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 星期五

回憶錄: 我與張忠樸 (C. P. Chang)的友誼雜記1971-2002/2014;2024年網路法國來信。學長寢室另一位:洪一舟學長(化工)


希望讀到同學的一些回憶錄。老甘(永貴,公費留美)好像說過要寫。我與老甘同日生,可以一起“慶祝”,其實,留下一些記錄。


前天聚會,朋友晃三兄提及,1973 級張忠樸逝世二十幾年了,我跟他說,今年接到臉書某人從法國的貼文,想了很久查資料之後,才知道張學長女兒(從未見面,参加追思會,錄影帶得知)因她在法國發表論文的記事,她現在在中原大學教書,或許感謝我當年在那兒捐款將學金……於是,我有一周的網路奇遇記。



。。。。

洪一舟學長
大一寒假,成功嶺受軍訓月餘,我的學長寢室的洪一舟(大三化工)先生給我一封信和一本書,該書名早已忘記。日期應該是春節前,即1972年2月13日?化工系三年級的功課很重,等我大三時知道同屆他們「簡直不是人過的」,什麼張量(tensor)分析等盡是高深數學。我近40年重讀此信,可能必須含淚打字。一舟學長畢業後都沒聯絡。2006年校長訪德州休士頓地區,有他的音訊。又知該系改為東海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漢清主內平安:
我想你現在一定在家中,過一個痛快的春節。好好地將自己放鬆一下,不管在軍中表現如何?比人好或比不上人!要「人比人」是最愚蠢的。我發覺主給我們各有不同之長,好好利用自己為主做一點事才是最主要的
書收到沒有?那本書不但有哲學味道而且很客觀的分析,當今一些異端與正統信仰的差別在那裡!好好看,靜下來慢慢看,慢慢思考,此本對一個剛信主,或非基督徒想認識神都很有幫助。我剛看完。說來令人難以相信,到今天我信主還未滿一年,我承認自己還沒有經過那「曠野」(困苦試練) ,這曠野是每個基督徒必經之路,就是你不走,主還是要你走(經上明顯說到)。但我覺得好像做了很久的基督徒似的,心中覺得疲倦,但主的愛重新一次的激勵我起來,儘管周圍有的人 (基督徒或非基督徒)對我不真誠或不幫助,但這不影響我與主的關係,我有這份信心,你呢
成績如何?上學期我的成績很清楚的看見有神的祝福,我的感覺是每科都是神給的,儘管上學期我在團契的聚會多,但根本沒衝突,是不是
求神給我們一顆「飢渴慕義」的心,讓我們永遠充滿熱愛主的心。
?
以馬內利
一舟敬上
13日夜


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張忠樸先生追思會 (12月27日)


主旨: 張忠樸先生追思會
時間:12月27日,10點~12點,2014
地點:台北市新生南路3段88號2樓 ( Tel. 23650127)
參加者:林蓮、張孝慧、王晃三、董世平、鍾漢清......

"允晨文化:"接到國家文官學院打來的電話,......來電者說︰是這樣的,《荊棘中的探索》入選國家文官學院2015年每月指定一書,我們想請尉老師到國家文官學院來演講。真的嗎?我怔了一下,真是好消息.....""
也許是2002~03年某月,我也去那兒介紹學長張忠樸先生的《人生不標準的答案》(台北:天下文化,2002,這是台灣第一批從網站文章編輯成書的)---國家文官學院先生找王晃三教授 (作序者之一),而他推介我去。
有的時候,友情這樣強,今年晃三兄從美國回來,說要推廣忠樸的書.....後來,我們決定在中原大學設立"張忠樸尋智獎學金"。
12月27日在我這兒有一追思會。⋯⋯

12.27晨,準備堅果時,漢忠找器皿,"國家文官培訓所"送的茶具現身:服務成長創新
 ("成長"有點莫名其妙。)

 
 
 
 
 
 
 
 
 
 
參考:張忠樸 (1950-2002);「張忠樸尋智獎學金」(中原大學)http://hcpeople.blogspot.tw/2011/02/1950-2002.html

 
 




----

各位好友們

忠樸離世不覺已經12 年了
最近三個月來我曾和他的好友鍾漢清兄見面討論
後來也有次和張師母在中壢見了面
我們談起忠樸,他那爽朗的笑聲就有如在身邊
談著談著,我們決定發起做三件事
(1) 將「人生的不標準答案」作成電子書,在網路上發行
(2) 在中原大學設置獎學金,定名為張忠樸尋智獎學金,他立刻就捐出X 萬元作為種籽基金,獎學金辦法大致已經成型,即可定案
(3)決定在本週六(12/27)在台大新生南路側門對面的「漢清學堂」舉辦一個小型追思小聚,會中記錄將以短片放在YouTube,留作紀念。
當天也將繼續討論獎學金的辦法定案。

我們熱切歡迎大家一起相聚,一同追想那充滿爽朗的笑聲的往日好友種種。

「漢清學堂」的地址: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88號2樓
                                 台大新生側門對面,真理堂右鄰
小聚時間10:00-12:00

請幫忙告訴認識忠樸的好友們。

王三呆敬上
歡迎回告你可否參加
我的手機0921.921.XXX


----
《人生不標準的答案》一書內文多發人深省。當然,有的或許不過深入,譬如說,馬友友的成功不只是"汗水",他們音樂界還有許多團隊合作和創意、領導---絲路之旅等等。不過我2014年12月20日重讀否《再寵她一次》,是忠樸過世前一年寫他心愛的女兒,很感人的。在2002年的追思禮拜上,她還是演奏一曲慰忠樸的高三學生,現在博士生了.....我以前沒注意到,忠樸在某篇談學習型組織的文章中,將名著第五項修練》和我社的《加速度組織並列。

