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陳樂民,資中筠) 《財富的責任與資本主義演變:美國百年公益發展的啟示》《資中筠九十自述:蜉蝣天地話滄桑》《夕照漫笔》 / 資中筠著 《有琴一張》(全新修訂版 2022) 作者: 資中筠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6/01 語言:簡體中文  123 資中筠其人其書 陳健邦 (Ben Chen) 2016。被約談/趙思運受處分:當下中國言論空間蕩然無存;《一脈文心》《學海岸邊》《感時憂世》





稍微補充陳健邦的「資中筠其人其書」(YouTube 漢清講堂 123)2025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336181924001636




(陳樂民,資中筠) 《財富的責任與資本主義演變:美國百年公益發展的啟示》
《資中筠九十自述:蜉蝣天地話滄桑》。
被約談/趙思運受處分:當下中國言論空間蕩然無存;

《一脈文心》《學海岸邊》《感時憂世》







youtube.com
123 資中筠其人其書 陳健邦 (Ben Chen) 2016-10-27
-------







蜉蝣天地話滄桑(平裝)

作者: 資中筠 追蹤作者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牛津大學 訂閱出版社新書快訊 新功能介紹
出版日期:2019/08/01
語言:繁體中文
  資中筠是大陸極有象徵意義的公共知識分子,她的言論,尤其是對中美兩國的見解,備受各方的重視。這部近八百頁的大書,是一個現代讀書人的心路歷程。從老清華,到一九四九,反右,文革,八九六四,作者說:「如今《自述》完成,得見天日,最後的一大心願已了。回顧往事,深切的遺憾和內心的愧疚,不斷出現。這是平生最動情、最痛苦的寫作過程。這是特殊年代的一個知識分子,回顧所來路,是一段否定之否定的痛苦的心路歷程,既是個人的特殊經歷,也有普遍性。今天的青年和外人總是很難理解那個年月的中國讀書人的表現和言行,更無法深入瞭解其內心深處的起伏、轉折和糾結。馮友蘭的東床蔡仲德君曾對馮先生做過精闢的概括,說他一生有三個時期:實現自我、失落自我、回歸自我。這一概括可以適用於幾乎所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以今天的認識回顧自己當年的迷失,絕不是輕鬆的事,有時相當痛苦,有時自己也不理解曾經有過的迷信和精神狀態。如今呈現給讀者,至少都是出自肺腑,是真誠的。











-----



!上頁
下頁







試閱

有琴一張(全新修訂版)

作者: 資中筠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6/01
語言:簡體中文








試閱

有琴一張(全新修訂版)

作者: 資中筠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6/01
語言:簡體中文


《有琴一張》實際上是資中筠先生的音樂自傳,親切生動,別具一格。熟悉資先生的朋友和讀者大多知曉資先生的鋼琴演奏造詣,而聽資先生將自己的生涯經歷從學習和彈奏鋼琴的特殊角度娓娓道來,當會給我們帶來不小的驚喜!這本小傳,或許可以從一個側面解釋資先生的琴藝風範來自何處。但在我看來,它更有興味的價值在於讓讀者觀察到,資先生作為一名知識人兼鋼琴家,如何通過與鋼琴這件獨特樂器的複雜交往和互動,經歷中國現當代幾十年來的社會心理變化,並經驗個體命運在其中的沉浮變遷。


---





夕照漫笔, 第 1 卷




资中筠
1 Plus Books, 2023 - 358 頁


"资中筠先生,大概是今天学术界、文化界、思想界中一位最受尊敬的老前辈了。"--梁文道

"她不阿世、不迎俗,以独立的人格,自立于天地之间。"--杨继绳

"作者绝少废话,叙述简练直白,切中肯綮,持论倘正,隐藏启蒙理想,这是上一世代的大家风范。"--豆瓣读者"无异议"

"资中筠先生实乃真的勇士,遗世独立、风骨傲然的士人也!"--豆瓣读者龙辰

本书是继2011年《资中筠自选集》、2013年《老生常谈》之后,著名学者资中筠的又一个自选集,收入其2013-2022年间尚未入集的文章,以及讲座整理稿、访谈记录。全书共两卷、八辑,涉及学术思考、公共话题、私人生活等各个方面。上卷四辑为:文化教育、公益与社会改良、闲情与杂感、访谈录,下卷四辑为:历史与救国、世界观察、思故人、音乐家园。

