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007電影難產,花了85億美元的 Amazon 怎麼下台階?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 ·

 AI Overview

All 25 James Bond films are available to stream on Amazon Prime Video: 
  • Sean Connery
    Dr. No (1962), From Russia with Love (1963), Goldfinger (1964), Thunderball (1965), You Only Live Twice (1967), Diamonds Are Forever (1971) 
  • George Lazenby
  • Just days left to watch all 25 James Bond films on Amazon Prime
    Nov 24, 2024 — Book your ticket to see Wicked now! ... All 25 official James Bond films are streaming for free for subscribers on Ama...
    Metro.co.uk
  • All 25 James Bond films land on Prime Video: a 007 marathon from ...


----

▌007電影難產,花了85億美元的 Amazon 怎麼下台階? ▌
→報導摘錄→
007電影製作人 Barbara Broccoli:「這票人是他X的白癡。」
→報導連結→
→葉郎讀報→
今年底看起來是間諜劇的空前熱潮:
Michael Fassbender 剛剛演了 Paramount+ 的間諜劇《The Agency》(事實上他還在明年Steven Soderbergh 的新片裡演另一個間諜);
Keira Knightley 演了 Netflix 的間諜劇《黑鴿》(Black Doves);
Eddie Redmayne 則演了剛剛在 Sky 和 Peakcock 播出的經典間諜劇重拍《豺狼之日》(The Day of the Jackal)。
不過空前的間諜劇熱潮其實通通指向一個娛樂市場空缺——
除了檔期延後多次的《生死交戰》(No Time to Die)之外,從1995年的《黃金眼》(Goldeneye)以來007電影始終死守12月聖誕節檔期。此時此刻就是間諜電影的季節。
如果還需要更多證據的話,以上三部年底上檔的電視劇/串流劇,每一部都這麼巧都挑了一個曾在 007 電影中擔綱演出重要配角的熟面孔。他們分別是《The Agency》的 Jeffrey Wright 、《黑鴿》的 Ben Whishaw 和《豺狼之日》的 Lashana Lynch。目的都是利用熟面孔吸引苦等多年的 007 粉絲。
一部電視劇從前製到上架至少需要兩年以上時間,也就是說這些企圖成為 007 電影替代商品的劇組早在兩三年前就已經非常篤定 007 本人還會隱身好一陣子,至少絕對不會在2024年底出勤。
所以這個週末華爾街日報的爆料,業界可能早就略知一二。根據報導:
新 007 電影的籌備和新任 007 人選的決策已經因為 Amazon 和製片公司 Eon 之間的嚴重意見衝突,而陷入難產狀態。報導中甚至直接引用了製作人 Barbara Broccoli 的話,將 Amazon 的一干主管稱作「他X的白癡」。
Amazon 雖在2021年以驚人的85億美元價格買下古老而欠缺活力的中型老片廠 MGM,但實際上 MGM 只擁有一半的 007 電影權利。Barbara Broccoli 的爸爸、007 電影之父 Albert R Broccoli 當初有先見之明地在合約中將半數權利和最終決定權保留在自己的製作公司 Eon 手上。Barbara Broccoli 因此非常清楚只要她願意,她有合法權利可以綁架 007 電影而徹底排除 Amazon 的意見參與。以致於每次 Amazon 的片廠主管提出各種天馬行空的開發構想時,她都會在會議上氣定神閒地質問——請問您合約仔細看清楚了沒?
選角上 Barbara Broccoli 其實是更開放的一方。稍早她才在美聯社的訪談中說,白種人 007 不是理所當然。而根據華爾街日報的說法,她對於 James Bond 的種族和性取向現在都保持開放態度,唯一只堅持必須維持男性性別和必須是英國演員擔綱演出。
選角上最大的歧見是口袋很深的 Amazon 企圖先買一張票房的保單,希望一開始就由知名好萊塢演員擔任主角,而不像過去幾任那樣總是挑選尚未真正走紅的非一線演員。
Broccoli 家族的最後決策權不只在法律上名正言順,對業界來說他們也是整個行業中萬中選一最有資格做這件事的人選。1989年的《殺人執照》(Licence to Kill)沉船之後,記取教訓的 Broccoli 家族再也沒有失敗過。最近兩次選角,包含 Pierce Brendan Brosnan 和 Daniel Craig 這兩張牌都不是安全牌。歷史已經證明了他們當時大膽押注二線演員的眼光確實是業界無人能比的膽識,並因而獲得了非常可觀的財務回報。