-----
Dear王教授平安

如此溫馨的小聚實乃令人嚮往
適巧12/27當天必須主禮教會信徒的婚禮
我將先行向張嫂及家屬致意
您的情義令人感動願主紀念
我在中壢牧會有幸與忠樸兄同工
至今仍常在證道或開會時紀念忠樸兄的言行風範
他已是中壢浸信會的遺產之一
弟常憶及忠樸兄的名言之一:「社會職業是副業,事奉主才是正業」
心想,若此小聚能夠蒐集忠樸兄的嘉言錄製成小冊以勉諸友與後進
未嘗不是一件美事

主微僕 戴文峻牧師 敬覆
****
王晃三昨天帶新朋友"(董)世平"兄來參加寒舍辦的"張忠樸先生追思會"。世平兄是新識。晃三兄說,他的朋友有許多都是"人物" (他採用characters;我有一blog:People 人物,因為世間有character的人是有限的),所以讓"人物"們相見、相識,是人生一大樂事。 (我在會中說,張忠樸先生在許多領域的業績,是獨一無二的,空前絕後,譬如說將品管圈(qcc或qc-circle)與實驗計畫法(doe)整合,成為組織內持續改善的小集團活動,又將這方面的改善案例,發表在其"尋智專業企管"公司的網路上。

晃三兄是我的英雄。那年代臺大電機、交大電子所畢。到過荷蘭飛利浦公司上班一年。70年代初,放得下轎車,改騎自行車上班.....
他65歲從中原大學退休時,我們一群人在品質學會辦一場紀念研討會,少量印刷文集送給朋友。他每天都活得很精彩。沒想到匆匆快十年了。
他終於說:明年的新年新決心是要多寫作。又談起他如何決心放棄倉頡輸入法,學起無蝦米,現在已出師了。(他們學校與倉頡輸入法的發明人朱邦復先生有段感人的互動關係:朱拒受"名譽博士"銜,不過到中原當過駐校"科學家" (這是我的說法)。)
他昨天帶新朋友"(董)世平"兄來參加寒舍辦的"張忠樸先生追思會"。他拿起書架內的一本"世界是平的"介紹"(董)世平"兄,說他的名字寫在書名內。不過,可不要改成"世界是世平的"......
晃三兄近期白內障開刀。他對於近3萬元的材料費,有點可惜,因為這筆錢可以買一部Surface新品。.....他聚會後,到校園書房買書。回中壢,補發email:
"忠樸尋智獎學金辦法(草):
這是新近修正過的版本,請過目,並提供意見。特別期待孝慧從新新人類的觀點,提供意見。
三呆"
 (案:"孝慧"是忠樸的女兒,臺大文化研究領域的博士生。他昨天才知道晃三兄是很恰當的受訪人;世平兄可能是博士論文的"校讀")。
Ref:我用西方分析中國基督教驚人的成長率 (20年後教徒人數將是世界第一)和備受官方壓迫等分析分享。
晃三兄除到香港中文大學客串"工程倫理"等之外,還到中國基督教大本營傳授。中國人很聰明,第2輪提出要求開"師資培訓班".....
-----

送忠樸及戴明之友:「茲疑不疑」1998?
        十月十日,出永和,秋高氣爽、走經台大校園,與一些樹打招呼。出新生南路側門。有一少年騎一新機車,同伴品摸其新造型、設計,極盡疼愛之能事,始知我已不年青。
        進辦公室,寫點東西,從網路上知道到你的網站周年慶,並有「承諾的樂趣」。由於台大內把「五四」戲寫成「舞肆」,想起周策縱先生(周先生的《五四連動史》極有名,其實才富五車)的《棄園文粹》中,有篇(第九九則)談王靜安的「頻摸索,且攀躋,千門萬戶是耶非?人問總是堪疑處,唯有茲疑不可疑。」周先生說此《鷓鴣天》甚莊嚴深遠。「此種無盡追求之意境,比靜安自己新云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須之三種境界,皆更高深。」
        周先生並以白郎寧(Robert Browing)《有終生的愛》(Love in a Life)──詩和之,轉錄之作為我們這些中文網站開拓者的賀禮:   

                                一間房又一間房,我找遍了這院子,我們同住在這裡。心啊,一點也別怕,因為,心,你會找到她,下次,會找到她本人!──不是她所留下來的簾內的煩惱,床上的芳香!那壁上的花環,經她拂拭後又開花了:那兒明鏡對著她翠翹的搖顫也閃光了。
                                        但是日子不斷消磨,還是一條門又一條門?我永遠摸索著新的命運──從廂房到正廳,找遍了這大廈。老是這麼個緣法!我進來時她偏出去了。我尋了一整天,──別管吧!可是你知道,天快黑了,──還有那麼多的房間要探索,那麼多的私屋要尋找,那麼多的幽室要瀆求!