资先生的主要著作,如全面介绍美国的《二十一世纪的美国》《美国十讲》,研究美国公益组织发展演变历史的《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探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精神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都是相关领域的扛鼎之作。最近的作品包括自传《蜉蝣天地话沧桑》(牛津大学出版社,2019)。这部收入其最近十年作品的《夕照漫笔》,一如既往地思想敏锐,见解深入,而文风平易,晓畅如话,真正大师气象。

壹嘉出版敬告读者:根据读者反应,我们发现2023年3、4月间销售的部分《夕照漫笔》下卷有印刷质量问题,对此我们深表歉意。请买到问题书的读者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进行免费调换。联系方式:1plus@1plusbooks.com。该问题只涉及3、4月间印刷销售的部分批次,之后的批次已不存在这一问题,请读者朋友放心购买、阅读。« 較少




關於作者 (2023)
资中筠,国际问题及美国研究资深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原所长。祖籍湖南耒阳,1930年生于上海, 1947年毕业于天津耀华中学,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外文系学习,1951年毕业后,多年从事对外关系工作。1980年代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与中华美国学会,创办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任第一、二届会长,主持并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活动。1996年从社科院美国所退休后,著述尤丰,除专业国际研究外,旁涉中西历史文化,近年来关注中国现代化问题,撰有大量随笔、杂文。此外,翻译英、法文学著作多种。

書目資訊

書名 夕照漫笔, 第 1 卷
夕照漫笔, 资中筠
作者 资中筠
出版者 1 Plus Books, 2023
ISBN 1949736563, 9781949736564
頁數 358 頁





夕照漫筆.下卷(簡體版)(POD)




商品型號: SWE-3471
庫存狀態: 需等待2 - 4工作日調貨
I S B N: 9781949736588
作者: 資中筠
出 版 社: 壹嘉出版
出版年份: 2023
叢書系列:
圖書分類:
裝禎方式: 平裝
頁數: 376

定價: NT890

售價: NT801 (9折 )

數量

加入購物車商品描述
相關商品
本書是繼2011年《資中筠自選集》、2013年《老生常談》之後,著名學者資中筠的又一個自選集,收入其2013-2022年間尚未入集的文章,以及講座整理稿、訪談記錄。全書共兩卷、八輯,涉及學術思考、公共話題、私人生活等各個方面。上卷四輯為:文化教育、公益與社會改良、閒情與雜感、訪談錄,下卷四輯為:歷史與救國、世界觀察、思故人、音樂家園。「難求於世有濟,但行此心所安。」資先生修改曾國藩名句自況,不阿世,不迎俗,宣導中國人擺脫「帝師」情結,洋洋五十萬言,所思所慮,還是「生於斯、長於斯、終老於斯的本鄉本土。」--------本文集中有一篇《国家兴亡,匹夫无责》,诠释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广为流传中,"天下"常被代以"国家"。其实顾的原意是把"天下"与"国家"分开,明确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另外一篇最新写的《国际研究的反思》,最后一段主张学者采取更为超脱、更高瞻远瞩的立场,与政客拉开距离。这是我的一贯治学和发声的态度,但很少为人所理解。--摘自资中筠《自序》我们经历过登峰造极的造神运动,一个人受到万民的膜拜,这是制度问题。在集权的制度下,没有人敢发表不同的意见。但假如没有人拜,这个神就不存在了。事实是,仍有很多人习惯于崇拜皇权,认为掌权者即是皇帝,总会做出英明的决断,坏事都是底下人干的,天皇永远圣明,这就是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制度会鼓励一种文化。--摘自资中筠《从文化制度看当代中国的启蒙》<壹嘉出版>

資中筠





瀏覽紀錄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
人權觀察組織一名成員稱,美國「本質上是在替中國政府做事」。 美國援助的削減使中國維權團體陷入困境 經濟學家網 美國援助的削減使中國維權團體陷入困境


America is “essentially doing the job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or it”, according to one member of Human Rights Watch



economist.com
Cuts in American aid are crippling groups promoting rights in China
Shutdown



書名:資中筠九十自述:蜉蝣天地話滄桑(精),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0190985950,頁數:760,出版社:牛津大學,作者:資中筠,出版日期:2019/06/01,類別:文學小說.


