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我的遺憾都已過去了

《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 葉嘉瑩/口述張候萍/撰寫,臺北:網路與書,2014/北京:三聯,2013
本書是葉嘉瑩第一本口述自傳。

  撰寫者張候萍學的是歷史,在天津南開大學時期旁聽葉嘉瑩的課,自此跟隨學習,在葉先生的身上見證古典詩詞的魅力和興發感動的力量。雖然不是葉先生的入 室弟子,張候萍以其專業提出為先生作紀錄。訪談中,沒有時間、話題的限制,按照先生的思路暢所欲言,並常以詩詞作品作為線索,回溯童年往事、學思歷程、漂 泊海外,以及師生故舊之間的往來情誼,書中還談及葉先生鮮少提到的婚姻和家庭生活,那種人世間的隨流自重與堅毅持守,讓人為之動容。

  葉嘉瑩自幼啟蒙、承襲家學,後在顧隨先生的引領下步入中國古典詩詞的殿堂,雖然歷經大時代的憂患和生活上的磨難,卻在古典詩詞中汲取養分,孜孜不倦地 勤奮耕耘。她更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扮演文化交流的使者,架起了東西方和兩岸之間文化溝通的橋樑;不但擁抱傳統,更借西方的邏輯思辨,將詩詞以簡馭繁的 深隱高潔,回歸最古典、最地道的詩教,將詩詞的美學涵詠具體而微地呈現。許多人問她「古典詩詞對於現代人有甚麼意義?」葉嘉瑩體悟到詩歌中自有一種生命, 透過講解詩人的作品,詩人的心靈、智慧、品格和修養,浸潤了後人的心田,使講者與聽者、作者與讀者,都得到一種生生不已的力量。她更心繫現在的年輕人,希 望承先啟後,為他們打開一扇門,也能體會詩詞的美好與價值。

  葉嘉瑩對於詩詞的傳承不遺餘力,教學近七十年桃李滿天下,近年客座於海峽兩岸、港澳、北美等地講學。書中收錄知名學者、文人雅士之間的書信往來、詩詞唱和,許多珍貴老照片,讓本書生色不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葉嘉瑩


  中國古典詩詞專家、詩人。1924年生於北京書香世家。1945年畢業於輔仁大學國文系,師從詩詞名家顧隨。1948年畢業後曾在北京的幾所中學任 教,1948年隨丈夫工作赴臺灣,曾在彰化女中及臺北二女中任教,1954年起任教於臺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1966年應邀赴美國哈佛大學、密西 根州立大學任客座教授。1969年定居加拿大,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1991年當選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是加拿大皇家學會有史以來唯一的中國古 典文學院士。並曾先後被美國、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學以及大陸數十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及訪問教授。此外,還受聘為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名譽 研究員及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並獲得香港嶺南大學榮譽博士、臺灣輔仁大學傑出校友獎與斐陶斐傑出成就獎。2012年被中國中央文史館聘為終身館員。

  1993年葉嘉瑩教授在南開大學創辦了「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捐獻出自己的退休金的一半(十萬美金),設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專心致力於中國古典文學的普及和研究。

  中英文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葉嘉瑩作品集》等多種著作。

張候萍

  1954年生於天津。1979年至1983年就讀南開大學歷史系。天津市工會管理幹部學院教師,現已退休。在南開大學就讀期間,有幸聆聽葉嘉瑩先生授課。1999年末在南開園與先生重逢.再次跟隨先生學習。

  2001年開始對先生訪談記錄,積十載之久,成《紅蕖留夢》。
 

目錄

《紅蕖留夢》解題 葉嘉瑩      
和一首詩相遇—《紅蕖留夢》代序 沈秉和     
讀葉嘉瑩先生《談詩憶往》有感而作絕句三章 陳洪     
心靈的饗宴—葉嘉瑩先生的詩教 席慕蓉
     
第一章 回溯家世     
一、家世     
二、故居     
三、伯父     
四、母親     
五、尋根之旅  
 
第二章 少年讀書     
一、兒時趣事     
二、幼年讀書     
三、中學時代     
四、關於我早年寫的作品

第三章 恩師顧隨     
一、輔仁大學     
二、初承師澤     
三、誨人不倦  
四、學術薪火  
五、先生的期望  
六、整理出版《顧隨文集》
  
第四章 長路漫漫    
一、初為人師  
二、南下結婚  
三、渡海到台  
四、憂患時期留下的詩詞  
五、臺灣大學
  
第五章 漂泊北美  
一、初到哈佛  
二、密西根州立大學  
三、再訪哈佛  
四、執教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五、歐洲之行
  