-----
2002/9/14 參加張忠樸追思禮拜
讀紐約時報關於猩猩Walli 41歲過世,七千人參加其追思禮拜(memorial service)有感

送忠樸學長鍾漢清
忠樸,現在是深夜,我決定再與你談一下。我要重新寫一篇短文,來和你說再見。前幾天,我花好一陣子,寫出一篇《"照見"尋智之""--記張忠樸先生的友誼和成就》。昨天,公孚兄說,它或許可以登在《品質月刊》;嫂夫人說,她看了好幾回,又說,我提的許多因緣,她第一次才了解你的另外維度。
最重要的,我將它夾在你的《實驗計畫速學活用法》,寄給台南的一位不曾謀面的讀者。我希望,他除了學習你的專業知識,也多少能了解你這位了不起的「人生實驗專業顧問師」的「計畫、速學、活用法」-- 。儘管你多采多姿的人生,不是很「標準的」,但是,它絕對是一種可資「參」、「考」的「答案」。
你以前不贊成我自己動手打字,會像外商的主管般關愛我,說:我應該做些更有附加價值的事。我想,6-7年前,你建議我成立公司時,可以採用"執行長"這頭銜。我欣然接受。現在,能「順從地」為你一字一字地"執行"「話別」的我,只有感恩。我想起有好幾次,你到中壢車站接我去中原大學參加「中壢品管研究會(AQI)」,我們在車上快速交換一些心得,你考慮總是情理兼顧。又,我們公司成立之前,我經手的許多賣書發票,都是你幫忙報帳的。那年底,你給的清單,相當詳細、公正,真謝謝你。
我要與你對話之前,讀到以前作的一段筆記。我要將這故事當成比喻,希望我們的友情,「天長地久」,也這般"堅強"
法國名詩人、革命家阿拉貢的懷念老友馬蒂斯之詩文體長篇《小說》馬蒂斯」,出版於1971年,其中有篇「馬蒂斯百年冥誕紀念詩」(1968),引了DENIS DIDEROT的一句話,阿拉貢用來作為馬蒂斯死後四年(1958)的代言:
We are where we think we are; neither time nor distance makes any difference. 【多年前先父過世,我在網站用《關於藝術家馬蒂斯的雜誌作為紀念。忠樸看過馬上打電話來問候。我不知道當時是否向他說,馬蒂斯在設計Vence小教堂時說過:「我在工作時,神與我同在。」
當然,更重要的是,我靜下心來,重讀《尋智書摘》第十二輯和你親筆提送的《人生的不標準答案》。
你在《人生的不標準答案》的「養生有悟」篇中,流露出那麼深情地關愛你的家人和人間 --那大度山的青春陽光,那驕傲的「野人獻曝」……。如今,你「歸零」了,而「零」,正是「始--終」。你在《尋智書摘》第十二輯的最後,引一" ---The Beginning---"。我想,你的遺澤和關愛,一定會長留人間的。
真巧,我在讀你作的《為自己出征》書摘,想到:那位「武士」,正如你的「俠骨」(《`算術vs.藝術》……)「柔腸」(《牽掛》、《再寵她一次》《美麗境界》)。我讀到你病中偷閒,與愛兒孝慷,在經過新公園途中,與松鼠眼睛交會的神情,你們父子的「美麗約會」:「那種溫馨可愛的畫面,不自覺地讓我與他約定,將來也要帶他的孩子來新公園喂食松鼠.」(p.181)。
又,「松鼠和瑞卡看著武士跪了下來,含著淚,武士笑了,有一道明亮、新的光芒從他身上放射了出來---那道光,比他以前的盔甲擦得最亮的時候更光亮、更美麗---像小溪般閃爍,像明月般皎潔,像太陽般地耀眼奪目。武士就是小溪,就是明月,就是太陽。甚至更多,因為他已和宇宙合而為一。他就是愛。」(《尋智書摘》第十二輯《為自己出征》末頁,尋智專業顧問有限公司整理,台灣:平鎮,2001
忠樸,我們還有未竟的「尋智之旅」要去「實驗」。雖然我得先向你深深的一鞠躬,頌著你在《人生的不標準答案》中最後的一句:「愛能成就一切」(Yes, All Love Can Be)。
2002/9/4兩點鐘初稿,1400補稿)

-----
浮沉、天堂/地獄--轉折、 Saga 英雄、傳奇、冒險故事、任何長久經歷

追記忠樸的火化禮拜

現在是2002/09/07 2200 追記昨日忠樸的火化禮拜。
昨天是颱風天,弄不清楚第二殯儀館在那一處。問兩次104,才知道是在辛亥路的,第一次給的電話沒人應,以為殯儀館的公務人員也放颱風假。最後在小風雨中趕去。場地已經七成滿。詹昭雄先生說我的"照見"尋智之""--記張忠樸先生的友誼和成就》寫得很好(AQI的人到相當多,江瑞清教授示意我坐過去)。我包11,也許應包10萬,當孝慷孝慧的講學金,以後再說(最起碼要像李熬說的加倍奉送)。沒再拿《人生的不標準答案》和節目單。

繳奠儀時碰到張忠棟先生的學生。一會兒會場就滿了。王晃三與某牧師一齊坐,我注意到他的白襯衫極為古舊。只有華通的幹部通著黑色西裝(最後約有6家公司和相當的團體公祭,忠樸當欣慰其"人緣")。【還是有人沒把大哥大關掉。這是全球的墮落。】

攝影機中可見家屬的戚容。現在科技可以讓人用其一生的照片電子檔來回顧其一生。值得注意的是,忠樸強調的是他的專業:「品質工程顧問」(我想他在1996年曾問過關於「品質工程」的定義,我在《品質管制月刊》中曾撰文《品質工程》,並引戴明在1950年為日本工程師的打氣,解說工程師即是不斷地探索我後來讀《人生的不標準答案》才知道他是從經濟系轉系成功的。)

牧師(教會牧'長,去年生病時每周去訪問忠樸,忠樸要求他講道)的證道,說忠樸臨終的一句是「感謝主!」並說,網站中暗示:「信奉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此為尋智主旨。又引戴明的「預防的哲學」,說明該為生命講究「防範未然」(其實「人必死」恆真,可是很少的人真能「視死如歸」)

我在公祭前,過去緊緊抱一下王晃三,相對無言。幾乎泫然。忠樸的飽經折磨的遺體。我和遺孀和兒女三位握手致意。

出來,大夥有的說,竟在這種場合才成"全體動員"。林公孚、戴久永、楊錦州等到舍下小坐,盡談楊老師退休前要出20本書,他如何將大陸上課和國際會議行程結合老師說近來文章太多人名,這應該是對我的忠告,一戒。

