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藝錄》讀本 (周振甫 冀勤 編著)
(七)元好問論黃庭堅詩解
(八)元好問評蘇詩
(日)吉川幸次郎 著 {中國詩史}關于元好問
元好問曾感嘆說:「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音樂會名稱:Songs From the Heart來自心中的歌
演出人員:
古曉梅/鋼琴
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科(現為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之後分別取得俄羅斯莫斯科國立柴可夫斯音樂學院和美國肯塔基大學鋼琴博士學位,是國内目前唯一獲得俄美雙博士學歷的音樂家。曾擔任廈門大學音樂系鋼琴教授鍵盤教研室主任,巴勒斯坦國立音樂學校鋼琴教師。也曾擔任台灣國際之聲廣播電臺俄語組節目製作和主持人,國家兩廳院特約口譯員,並有譯作《托爾斯泰藝術論》《黃金年代之後-浪漫主義鋼琴演奏及現代表演》。
知行古樂團成立於2007年,至今已多次參與台灣、希臘、南韓等音樂節,專注於十七至十八世紀歐洲古樂的研究與演出。樂團成員來自東西方,均接受過嚴謹的古典音樂訓練,並包括多位來自歐美音樂院的古樂專家。團隊不僅使用原始樂器,還強調古樂的音樂語法詮釋,致力於重現工業革命前音樂的情感和精神。近年來,樂團積極拓展,招募新成員並走入不同場域,如家庭、學校、教堂、博物館及美術館等,期望通過音樂感動人心,帶來安慰與共鳴。
1. 周瓦絲里 Vassilis Tsotsolis/小提琴
知行古樂團團長及音樂總監,專長小提琴、中提琴、肩上大提琴及室內樂演奏/指揮,並從事音樂創作與編寫。目前,他在陽明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教授。出生於希臘,自小受母親及外祖父 V. Theofanous (小提琴家、指揮家及作曲家) 的影響,並在帖Thessaloniki國立音樂院學習現代小提琴及音樂知識。後來,
他畢業於布魯塞爾皇家音樂院,獲得巴洛克小提琴演奏家最高文憑,師從S. Kuijken、F. Fernandez等古樂大師。曾研究變格定弦scordatura優異成績獲A.U.TH. 希臘國立大學音樂學碩士。 他擁有多年歐洲職業演出及經驗,與多個著名樂團合作並巡演,錄製了近20張CD。 2012年定居台灣後,他積極從事台灣古樂人才培育與公益募款演出。
2. 呂珮菱 / 巴洛克小提琴演奏家,
畢業於中山大學音樂系。2017年參加「Anton Steck早期音樂工作坊」,啟發對早期音樂的熱情。2019年於衛武營首次使用巴洛克小提琴與國際音樂家合作。曾受大下詩央、天野壽彥、西吉斯瓦德·庫伊肯等指導,參加多場國際音樂工作坊。2024年加入台灣知行早期古樂團,2025年與東京Ensemble Ananas合作,進行跨國演出。
3. 呂煦宗 / 中提琴
精神科醫師,陽明醫學院畢業。自幼習小提琴,高中以後開始接觸中提琴。喜愛合奏室內樂,曾經參加華興交響樂團、世紀交響樂團成人組、台灣醫聲室內樂團、世界醫師樂團等。
4. 原香戀 Karen Hara大提琴家/ 音楽教育者
在日本3歲開始由父親啟蒙學習大提琴,畢業於京都市立藝術大學音樂系。
2019年移居台灣,開始鑽研巴洛克音樂等早期音樂領域,師事Franck Bernede。2023年8月參加周瓦絲瓦絲里領導的知行古樂團,在嘉義舉行音樂會。此外,Karen持有日本鈴木教學法的合格教師證書,並於2008年至2010年間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教授大提琴。
5. 黃韻宇 / 大提琴
國立藝專音樂科、美國北德州大學大提琴演奏碩士、加拿大卑詩大學大提琴演奏博士班研究。目前任教於文化大學音樂系。2004年回國後活躍的演出- 名家鋼琴三重奏、台北大提琴重奏團、童想室內樂團、樂興之時管絃樂團、醫聲室內樂團、〝緣”室內樂集- 巡迴各地文化中心及國家演奏廳演出 —〝理性與感性〞鋼琴五重奏之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