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Kurt Masur 馬祖爾 -2015;Édith Piaf


The world has lost a great Maestro.

He was the darkest of dark horses. But he transformed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into an orchestra of luminous renown.

When Mr. Masur took the helm, the orchestra was roundly considered to…
NYTIMES.COM|由 MARGALIT FOX 上傳

德國指揮大師馬祖爾去世
德國知名指揮家馬祖爾19日在美國逝世,享年88歲。這位大師生前不僅在音樂界頗具造詣,也被視為1989年萊比錫和平革命中的標誌性人物之一。
Kurt Masur
(德國之聲中文網)圖中全神貫注、表情嚴肅但又和樂手們保持頻繁的目光交流:這就是站在指揮台上的庫爾特·馬祖爾(Kurt Masur)。他的每個動作都體現著音樂的緊張、熱烈和絕對的激情。生前40年多年中,馬祖爾一直躋身於世界最著名的指揮家之列。
1927年,馬祖爾出生在西里西亞的布里格,年輕時在萊比錫學習音樂和指揮,但是提前退學。之後,他在前東德的哈雷、愛爾福特、什未林以及東柏林喜劇劇團擔任助理指揮和指揮。1967年,時年40的馬祖爾擔任了德累斯頓愛樂樂團的指揮,三年之後,他再次回到萊比錫並且從此將這這裡作為自己主要的演出城市。
1970年之後,擔任萊比錫音樂廳樂隊隊長的庫爾特·馬祖爾取得了一系列國際演出的成功,迅速成為前民主德國最有聲望的指揮家。到1997年為止,他帶領萊比錫音樂廳樂團在多次巡迴演出中共舉行了超過900場音樂會。當1989年萊比錫爆發一月遊行時,這位深受愛戴的音樂家也投身政治。當時,和這座城市的其他一些名人一道,他對前東德的權力機關說:
"我們共同的擔憂和責任讓我們今天走到了一起。我們與我們的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尋找一個解決方案。我們希望您們仔細考慮,這樣才能讓和平的對話成為可能。"
Kurt Masur Bundesverdienstkreuz
2007年,馬祖爾榮獲德國“聯邦十字勳章”
1991年,馬祖爾成為紐約愛樂樂團的指揮,並且擔任這個職位直到2002年。在這段時間裡,他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演出模式。這一模式不僅僅在紐約,而且在整個美國獲得了非常好的反響。而創造這一模式的靈感來自於他在被稱為"大蘋果"的紐約城中的一次散步。
"當時我發現,其實紐約到處都是這樣孤單的人。於是我決定要讓所有來到我的音樂會的聽眾都能找到一個理由,讓他可以對自己說:這裡就是我的家。"
之後,馬祖爾的工作地點從哈德孫河搬到了塞納河畔,擔任法國國家樂團的指揮。在那裡時不時地,他也會想回歸到自己的私人生活當中去。但是,他當時的日程還是安排得相當緊湊- 而馬祖爾本人也並不覺得這是件多麼壞的事:
"我所希望的是逐步減少自己的工作量。如果我早晨突然停止所有的工作,那麼您很快就會看到我的訃告。音樂是我生命一部分,音樂讓我的生命永恆。我並不是為了成功才從事這一行的。"

在大師的眼皮底下學習指揮

貝多芬的第9交響曲是一部規模龐大的作品。它也是今年庫爾特•馬祖爾在波恩指揮大師班的授課重點。
馳譽世界的德國指揮家庫爾特·馬祖爾(Kurt Masur)
樂譜夾緊閉著,被馳譽世界的德國指揮家庫爾特·馬祖爾(Kurt Masur)放在了一邊。現年83歲的馬祖爾根本就用不著它;因為他對貝多芬的第9交響曲瞭如指掌。60年前,正是這部作品使馬祖爾踏上了擔任指揮的漫漫長路。5年來,馬祖爾將自己的寶貴經驗傳授給波恩指揮大師班的年輕學員,指揮大師班的舉辦地點是波恩的貝多芬故居。在明星指揮家的眼皮底下指揮波恩貝多芬樂團,這對大師班中的每一位學員來說都是一次既寶貴難得又令人激動的經歷。
令人高山仰止的貝多芬第9交響曲
克里斯托弗•阿爾特施泰特(Christoph Altstaedt) 站在指揮台上指揮演奏
克里斯托弗·阿爾特施泰特(Christoph Altstaedt) 站在指揮台上,用平穩明確的手勢指揮樂團演奏貝多芬第9交響曲中的第一樂章。小伙子的目光在演奏員和樂譜間游移。貝多芬的第9交響曲對他以及其他學員們來說猶如一座難以攀登的音樂巔峰。阿爾特施泰特難免會有些緊張:"這部作品的規模實在過於龐大,很難如實再現。我很想知道,樂曲的演奏效果如何,第一次指揮詮釋這樣的作品感覺怎樣。我期待著這一時刻的到來,儘管我知道,這部作品如此深奧,簡直令人難以勝任。"
克里斯托弗· 阿爾特泰特、立陶宛姑娘米爾嘉·格拉茨尼加(Mirga Grazinyte)以及來自新加坡的唐(Joshua Kangming Tan)等在上屆大師班期間就認識了馬祖爾。年輕的女指揮家格拉茨尼加說;"他滔滔不絕,展示了他的智慧和閱歷。對我來說很有啟發,但他有時也會發火,有點兇。"
在平等中尋找真理
馬祖爾與指揮大師班的三位學員
在正式排練時,如果有什麼事情令馬祖爾不滿的話,他會突然打斷。然而,他熱愛波恩的大師班。年輕的學員們使他回想起從前面對同樣難題的年代。在馬祖爾的日程安排中有一部貝多芬的交響曲,講座以及與學員就該作品展開討論等。馬祖爾說,在交談中,他總能學到一些東西。"授課並不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正確。我始終反對這種做法。我一再對學員們說,我不是你們的父親,而是你們的同事,我們的地位是平等的。如果想尋找真理的話,那麼那個找到真理的人將被授予王冠。"
真實再現
這次,大師班的學員們只練習貝多芬第9交響曲中的第一樂章;沒有人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演奏整部​​作品。然而,對他們來說最為重要的是聽取馬祖爾的寶貴建議。來自新加坡的一位女學員說:"他一再明確地告訴我們,在指揮演出時,最重要的是表現作曲家的想法,而不是自我意志。他還說,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的話,就不是真正的音樂家。因為真正的音樂家必須在演出時有能力貼近作曲家,盡可能如實再現作曲家想要表達的一切。"
作者:Klaus Gehrke 編譯:祝紅
責編:石濤
貝多芬第9交響曲樂譜


















*****

Édith Piaf was born 100 years ago today. How France's revered chanteuse played a role in the country's resistance of Nazi occupa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FzViYkZAz4

A world of collaborators, resistors, speculators and “attentistes”
ECON.ST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