今晚,與妻去師大附近晚餐並買書。找到1999/12/2寫的《生命的詩歌》(網站公布過)。現在應將它增益。

最近想到一些忠樸的往事。他問過P. Crosby的事績?(大概在他撰《熱愛品質》的書摘時),我向他介紹其人的一些晚年重婚和奮鬥史,他對於《熱愛品質》書中介紹如何將Crosby Association轉成第一家上市的"顧問公司"最為欣賞。
他要過麥克阿瑟《為子禱告》文。
他對於我們公司的取名很讚許;我們網站能夠在短短兩三月上去的速度驚人。我每個月放上8篇左右的文章,他覺得份量不輕。
他的書摘都寄兩本給我,因為他知道我的同學蔡士魁常常幫我們的忙(我們三人一齊在永和共餐過,他當時大概是到中和的光寶公司去上課。《第四輯中的第一百隻猴子》可能是受到士魁發表在戴明網站的一篇文章所引起的)。

他也作過《加速度組織》中,"默會知識"轉為"明白知識"的投影片。傳真過來,我忘記他那時的目的是什麼。
他在DEC上班,每年的廠商大會他應該是主角,不過度知道為什麼他總是站在第2 線。

我將Don Wheeler's SPC等借給他COPY.expressions "possible signals" & "probable noise" are lucid.
預印好你名字的月刊信封.

When the Rev. Martin Luther King Jr. was assassinated, Robert Kennedy helped console the nation by quoting Aeschylus. Kennedy said that in time the pain would lessen, and from it would come wisdom "through the awful grace of God."
We gained a renewed appreciation for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friends, faith, duty and community. In South Dakota, I saw schoolchildren empty piggy banks and ranchers
sell cattle so they could help people they had never met in places they had never visited.

As we reflect on those events, we are reminded to treat every day
as precious, to cherish our many blessings, and to live lives worthy of the sacrifices of those we lost.


Tragedy's paradox is that it has a creative aspect: new meaning flows to fill the emptiness hollowed out by devastation.
Paradox 悖論
一個人的生命越充實,越不怕失去它。

人算什麼,你竟願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念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詩篇》第八篇第四-五節(--Psalms 8:4-5):hat is man, that thou are mindful of him?And the son of man, that thou visitest him?
For thou has made him a little lower than the angels,And has crowned him with glory and honor. It's how you study people at a funeral to find out who's kin to the deceased.
----
19986月的第三輯《代序》:
「一年多前看完《戴明修煉II》,深為這本好書的不賣座而叫屈,於是動手編輯了第一份書摘,這是無心插柳的開始……

19992月春節前,他送的書摘第五輯,挾給我一張便利貼紙:
「漢清:您好。有時候總(覺--原文無此字)得我們兩人實在很幸運,因為我們都已擁有『志業』,讓我們多珍惜,更努力為中國的品質耕耘出一片園地,並祝新年快樂。 C. P.
第八輯「品管大師戴明博士2000/2」書後有關連--分類圖;9TH 19家贊助,含老友蕭隆昌等。10TH 20----LAST WORD12TH 18家;24家(2002/2

13輯中總述 他在DOESPC兩方面的成績:

或許應該考慮出版《deming 劉振 張忠樸文集》集

Just-in-time 剛好及時
Not-in-time 來不及

生命的詩歌
    今年德國大肆慶祝紀念歌德。威瑪很熱鬧。我們大多數人無緣湊〞熱鬧〞,不過倒是可以在〞書齋〞中看看門道的。
    我們以弗洛姆(Fromn)的《佔有與存在》中的一首詩開始吧。Fromn舉了哥德的一首詩財產為例:Fromn又舉了些松尾芭蕉的俳句來對比,本文從略。)
      除了那想從我靈魂中      暢流出來的思想,      以及由親親的命運      叫我充分享受的      每一寸大好時光。

    我們可以更深入一點,讀點海德格爾的「…人詩意地獨居…」等等,或者:讀點維特根斯坦在1916611的筆記
      我知道這個世界存在著。      我在世界之中,正如我的眼睛在它的視域之中。      問題在於,有某種我們稱為世界的意義的東西在世上。      這意義不在世界之中,而在它之外。      生活即世界。      我的意志有善惡。      善與惡與世界的意義以某種方式關聯。      生活的意義,亦即世界的意義,我們可以稱之為上帝。      作為一位父的上帝的符號與此意義相關。      祈禱就是冥思生活的意義。      相信上帝即意味著看到,對世界的事實還不能漠然置之,      相信上帝即意味著,生活有意義。
      我知道,沒有什麼是屬於我的,
      上帝與生活的目的?

-----

Education
英文「教育」一詞的拉丁文原意是「引出」,蘇格拉底不直接傳授知識,而是採用對話、思辯,一步步啟發對方的思考,引導出其智慧。

Educational prediction
與其從事未來510年的教育人力預測(這毫無意義),不如什麼事情也不做,而採取不干預行動(Laissez-faire , laisser-(let act))和自由通行(Laissez-passer (Let pass))。M. Blaug 《我們現在處在教育經濟學發展的什麼階段?》(Where are we Now in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載於金含芬編選的《英國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p.505
本學院戴明之友陳健邦先生在6月號(2001)《明報月刊》發表文章,針砭當今教育多「學答」-記憶之學,而不懂得追求「學問」-哲學、創造。精彩!
其實,它提到的兩本日本人的得諾貝爾獎物理學湯川秀樹《創造力與直覺》和化學家的作品為和福井謙一《學問的創造》(兩書均為河北科技出版社)。他們高中受的教育,乃是所謂「高等學校」,除了微積分上到微分方程之外,還有科學哲學等,所以,當時他們皆為所謂的「哲學青年」。汪永祺老師說,現在這種學制,在全世界都絕跡了。

"照見"尋智之""--記張忠樸先生的友誼和成就 
鍾漢清2002/8/30-31初稿
Life is a journey.Parabolic arc拋物線似的弧阿拉貢的《小說」馬蒂斯》出版於1971年,有「馬蒂斯百年冥誕紀念詩」(1968),有一頁引了DENIS DIDEROT的一句話,作為馬蒂斯死後四年(1958)的代言:We are where we think we are; neither time nor distance makes any difference.