第六章 結緣南開  

一、第一次回國  
二、我的大女兒言言  
三、申請回國教書  
四、南開大學  
五、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與蔡章閣先生  
六、澳門實業家沈秉和先生
  
第七章 研讀治學 
 
一、早期的詩詞評賞之作  
二、中期理性的學術研究  
三、關於西方文學理論以及對傳承的責任的醒覺  
四、中國詞學理論的探索  
五、關於《迦陵文集》和《葉嘉瑩作品集》  
六、關於唐宋詞系列講座
  
第八章 良師益友  
一、影響我後半生的前輩—李霽野先生  
二、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端木留學長  
三、千古蕭條悲異代,幾人知賞得同時—繆鉞先生  
四、我與趙樸老相交往之二三事  
五、數學家的詩情—我與陳省身先生的詩歌交往  
六、未曾謀面的古農學家石聲漢先生  
七、程千帆先生和沈祖棻先生  
八、鄧廣銘先生  
九、馮其庸先生  
十、饒宗頤先生與陳邦炎先生
  
結束的話  
後記  
參考書目  

 

  或許是真的很久沒遇到美好的事或人,但不是這個原因讓我們感動,真正的原因是,我們面對的是世間難得一遇的才情和生命!——席慕蓉

心靈的饗宴—葉嘉瑩先生的詩教  
◎席慕蓉


  二○○九年二月二十一日晚間,葉嘉瑩先生應洪建全文教基金會的邀請,在臺北的敏隆講堂演講,講題是「王國維《人間詞話》問世百年的詞學反思」。

  從七點整準時開始到九點過後還欲罷不能,那天晚上,葉老師足足講了兩個多小時。以《人間詞話》為主軸,談詞的由來、特質、境界,以及雅鄭之間的微妙差 異等等;上下縱橫,中西並用,再加上興會淋漓之處葉老師不時地讓思路跑一下野馬,把我們帶到一片陌生曠野,那種遼闊無邊,那種全然不受約束的自由,好像極 為混沌無端難以言說,卻在同時又井然有序地一一心領神會……

  何以致此?何能致此?

  當時的我,只覺得葉老師在台上像個發光體,她所散發的美感,令我如醉如癡,在無限欣喜的同時還一直有著一種莫名的悵惘,一直到演講結束,離開了會場、離開了葉老師之後,卻還離不開這整整兩個多鐘頭的演講所給我的氛圍和影響。

  之後的幾天,我不斷回想,究竟是什麼感動了我?
  
  對葉老師的愛慕是當然的,對葉老師的敬佩也是當然的,可是,除此之外,好像還有一些什麼很重要的因素是我必須去尋找去捕捉才有可能得到解答。

  那天晚上,葉老師在對我們講解關於詞的審美層次之時,她用了《九歌》裡的「要眇宜修」這四個字。

  她說:「要眇」二字,是在呈現一種深隱而又精微的美,而這種深微,又必須是從內心深處自然散發出來的才可能成其為美。

  至於「宜修」則是指裝飾的必要。但是,葉老師說:這種裝飾並非只是表面的修飾,卻也是深含於心的一種精微與美好的講究。一如《離騷》中所言的「制芰荷以為衣兮,芙蓉以為裳……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是所謂的一種品格上的「高潔好修」。

  那天晚上的葉老師,身著一襲灰藍色的連身長衣裙,裙邊微微散開。肩上披著薄而長的絲巾,半透明的絲巾上還暗嵌著一些淺藍和淺灰色的隱約光影,和她略顯灰白但依然茂密的短髮在燈光下互相輝映。

  當時的我,只覺得台上的葉老師是一個發光體,好像她的人和她的話語都已經合而為一。不過,我也知道,葉老師在台上的光輝,並不是講堂裡的燈光可以營造出來的,而是她顧盼之間那種自在與從容,彷彿整個生命都在詩詞之中涵泳。