17






圖書
夕照漫笔 / 資中筠著


HCTRANSLATIONS.BLOGSPOT.COM

譯家資中筠:超出《學海岸邊》《資中筠自選集》《財富的責任與資本主義演變:美國百年公益發展的啟示》

我在90年代末起讀資中筠先生的《學海岸邊》《資中筠自選集》《財富的責任與資本主義演變:美國百年公益發展的啟示》。 漢清講堂請陳健邦先生介紹 資中筠先生 (2016,阿邦讀過資先生的 回憶錄:《蜉蝣天地話滄桑:資中筠....


醜陋的中共盜名與世衛的奴從
看官可能還記得,約十天前,世衛的理事長譚某故意在無意間揭露remdesivir在中國測試"無效",提早收攤......
看官可能不記得了,此藥在中國被官方提早註冊了.......舉世譁然之後,中共悄悄將試驗中止......













Hanching Chung 分享了 1 張相片
2014年1月25日

http://hcasia.blogspot.tw/2014/01/blog-post_22.html
《一脈文心》《學海岸邊》 (陳樂民,資中筠) 《感時憂世》等資中筠自選集/ 沒有法治的反腐難言樂觀
2014年01月15日 14:50 PM沒有法治的反腐難言樂觀作者: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資中筠
【編者按】在1月10日天則經濟研究所舉辦的《新年期許》論壇上,資中筠先生對中國的反腐、法治、外交和社會啟蒙分別表達了自己看法和期待,本文系她的發言實錄。作者本人審閱後,授權FT中文網全文刊發。講到中國的問題,我想到的是第一個問題是環境問題。環境問題還不光是人,不光是中國的政治問題。目前中國如果要是再不注意環境,如此地污染下去,我們看不到生態的拐點。水資源污染的嚴重性可能超過空氣,空氣大家可以看得到,但水污染卻不然。現在中國已經基本沒有青山綠水了,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我最希望的就是2014年執政者能夠把主要的資源和注意力,切切實實轉到環境領域,不然民眾根本住不下去了。第二個,目前的反腐方式難說樂觀。現在因為中央的反腐舉措,好像導致經濟一片簫條,飯店開不下去了,各行業都受影響,據說連做日曆的都破產了。這說明一個什麼現象?說明中國的民間消費力量非常之弱,只能靠官消費,官的消費實際上用的還是納稅人的錢,這是不正常的消費市場。所以不能靠明年的官員消費反彈和大吃大喝來繁榮市場。所謂拉動內需,是應該真正把民間消費力量、老百姓的消費力量拉動起來,那麼市場才是靠大多數民眾支撐的,而不是靠官員奢華的大吃大喝、貪污腐化支撐的,才是一個正常的消費市場。怎麼做到這一點?就是落實決議裡面對於經濟改革的好多積極的措施。我最近參加了一個很多經濟學家出席的會,經濟學家們一片樂觀,他們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的決議,如果每一件都能夠落實的話,足以推進經濟改革,而且認為這次的經濟改革是根本性的、可以突破政治框架的。那麼起草決議為何能夠把如此根本的改革措施寫上去呢?是不是因為,有關領導並沒理解某一個措施意味著什麼,就放過了。我不懂很專業的經濟改革,特別是金融、證券方面的改革,在座的經濟學家,一定是了解的。假如這些改革措施落實後國家發展是非常有前景的,但現在的問題是,假如一項一項具體落實這些措施時,遇到政治上的阻力和矛盾怎麼辦?這和許章潤教授說的是同一個問題。當上層採取了高度集權的政治方向,那麼改革措施與權力框架的矛盾,一定會有一個爆發點,矛盾張力緊張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究竟誰戰勝誰的問題。我不樂觀。一方面在政治高度集權的情況下,經濟措施每落實一項都必然觸動非常強大的權貴既得利益,這比當年蔣經國遇到孔家的麻煩大多了。我對目前這種方式的反腐,無論能夠揪出幾個大老虎,也不抱太大的希望。沒有法治的反腐會戕害溫和的中間力量最重要的我認為還是法治的問題。如果不強化法治,目前實行的大力反腐、反貪官,在另一方面將民間的健康反腐力量也一同打壓下去了。仍依靠原來的老式反腐辦法,就是清官(在體制內進行官僚機構的整肅,編者註)的辦法,是不行的。如果沒有法治,相當溫和的、配合正面改革又具有善意的,想讓社會和平向前推進的力量,都會被當做敵對力量被抓起來,而在現有體制下貪官是抓不完的。那麼剩下的是什麼?剩下的上面是暴君、貪官和酷吏,下面是愚民,很快變成刁民和暴民,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沒有法治的反腐會把中間力量都打下去。還有一部分人選擇逃走,大家都沒有安全感,只要有條件的,就往外跑。這個國家、民族就要被抽空了。我還是很欣賞清華孫立平教授的一句話,他說,我們的危險不是揭竿而起和暴動,這不太可能,危險在於整個民族的潰爛。目前已經可以看到這種潰爛在發生,原本在社會共識中認為不可以做的事情,現在大家都認為非常正常。比如去年高考,有還算盡職的監考老師沒收了作弊的工具,家長們卻聚眾把他揍了一頓,為什麼?家長認為他們唯一公平的權利就是作弊,因為權貴子弟不需要作弊,走後門就可以入學。現在公然認為作弊是堂而皇之的權利,而且是取得公平的手段,這個社會變成什麼樣子了?所以如果再沒有法治,大家都認為乾壞事可以得到好處,年輕人根本不相信靠自己的努力、誠實的勞動能夠向社會上層流動,獲得好的社會地位,這個社會是沒有希望的。法治的第一條,最重要的是不能亂抓人,把無辜的人投入監獄是絕對錯誤;還有一點是嚴禁刑訊逼供。