200283010點半接到忠樸公司掛號寄出三本《實驗計畫速學活用法》。這回每本除了送一套「尋智書卡」之外,並多附一本《DOE實驗簿》(案:DOE為「實驗計畫」)。我心裡說:忠樸做事真的專業、精益求精。

不料,接著陸續收到AQI(案:AQI為國際品質學院簡稱,全世界目前約有50名院士,中原的王晃三老師是少數亞洲代表。王晃三老師約7年前在中原成立一本土的品質研究會。忠樸是主角,也是王老師所謂的"好事之徒")姵儀轉寄來的和尋智吳元正先生發出的通告,信息大抵類似:「各位:張老師的朋友們:我們所敬愛的張老師,已於8/29晚上8:41病逝於台大醫院。張老師走的非常安詳,謝謝朋友們在這段期間的關心及鼓勵。張老師的追思禮拜時間目前還未確定,如有任何消息,我會通知大家。」

28日我接到某顧客希望買忠樸著的《實驗計畫速學活用法》,就打電話去尋智專業顧問公司訂書,順道問一下他的情況。只說一句話,就讓我的心一沉,決定午後趕緊去台大醫院探望他。一眼看到他,心知不妙。他哥哥在病床旁"招呼",我只能無言地看他。之後,與嫂夫人談一陣子,仍然只能勉勵她家人。「即使5%的神蹟機會,我們都不願意放棄。」
回家途中,心情不好,仍然到「中華民國品質協會」通知林副總幹事,希望協會送花籃過去,並給些朋友通知(忠樸幾年前當選過「中華民國品質協會個人獎」,我相信他有機會當選「中華民國品質協會國家品質獎」)。

我知道忠樸在苦戰,可我再怎樣也很難想像到,我會在2002830日,將下述通知上網:

『敬弔
張忠樸學長(1950-2002
我與他相知32年,他的誠懇信仰令人欽佩。了不起的專業經理、企業品質管理和實驗計畫學等科目的老師。人文和企管知識的傳播者。他的笑聲最令人難忘。我希望不只他的音容宛在,也希望他的愛心和事業能夠發揚光大。
漢清敬上2002/8/30

我希望:以後這種人世間寶貝逝世或"圖書館"消失的通知,越少越好。因為我們的老朋友實在不多,而人生即使千年,,真如《聖經》中的詩歌所言,在神的"眼中",也不過是"一聲嘆息"而已。我猶記得,30年前他在大肚山幽靜的學生宿舍中的神情。去年,他同我說過,他們預計今年四月要為ISP的服務開張。一個人留下世間的,不外乎他的思想和愛心,我相信這些理想是可以相傳的。我希望以後有機會能為忠樸的網站貢獻點心力。

我不是基督徒,不過這幾年喜歡引下述這段話,就用它權當紀念忠樸的引文:

我們都要思念(追慕)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純)潔的、可愛的、有美名(好聲譽)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卓越可嘉】,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追慕)。《新約腓立比人書第四章第八節(Finally, brothers, whatever is true, whatever is true, whatever is noble,whatever is right, whatever is pure, whatever is lovely, whatever is admirableif anything is excellent, or praisyworthythink about such things.Philippians 4:8)

後來我發現(《聖經 傳道書》的話有道理:在這世上,善跑的人不一定得獎,勇敢的人不一定打勝仗,聰明的人不一定有飯吃,機智的人不一定富有,能幹的人不一定居高位:時運左右一切。I returned and saw under the sun, that the race is not to the swift, nor the battle to the strong, neither yet the bread to the wise, nor yet riches to man of understanding, nor yet favor to men of skill; but time and chance happen to all.


1971年我進東海大學時,忠樸是大三。我覺得,忠樸那屆的化學工程和工業工程學系的人才,特別優秀。可不是,中原的王晃三老師有一次說,他最欣賞那一段期間的東海人。有時候,人傑地靈,不少有才情的人才會聚會。我相信王老師會有這種印象和美言,忠樸是主要的代表性人物。1995年王老師與他和一些朋友,成立AQI,當時樸在中原的工業工程戲兼課至少五年。我們在企業中滾過的人,都知道那微薄的待遇,決非風雨無阻當老師的推力。王晃三老師也特別邀請忠樸加入他們共同撰稿者:為Salvendy教授主編的,新版Handbook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中的"實驗設計"一章。

我在新鮮人的時候,將大三學長當成模範,這或許是偏見,不過,這是挺幸運的際會。忠樸一輩子都是虔誠的教徒,而我大一時,由於參加過開學前校牧室在「中台神學院」辦的「迎新營」,因此比較容易受到大三虔誠學長的照顧,所以,我很早就認識忠樸。當時,東海又有所謂"學長寢室"--想想每屆20-30人,我是小班制最後屆,入學時20人;不過由於IE是熱門學系,忠樸那屆加上轉系生,可能達30人。對新生的我而言,朋友網絡再怎樣分配,都是在100人內打轉。何況,大家都住在山上,容易打成一片。(很難想像那時每間住7人。不過,我那時候不夠敏感,不然,像忠樸他們諸學長的寢室,每間學風和擺設、氣氛等等,多極不相同,因此我沒有理由不做出一篇組織管理學上"認同""文化"上的研究力作)