  之後,在不斷的回想中,我忽然開始明白了。

  原來,葉老師當晚在講壇上的「人和話語合而為一」,其實是因為,她就是她正在講解中的那個「美」的本身。

  葉老師在講壇上逐字講解中的「要眇宜修」,就是她本身的氣質才情所自然展現的那深隱而又精微、高潔而又高貴的絕美。

  是的,她就是「美要眇兮宜修」的那位湘水上的女神。

  然而,或是因為「世溷濁而不分兮」,或是因為一種必然的孤獨,使得所有這世間的絕美,在欣然呈現的同時,卻又都不得不帶著一些莫名的悵惘甚至憂傷……

  那晚之後,我在日記裡記下自己的觸動,我何其有幸,參與了一次極為豐足的心靈饗宴。
想不到,十個月之後,我又有幸參與了一次。

  二○○九年十二月十七日上午,葉老師應余紀忠文教基金會的邀請,在中壢的中央大學做了一場演講,講題是「百煉鋼中繞指柔—辛棄疾詞的欣賞」。

  禮堂很大,聽眾很多,儀式很隆重。可惜的是,演講的時間反而受了限制。葉老師這次只講了一個半小時左右,她所準備的十首辛棄疾的詞,也只能講了兩首而已。

  這兩首的詞牌都是《水龍吟》,一首是《登建康賞心亭》,一首是《過南劍雙溪樓》。葉老師說,辛棄疾一向是她所極為賞愛的一位詞人。

  他正是能以全部的心力來投注於自己的作品,更是能以全部的生活來實踐自己的作品。他的生命與生活都以極為真誠而又深摯的態度進入文學創作。

  因此,在講解這兩首《水龍吟》之時,葉老師就要我們特別注意創作時間的差異對作品的影響。她說,基本上,生命的本體(感情與志意)是不變的,可是,辛棄疾一生傳世的詞,內容與風格卻是千變萬化,並且數量也有六百多首。

  她為我們選出的這第一首《水龍吟》,辛棄疾三十四歲,正在南京,在孝宗的朝廷。寫《登建康賞心亭》的時候,離他當年率領義兵投奔南朝,那熱血沸騰壯志昂揚的英雄時刻,已經過了十個年頭了。

  後面的一首《過南劍雙溪樓》,辛棄疾已經有五十多歲了,而在這之前,被朝廷放廢了十年之久。

  辛棄疾的一生,六十八載歲月(1140—1207),有四十多年羈留在南宋,中間又還有二十年的時光是一次次被放廢在家中。

  這樣的蹉跎,置放於文學之中,會產生出什麼樣的作品?
  我們在台下靜靜地等待著葉老師的指引。

  這天,站在講台上,葉老師仍是一襲素淨的衣裙,只在襟前別上了一朵胸花,是中央大學校方特別為貴賓準備的,深綠的葉片間綴著一小朵紅紫色的蝴蝶蘭。

  她的衣著,她的笑容,她的聲音,她的一切,本來都一如往常,是一種出塵的秀雅的女性之美。可是,非常奇特的,當她開始逐字逐句為我們講解或吟誦這兩首 《水龍吟》之時,卻是隱隱間風雷再起,那種雄渾的氣勢逼人而來,就彷彿八百多年前的場景重現,是詞人辛棄疾親身來到我們眼前,親口向我們一字一句訴說著他 的孤危而又蹉跎的一生了。

  在「楚天千里清秋」微微帶著涼意的寂寞裡,我們跟著辛棄疾去「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心裡湧起了真正的同情。非常奇妙的轉變,在我的少年時,那些曾 經是國文課本裡生澀而又蒼白的典故,為什麼如今卻都化為真實而又貼近的熱血人生?原來,辛棄疾親身前來之時,他的恨,他的愧,他的英雄淚都是有憑有據,清 晰無比的啊!

  我們跟隨著他掠過了二十年,來到南劍雙溪的危樓之前,但覺「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到底要不要「燃犀下看」呢?那黑夜的肅殺與詞人的忐忑,到此已是一幅結構完整層次分明的畫面了。

  等到「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這幾句一出來,我一方面覺得自己幾乎已經站在離辛棄疾很近很近的地方,近得好像可以聽見他的心跳,感覺得到他的 時不我予的悲傷。可是,一方面,我又好像只看見這十二個字所延伸出來的人生境界。這就是「文學」嗎?用十二個字把時空的深邃與浩瀚,把國族與個人的命運坎 坷,把當下與無窮的對比和反覆都總括於其中,這就是「文學」嗎?

  因此,當葉老師念到最後的「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繫斜陽纜」的時候,在台下的我不得不輕聲驚呼起來。

  驚呼的原因之一是,這「繫斜陽纜」更是厲害!僅僅四個字而已,卻是多麼溫暖又多麼悲涼的矛盾組合,然而又非如此不可以終篇,僅僅四個字,卻是一個也不能更動的啊!

