,至1988年便任河南省副省長,成為全國最年輕的副省長,幾乎是每年升一級。但在前程似錦的1992年,出於外界不明的原因,劉源突然變換跑道,棄文就武,調任武警部隊水電指揮部第二政委兼副主任,由此進入軍界,同年掛武警少將警銜。這一變換跑道為他的仕途帶來終身遺憾。
薄熙來1982年從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畢業後,先後在中央書記處研究室和中央辦公廳歷練兩年,1984調任遼寧省金縣縣委副書記,此後直到2004年這20年間,薄熙來以大連為基地,力拼政績,升至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傳聞他與遼寧省委書記聞世震不合,斷了從遼寧省委書記直升中央這條路,因此不得不於2004年調任商務部部長。薄性格強勢,據說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儀很不喜歡薄。這兩度蹉跎,到2007年調至重慶任市委書記、列位中央政治局委員之時,已經比低調處世的習近平低了兩個台階。
習近平在1975年進入清華大學之前,已在陝西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做過黨支部書記。1982年進中央辦公廳、再從中央軍委辦公廳秘書一職轉任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1985年之後的任職經歷主要在福建。2003年開始任浙江省委書記一職,再於2007年先是出任上海市委書記兼上海警備區第一書記,同年轉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轉任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儲君大位已經儼然在望。
上述情況可見,劉源仕途高開低走。習、薄二人在基層熬級別時,由於為人的不同,風評也有很大差別。薄熙來從任大連市長開始,在成為國內媒體熱捧的“政治金童”的同時,不幸成了香港媒體的醜聞主角,香港《文匯報》駐大連記者站負責人姜維平因匿名在香港媒體上揭露其醜聞而被構陷入獄。習近平則絕少在媒體露面,低調實幹,在非常複雜、大案迭出的福建,竟然能保全自己,其風評與薄相較,差別很大。到2007年薄抵重慶任職、習至上海任職為止,這兩位“太子黨”政治明星的仕途前景優劣已判。從職位安排上看,習近平被作為第五代領導核心加以“培養”,薄熙來的政治局委員與重慶市委書記則更像是安慰獎。
其餘各家子弟的情況各有所異,陳雲兒子陳元以北京為地盤,1984年調任北京市商貿部部長兼市體改委常務副主任,其時職位比前述三位要高。其父原本想讓他晉位北京市委副書記後繼續高升,不料在1987年12月13日北京市第六屆黨代會選舉北京市委委員時被差額選舉掉,仕途受挫,以後一直在金融系統任職。其志向不得不調整。2005年6月陳雲誕辰一百週年時,陳元在CCTV白岩松採訪節目中回憶:其父陳雲在“文革”期間被流放到江西時對他講:時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的沃爾克“實際上是真正的美國總統,經濟上的總統”。
2007年之後,薄熙來、劉源、陳元、包括軍中紅二代張海陽等人結盟,開始落實競爭大位計劃。諸人當中,因只有薄熙來還留在升任更高職務的政治跑道上,因此成了眾位紅二代幫扶的對象。
習近平處理薄案餘黨“內外有別”
十八大之後,習近平接任中共掌門人,一直戳力集權;但在處理權力鬥爭的對手時,還是遵循“內外有別原則”。對於平民出身的高官,比如力挺薄熙來的周永康,包括薄入獄後與周永康有勾連的令計劃等,習近平毫不手軟;但對於如何“安置”當年與薄熙來結盟的紅二代,他只能採取圍棋的削勢策略,一步一步且看且走。
對於為薄熙來提供逾千億經費的國開行行長兼董事長陳元,習近平先是於2013年安排其退休並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允諾他出任籌建多年的金磚五國開發銀行行長。等2014年金磚銀行正式開辦時,總部如中國所願設在上海;首任行長卻來自印度,陳元不僅與行長一職無緣,也與首任理事會主席、董事會主席無緣,未能出掌金磚銀行。
原二炮政委張海陽(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上將之子)在十八大之後未獲晉升,並在腐敗傳聞中於2014年末退休。
劉源在薄案之後的經歷、態度及情況較之陳、張要復雜得多。在薄熙來出事之前,劉源見勢不對,在關鍵時刻做出了選擇。在《薄熙來稱依照中央命令處理王立軍》(《紐約時報》2013年8月31日)一文中,記者透露一細節:王立軍被送到北京後,令計劃負責的中央辦公廳秘密地命令首都的一家部隊醫院對王立軍進行精神病檢查,該醫院確認王立軍患有間歇性精神問題。如果這個消息傳播開來,可能會讓人們質疑王立軍關於謀殺的說辭,還有他提出的其他指控。得知檢查結果之後,薄熙來請求監督這座北京醫院的軍方盟友劉源將軍幫助洩露檢查結果,但被劉拒絕。據一些了解內情的人士稱,如果劉源作出不同的選擇,王立軍的言辭可能會被推翻,而薄熙來則或可不倒。
習近平履任之初,劉源滿心不服幾難抑制。網上流傳一張電視畫面截圖:2012年11月16日下午,胡錦濤與新任中共總書記、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了在京召開的中央軍委擴大會議。央視新聞鏡頭顯示,胡錦濤講話盛讚習近平是個合格的接任領導,幾乎所有的出席會議的人,包括習近平本人均在做筆記,但鏡頭轉到劉源時,劉不是仰望天花板,就是坐在位置上腰板挺直,手放在椅子的扶手上,頭略微上揚,桌上不留一紙一筆。
劉源再度調整態度,是在2013年,配合習近平整軍,劉源在軍中強力推行反腐。以後,海外不少媒體一直流傳劉源即將進入軍委的消息,但只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2015年10月,習近平進行軍改,其中內容之一是組建新的軍紀委、軍委政法委、軍委審計部門等機構。12月6日海外有網站報《獨家:習近平密友劉源上將確定出任軍紀委書記》,不少人信以為真。這些人顯然未注意今年10月《張木生嚴正聲明》發表的真實背景。張木生怒氣滿胸地稱其數年前“抱著定時炸彈擊鼓傳花”一語並非針對習近平,“異運人士不厭其煩地使用我這兩句話,醉翁之意不在我,而是處處指向劉源。其實我多次說明我不是劉源的什麼'智囊',劉源的智慧和知識結構都強於我。劉源對我的批評最多:'好話不好好說,被反對派用來反黨'。對我兩句話的誤說誤讀誤解,我認錯糾錯改錯,純屬個人觀點,與劉源無半毛錢關係!”這番聲明看來是劉源衝刺中央軍委的最後一次努力,但看來並未打動“帝”心,於是有了劉源的光榮退休。
紅二代大多數出身於40年代後期與50年代,年屆退休。這場起始於80年代的政治長跑,在未到最後百米衝刺之時,沒人知道誰會拿到那塊巨大的獎牌。陳雲當年定下“讓自己人子弟接班”這條規矩之時,出於中共內部權爭教訓,已經料想到大位之爭必然刀光劍影,因此在審判江青等人之時,定出一條黨內鬥爭不判死刑的潛規則。他這條規則算是種瓜得瓜,確保了多位參與十八大權位之爭的紅二代的身家性命。盛宴上的席位雖然無份,“兩會”的觀禮貴賓席位依然得以保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