忠樸那時很清瘦,我自己也是;他們學長律己嚴。有人為了節省一元,不願意搭直達車(台中-東海每趟5元),寧搭普通車(4元)。大三是黃金時代,可以用「大學生涯之秋」來形容。即,忠樸他們對於自己的前途,多少已成竹在胸,相當穩篤,而我們大一生,則完全"不識愁滋味"。我想,當時"校長公館那麼漂亮的房舍都空著,任我們作怪。不過,教育是很神奇的,忠樸他們學長的眼神,對我們多少都能發揮教育的功能。譬如說,我有一次任性,故意學鍾玲學長《赤足草地上》書名的"瀟灑",踏過文理大道的草坪(該草地維護很不容易,我在校的數年,可以說都"屢敗屢戰"),就被某位大三學長"開導一番"

人生,常常會有些「人算不如天算」式意外。1973年春,忠樸大四,他們班上請一位吳玉印老師開一門選修課:"實驗設計與計畫"--吳老師幹過化工廠廠長,是中國生產力中心顧問並精通日本田口玄一的方法(他兩以後80年代成為美國品管界的名人,如今兒子都在「美國供應商學院」任職)。這'門課我跳選,可是忠樸他們沒選。這並不能阻止20年後忠樸自學成功,成為名師。我曾感慨地說,我去英國學統計,而忠樸去亞洲管理學院念EMBA,可是,到頭來,我講的課和翻譯的書,多偏向管理學,而忠樸卻在DOESPC等方面修成正果,有著作。

1993年,忠樸還因為事務繁忙,將東海化工系四年級的「管理學概論」選修課"讓給我",成就我"充分發揮遠超於品管的才能"。我們兩位都是台灣品管界能進能出的人。我從電子所、台灣摩托羅拉、AMP之後,到台灣杜邦就逐漸將工作轉向工程、產品開發、市場行銷和發展等,而忠樸在華通似乎是特別助理,負責許多重要的專案。他說,每年碩士論文問卷寄到他公司的多達數百份。我笑說,我是來者多往垃圾桶丟。

不管怎樣,我們最後又都回到「品質和改善」這一議題。忠樸個性比較平和,譬如說,我雖然在摩托羅拉當過品質暨可靠性保證部門的主管,參與以後最風行的"六標準差運動"的開創,但是我對於許多這方面的商業噱頭的不滿,是毫不留情的,而忠樸等朋友們"有容乃大",吸收它並善用它,即,借勢使力,發揮其專長。
1992年,由於忠樸任職的華通電腦公司乃是杜邦公司電子材料的重要客戶,杜邦公司的銷售人員應該公司要求,請杜邦內部統計顧問來台灣,為他們舉辦的三天《實驗策略》的課,我也受邀參加。那時忠樸的功力已經不凡:他們公司相當務實,是台灣的印刷電路版界的領導廠商。

1979年我加入台灣飛利浦竹北廠(PLANT)的工業工程部(他們稱作技術效率與組織TEO),我的業務多半以黑白電視機廠(Factory)為主,而忠樸已是玻璃廠(Factory)的品管主管。一年半後,我轉到竹東的電子工業研究所當品質保證組的工程師,開始和忠樸算是同行。我在隨後的四年半,不管在職務上或出書、發表文章上,成績不俗,而忠樸也很了不起,他不只當上著名的迪及多電腦(DEC Digital Equipment)的品管經理(該公司是美國但世界電腦史上很重要的廠商,不過他們在台灣很刻苦,忠樸是品管經理,大經理,可是辦公室的大小和設備,相當令我為他打抱不平),而且還在先鋒企管出版《品質拾穗》。這本書其實也充分反應忠樸的慎思好學,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其中闡述"零缺點"的部分。

另外有兩件事,我印象最為深刻。80年代初開始,美國的品質運動風起雲湧,熱鬧異常,我倆都當過著名美商的品管主管,歷練多少類似。不過,忠樸一向比我內斂穩重,而我以為台灣應該產生國際級的"小號大師"才對。這點,如果讓忠樸再奮鬥十年,可能可以成為大中華區的名師。

80年代初兩那時候,《天下》和「天下文化叢書」在台灣相當走紅。忠樸一直很認同他們的"品質",希望有一天能為該叢書出版書籍(翻譯或著作,我倒忘了)。我或許自知能力不足,或許對於主流刊物太偏向沒批判的資本主義文化感到不滿,並不認同「天下文化叢書」。不過,沒想到我和朋友們先馳得點,因為我們在80年代翻譯戴明博士的《轉危為安》,得以在1997年在「天下文化叢書」處出版。然而,忠樸的才能是不會被埋沒的,他從1997年就經營網站,內容有成,在台灣頗為不俗,終於被「天下文化叢書」的編輯注意到,合作企畫出版其文集。忠樸經數年努力,今年出版其感人的《人生的不標準答案》,不過這書的出版,竟然在他生大病、苦其心智、勞其筋骨之後的結晶。

《人生的不標準答案》是忠樸的心血之作。我沒有大量買它來送朋友,因為我相信好書應自己決心去買才更好,不過,我現在有點後悔沒花點錢捧忠樸的場,因為我天真地以為忠樸起碼還可以奮鬥許多年,這種購書送人的小惠對忠樸而言是"小事"3月前我從大陸回來,忠樸送一本《人生的不標準答案》,看簽名字蹟如見其人,這方面他30年來一致。忠樸在某些方面有其"霸道"(我希望這名詞不要被誤解,我選其中性意義)或"俠氣",這是我望塵莫及的。

我不知道忠樸為什麼將書取名《人生的不標準答案》,不過,我在1996年為《台灣立報》的"教育人行道專欄"寫過一篇"沒有所謂標準答案",公布在網站上,我與他可以說「英雄所見略同」。其實,這只是我的牽強附會,因為忠樸的書中談四大主題:「職場修為」、「消遙學」、「自在人生」、「養生有悟」。這是忠樸的生命的學問之書。我即使對於坊間許多「心理勵志」的書並不滿意,對於這種真心的書,相當感佩。上班族的生涯中能寫出這樣文情並茂的「職場修為」,相當難得的。