  驚呼的另一個原因是,終篇之後,我才突然發現,剛才,在葉老師的引導之下,我竟然在不知不覺之間進入了南宋大詞人辛棄疾的悲笑一生。他的蹉跎他的無奈不僅感同身受,甚至直逼胸懷,使我整個人都沉浸在那種蒼茫和蒼涼的氛圍裡,既感歎又留戀,久久都不捨得離開。

  是何等豐足的心靈饗宴!

  等我稍稍靜定,抬頭再往講台上望去,葉老師已經把講稿收妥,向台下聽眾微笑致意,然後就轉身往講台後方的貴賓席位走去,準備就座了。亭亭的背影依然是她獨有的端麗和秀雅……

  可是,且慢,那剛才的辛棄疾呢?

  那剛剛才充滿在講堂之內的蒼涼與蒼茫,那鬱鬱風雷的迴響,那曾經如此真切又如此親切的英雄和詞人辛棄疾呢?

  請問,葉老師,您把他收到什麼地方去了?
  何以至此?何能至此?

  這不是我一個人在思索的問題,那天會後,許多聽眾也在彼此輕聲討論。

  我聽見有人說「是因為聲音,聲調」。有人說「是因為先生學養深厚,又見多識廣」。有人說:「是因為她自幼承受的古典詩文教育,已經是她生命的一部分了。」還有人說:「恐怕是因為她自身的坎坷流離,所以才更能將心比心,精準詮釋的吧。」

  我在旁邊靜靜聆聽,大家說得都沒有錯,這些也應該都是葉老師所具有的特質。但是,我總覺得,是不是還有別的更為重要的質素,才可能讓葉老師如此的與眾不同呢?

  這是我一直想去尋求的解答。不過,我也知道,那極為重要的質素,想必也是極為獨特與罕見的,又如何能讓我就這樣輕易尋得?

  直到最近,讀到《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一書的初稿,發現書中有兩段話語,似乎就是給我的解答,在此恭謹摘抄如下:

  ……詩詞的研讀並不是我追求的目標,而是支持我走過憂患的一種力量。

  ……我之所以有不懈的工作的動力,其實就正是因為我並沒有要成為學者的動機的緣故,因為如果有了明確的動機,一旦達到目的,就會失去動力而懈怠。我對 詩詞的愛好與體悟,可以說全是出於自己生命中的一種本能。因此無論是寫作也好,講授也好,我所要傳達的,可以說都是我所體悟到的詩歌中的一種生命,一種生 生不已的感發的力量。中國傳統一直有「詩教」之說,認為詩可以「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當然在傳達的過程中,我也需要憑藉一些知識與學問來作為一種說 明的手段和工具。我在講課時,常常對同學們說,真正偉大的詩人是用自己的生命來寫作自己的詩篇的,是用自己的生活來實踐自己的詩篇的,在他們的詩篇中,蓄 積了古代偉大詩人的所有的心靈、智慧、品格、襟抱和修養。而我們講詩的人所要做的,就正是透過詩人的作品,使這些詩人的生命心魂,得到又一次再生的機會。 而且在這個再生的活動中,將會帶著一種強大的感發作用,使我們這些講者與聽者或作者與讀者,都得到一種生生不已的力量。在這種以生命相融會相感發的活動 中,自有一種極大的樂趣。而這種樂趣與是否成為一個學者,是否獲得什麼學術成就,可以說沒有任何關係。這其實就是孔子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樂之者。

  旨哉斯言,謎題揭曉!
  原來,答案就在這裡。
  葉老師所給我們的一場又一場的心靈饗宴,原來就是久已失傳的「詩教」。

  這是一種以生命相融合相感發的活動,而能帶引我們激發我們去探索這種融合與感發的葉老師,她所具備的能量是何等的強大與飽滿,而她自己的生命的質地,又是何等的強韌與深微啊!
歷經憂患的葉老師,由於擁有這樣充沛的能量,以及這樣美好的生命質地,才終於成就了這罕有的與詩詞共生一世的豐美心魂。

  在此,我謹以這篇粗淺的文字,向葉老師獻上我深深的謝意。

  附記:
  在《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一書的初稿裡,很驚喜地發現,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六年之間,葉老師曾經在臺北市第二女子中學教過高中部的國文。而我是在一九五四年秋天從香港來臺北參加插班生考試後,被分發進入臺北二女中初中部二年級,一九五六年夏天畢業。

