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黃裳揚錦帆到天涯 (許定銘)。黃裳著作87本,只談其一:我所不知道的黃裳《清代版刻一隅》

 

黃裳揚錦帆到天涯
近年常在本港的報紙副刊上讀到黃裳的文章,仍是以書話和遊記為主。黃裳喜戲劇,擅寫書話和遊記並不始自今日,遠在三十年代已開始了。
黃裳(容鼎昌,1919~2012)是山東益都人,抗戰初年到上 海交通大學電機系讀書時,已開始寫散文,發表在上海租界 的報紙上,即以遊記為主。曾出版散文集《錦帆集》(中華書局,1946)和《錦帆集外》(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關於戲劇方面的著作則有《舊戲新談》(開明書店,1948)、《談水滸戲及其他》(開明書店,1953)和《遠山堂明曲品劇品校錄》 (上海出版公司,1955)等。此外還有些小說集、翻譯和古籍的校注等。
一九四三年,黃裳被徵入伍,任美軍翻譯。抗戰勝利後,任《文𣾀報》的編輯及記者,又曾協助巴金編選「文化生活出版社」的「文學叢刊」。解放後,曾任越劇團及電影局的編劇,但仍以《文𣾀報》的工作為主。
黃裳因愛好戲劇,與黃宗江、宗英兄妹深交。一九四二年冬,黃裳與黃宗江從上海出發到重慶去。到重慶後,黃宗江進「中國藝術劇社」演戲;黃裳則回到學校裡唸書去,鄉居寂寞,寫了不少散文,輯成了《錦帆集》。至於「錦帆」,是取自李商隱的「錦帆應是到天涯」,黃裳自小喜愛李商隱的詩,而這句正好配合了他這次流浪,於是他的第一本書就借用了「錦帆」。他在〈後記〉裡說出了寫《錦帆集》時的生活:
那時我住在離重慶十幾公里長江上游的一個小鎮上。鄉
居寂寞得很。到時是初春,常常和朋友到江邊渡口的小
竹棚裡,喝著用小小玻璃瓶裝的橘精酒,吃豆腐乾,喝
苦苦的沱茶。看看鼓吹過江的上墳船,聽聽充滿了寂寞
的船夫的歌聲,同時心裡也總想着忘不了的一些人和事。
《錦帆集》就是在這樣的日子裡完成的,共收散文八篇: 〈白門秋柳〉寫南京的景物;〈過徐州〉、〈寶雞――廣元〉和〈成都散記〉等,內容主要是寫他們從上海入重慶時,一路上所經各地的見聞。
當時,戰事已經接近尾聲,日木軍閥已沒有大戰初期的氣燄,途上所見盡是戰爭過後,遺留下來,令人觸目傷心的斷垣殘壁,雖然他們已專揀風景區,名勝地與古迹來看,仍不免見到冷落蕭條,仍不免觸着傷痕處處,感慨萬分。黃裳最擅於在遊記中,發懷古之幽情,使人讀了,更添傷感。其餘〈江上雜記〉、〈音塵〉等篇,則是以抒發旅人的憂思,及異地所見之風物為主,其中以寫四川民俗之處,最為引人。
黃裳在重慶過了寂寞的一年後,被徵入伍,輾轉奔馳於重慶、桂林、貴陽、昆明和印度之間,在兩年中又寫了不少東西,收在《錦帆集外》中。
《錦帆集外》的份量兩倍於《錦帆集》,共分為三輯。第一 輯有〈江上雜記〉、〈桂林雜記〉、〈貴陽雜記〉和〈昆明雜記〉等。〈江上雜記〉原編入《錦帆集》中,這裡的幾篇是遺漏了的稿子,寫的仍是四川江邊的生活雜記。〈桂林雜記〉寫中美聯軍在桂林生活的側面,從尋歡作樂的軍人「業餘」生活中,隱隱看到了戰爭為人民帶來的苦痛。〈貴陽雜記〉和〈昆明雜記〉均為五則,內容已由遊記而變為書話和歷史札記了。〈貴陽雜記〉主要寫在貴州的圖書館裡讀書的書話,重點介紹《貴州文獻彙刊》,涉及不少古籍,以明史及明劇為主,談史可法、楊文聰、馬士英……等。〈貴陽雜記〉,則從名勝「蓮花池」而寫到陳圓圓,着重歷史的考證。
第二輯有〈鳳〉、〈海上書簡〉、〈跋《賣藝人家》〉和〈旅京隨筆〉等,〈鳳〉寫《游龍戲鳳》裡的李鳳姐,是黃裳極希望完成的一個劇,可惜只寫成了第一場。《賣藝人家》,是黃宗江的散文集,黃裳為它寫跋,最恰當不過了。〈旅京隨筆〉裡的京是南京,這裡寫了〈雞鳴寺〉、〈澤存書庫〉等。
第三輯有〈關於魯迅先生的遺書〉、〈風塵〉、〈李林先生 紀念〉、〈更談周作人〉和〈老虎橋邊看「知堂」〉等篇。魯迅的遺書,是談他遺下的藏書。李林先生是巴金的胞兄,一位令人尊敬的長者,這裡記下黃裳與他交往的經過。
使我印象深刻的一篇是〈老虎橋邊看「知堂」〉了:南京的老虎橋邊就是「模範監獄」了,其時周作人正關在那裡;黃裳當時身為記者,途經那裡,順道去看看老人。這是黃裳第一次見「知堂」,他寫道:
他穿了府綢短衫褲,淺藍襪子,青布鞋。光頭、瘦削,
右面龐上有老年人常有的痂痕,寸許的短髭灰白閑雜,
金絲眼鏡。……與想像中不同的是沒有了那一臉岸然的
道貌,卻添上了滿臉的小心。……他搓着手,滿臉不安
。等候我的發問……。
後來,黃裳和周作人談了許久,還參觀了那群漢奸的「住所」。單就一個潦倒的老文人來看,這段日子總夠這位「苦雨齋主人」受的了。
從《錦帆集》到《錦帆集外》,黃裳更成熟了,寫書話更能 旁徵博引,寫遊記更能引人神遊。然而,黃裳竟因看遊廟宇 時,見到遊人的題字被塗上白粉,而有所感慨,揚言不再寫 了。他在《錦帆集外》的後記裡說:
我想我的到處做文,濫用情感,終於也將不免給人家塗
上白粉,澈悟之餘,我以後大約是不會再做這種文章的
了。
但今日喜見黃裳不曾實行,這種文章仍舊寫下來,亦不見被人塗去,而且,《錦帆集》和《錦帆集外》坊間還有翻印本,愛讀這類文章的人仍可讀到,黃裳還可以繼續揚錦帆到天涯 哩!
――1981年5月3日《星島日報》,後收錄於《醉書閑話》(香港三聯書店,1990),2023年9月21日整理。