我在2002816日前後開始擔心忠樸的情況,因為許久沒接到他的通信。正打算問,就收到他報平安的電子通信。他沒說,可是我讀他的敘述,知道癌細胞可能侵入腦部,很為他擔心,就給他一封信,其中說:「忠樸,主內平安
仿佛有點感應,近來沒看到你的電子報,相當擔心,怕你出狀況。
今天上網知道你的近況,惦記的心才稍微放下。真好。
我在兩周前走過台大校園,看到有輛車上擺你的新書,很想向你報喜。
一下子,你歷經另一幽谷,重得光明。真好。

我出版的書,多為翻譯,而忠樸出的,則是自己的心得。他的成就,當然高出我甚多。忠樸喜歡讀書並做筆記,他的網站有一很受歡迎的專欄。他更知道許多人還沒有上網路的習慣,隔一陣子,還會將他結集,並找廠商贊助(這一點功力非凡,令我們在大公司幹過業務的人很佩服。忠樸真能將他的知識和人情網絡發揮)。2001年我已接到整理出的《尋智書摘》十輯。我在這番事業開始的時候認為,這樣做書摘,可能有版權問題。可是他一本初志,持之以恆,又辦讀者會,對於產業界的影響力一定不小。

每輯《尋智書摘》的封面所寫的主旨:「讀書,使視野遼闊;尋智,讓生機盎然。」相當值得回味。中壢、桃園附近工廠數萬家(希望這幾年並沒大量外移),他有次說:「一般而言,工廠的幹部,很可能完全不讀書的,這怎麼行。」所以,他創《尋智書摘》、讀書會等。他有次又說,每輯《尋智書摘》的印量千餘本,這令我咋舌。因為,我發行的《戴明國際交流月刊》,只賣出十餘份,而忠樸是第3位訂戶(他應該可以是第一位訂戶,因為出差美國延期(他這趟美國之旅,也許不是去洛磯山度假,或許是專程去"追弔他的同事"的快速往返,這件感人的事,我後來才從《人生的不標準答案》中知道的)。

我們要了解忠樸,也可以從他如何經營其核心課程來了解其本事,看他是如何成就其事業的。台灣相當小,並沒有像美國那麼大的企業基盤,可以讓像忠樸這樣立志當"專業"的顧問師或顧問公司發展。不過,這只是一般人的「想當然爾」的偏見,忠樸洞燭機先,堅決認為:"專業顧問"的時機成熟了。

我們參加他公司成立的茶會,對於他的人脈和友情、教友圈的溫馨等,都印象深刻。他果然不同凡響,業務蒸蒸日上。有一次,他笑說:「以前以為自行創業時,能夠每月帶家裡的"小朋友"打一次牛排牙祭,就算很不錯了,可是,"現在" (1997?)看來,那是相當保守的。」我覺得,同樣難能可貴的是,他所創立的企業輔導方式。他真正落實,將"實驗計畫""專案改善活動小組"等結合,而這一整合的本事,即使在先進國家的顧問集團,也是少有的成就。

另一方面,他的服務所含蓋的範圍,也是相當廣泛而獨特的。我們可以從他的網站所公布的業績,了解他這番打天下的成績,令人欽佩。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建立一學習的共同體,許多公司和個人願意將他們的個案、心得和感想,公開與社會人士共享。忠樸在這方面,真是立大功。

我們如果將以上兩段所談的"立言""立功"深入探討,都可以找到他成功的原因,那就是:「既能抓住市場和顧客的心聲,又能活學活用西洋的學問,開發一套言之成理的管用系統」。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也許在1996年,他看到我"失業",邀請我去某家他輔導的公司講習。當時,我正想代理美國Joiner公司的《第四代管理基礎錄影帶教學課程》,就將英文版的東西拿出去亮相,不料,聽眾多不知該影片中的洋人,口中唸唸有詞,可是究竟在說些什麼東西,品質-顧客等,那些最重要呢。換句話說,忠樸容忍我不成熟的表現。他上課,一定充分準備。我當時孤軍奮鬥,沒"秘書"幫忙,就表現得不夠專業。

我想更重要的是,我們事後在車上作檢討,忠樸向我說,他一定走本土化的路。同樣的,我對於忠樸最在行的「實驗計畫」,由於科班出身,並有許多一流作者和公司所發展的教材,照理,我應該發展出另外一套《實驗計畫速學活用法》。可是,事實勝於雄辯,我的成績幾乎掛零,因此,我只能說,忠樸是位能進能出的高手。這種與顧客互動並創造價值的本事,台灣並不多見。尤有進者,忠樸深入現場,了解許多人缺乏基本的統計學的知識,所以為他們講解統計學入門,這是何等的服務精神。

除了我剛說過他的"出書和創業"等方面的業績之外,我可再說另一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我至今有點不解,同時多少了解「盡人事」的真意。20多年前,忠樸有次在士林與我共餐,就說,他家族的肝不好,所以,他每年都會戒慎恐懼地檢查。我天真地以為,這樣的對策,應該多少有效才對。所以,我這回對他初入台大開刀住院,多少有點驚訝。我是對於自己的身體也粗枝大葉的人,因此無法對於忠樸的"癌細胞"寫文章談判(忠樸的朋友這種仗義執言,一定讓他感到溫馨或莞爾)。

總之,我沒什麼能貢獻的,只能將家人和好友的抗癌的一些經驗和他分享。我最不能忘懷的是,他半年多前在台大醫院時向我說,他是信主的,完全會把自己交托給神,可是,以現在的科學水準,50歲多一點就告別人世,未免太早了……。我知道忠樸的無奈。我對於他在最後的一程,將他的許多心路歷程和感想,都寫出來了,讓更多的人走入他的世界,更珍惜生命,更喜愛這一"尋智之旅"