  因此,在那兩年的時間裡,我們或許曾經在校園和教室外的走廊上遠遠地相遇過吧,而無論那距離有多麼遙遠,畢竟也是師生的相遇和牽連。在半個世紀之後,終於可以確認這師生的關係,真是無限欣喜,因以為記。

 
----

夏珍 2014年05月29日 10:20
全文網址: 風中物語:風雨逼人一世來 留夢紅蕖記前塵-風傳媒
---
葉嘉瑩:我的遺憾都已過去了2014-04-18 彭蘇 中國報導“很多人問我學詩詞有什麼用,這的確不像經商炒股,能直接看到結果。”葉嘉瑩先生清音平緩,“鍾嶸在《詩品》序言中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人心有所感才寫詩。'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於詩矣',身處貧困卑賤之中,安分守己,不為外物所動;獨處時有詩為伴,陶淵明、杜甫、蘇東坡、辛棄疾,都在你的眼前……”頭髮花白的葉嘉瑩端莊“獨處”於她的“磁場”中,背後的三大排書架上,整齊地羅列著她的著作。她面朝壁上的《班昭圖》,據說,畫中女子是畫家范曾依她形象所繪。頭頂的吊燈柔和地俯照著“畫中之人”與“畫外之人”。 “畫外人”清澈的眼神裡流露出一絲清高,方正的下頜突顯出她的剛強。【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生於北京。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曾任台灣大學教授,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杜甫秋興八首集說》《唐宋詞名家論稿》《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迦陵論詞叢稿》《迦陵論詩叢稿》等。 在一篇文章中,葉嘉瑩提出過“弱德之美”的概念。她說,詞本身存在於苦難之中,而且也在承受苦難之中,這就是所謂的“弱”。而在苦難之中,你還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這就是“弱德”。有人問,您是否有什麼遺憾?她說,“我的遺憾都已過去了。”停頓片刻——​​“我最大的遺憾,還是我小時候書讀得不夠。”又問,您少年時讀《論語》中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不甚明了“道”是什麼,現在能總結出來麼?她說,“人生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真心性,心靈的一片清淨潔白。”不知不覺,回到大陸教書已經30年了。 30年前的1979年,葉嘉瑩穿著特意在香港定做的藍色中式上衣,站到了祖國的講台前。去年12月,她極難得地在南開大學小禮堂開了4次關於古典詩詞的大講。講到溫庭筠的《菩薩蠻》時她轉過身,望著台下上千莘莘學子說:“古詩詞這麼美好的一份珍寶,我多麼希望你們能看見。”有人說,葉嘉瑩站在那裡,就是一首活生生的詩。詩詞路上的兩位導師葉嘉瑩是滿族葉赫那拉氏後裔,1924年,出生在北平察院胡同一所老四合院裡。父母對她用的是“新知識,舊道德”的教育理念。 “後來父母雖准許我到學校讀書,但在生活方面約束極嚴。因此我的見聞與感受,幾乎全與外界隔絕。加之我天性中又有一種喜歡蹈空夢想的性格,重視內心的感受,而忽視外在的現實。”後來踏上詩詞之路,第一個要感謝的是伯父狷卿公。狷卿公國學素養深厚,膝下無女,見侄女愛好詩詞,不由格外歡欣。“中國詩歌傳統的吟誦不是現代的朗誦。中國古詩詞是以興發感動的作用為詩歌美感之主要特質,而這種美感的由來與中國吟誦的傳統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小時候伯父就教我把古人讀入聲、現代人讀平聲的一些字,讀成短促的近於去聲字的讀音,如此吟誦時才能傳達出聲律的美感。”伯父鼓勵葉嘉瑩試寫絕句小詩。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來原是幻,何以度蒼生。”