當初 Amazon 出手併購 MGM 時,《空降危機》(Skyfall)的編劇 John Logan 就曾投書紐約時報,大力稱讚 007 電影是他參與過最接近純手工藝的電影,所以每一次成品才能如此獨一無二、充滿原創性。「他們從來不仰賴片廠背後的律師、會計師、電商市調數據等玩意兒來生產內容」這位奧斯卡得主在投書中說。
不過,目前的另外一個衝突點 Broccoli 家族就反過來站在保守的一方。Amazon 打的主意是像漫威和星戰那樣全面開展的龐德影視宇宙,因此提出了女性情報員電視劇和 Moneypenny 電視劇等外傳構想,甚至提議要開發衍生周邊商品等。
Amazon Prime Video 確實是一個和電商關係緊密的平台。尤其今年開始節目強制插入廣告之後,該串流服務和電商消費之間的緊密關係進一步更加強化。007 電影過去動輒數千萬美元的贊助商價值,肯定在 Amazon 的盤算之內,企圖透過串流介面塞入更多產品置入。和電商的壓倒性市場優勢相比,007電影那一點票房對 Amazon 來說只是雞毛蒜皮。007 在他們眼中的真正價值可能真的是一個廣告播放、產品銷售的「動態介面」。對於一個在全球擁有千萬粉絲的經典 IP 來說,內容完全商品化確實是非常危險的一步。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摔破寶貴的 IP。
但在衍生宇宙電視劇這題,我們很難否認以當時如日當中的《曼達洛人》(The Mandalorian)作為指標(也作為假想敵),Amazon 的007衍生宇宙構想確實極有機會將 Amazon Prime Video 提升至和 Disney+ 同一量級,甚至正面挑戰 Netflix 的龍頭地位。
然而 Broccoli 家族主導 007 這艘 IP 大船超過60年,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Barbara Broccoli 或許覺得「以不變應萬變」的紳士作風過去行得通,未來也不會行不通。因此他們一點都沒打算理會這些年輕人的創意,完全拒接這個電視衍生宇宙的球。近4年來只同意 Amazon 製作了一個關於007宇宙的益智遊戲競賽節目。
85億美元4年來只換到一個益智競賽節目,可以想像 Amazon 現在有多焦慮。
有趣的是華爾街日報報導中説 Barbara Broccoli 甚至引用爸爸生前說過的名言:「不要讓那些來來去去的過客做永久的決定。」這句話背後的玄機是:她現在已經把 Amazon 當成過客了嗎?
Barbara Broccoli 的這句話比較大的可能性是指這兩年一直被傳隨時可能丟官的 Amazon Studios 負責人 Jennifer Salke。
「有很多(潛在主角人選)的方案浮上水面,而我自己認為這些想法都很有趣。我認為我們可以走很多不同的路。我們與 Eon、Barbara 和 Michael 有著良好而密切的合作關係。我們不想破壞這些精彩電影的製作傳統」幾個星期前, Jennifer Salke 才在英國接受衛報訪問時再三保證。現在看起來這幾句話都再合理不過(合理地掩飾了他們最不願外界猜中的事)。
過去在創辦人 Jeff Bezos 庇護之下, Jennifer Salke 享有極大的空間(和資金額度)從頭開始打造出一個 Bezos 夢想中的好萊塢片廠。不過她親自主導的奇幻史詩《魔戒:力量之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ings of Power)和間諜劇《堡壘》(Citadel)實際成效都受到外界強烈質疑。雖然 Amazon Studios 始終堅稱「依據我們自己的標準」節目都非常成功,但 Amazon 現任執行長 Andy Jassy 已經多次點名該部門,要求內容投資策略必須更精進。
剛剛透過聖誕節電影《紅色一號》(Red One)打出三分全壘打的 Jennifer Salke 可能佔時保住官位。而這個成功案例,也可能指引出串流劇產品之外,Amazon 還有一條隱藏的道路是透過院線發行確保串流收視的新形態院線電影產品。
而回歸院線電影這一條路,就有可能是 Eon 的 Barbara Broccoli 最有可能點頭放行的方案。
不過,切記不要在她面前把 007 宇宙稱作「產品」,依據華爾街日報的說法她老人家聽到這個詞一定會生氣。前面提到投書紐約時報的 007 電影編劇 John Logan 也有類似的堅持。他說 007 不是「內容」,更不是「產品」,而是好幾個世代觀眾生命中的重要一部。
「請不要搖,也不要攪」他在當年投書中嚴厲警告 Amazon。
另外一個劇本是,如果 Amazon Studios 兩三年再生不出 007 電影,他們真有可能得放手,成為 007 宇宙的「過客」。明年美國新政府上任後,對企業併購的態度預計會終於放寬,也將使好萊塢進入新一個階段的整併潮。屆時,Amazon 或許得把 007 版權甚至是整個 MGM 拿出來叫賣。
Never say never (again) ?
可能是 6 個人的圖像
所有心情:
陳方隅和其他541人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