我前幾天去醫院看望他,嫂夫人說:「忠樸在住院時,仍然是優等生即使最後抽筋之後的痛苦萬分的復健,他也是最聽醫生的話,第一名,一直不放棄」我知道,在我們"凡人"身體中,有許多"異物"(這一名詞是我們在飛利浦時,對於真空工業中的製程之頭號敵人如灰塵等的泛稱),所以,我們不宜久留病房,甚至於,最好只能遙遠地祝福、代禱。我很悲觀,但相信或許有奇蹟。我沒想到,30日的電腦螢幕,竟會跳出這種令人不勝悵惘的信息。

我可以想出他在飛利浦、迪吉多、華通的身影。我忘不了有一回某一位聽過他課程的人向我說,忠樸上課的"神通廣大、神乎其技",滿室春風。這對於我而言,只能想像和憧憬。不過,我相信許多人對他宏亮的笑聲一定記憶猶新。我常常想,忠樸的人情世故、治家和行事作風,多令人懷念。我在1995-1996兩年,都邀請忠樸參加「戴明紀念研習會」,我們1996在中壢的忠信大飯店年合辦,整個過程企劃得很周詳,活動很熱絡,他在晚餐的謝師晏等安排和談吐等,都是一流的。這種"外王"的功夫,忠樸也是高手。我去他家或打電話到他家時,應對間,可以了解他是如何教他兒女的。

我和他有些業務往來,常常向他求救,譬如說:「忠樸:請速寄3本《實驗計畫活學活用 》(sic)給我。」一兩天之後,一定掛號寄到。又如讀者來信:"Dear Sir:……. 貴公司之網頁上看到有兩本書,但因為沒有簡介,因想購買,想知道內容可否?e-mail 簡介給我     謝謝!!」又有人用英文向我們討教些專業問題的,我想,忠樸都會"用限時專送"服務。

他生病之後,將出書的稿費都捐給台東的基督教醫院。我最近接到他的東西,上面都有他公司的商標、地址、電話、網站等信息,最近,多加一「敬贈」兩字。不錯,忠樸是神贈給我們的禮物,我常常想,「這美好的人生之戰,他已打過」,我們作為他的朋友,如何繼續發展其遺澤,這才是最重要的。我禱告忠樸在天之靈安息。


我想附兩封我這幾月給他兩封信做為這一友情的見證。
8/16日去大陸輔導前的:「
Dear C P,
Long live the C. P.
Love
Hanching Chung【內文如下】忠樸,
主內平安 仿佛有點感應,近來沒看到你的電子報,相當擔心,怕你出狀況。今天上網知道你的近況,惦記的心才稍微放下。真好。我在兩周前走過台大校園,看到有輛車上擺你的新書,很想向你報喜。一下子,你歷經另一幽谷,重得光明。真好。
我從3月起接寶成(國際集團)Nike事業部的(後案:精實生產,後正名為NOSNike營運系統)總顧問,也經常往亞洲的一些工廠跑,(不過)以大陸廠為主。每月約花3分之一的時間。我一月前讀你寫華通的一些朋友,總覺得你的精神了不起。特別拜謝你的贈書。
我近來很少有機會讀有靈性的書,昨天抄一段《聖徒》(案:當時我去逛羅斯福路的"光啟出版社"。我對於昔日吳經雄先生、張秀亞先生等都有關於"小修蘭"的著作和翻譯很好奇,回來查牛津大學的《聖徒字點》)當共勉的話:
Theresa of Lisieux (1873-1897) .Her autobiography inspired many people.I quote the following from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SAINTS:
The special appeal of her cult lies in her extreme artless simplicitywith her apparent sweetness. To the more discerningzBP_O, however, it isclear that her message is very close to that of the Gospels which she sofrequently cited, and that, carried to its logical conclusion, itrequire very great courage and self-sacrifice, in which she excelled,for its realization. The way of simply, self-forgetful but completeobedience which she recommended is a more taxing understanding than thatof the artificial use of exterior instruments of mortification which sherejected. The community which she joined was by no means free oflimitation and imperfection : the influence of her life, in her convent,in her Order, and in the Church at large helped many to lead arediscovery of first principles and the primacy of the ordinary dutiesof the religious life over personal initiatives which frequently cloakself-will.

漢清敬上」
-----------
六月的信,是在重讀他的網站,我在相當感動之餘,寫出當時的心情和認識。我認為這也許是我兩相交近30年的總結感想。


《照見忠樸的尋智之心》
     2002年6月7晨,醒來,聽到院中的蟬鳴,隔壁真理堂周末有佈道活     動,所以播放聖樂,古人說"仙樂飄飄"
     這幾年來,醒來時,先開機上網--假如我能像忠樸那樣虔誠,我想,我與
     上帝有約千萬次了。不過,世俗的人如我,「欲速不達」。
     我拜訪忠樸的尋智網站,良久,良久,有點不能釋懷,可以說,含淚讀
     他精心設  計,用心經營的圖、文。
     古今有許多人,經營他們喜愛的花園,數十年如一日,樂在其中。這幾
     年,忠樸的尋智網站中的"澄清湖""尋智書摘"等,是許多朋友的"福地"。功夫日積月累之後,繁花錦簇,美不勝收:我認為,這是忠樸"人生下半場"的起點。
     這園中,有"",有"",更有""。愛心,處處;慧心,多多;苦心經
     營,充滿喜悅,有心訪客,可滿載而歸,因為無處不可以拾其"智慧之繐",處處有忠樸特有的"宏亮笑聲"之回響、上帝的"嘆息"
     近日,讀《心經》,作些筆記如下:我以為,我"照見"忠樸的尋智之心。我禱告,忠樸至少再尋智20年。
     Heart    
     核心
     精髓、秘密、咒
     言簡意賅、鞭辟入裡、最重要的觀念和精神所在」
     鍾漢清
     June 7, 2002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