這首《詠蓮》是她少女時期的作品。“黜陟不知,理亂不聞;自賞孤芳,我行我素。”與她同在北平的輔仁大學就讀的堂兄彼時這麼評價她。 “同是社會中人,豈能真對外界事充耳不聞?”她淡然一笑。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日軍迅速北京城。老師們突然不見了,歷史、地理教科書被一頁頁撕毀、塗改。“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抗戰開始後,在上海工作的父親不得不隨單位步步南遷,漸與家人失去聯繫。母親憂思成疾,身染重病,去天津租界動手術,執意不要他們姐弟陪同,最終溘然長逝於從天津回北京的火車上。 “昨夜接父書,開緘長跪讀。上仍書母名,康樂遙相祝……”沒有堅持陪同母親去天津這件事,使她抱憾終身,也理解了人生無常的真義。另一個要感謝的人是顧隨先生。顧隨是研究古典文學的一代大家。 1942年秋他來到輔仁大學時,葉嘉瑩正讀大二。她家中書櫃玻璃窗夾著的泛黃老照片,正是她們幾個學生與顧先生的合影。有人說,葉嘉瑩與顧隨先生有5點相似:同是少年喪母,體弱,具有詩人敏感的心靈;同是閱讀廣泛,研究小說、雜劇、書法、韻文、佛教禪理;同是舊體詩人,中西學問兼修;老年時同在天津教書。最後,他們都愛在“傳道授業解惑”時“跑野馬”。葉嘉瑩至今銘記在心的是,1945年夏,她大學畢業,陸續在北平3所中學任教。一日,收到顧先生的來信:年來足下聽不佞講文最勤,所得亦最多。然不佞卻並不希望足下能為苦水(顧隨別號)傳法弟子而已。假使苦水有法可傳,則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盡得之。此語在不佞為非誇,而對足下亦非過譽。不佞之望於足下者,在於不佞法外,別有開發,能自建樹,成為南嶽下之馬祖,而不願足下成為孔門之曾參也。左側牆壁的匾額上,她的別號“迦陵”二字是顧隨先生的親筆。 “一次先生提出要把我的作品交給報刊發表,問我是否有別號或筆名。我一向未發表過任何作品,當然沒有。先生要我想一個,於是我就想到了當日偶讀佛書,所見到的一種喚作'迦陵'的鳥。”我先生不是我的選擇南下是因為婚姻。 1948年3月,葉嘉瑩嫁給了在國民黨海軍供職的文職人員趙東蓀。 11月,夫婦二人輾轉來到台灣高雄附近的左營海軍軍區。關於這段婚姻,她意味深長地說:“我的一生都不是我選擇的。我的先生不是我的選擇。他姐姐是我中學老師,她很喜歡我,我老師選擇了我。去台灣也不是我的選擇,但是誰讓我結了婚呢?”為葉嘉瑩寫傳記的學生張侯萍說,“葉先生熟諳古詩詞中的兒女情長,可她這一生從來沒有戀愛過。”1949年8月,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言言降臨人間。當母親的喜悅她曾對人說過:沒有做過母親的女人,人生是不完整的。但幸福感並沒有維持多久。 1949年前後,國共兩黨對峙白熱化,不少赴台人士被懷疑為共產黨,台灣當局在民間展開了大規模的搜捕。第二年年底,“不愛詩詞,偏好政治”的趙東蓀被懷疑為“匪諜”投入了大獄。隨即她也失去了工作。萬般無奈下,她投奔了先生在高雄的親戚。親戚也剛剛到台灣,生活窘迫,自顧不暇。烈日當頭,瘦小憔悴的她​​抱著孩子四處奔波,夜深人靜時才敢回屋,小心翼翼地在窄小的走道裡鋪上一張涼蓆。她在《轉蓬》中這樣寫道:“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已嘆身無托,翻驚禍有門。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現實漸漸磨掉創作和讀詩詞的心力,此後近10年時間她的創作量微乎其微。幾年後丈夫釋放出來,他們有了第二個女兒言慧。見生下的又是一個女孩,丈夫並不高興,而且,因為久被囚禁他性情大變、動輒暴怒。最痛苦時,葉嘉瑩想過用煤氣結束生命。“那時我終於被逼出一個自求脫苦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一部分精神感情完全殺死,這是使我仍能承受一切折磨而可以勉強活下去的惟一方法。