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劉夏泱【地上的鎖鏈・天國的鑰匙】「跟隨我罷!」......我想所要寫的書,連這世界也容不下。The Story and Miracles Concerning the Veneration of the Chains of Apostle Peter

 

劉夏泱【地上的鎖鏈・天國的鑰匙】「跟隨我罷!」......我想所要寫的書,連這世界也容不下。The Story and Miracles Concerning the Veneration of the Chains of Apostle Peter

https://www.facebook.com/hanching.chung/videos/1278605533208408

The Story and Miracles Concerning the Veneration of the Chains of Apostle Peter

https://catalog.obitel-minsk.com/blog/2017/01/the-story-and-miracles-concerning

Lord, thou knowest all things; thou knowest that I love thee. Jesus saith unto him, Feed my sheep.「主啊!一切你都知道,你曉得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羊群。」

18「我實實在在告訴你:你年少時,自己束上腰,任意往來;但到了老年,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給你束上腰,帶你往你不願意去的地方去。」
19耶穌說這話,是指他將以怎樣的死,去光榮天主。說完這話,又對他說:「跟隨我罷!」

18 Verily, verily, I say unto thee, When thou wast young, thou girdest thyself, and walkedst whither thou wouldest: but when thou shalt be old, thou shalt stretch forth thy hands, and another shall gird thee, and carry thee whither thou wouldest not.

19 This spake he, signifying by what death he should glorify God. And when he had spoken this, he saith unto him, Follow me.


25 And there are also many other things which Jesus did, the which, if they should be written every one, I suppose that even the world itself could not contain the books that should be written. Amen.
24為這些事作證,且寫下這些事的,就是這個門徒,我們知道:他的作證是真實的。
25耶穌所行的還有許多別的事;假使要一一寫出來,我想所要寫的書,連這世界也容不下。


劉夏泱

【地上的鎖鏈・天國的鑰匙】
兩週前我去羅馬的「聖伯多祿鎖鏈堂」(San Pietro in Vincoli)參觀米開郎基羅的摩西像,幾年前我來時它正好閉館。原來我以為它主要是以摩西像聞名的,只是疑惑它為何叫「鎖鏈」堂,慚愧。這次多了解一些才知道這個教堂這麼了不起。
聖伯多祿鎖鏈堂,建造於432年-440年期間,主要是為了供奉聖伯多祿(彼得)在耶路撒冷被監禁時所戴的鎖鏈。據傳說, 歐多西亞皇后(Licinia Eudoxia,西羅馬帝國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之妻)從耶路撒冷帶回這條鎖鏈,把它贈送給教宗良一世 (LEO I Magnus),當把這條鎖鏈和聖伯多祿被關押在羅馬馬梅爾定監獄時所戴的鎖鏈,放在一起比較時,發現這兩條鎖鏈竟然可結合在一起。現在鎖鏈就保存在聖殿的主祭台下方的聖龕盒裡。
看見這副鎖鏈,不由得令人想起耶穌曾經對彼得說:「我確確實實地告訴你:你年輕的時候,自己束上腰帶,到你願意去的地方;但你年老的時候,要伸出雙手,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約翰福音21:18)彼得本是漁夫,福音書有許多他年輕時,容易衝動和魯莽的記載。當彼得表明自己對耶穌的絕對忠誠,甚至願意捨命時,耶穌還預言了他在天亮以前將三次否認認識自己。
如果只從人的眼光來看,或許將困惑不知這彼得有何德何能。因為耶穌曾應許他:「你是彼得(磐石),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馬太福音16:18-19)
後來耶穌復活以後,他重拾信心,開始傳講福音,建造並帶領初代的基督教會。門徒和信徒們在備受壓迫的時代裡,能經受住考驗的信仰,與其說是依憑人自身所有的;還不如說是人所無而神才有的東西。當尼祿大肆迫害基督徒,彼得在羅馬遭到逮捕,被處以亟刑。據說,官方應其要求將其倒釘十字架而殉道,因此而成就了一位堅貞的基督徒的榜樣。
此後,「彼得的鑰匙」也長久以來,被理解為教宗或教會傳承了能進行綑綁與釋放,懲罰與赦罪等神聖事務的權柄。如今,兩千前過去,當年彼得的有形鎖鏈還在,他那無形的鑰匙也還在。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