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英二(Eiji Okuma)教授《1968:日本現代史的轉捩點,席捲日本的革命浪潮》......144) 父子"合寫"普通日本人的生命史 (約1925~2015) 小熊英二 《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
//看似如烈火般鮮紅的左翼意識形態召喚下的「革命」,其實本質上是一種他們身在經濟高度成長的時代中,種種的不適應所引起的「集體性摩擦反應」,很大的動機是為了「尋找自我」。這無疑是很大膽和爭議性的觀點,但經由這個觀點,我似乎理解了為什麼當時抗爭的年輕人會這麼在意頭盔的顏色、為什麼新左翼黨派之間的武裝內鬥會這麼沒完沒了、為什麼他們的馬克思主義會這麼強調「存在」、「主體性」等思想,以及,為什麼他們的鬥爭會和勞工大眾有如此大的脫節//
在這個年代,還有出版社願意出這樣的巨著,其厚度與份量,非常令人欽佩,但這是我認識小熊英二教授後,最想看到他能出中文版的著作,能收藏這一套已無遺憾。
介紹:
歷史社會學家小熊英二的重量級著作《1968:日本現代史的轉捩點,席捲日本的革命浪潮》,近日在台灣首度出版中文版。
這本共分為四冊的巨作,結合了歷史書寫和社會科學的敘述方式,生動描繪了日本19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學生運動,是認識「全共鬥」運動、團塊世代,乃至日本現代史的轉捩點,不可錯過的里程碑大作。
歴史社会学者の小熊英二さんが #コメントプラス
《 「71年、極貧青年をコミカルに描いた『男おいどん』で人気漫画家となった」との紹介に2023年と1971年の相違を感じる。1971年当時の読者が、あの主人公を「極貧青年」とみなしていただろうか》
144) 父子合寫普通日本人的生命史 (約1925~2015) 小熊英二 《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 小熊英二(Eiji Okuma)
|
小熊英二「日本人」的界限:沖繩・愛努・台灣・朝鮮,從殖民地支配到復歸運動
【「日本人」的界限:沖繩・愛努・台灣・朝鮮,從殖民地支配到復歸運動】
日本知名學者小熊英二,透過「檢證近代日本對沖繩、愛努、台灣、朝鮮為主的『政策論述』」,試圖探詢「『日本人』的界限如何被設定」,質問曖昧難釐清的民族與國家界限,直探文化最核心、地域最本質,擘劃出日本與其周邊地區近百年來若即若離、糾纏難解的歷史。

序章
第一章 琉球處分——納入「日本人」
第二章 沖繩教育與「日本人」化——同化教育的內涵
第三章 「帝國北門」的人們——愛努教育與特別保護法
第四章 領有台灣——同化教育的矛盾與衝突
第五章 總督府王國的誕生——台灣的「六三法問題」
第六章 身為韓國人的日本人——日韓合併下的「新日本人」戶籍問題

第七章 差別即平等——殖民政策與種族主義
第八章 「民權」與「一視同仁」——殖民者與通婚問題
第九章 花紅柳綠——日系移民的朝鮮統治論
第十章 內地延長主義——原敬與台灣
第十一章 統治改革的挫折——朝鮮參政問題

第十二章 沖繩民族主義的創生——伊波普猷的沖繩學
第十三章「異身同體」的夢想——設置台灣自治議會請願運動
第十四章 「生於朝鮮的日本人」——唯一的朝鮮人眾議院議員・朴春琴
第十五章 東方主義的折射——柳宗悅與沖繩語言論爭
第十六章 皇民化與「日本人」——總體戰與「民族」
第十七章 最後的改革——戰敗前的參政權

第十八章 國界線上的島嶼——沖繩作為「外國」
第十九章 從獨立論到復歸論——戰敗後的沖繩歸屬論爭
第二十章 「祖國日本」的意涵——1950年代的復歸運動
第二十一章 革新民族主義的思想——受學者的「日本人」論點影響的沖繩觀
第二十二章 1960年的方言牌——戰後沖繩教育的復歸運動
第二十三章 反復歸——1972年的復歸與反復歸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