我現在如此說決非過言,因為我那時確實在極端痛苦中,曾經多次在清醒的意識中告訴自己:'我現在要把自己殺死,我現在要把自己殺死。'”乖戾的丈夫即使找到工作也乾不長,一家六口的生計落在了她纖弱的肩上。1950年代,戴君仁、許世瑛兩位先生在台大教書,經他們推介,葉嘉瑩先後在台灣大學、淡江大學、台灣輔仁大學等校兼職教授詩詞曲。“產後身體本就瘦弱,在台北兼教三所大學時,課程繁重,又染上了氣喘。每天下課回來,胸部都隱隱作痛,好像肺部氣血精力已全部耗盡,每一呼吸都有掏空般的隱痛。回家後,還要因沒有做好家事懷著負疚的心情面對夫權的責怨。可我真是熱愛古典文學,只要一講課就神采飛揚。”在那段生活裡,無論是出於強烈的自尊,還是為使女兒們不受悲觀情緒的影響,她一貫以平和愉悅的面容示人。而心裡,最常憶及的是王國維詠楊花的《水龍吟》:“開時不與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墜。”“我以為自己如同所詠的楊花一樣,根本不曾開過,就已經凋零了。”去年5月丈夫“去了”,葉嘉瑩在詩中寫下心境——“一握臨歧恩怨泯,海天明月淨塵埃。”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1966年是葉嘉瑩的轉折之年。當時大陸杜絕與美國院校的一切文化交流,於是美國人要研究漢學只能跑到台灣去。 “3個大學的詩詞曲,杜甫詩、蘇辛詞,電視、電台的古文講座,都是我在教。他們就跑來聽我的課。”憑藉她的古文詩詞底蘊,葉嘉瑩被邀請赴美國密歇根大學講學。哈佛大學遠東系的海陶瑋教授正在研究陶淵明,也邀請她到哈佛去作了講學。 1969年夏,她欲按原計劃重返哈佛,卻未成行。海教授以為從加拿大去美國容易,讓她先赴加國。“我到了溫哥華。申請赴美簽證還是沒有成功。海陶瑋一心想把我留在北美與他合作研究,於是請人把我留在了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教書。”那一年她46歲。台灣已是回不去了,一家老小遷來異域,她和他們一樣要重新適應環境。父親更見衰老,女兒正在讀書,先生一時沒有找到工作,衝著她叫嚷。而她,還要重新學習一門語言,以向西方學子講述中國詩詞之美。拖著一天的疲憊回家,仍要面對丈夫的咄咄發威。太累了,實在是無力糾纏。默然做完家事,一個人湊在檯燈下翻字典查找生詞直至凌晨。生活上有再多不快,至少她可以在講堂上隨心所欲、信馬由韁,與學生們心靈相通、肝膽相照。“但你想我們這麼美好的詩詞,把它變成英文,我怎麼講?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裡面蘊涵了多麼深厚的意境,你翻成英文:I saw the southern mountain from afa,這是什麼?我的英文實在是可憐,真的沒有辦法講。”“在晚年時,有一次她丈夫看到她講課時的錄像帶,驚奇地問,'這是你在講課嗎?下次我也去聽好不好?'與她生活了一輩子,就像一個陌生人。”張侯萍深為老師的命運嘆息。1970年葉嘉瑩再次去往哈佛,開始了對王國維的研究。哈佛燕京圖書館給了她一把鑰匙,閉館後她可留在裡面工作。夜晚,從長長的、黑暗的通道經過,“我竟會有一種靜安先生的精魂似乎就徘徊在附近的感覺。”魯迅博物館館長孫郁曾在文中感慨:“《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一書,記載著她與這顆遠逝的靈魂攀談的痕跡。為什麼選擇了王國維?這裡有難言的苦澀吧?作者的詞學觀,多少受了王國維的影響,而詩詞的寫作,亦與王國維多有暗合之處。更主要的是,王國維肅殺、凝和的氣質裡,流露著深沉的悲劇精神,那裡顯示著人性的脆弱,與世間的無奈。一切輾轉於風塵間的漂泊者,都可以從他的文字裡,感受到現代人內心最沉重的東西。葉嘉瑩於此,領會很深。”王國維說,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有誰能比她體會更深?1976年3月24日,結婚不足3年的女兒言言與女婿永廷發生車禍雙雙殞命。歷盡悲苦之後的餘生,竟然還會遭遇如此致命的一擊,她絕想不到。