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林水福(文藻外語大學 翻譯系演講 等等) 古切 源氏物語 翻譯履歷

今天邀請了林水福老師蒞臨文藻講演。老師帶我們領略了《源氏物語》一、二、三部中的多樣文學主題,並深刻剖析了該作品對川端康成、谷崎潤一郎等文豪的影響。同時,老師也分享了他與十原登及大江健三郎的深厚友情。透過對《源氏物語》五十四帖的講述,老師進一步解釋了他在翻譯中採用日本漢字的兩個主要原因:一是保留原著的文化語境,二是方便讀者查閱各帖資料,讓愛好者更能融入作品。


談到與46年前林文月教授譯本的最大差別,林水福老師指出,考量到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已偏離以往的通篇文字模式,他在翻譯和歌時特意分段另起新句,以提升版面的可讀性和清爽感。老師坦言,他的譯本是為當代讀者量身打造的。儘管翻譯《源氏物語》是一個門檻極高的挑戰,但他仍然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不同風格的譯本,這份胸懷和謙遜正是君子之風的最佳體現。


這次聆聽講座,讓我收穫頗豐。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有兩點。首先,我以往閱讀《源氏物語》時,總習慣用現代的倫理觀點審視作品中的複雜人際關係,常為其中的愛恨糾葛感到困惑。例如,某人的舅舅怎麼變成了誰的伴侶?某人的姐姐又如何成為另一人的情人?這些錯綜的情感線索時常讓我迷霧重重。今天,林老師以柏木與女三宮的故事為例,提到日本古代的人均壽命和文化差異,提醒我們要以當時的社會制度與文化背景來理解,這些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文化不同的必然結果。這一點讓我豁然開朗。


其次,對紫之上的文學印象也在今天有了全新的視角。過去,我一直受到《源氏物語》漫畫版影響,將紫之上視作嬌弱的小女孩,尤其她後來罹患肺病早逝,讓人不禁生憐。然而,林老師指出,光源氏在外顛沛流離時,家中的事務其實都由紫之上一手打理。原來,她並非弱不禁風的小女子,而是一位行政能力超群、足以撐起整個家業的女性「CEO」。這一點完全顛覆了我對她的印象。


老師以數十年如一日的深厚學養,為我們細說《源氏物語》,講到一半便因時間關係暫告段落。未及討論的物哀與翻譯主題,令人充滿期待,希望未來能再邀請老師續講。


除此之外,今天還有一個驚喜:亞萍學姊的意外現身。當老師看到出席名單時,還問我:「這個亞萍,是那個亞萍嗎?」沒想到,學姊真的走進了講堂!今天是我第一次見到亞萍學姊,而這位漫畫翻譯界的天王譯者正是我的偶像——她曾翻譯《白鳥麗子》和《惡女》等經典作品,深刻影響了無數熱愛日本漫畫的讀者。能親眼見到偶像,真是無比興奮。