縱觀全世界,曼德拉坐了27年牢,如果他一開始受到刑訊逼供,他還能走出來做這些事情嗎?甘地是非暴力抵抗,他的對立面英國政府也是非暴力。如果甘地最初從精神到肉體都受到摧殘,也就沒有今天的印度。現在很可怕的就是抓人後用各種辦法變相的刑訊逼供,把肉體和精神都摧毀了,或者屈打成招,造成冤獄。這個人出來後也沒有能力再做事情。我對中國法治最大的期許就是能夠公開嚴禁刑訊逼供,包括變相的折磨,並且對於刑訊逼供嚴加懲罰。這樣對政治犯而言還稍微有點希望,當然我最希望是取消政治犯,不再有因言獲罪。但在尚未沒取消政治犯之前,起碼給他們以尊重和人道的待遇。但我聽說取消刑訊逼供非常難,據說若取消後,真正刑事犯破案率會大大降低,因為相關部門缺乏經費取證,只能靠口供。要是真按照法律一個個取證,他們沒有這筆資源,就要罷工。也就是說如果取消刑訊逼供,刑警就沒有資源去破案,抓獲刑事犯、殺人犯,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社會。太高的期許不必要,起碼這一條我希望能夠做到。另外,就是在整個社會潰爛下去的時候,能夠保護那些還剩下的一些健康的細胞。現在把那些健康細胞一個個都摧毀,整個社會就爛了,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情況。“文革”再現的風險不大,但“反右”風險猶在剛才講到有“文革”再來的危險,我認為這一危險不太大,儘管“文革”的思維方式是存在的。 “文革”的發生,是因為有一個非常自信的神話領袖,領袖個人認為把群眾都發動起來,能擁護他一個人,打擊所有他要打擊的敵人,所謂“指到哪裡打到哪裡”。現在如果真發生“文革”,把群眾都發動起來,“造反有理”,矛頭針會對誰?最近紀念毛澤東的規模縮小了一點,可能是領導層回過味來。現在“毛粉”們這樣大張旗鼓的紀念毛、懷念毛,在他們心目中毛已經完全是另外一種人了,就是那麼一個偶像。而他們現在對現狀最不滿意的事情,是針對現任領導人的,他們都認為要是毛在的話就可以治治他們。特別是湖南韶山的那次紀念,似乎要做成一種把全國人都發動起來的大事,卻受到當地的保安、警察的限制。實際上可能是執政者意識到,現在如果把毛再抬出來,群眾的矛頭是針對現在一切不滿意的事,不滿意的根子在現在的領導。所以“文革”再現可能不太大,但是“反右”再現是有可能的,目前就在專門打壓不同意見和知識分子。這是我感覺到的一種情況,“反右”重來的危險是存在的,因為手無寸鐵的知識分子還是最弱的。希望中國外交不要走向冒險主義我覺得中國現在還有一個危險,就是外交領域。現在有一個不大正常的現象,軍人對外交發言權太大,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外交是非常複雜、細緻和敏感的事務。我也不太贊成群眾性地都來干預外交,就像五四運動的時候,火燒趙家樓那樣是不行的。為什麼要有外交?外交的最終目的是避免戰爭,讓國與國之間的利益衝突通過談判來解決,要用博弈、文明的手段來解決,避免用武力解決問題。而現在,中國動不動就煽起整個民族的情緒,把武力解決看得很輕易。這一代人實際沒有經歷過戰爭,不知道戰爭的殘酷。至於中國的邊界領土爭端也是很複雜的事,民眾受媒體煽動,並不知道全部實情。有人說毛澤東在的話不會讓人欺負我們。但其實,毛澤東送掉了很多領土他們不知道。我希望中國在外交上能夠恢復到理性,讓職業外交官有發言權。現在的職業外交官沒有發言權,什麼話也不敢講,看上層的臉色行事,連匯報真實情況都不敢。我在這個領域工作過,所以覺得這個問題相當嚴重。假如是中國外交出問題的話,會在不知不覺之間。偶然的擦槍走火,有關國家都為各自強烈的民族情緒所左右,這很危險。毛澤東從朝鮮戰爭之後,在外交上至少並沒有走冒險主義的道路,到60年代是把自己孤立,天天宣傳備戰,但是沒有敢主動向外冒險,還打開了中美關係,這是應該肯定的。現在中國虛驕之氣非常強大。我希望中國別自以為國家強大了,要取代美國成為超級大國,發生冒險主義,至少最高決策者還要保持一點清醒的頭腦,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期許。民間啟蒙已經開始,任重道遠最後,我覺得希望在民間。如果說希望領導人或者上層能有向前突破的舉動,我不抱希望。但我發現,實際上這些年來民間的思想非常活躍,思想已經多元化了。現在有一個撕裂現象,就是極左和極右都出現了,但真正比較理智的聲音,或者是說我稱之為“正能量”的(跟上面認為的“正能量”可能是兩回事)的聲音,像我們現在在這討論的一些思想,實際上正在傳播開來。如果說啟蒙,這些年來在一般的至少認字的民眾裡面,思想的啟蒙還是很明顯的。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幾年前我寫的東西,常有人認為是大逆不道或者驚世駭俗,現在我遇到很多人都同意我的意見,包括政府裡面的工作人員,明白的人多起來了。那麼假如要是出現類似蘇俄的那種變革,也不會出現幾千萬黨員站出來維護舊權力,不見得大家都會出來保衛原來的貪腐政權和原來的專制。現在在體制內覺悟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這個啟蒙是不是還得繼續下去?當然還要繼續,因為啟蒙的另一面——一部分民眾的狂熱還在,還是非常愚昧的。還是脫離不了期盼“清官”、“英明皇帝”的思維。毛就是他心目中的偶像,與原來真實的歷史人物和事實已經不是一回事了。所以啟蒙還是任重而道遠我們還應該繼續努力,讓理性的聲音得到傳播。儘管言論空間正在緊縮,好在現在的互聯網和微信的傳播力是是很難完全控制的。