----
我所不知道的黃裳《清代版刻一隅》

過去20年來年,讀過幾本黃裳的散文等。
今天才知道,"黃裳"出自詩經·邶風·綠衣》:綠衣。」
維基百科,歷史上有五六位黃裳,而我知道的黃裳,竟然是"筆名":
容鼎昌(1919年-2012年9月5日),筆名黃裳,男,祖籍山東益都,生於河北井陘中國當代散文家、記者。
生平
就讀於天津南開中學,1940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42年轉至重慶交通大學。1943年,容應徵入伍,1944年被徵調往昆明、桂林、貴陽、印度等地任美軍譯員。1946年後定居上海,1945年─1956年任職於文匯報記者、編輯、編委等職,著有大量散文。2012年9月5日日傍晚在上海瑞金醫院逝世,享年93歲。



黃裳在《萬象》月刊2001年10月發表《五十年前的十月》,其中十月十五日有一行:
擬譯"Puppetry in Czechoslovakia",成一小冊,Dr.  Jan Malik 所著。是
查資料,這書是名家名著,應該問吾友羅斌 。

維基百科上的黃裳著作,可能沒翻譯/出版,或位收入:



  1. 《錦帆集》「中華文藝叢刊」之一,中華書局1946年11月初版1印。
  2. 《關於美國兵》「周報叢書」之一,上海出版公司1947年3月初版1印。
  3. 《錦帆集外》「文學叢刊」之一,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4月初版1印。
  4. 《舊戲新談》上海開明書店1948年8月初版1印。
  5. 《莫洛博士島》「譯文叢書」之一,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年8月初版1印。【譯作】
  6. 《數學與你》「開明青年叢書」之一,開明書店1948年9月初版1印。【譯作】
  7. 《一個平凡的故事》「譯文叢書」之一,文化生活社1949年9月初版1印。【譯作】
  8. 《一腳踏進朝鮮的泥淖里》泥土社1950年10月初版1印。
  9. 《新北京》「藝文新輯叢書」之一,上海出版公司1950年12月初版1印2000冊。
  10. 《和平鴿的翅子展開了》「新時代叢書」之一,平明出版社1951年8月初版1印3000冊。
  11. 《談水滸戲及其他》開明書店1952年7月初版1印4000冊。
  12. 《西廂記與白蛇傳》平明出版社1953年7月初版1印16500冊。
  13. 《獵人日記》「新譯文叢刊」之一,上海平明出版社1954年4月初版1印16500冊。【譯作】
  14. 《哥略夫里奧夫家族》平明出版社1954年12月初版1印7000冊。【譯作】
  15. 《武松》上海新美術出版社1955年10月初版1印11000冊。
  16. 《一箭仇》上海新美術出版社1955年初版1印8000冊。
  17. 《遠山堂明曲品劇品校錄》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4月初版1印5000冊。
  18. 《平凡的故事》新文藝出版社1956年9月新初版1印3000冊。
  19. 《玉簪記》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6年10月初版1印10000冊。
  20. 《彩樓記》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6年11月初版1印10000冊。
  21. 《林沖》中國電影出版社1957年9月初版1印4120冊。
  22. 《山川·歷史·人物》香港三聯1981年1月初版1印。
  23. 《榆下說書》三聯書店1982年2月初版1印16000冊。
  24. 《花步集》花城出版社1982年5月初版1印12500冊。
  25. 《金陵五記》金陵書畫社1982年6月初版1印26500冊。
  26. 《黃裳論劇雜文》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初版1印2400冊。
  27. 《過去的足跡》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8月初版1印28600冊。
  28. 《晚春的行旅》「回憶與隨想文叢」之一,香港三聯書店1984年10月初版1印。
  29. 《TALES FROM PEKING OPERA》新世界出版社1985年初版1印英文版。
  30. 《銀魚集》三聯書店1985年2月初版1印10900冊。
  31. 《珠還集》香港三聯書店1985年5月初版1印。
  32. 《珠還紀幸》三聯書店1985年5月初版1印9600冊。
  33. 《翠墨集》三聯書店1985年12月初版1印3900冊。
  34. 《河裡子集》香港博益出版集團1986年1月初版1印。
  35. 《負暄錄》「駱駝叢書」之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初版1印2600冊。
  36. 《驚弦集》「駱駝叢書」之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初版1印1800冊。
  37. 《筆禍史談叢》人民日報出版社1988年1月初版1印4000冊。
  38. 《彩色的花雨》上海三聯書店1988年6月初版1印11000冊。
  39. 《晚春的行旅》「駱駝叢書」之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初版1印2500冊。
  40. 《當代雜文選粹第三輯·黃裳之卷》「當代雜文選粹」之一,湖南文藝出版社1988年10月初版1印3550冊。
  41. 《前塵夢影新錄》齊魯書社1989年6月初版1印1000冊。
  42. 《清代版刻一隅》齊魯書社1992年1月初版1印1000冊。
  43. 《榆下雜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1印2500冊。
  44. 《一市秋茶》「情境文庫叢書」之一,廣東旅遊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1印2000冊。