總之,今天的講座不僅讓我與翻譯界的兩位巨匠共度了一段寶貴時光,也帶來許多值得回味與深思的收穫。

【書與人】悠遊於燦爛輝煌的日本平安朝文學世界──林水福談《源氏物語》新譯
專訪/嚴可婷
時序來到2024年秋,由林水福教授(1953-)歷時四年翻譯的《源氏物語》隆重登場,與唯美考究的NHK大河劇《致光之君》相互輝映。這是繼豐子愷、林文月兩位名家之後,終於出現的全新中譯本。
成書於千年前的《源氏物語》,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這部由紫式部完成於11世紀的鉅作,猶如描繪當時貴族生活的全景畫卷,以細膩筆觸刻畫人物內心情感、宮廷文化及日常剪影,反映當時的社會結構、宗教信仰,為日本文學開創清雅哀婉的風格,影響後世創作與美學。
/《源氏物語》的翻譯背景/
由於罕見的十月強颱登陸,原先預計於台灣文學基地進行的訪談改期,我們幸運地得以參觀翻譯家的書房與豐富藏書。
一進門,先是隻可愛的小型犬迎面奔來,接著看見客廳靠牆的幾座書架整齊排列著日本文學全集,套書的米白書盒反映時間溫潤的色澤。稍遠處的走廊旁也有兩座書架,擺滿藍色書背的講談社學術文庫等。清一色的文學類書籍,反映主人治學的專精與淵博,每一本書背後應該都有故事,這還只是開始。
走進教授的書房,參考書籍與書架如群山循序漸進地堆疊衍生、排成祕徑,攝影師發現:「這裡有密室耶!」原來書房裡還藏著書庫。隔著走道,書桌對面擠滿好幾層不同版本的《源氏物語》,包括這次主要參考的小學館《日本古典文學全集》、岩波書店《日本古典文學大系》等厚重資料,教授的譯本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完成。當專注於翻譯時,一週連續三、四天不出門也很尋常,甚至還夢見紫式部在跟自己對話,林水福教授幽默地說:「書末列的參考文獻,我手邊都真的有書,可不是只列出名稱。」
回溯翻譯《源氏物語》的念頭究竟從何時開始?似乎沒有很明確的時間點,但這個心願始終存在。回顧過往,又彷彿一切早已為這項龐大的翻譯工程留下伏筆。從大學時代跟隨恩師原土洋選讀古典文學作品,背誦《古今和歌集》。研究生與大學院時期,在日本東北大學受菊田茂男教授指導,專攻平安朝文學。赴梅光女學院任教二年時旁聽今井源衛教授的《源氏物語》研究。從1986年起三次發表與《源氏物語》中譯相關的論文,都奠定了從原典翻譯及呈現和歌旨趣的扎實基礎。
/將優秀日本文學譯介給台灣/
提起赴日專攻古典文學,教授解釋,「其實我一開始並不是為了翻譯。但寫論文只有極少數人會看,於是我想,或許引進日本優秀的文學作品,對台灣可能較有幫助。」
當大家熱絡討論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的作品,早從九○年代起,林水福教授就已開始著手翻譯日本文學重要作品,細數至今有遠藤周作、井上靖、辻原登、三島由紀夫、谷崎潤一郎、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佐藤春夫、石川啄木、種田山頭火等,還有幾位富實驗性的詩人,其中不乏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極高的入圍者。回顧過去翻譯的當代重要作品,「遠藤周作的宗教文學反映基督宗教思想。谷崎潤一郎的特色是耽美與唯美,很可惜他好幾次入圍諾貝爾文學獎的決選名單,最後卻沒有得獎。安部公房則是普渡眾生與生死學。」
從這些作家的文稿,也可溯及與《源氏物語》的關聯。譬如谷崎潤一郎的《夢浮橋》、《細雪》,從《痴人之愛》似乎可看見光源氏與紫之上的關係。川端康成的《千羽鶴》用字簡省含蓄,其中「母女通吃」的情節承襲了光源氏的風流多情。
/如何閱讀《源氏物語》/
為了讓一般讀者也能進入《源氏物語》的世界,新譯本除了平易近人的用字遣詞,排版方面也兼顧易讀性,藉由斷行將原先連續整頁的段落拆開,讓閱讀更舒適。編輯部與教授對此曾有不同意見,幾經討論最後還是採納翻譯家的意見。
《源氏物語》博大精深,對後世的影響除了和歌、小說,也遍及各種藝術形式,彷彿一座寶庫。林水福教授在譯完全書後,又執筆寫了七萬字的《解讀源氏物語》,為讀者解說平安朝的貴族社會結構、宗教信仰、戀愛與死亡美學、和歌的作用與翻譯等。
但是否一定要兩者搭配閱讀?教授覺得也可以單純欣賞小說,「全書共有五十四帖,看標題覺得感興趣就讀哪一帖,跳著讀或不參考解讀也可以。」
除了從原典翻譯,對話明確標示出主語,與先前譯本最大的不同則是和歌的翻譯。《源氏物語》包含七九五首和歌,用於貴族間的往來、贈答、傳遞感情的書信(包括情書),並鋪陳背景,描繪景物,引導情節的發展,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教授在本書採用七言二行的形式,貼近原文旨意以白話文譯出,希望讀者不要直接跳過。
/閱讀《源氏物語》的迷思與趣味/
《源氏物語》乍看之下,是出身高貴俊美的光源氏與眾多女性的風流情史,唯美浪漫。不過有些情節也令人匪夷所思。為什麼其中人物關係混亂,主角涉及亂倫等禁忌,這樣的小說仍受到推崇?
教授提醒我們,別以現代的道德觀審視,要將平安朝「一妻多妾」(更早稱為「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納入考量。而且源氏對於妻妾情人都照顧有加,包括出身高貴卻家道中落的末摘花,即使其貌不揚,穿著或和歌贈答都不合時宜,連侍女都快要跑光了,附近牛羊跑來庭院吃草,源氏仍讓她一輩子生活無虞,可說是「有情有義」。
若問教授自己在全書人物較偏愛誰,以男性角色來說自然是光源氏。除了包含較多人性複雜面,「他跟戀愛對象都不曾關係破裂,這很難得。他不會隨便拋棄與自己交往過的女性。」而女性角色則是高貴但驕傲、嫉妒心強的六條御息所和忠耿的末摘花,這兩位都是書中個性鮮明,也較為特殊的例子。綜觀所有人物,教授建議閱讀時,「除了表面上的浪漫唯美、風流典雅,希望能夠深入理解,特別是從書中女性的角度去思考。」
回顧過去四年翻譯期間,教授最難忘的是當愛犬Momo走入生命最後一年,帶去看獸醫時往往遭計程車拒載,冬日站在寒風吹拂的路旁要等上二、三十分鐘。雖然曾每天簡短記錄病情,可惜沒有完整保存下來。牠的死,似乎呼應著《源氏物語》登場人物的死亡。
至於接下來的計畫,林水福教授期待能邀請其他學者合寫《日本文學史》,因為台灣目前還沒有國人撰寫的日本文學史。也可能繼續翻譯平安朝文學作品。「為此必須活得夠久!」教授笑著說,結束了這場秋日午後愉快的訪談。
可能是 1 人和讀書的圖像







 仁平道明,日本東北大學名譽教授。喜歡考證,曾蒐購作家第一作品第一版第一刷書籍,以及古切,耗費數千萬圓。

送我好幾本古書籍,一張古切。古切,古人的斷簡殘篇,售價不斐。

常提供我最新研究資訊,論文等。

今年三月,他標到一封漱石短信,介紹到雜誌上,引起注意,發現這是漱石全集未收錄的東西。於是朝日讀賣各報爭相報導。

名作家的一封短函,是一項大新聞!

可見日本人重視作家的程度,台灣遠遠不及。

再則,全集,是否該作家所有的信函作品都要收錄?

作家全集,在日本都是出版社製作發行的。跟我們多數由台灣文學館印製的大異其趣!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