The Economist

2014年1月25日 ·

In some ways, China's market is still the world's most enticing. Although it accounts for only around 8% of private consumption in the world, it contributed more than any other country to the growth of consumption in 2011-13. Firms like GM and Apple have made fat profits there. But for many foreign companies, things are getting harder http://econ.st/1eGs5Ds





2018.10.29
Ben Chen

如是我聞:


資中筠女兒(陳丰)透露:“中國社科院美國所書記約談我媽,給我媽念了三條錯誤:1、公然宣揚中共黨史造假;2、大肆鼓吹憲政;3、《炎黃春秋》的會上說中共十八大沒有新東西,只有兩點與以往不同還是倒退的。我媽供認不諱。”


And 趙思運的政治不正確:
“把知道的真相告訴大家,是一種正義;把明白的常識告訴大家,是一種責任;把目睹的罪惡告訴大家,是一種良知;把了解的事實告訴大家,是一種道德;把聽到的謊言告訴大家,是一種博愛;把親歷的苦難告訴大家,是一種告誡;把面臨的風險和不幸告訴大家,是一種善念……”






TRAD.CN.RFI.FR

要聞分析 - 資中筠被約談/趙思運受處分:當下中國言論空間蕩然無存






31:49






123 資中筠其人其書 陳健邦 (Ben Chen) 2016-10-27




hc iTaiwan forum

747 views2 years ago
陳健邦談:資中筠其人其書【漢清講堂】 10月27日, 2016 陳健邦(Ben Chen 方寒星)先生介紹中國一流的公共知識人,談:資中筠其人其 ...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