  45. 《河裡子集》百花文藝出版社1994年4月初版1印1000冊。
  46. 《春夜隨筆》「當代名家雜文系列叢書」之一,成都出版社1994年10月初版1印10000冊。
  47. 《音塵集》「書趣文叢」之一,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初版1印500冊。
  48. 《黃裳書話》「現代書話叢書」之一,北京出版社1996年10月初版1印10000冊。
  49. 《黃裳散文選集》「百花散文書系」之一,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年2月初版1印15000冊。
  50. 《妝檯雜記》「學術隨筆文叢」之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3月初版1印10100冊。
  51. 《書之歸去來》「人間書」之一,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初版1印8140冊。
  52. 《書林一枝》「當代學者文史叢談」之一,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初版1印5000冊。
  53. 《黃裳文集》六卷本,上海書店1998年4月初版1印4000冊。
  54. 《黃裳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1印15000冊。
  55. 《掌上的煙雲》「思無邪文叢」之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初版1印5000冊。
  56. 《小樓春雨》「憶江南叢書」之一,古吳軒出版社1999年2月初版1印5000冊。
  57. 《來燕榭書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初版1印3000冊。
  58. 《黃裳說南京》「名家說名城系列」之一,四川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初版1印。
  59. 《來燕榭讀書記》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初版1印4000冊。
  60. 《春回札記》「瞻顧文叢」之一,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初版1印3000冊。
  61. 《黃裳自述》「大象人物自述文叢」之一,大象出版社2002年10月初版1印6000冊。
  62. 《清刻本》「中國版本文化叢書」之一,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1印3000冊。
  63. 《驚弦集》「世相叢書叢書」之一,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初版1印。
  64. 《來燕榭書札》「大象人物書簡文叢」之一,大象出版社2004年1月初版1印5000冊。
  65. 《白門秋柳》「大家散文文存叢書」之一,江蘇文藝出版社2004年5月初版1印。
  66. 《黃裳序跋》「書人文叢」之一,古吳軒出版社2004年7月初版1印3000冊。
  67. 《夢雨齋讀書記》「開卷文叢」之一,嶽麓書社2005年3月初版1印4000冊。
  68. 《海上亂彈》「文匯原創叢書」之一,文匯出版社2005年5月初版1印3000冊。
  69. 《清代版刻一隅》(增訂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初版1印5100冊。
  70. 《珠還記幸》(修訂本)三聯書店2006年4月初版1印10000冊。
  71. 《來燕榭集外文鈔》作家出版社2006年5月初版1印。
  72. 《插圖的故事》上海書店2006年6月初版1印5000冊。
  73. 《拾落紅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1印4000冊。
  74. 《皓首學術隨筆·黃裳卷》中華書局2006年10月初版1印5000冊。
  75. 《好水好山·黃裳自選集》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12月初版。
  76. 《黃裳自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1月初版1印6000冊。
  77. 《劫餘古艷·來燕榭書跋手跡輯存》大象出版社2008年4月初版1印線裝本1000部。
  78. 《嗲余集》花城出版社2008年5月初版1印6000冊。
  79. 《前塵夢影新錄手稿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初版1印線裝本500部。
  80. 《驚鴻集》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10月初版1印4250冊。
  81. 《來燕榭少作五種》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1月初版1印8000冊。
  82. 《來燕榭文存》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1月初版1印8000冊。
  83. 《尋找自我》青島出版社2009年7月初版5000冊。
  84. 《門外談紅》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7月初版本。
  85. 《來燕榭書跋(增訂本》中華書局2011年9月初版本。
  86. 《來燕榭文存二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年5月初版1印本。
  87. 《紙上蹁躚》上海書店出版社2012年7月初版本。