車禍之前她去東部開會,途經多倫多還探望了女兒和女婿,其後轉往費城探望小女兒夫婦。一路上她滿心喜悅,以為自己終於可以安度晚年。誰知抵達費城第二天就接到噩耗。因為一直是這個家所有苦難的承擔者,哪怕痛不欲生,她還是強抑悲痛立即趕到多倫多為他們料理後事……之後,她把自己關在家中,拒絕一切友人的問候。因為任何人的關懷,都會引發悲哀。 “平生幾度有顏開,風雨一世逼人來。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餘哀。”這是《哭女詩》中的一首。但她並未沉溺於哀傷,母親過世,她就清楚地意識到人生短暫。女兒女婿雙雙罹難,好像打通了她人生思考的關節。 “過去顧隨先生說過兩句話:'以悲觀之心情過樂觀之生活。以無生之覺悟過有生之事業。'我當時並沒有過深的體悟,歷經世事無常,痛極以後才有了徹底的參悟。”誰敢跟她一樣痴迷?1978年,暮春,黃昏,葉嘉瑩經過溫哥華家門前的一片小樹林,她要到馬路邊的郵筒那兒寄信。“落日的餘暉正在樹梢上閃動著金黃色的亮麗光影。馬路兩邊的櫻花樹落英繽紛。一寸光陰一寸金,這種景色喚起了我年華老去的警醒。”那是一封寄給大陸教育機構的申請信。寄信之前她曾和家人回國,在火車上偶見一些青年在讀《唐詩三百首》。葉嘉瑩驚喜不已,她篤信詩詞的力量正在於此。她與這個國家都剛剛經歷一場傷筋動骨的劫難,“可是詩詞可以使人心不死”。1979年在南開讀歷史系的張侯萍還記得葉嘉瑩第一次講學的盛況——南開中文係為葉嘉瑩安排的課程是漢魏南北朝詩,每週上兩次課,每次兩小時,在一間大約可容納300人的階梯教室。 “文革”剛剛結束,學生們如飢似渴,不僅是南開學生,天津其他學校的學生也趕來聽課。臨時增加的椅子排到了講台邊緣和教室門口,上課時葉嘉瑩想進教室都很困難。中文系沒轍了,想出一個方法:持聽課證才能入場。結果天津師範大學的一個女生心生一計,找了一塊蘿蔔刻了一個假章,自己做了假聽課證(如今她已是天津電大的老師,仍不時去聽葉嘉瑩講課),引致很多人效仿所以葉嘉瑩講課時,教室的階梯上、牆邊、窗口,擠滿了學生。講座結束那天晚上,大家不肯下課,一直等到學校的熄燈號吹響了才紛紛離去。“那時她還被人稱為'葉旋風'。”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鍾錦2002年隨葉嘉瑩學習,他說,1980年代後期,社會風氣變化,人們對詩詞不再那麼關心了。“當年她的《唐宋詞十七講系列講座》可以賣到十幾萬冊,現在只有一萬冊銷量。當年包括我在內有多少人跟隨她、沉迷她。而今,中文系畢業生就業困難,又有多少人敢和她一樣痴迷古典詩詞?“前年她收了一個弟子。那個學生原本學習法學,實在太愛古典文學,給她寫了封長長的信。她很受感動,收了。卻又說,法學你也繼續學,學古詩詞怕是以後不好找工作。聽到這種話你不感到心酸麼?“但葉先生還持有一份可愛的天真。有時來找她的人,並不見得真心喜歡古詩詞,但只要聽說來者喜歡,她就會信任這個人。她甚至囑咐我,要我多帶出幾名優秀學生,將來能跟著她學習古典文學。可她忘了,等我的學生畢業了,她已是90多歲的高齡了……”孫郁說,“在葉嘉瑩的《迦陵論詩叢稿》中,她談及了自己治學中'為己'與'為人'的問題。我以為這是把握她學術生涯的線索。她鍾情於詩詞藝術,偏於主觀的感受,在神異的境界中體驗自我,於是便獲得了'為己'的快慰。而當意識到這種快慰生成的緣故,便有使命感與傳承的自覺,想將古文化中有生命的東西普及於社會,這便是'為人'的內涵。”“對不起,我要去工作了。學生們的論文堆在那裡,還有些文稿需要寫。每天的事都乾不完。”客廳內的鐘指向23點,葉先生站起身,慢慢走向那間書房兼臥室。一位晚輩記得:有一次他們幾個人送她到機場。進入登機口後,她一個人拎著那麼大一個包,身影孤獨。這樣一個瘦弱老人的身上,擔負著一種東西。 30年來,她不斷往返於中國大陸、台灣、加拿大。劉波他們問過她,“飛不動時有何打算?”她說得平靜:不行就回加拿大住進養老院。她什麼都很清楚,從沒有迷失過。

叶嘉莹:我的遗憾都已过去了

2014-04-18 彭苏 中国报道


 -----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