可比較 《清代版刻一隅》原版和"增訂本"的初版印數:

清代版刻一隅

清代版刻一隅
作者 : 黃裳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1
頁數: 430
定價: 48.00元
ISBN: 9787309048070



"增訂本前言"
《清代版刻一隅》一九九二年一月由齊魯書社印行,初版僅千冊。閲四年,於一九九六年三月重印八千冊而止。
這其實並不是一本雕版史之類的著作。以“一隅”命名,意即在此。不過說明原意祇是從賞鑑出發,草草巡覽有清三百年雕版成績一過,略存鴻跡而已。洪北江曾對藏書人加以品評,分為數等,而將賞鑑家與掠販家(也就是書賈)列為最下.北江是學者,自然看不起“玩物喪志”、以書籍當古董、摩挲賞玩的人物。而《一隅》編寫的出發點恰正在此,正被洪亮吉說著了。近來版本研究者對書籍屬性有了較寬闊的看法,於學術性、文獻性之外,也顧及了藝術性。不過洪先生已不及見,是一種遺憾。
以圖錄形式著錄出版物的著作,已有多種。大抵以宋元刻為主。著錄明刻的就很少,不過一種。顧及清刻的,在《一隅》出現以前,一種都沒有。《中國版刻圖錄》總算留給清刻一點地位,但寥寥數通,不成系統。因此在《一隅》編寫時別無援據可資參考,因而造成了種種缺點。大體說來,有如下數端。
此書取材,多出自藏。而個人收書,又有種種局限。如清代皇家內府刻本,晚清局刻本,仿明代凌、閔刻書而拙劣不堪的清代套印本……之類,都為我所不取,因而書中缺少反映。
清初以迄康、乾,實為清刻由罕傳而臻極盛階段,名作如林,所收亦最多。較之中葉、晚期,顯然有頭重腳輕之勢.但實際情況如此,難以避免,祇能於此次新版中少作調整。
所選以僻書為多。大家專集近來多有影印本,因避而不收。這也不免有鼓輕鼓重之憾。新版祇能少作調整,讀者亮之。
原書採用一圖一文方式。說明往往失之過筒,且多從雕刻精粗著眼,實在也是此書撰寫初意所在。新版有所增改,少及書籍內容、書林掌故等,偶加評議,未必皆是,乞讀者正之。
道、咸以還,版刻雕工,漸趨率易,然往往有奇書秘冊,失收者多。限於學力,或遇而未收,或因版刻不精而不取,滄海遺珠,亦是一憾。

今承復旦大學出版社好意,重印此書。原書製版未精,往往失真,讀者憾之。今將改作,或勝昔書.雜事叢集,勉為改定。少增新品,皆昔日匆遽成書所遺。或可一新耳目,希望讀者喜歡它。
二O0五年國慶節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